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春走基层 | 一扫二维码 果蔬会“说话”

2023-01-10 20: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来源:新邢台客户端

隆冬时节,南和区贾宋镇后寺上村的高效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包装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无人地磁车满载着刚采摘的新鲜果蔬刚驶到这里,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分级覆膜,经过自动流水线后,机器自动按照地块、批次、品类等贴上二维码。

该产业集群负责人张九合告诉记者,这个二维码好比蔬菜的“身份证”,包含了蔬菜的所有信息,实现产品质量全程追溯。

记者随手拿起一盒小番茄,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界面立即出现了产品系列参数,品种类型、规格、生产厂家、地址、作物种类、育种日期、采收日期、技术员等信息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从果蔬定植到采摘,企业还有一套内部全程监测系统,记录着每名工人管理的片区内每天进行分枝育苗、水肥灌溉、采摘收集等日常管理信息,基地内监测人员不定时进行抽检。

南和区是传统农业大县,也是京津冀三地的“菜篮子”。近几年,该区充分利用农业科技进步的成果,通过信息化监管体系建设,建起了标准化、规模化的设施农业产业集群。

后寺上村以鲜食番茄、黄瓜、彩椒等蔬菜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集群,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现代设施农业生产基地,通过引进国际最先进的荷兰农业智能装备,与国内外农业专家技术团队合作,采用无土栽培、立体种植、工厂化育苗、智能温控、熊蜂天然授粉等100多项全球先进技术。“价格比普通蔬菜高一些,仍然供不应求。”张九合说。

在连栋温室大棚果蔬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智能水源净化处理系统、智能化数字联动系统、智能化环境监控系统等现代元素让人眼前一亮,实现果蔬种植过程零污染、全程可追溯。

棚里蔬菜长势喜人,村民师俊平每天都要来这里“照看”蔬菜。“这个棚是西红柿,再往前种的是彩椒,还有黄瓜,都是无公害的。”师俊平介绍说,2017年,她来到产业集群工作,经过几年学习,她已经适应了这里的高科技,熟练掌握了管理技术。

好产业带来好就业。依托种植产业,许多老百姓在自己家门口当上了“白领”,过上了稳定的打工生活。目前,基地内每年生产优质果蔬500万吨,带动50余名群众增收。

邢台新闻传媒中心

邢台日报社

记者:张明明

通讯员:杨瑞坤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 | 一扫二维码 果蔬会“说话”》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