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两会声音|胃肠镜检查排队一个月?委员建议消化内镜分级诊疗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2023-01-13 16:11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当前,胃肠等消化道癌症越来越高发。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很注重癌症筛查,像胃肠镜这类检查量现在也在逐年增加,但排队现象也很普遍,不少大医院需要排队2周以上,而在北上广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甚至要排队1个月以上,这个问题该如何得到解决,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在2023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此次上海两会期间,周平红提交了提案《关于应用 5G 内镜智能信息平台,推广消化内镜“分级诊疗”新模式的建议》。

上海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澎湃新闻记者 张呈君 摄

周平红表示,作为消化道早癌最重要和最主要诊疗工具,内镜治疗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疗效,充分体现“微创治疗”的优越性。中国的消化道早癌发现率低于15%,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绝大多数是出现典型症状不得已才就诊,70%的人确诊后存活不到5年。如果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消化道肿瘤5年生存率可以得到很大提高。以早期胃癌为例,内镜微创治疗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

他同时指出,当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缺少培训合格的内镜医生,基层资深的内镜医师更是稀缺。据《2020中国消化内镜诊疗技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每100万人有开展消化内镜的医疗机构5.29家,内镜医生28.12人。与邻国日本相比,日本每100万人有开展消化内镜的医疗机构164.7家,内镜医生191.2人,差距巨大。中国不同地区的内镜诊疗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内镜检查、手术、洗消流程中有诸多管控不到位之处,早癌检查水平有差异,同时大部分内镜医生对早癌诊疗理念的理解也有不足。

对此,周平红建议,推广“一中心,三统一”消化内镜分级诊疗新模式,以区域标准化诊疗中心平台为枢纽,推动区域内医疗机构间统一诊疗标准、统一调度资源、统一监管质控,最终实现各级医疗机构上下联动。

“当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还可以通过5G远程教学平台、AI辅助监测、医学模拟教学模型的组合支撑,指导青年医生开展内镜实操课程学习。最终搭建国家-省-市-县架构平台,提升平台赋能消化内镜诊疗的水平,助力国家分级诊疗政策落地。”周平红还建议,为了保持诊疗水平的一体化,可以开发一个包含预约导诊系统、图文报告系统、洗消追溯系统、宣教随访系统等在内的5G+内镜临床智能信息平台,“在检查前,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远程宣教,提高内镜手术的术前准备质量,还可以实现内镜检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结合诊疗新技术和人工智能辅助内镜下将胃肠等疾病检出,并给予手术决策,检查后,这一平台还可以对患者进行短期或者长期的随访追踪。”

    责任编辑:郑浩
    图片编辑:朱伟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