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圆桌|多元视角下的城市生息:让“人”成为原点

澎湃新闻记者 陆林汉 整理
2023-01-13 09:00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近期,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正在深圳市罗湖区粤海城·金啤坊对外开放。展览以“城市生息”为主题,关注当代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应对策略,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在展览开幕之际,深双举办了“历届策展人论坛”“城市生息”“城市寰宇”等多场主旨论坛,多位规划和建筑专业的学者、思想者谈及了他们所理解的城市与生态。澎湃新闻特此整理刊发部分学者的观点。

第九届深双展览现场©️UABB,摄影:胡康榆

第九届深双“万物共生”开幕演出现场©️UABB,摄影:胡康榆

“城市生息”主旨论坛

在“城市生息”主旨论坛中,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丁沃沃谈及了关于低碳的城市的空间现象。丁沃沃表示,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有陆地、有生物,最终才有人类建设的城市。然而当我们将城市建设得越来越舒适的时候,反而地球的生态出了一些问题。她通过城市同等发展水平的数据对比讲述城市能耗,从研究中得出:在同等的土地使用面积下,密度高、低楼层的城市物质形态和底覆盖率高楼层的城市形态容纳同样的人口;而低楼层与高楼层相比,在低能耗和减排方面却更胜一筹。

她说,“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很多城市要以更聪明的办法提升城市密度,而不是扩大城市规模。这是我们这个领域应该思考的。未来城市发展应该思考的是空间的发展和分配,我们的建筑只不过是区分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的一个界面。我们思考的空间不仅仅在土地上,而是在各个地方。建筑和城市是一个整体,建筑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无法脱离整体城市形态而独立讨论低碳减排的问题。所以,面对未来的城市,不应过细得区分专业,而是共同把建设人类家园做好,一起探索高质量的城市形态。”

全球机构联动单元展厅现场©️UABB,摄影:胡康榆

全球机构联动单元展厅现场©️UABB,摄影:胡康榆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师,中国城规院的原院长李晓江则在论坛中强调如何让“人”成为思考的原点。他说,“40年改革开放,最大的变化是人变了。我们从一个贫困的社会变成一个高收入社会。那么,这样一个高收入社会要如何变成一个发达社会,这其实是我们的新命题。在讨论怎么塑造空间、塑造场所时,我们需要去研究人、思考人,思考人到底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专业工作、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应该有什么样的重新思考。”李晓江从结构、需求、消费、空间、场所这5个维度做了相关讨论。他说,“规划师应该以更加专业的方式去理解人的群落结构,从不同的维度去关切不同人群的差异和特征,同时要为社会提供多元化的空间和场所,满足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我们讲民主社会的核心价值是服从多数,保护少数。我们不能说满足了大多数人的需要,就可以忽视少数人的需要。怎么去保护少数?我认为在空间和场所塑造上,尤其要关注低收入人群、弱势群体和小众偏好人群的需求。”

“空间和场所最大的区别,前者偏向功能,后者偏向体验,前者偏向于物质,后者偏向于精神,前者偏向于使用,后者偏向于审美。由于价值观的差异,兴趣、偏好的差异,使得相同阶层、相同身份的人群会有不同的消费选择偏好。因此,我们认为提供多元化、多样化、差异化的体验场所是规划师、建筑师、景观师的共同责任。场所的设计需要人的视角、人的尺度、人的心理及视觉需要,也需要场所的文化性、时尚性、选择性,要重视场所的可行化、定制化、差异化,同时要注意它的可达便利、价格可承受。”李晓江说道。

SPACE10《城市村庄项目》©️UABB

王浩锋 ,艾登《深圳城市密度与活力的数字化感知与场景呈现》©️UABB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院院长范悦则讲述了对城市密度和居住的想法,近年其团队进行深圳典型住区的形态变迁研究,通过类型学手段绘制和分析居住区域的系统性与关联性。他说,“密集型住区非常容易形成单一封闭的城市形象,这促使深圳在居住方面形成若干特定模式。”他希望不同类型的住区应该朝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走向一种多样化、个性化的城市居住密度。”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徐卫国则从数字设计和智能建造的研究切入,讲述了数字设计和智能建造的优势。他以3D打印的花园、经济适用房等建筑作品为例,讲述了数字建造的优势,“智能建造本身包含了2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虚拟建造,即在电脑中将房子建一遍。第二部分是物质型建造,基于已有的数据文本,将虚拟建造的结果在实际工地上用材料、智能设备建造,缩短周期,提高了效率。而从造价角度来讲,造价也比较低。而从环保角度来说,运用环保用料,并能做出不同形状的建筑。”

徐卫国《机器人3D打印花园》©️UABB,摄影:胡康榆

未来聚居板块,gad《未来社区2060》©️UABB,摄影:胡康榆

趣城工作室创始人和主持设计师、本届深双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宇星博士则以“墟园生息”为主题,讲述自身的思考。对于“墟园”的概念,他说,“墟是建筑,有用的建筑变成无用的废墟,就是从生到息的过程;园恰恰相反,从一个自然的荒野和无用的荒野,变成有用的花园,是从息到生的过程。所以,把两者放在一起恰好是双重状态的并置,一个是人工的建筑如何从生到息,一个是自然的荒野如何从息到生,它们相互交融,形成一种生生不息的状态。”

张宇星认为“墟园”是“城市生息”的最小单元。他以趣城工作室的三个设计作品为案例:在沙井墟园案例中,一片位于沙井古墟(深圳现存最大的一片历史遗产与城中村混合街区)的建筑遗址,被改造成了空中廊桥和菜地;而在电厂墟园和桥头墟园案例中,旧的工业厂房废墟被改造成为包含有植物生境的融合空间景观。他表示,“废墟其实是一种特定观照对象。因为废墟自己作为一种自在物,它不需要依附于任何功能,也没有人使用它,但它就自由自在地在那边。一个建筑在变成废墟时也许才获得了真正意义的自在性。而我们人也需要这种自在状态,废墟恰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观照系,这应该是废墟的核心价值所在吧。建筑(变成废墟之后)作为建筑本身的主体性被唤醒了,人作为人本身的主体性如何才能被唤醒呢?我认为废墟具有某种唤醒功能。废墟的精神属性可以让建筑学获得新的意义,墟园生息,其实是另外一种建筑哲学。”

“城市寰宇”与“寰宇对话”

而在“城市寰宇”论坛中,多位建筑师、设计师则从相对微观的角度讲述了各自对于城市及生态的理解。其中,黑曜石工作室负责人阿莱桑德拉·科维尼和约翰·贝洛蒂以项目“种子花园”为例,讲述不同物种之间的妥协、协商,以及共同的欲望。《种子花园 》由鸟类和人类播种与耕种。在双年展的三个月展期里,这块花园将成为鸟类与人类一起共创的项目:观众将被邀请为这座花园撒下种子,而鸟类将被花园中盛放食物的喂食雕塑所吸引,在享用大餐后为花园带来肥料。“这样的种子花园本身就是我们世界的一部分,它们会以不同的尺度在这个世界上体现。”

Studio Ossidiana,《种子花园》©️UABB,摄影:胡康榆

Studio Ossidiana,《种子花园》©️UABB,摄影:胡康榆

南兆旭 , 刘美娇《都市生态系的声色呈现》©️UABB

同样是针对自然,余婉霖Evangeline则讲述了《你好·红树林》插图书的创作概念。她表示,“如何让青少年更多关注自然、热爱自然,我觉得可以通过绘画实现这一点。我找到一种方式那就可以持续来记录自然,通过艺术和科学的方式,那就是自然旅程。《你好·红树林》是我们通过艺术来描绘自然,让学生更好了解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希望这些保护自然的图书的出版,这会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兴趣。我们可能不能改变现状,但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影响未来。”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刘珩以“How Could We Live Together on Earth”为主题,从对深港两地的水环境进行的考察切入,对水作为日常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基础设施生产的流程在某种意义上是完全可以被公共所感知的,能够变成城市的可视的公共生活的一部分。他表示,“我们希望从两个维度去消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努力。我们要有大的基础设施流动性的格局观,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变城市的公共感知以及公共的体验生活。城市基础设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我们非常乐意把它当作城市的另外一种复杂性,通过我们层层剥离,能够给城市带来一点点额外惊喜,或者是一个仪式感的日常。”

共同行动板块,《设计城市想象》©️UABB,摄影:胡康榆

虚拟深双渲染图,庄慎,由《虚拟深双-植物生长》共创团队供图

Debra Solomo的作品《食物森林》则是将绿色空间和景观结合在一起。他以荷兰的社区为例,通过在基础公共空间中种植可食用的植物,将社区变成一个多物种的“食物森林”。“这样的食物森林,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平台,可以让学生们学习如何种植。这是学生的室外课,也可以是生物学课程,让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让他们到室外空间进行实地的学习。同时,这种多物种的共生的构建要远远超过单独的农业维度,可以让更多的行业参与进来,一起响应城市的变化趋势。”

Remix临届工作室创始合伙人及主持建筑师陈忱则强调了关于城市与生态之间的边界。她以深圳的校园设计案例为例,讲述了多样的,动态的,模糊的边界。“深圳福田中学对面的中心公园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是东亚候鸟迁徙的一个节点。我们通过对植物的设计,充分提供了鸟类的取食、嬉戏、饮水,使得这一公园不仅是在功能上跟城市、社区共享,同时在生态系统中也是相互关联的。”

在“寰宇对话”论坛中,建筑师们从展厅内的装置作品出发,谈及各自观点。其中,中国美术学院可持续建筑中心主任,业余建筑工作室联合发起人陆文宇谈及了她与王澍在深双展厅里的装置作品《土壤宇宙观:与土相会》。他们认为“土”是这个世界上最生态的建筑材料,需要我们对其重新认知。他们将杭州各地的土放入展厅的小盒子中,并希望观众捧来深圳的土,放入展厅的空格中,通过这样的展览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展厅现场,王澍、陆文宇《土壤宇宙观:与土相会》©️UABB,摄影:胡康榆

孟岩,李睿,《(垃圾时空) 时间介质》©️UABB,摄影:胡康榆

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孟岩和都市实践设计师、哈工大(深圳)设计导师李睿则讲述了他们的作品《(垃圾时空) 时间介质》,以“时效性”为依据,邀请观众思考瓦楞纸等“垃圾”的意义;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创始合伙人柳亦春则以装置作品《声圳》中的声音展开,讲述声音作为主要的载体来表达人在城市里面对自然的感知。

柳亦春,殷漪《声圳》©️UABB,摄影:胡康榆

张斌《可食用城市》©️UABB,摄影:胡康榆

致正建筑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张斌则从上海经历的抢菜周期为切入口,探讨了在高密度城市中引入分布式的蔬菜种植技术的可能性。他希望探讨环境调控与可移动终端等技术支撑,形成一种新型的可食用绿色基础设施,让蔬菜农业进入城市日常生活的个体空间与社区空间,既改善城市供养系统的生态可持续结构,又以一种与蔬菜共存的日常图景来形成人与食物的新的情感关联。“当然,最后一点的情感寄托的思考是一种面对未来的悲观情况下的寄托。”

    责任编辑:陈若茜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