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论坛丨中东欧学者谈一带一路:不要让地缘政治遮挡视线

澎湃新闻记者 汪伦宇
2018-05-28 19:05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中国和中东欧十六国在2012年建立的“16+1“合作机制目前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不仅”16+1“项目纷纷开花结果,各相关国学者也越来越形成一个共识:不要让地缘政治遮挡“一带一路”研究的视线。

5月26日到28日举行的上海论坛将中国-中东欧合作列为子论坛“‘一带一路’在欧洲——协同与挑战”的主要议程。来自十几个国家的专家重点总结了“16+1”和“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得失,也回应了西方国家部分人士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担忧。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主任刘作奎在发言中强调中国-中东欧16+1合作只是一个经贸合作平台,并不涉及地缘政治考虑。

这个观点得到了参会外国学者的呼应。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教授马克西姆连·迈耶指出,所谓“中国对中东欧的地缘政治影响”具有很强的误导性。

中国不是中东欧地缘政治玩家

近年来,西欧国家部分人士对中国-中东欧合作产生了一些疑虑。德国和法国等西欧大国媒体常常质疑16+1合作背后存在政治动机,指责有影响中东欧内部事务、“分化欧洲”之嫌。

来自德国的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教授马克西姆连·迈耶(Maximilian Mayer)在会议发言中表示,“我觉得地缘政治方面我们并没有太多需要考虑的,它不应遮挡我们研究的视线。”

迈耶教授认为,将注意力转移到“中国对中东欧的地缘政治影响”上具有很强的误导性。因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根本就不是一个地缘政治玩家,俄罗斯、土耳其甚至沙特阿拉伯都对该地区事务有着更强的影响力。”

迈耶也指出,德国不应该把中国当成替罪羊,“来强调所谓的中东欧国家对中国经济产生依赖”,因为“德国的企业自己就从中国市场上获取了大量利润,如果非要谈经济依赖性,那么我们应该谈谈德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罗马尼亚国家政治与行政研究大学副教授莉莉安娜·波佩斯库(Liliana Popescu)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相比于地缘政治,她最关心的是16+1项目在罗马尼亚的落地情况。

“中国不是欧盟也不是北约,对我们来说,它是一个中立的第三方,并且我们之间还拥有一些共同的历史记忆。”莉莉安娜表示,中国的投资是一个很大的机会,为了更多项目顺利进行,“双方还应关注项目落实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比如在敏感的能源合作领域应更多地注意提升透明度,打消欧盟方面的顾虑,以及对罗马尼亚国内政局频繁变动的情况有所准备等。”

5月24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访问中国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谈后的记者会上也表示,“16+1合作”是一个有益的合作平台,有利于促进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东欧国家与中国优势互补,开展合作是对欧盟内部建设有益的补充,并不是在分化欧盟。“16+1合作”大多数国家是欧盟成员,德方赞同有关合作遵循欧盟法律规制,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主任刘作奎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采访时谈到关于中东欧国家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时指出这一问题原因很多,

“首先双方统计口径就有区别。以波兰为例,在统计进口额时将所有来自中国港口的货物计算在内,并不考虑运输中转问题,因此与中方的统计结果差别较大。”刘作奎分析道,“此外,中东欧国家商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有待提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8日至12日,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简称“中东欧博览会”)将浙江宁波举行, 此次博览会以“推动创新发展,促进合作共赢”为主题,来自10多个不同国家及地区的参展商将会带着特色展品亮相。

人文交流应在“一带一路”中扮演重要角色

拉脱维亚国际事务研究所“新丝绸之路”项目负责人乌娜(Una Aleksandra Berzina-Cerenkova)十分关注中国-中东欧合作的人文维度。她负责的“新丝绸之路”项目正在将注意力转移到人文交流方面。乌娜本人曾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曾多次来中国从事研究工作,她用流利的汉语向记者问好。

据乌娜的研究发现,“16+1”不仅促进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的了解,还便利了中东欧16国之间的交流和对话。

“中东欧16国原本并不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地区,北部的波罗的海国家和南部的巴尔干国家之前并没有机制性的对话平台。”乌娜表示,“而正是‘16+1’合作平台使得我们之间也熟悉了起来,和中国的‘16+1’机制现在反倒给我们提供了对话和互动的机会。”

人文交流应在中国-中东欧合作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更活跃的角色,这也是与会学者的另一个共识。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凯瑟琳·欧文(Catherine Owen)主要关注中亚国家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互动,以及中亚社会对于“一带一路”的看法。她阅读了2000多篇吉尔斯斯坦国内媒体对于“一带一路”的报道文章,通过分析后发现,与西方媒体的一些过度渲染不同,中国的形象在当地舆论场实际上是逐渐改善的,吉国媒体中关于中国的正面报道数量正在缓慢上升。欧文同时呼吁学界多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舆情。

欧文对澎湃新闻记者解释了自己使用的研究方法,称对吉国舆情的研究使用了文本分析和关键词抓取等方法。

不过,在重视“一带一路”倡议的软性维度的同济大学教授迈耶看来,要推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能够做的还有很多。他认为,尽管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机构和智库名目繁多,但中国学界、企业和媒体对“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历史、地理、制度和法律仍有待加强了解。

“中国每年接受越来越多的带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这当然很好,但中国同时也应该向带路沿线国家派出更多的学生和学者。目前中国学者仍然在象牙塔中研究带路沿线国家,而不是到一线实地调查研究。”迈耶教授在讨论中表示,“目前中国的国别研究过于由语言专业出身的学者主导,而不是经济学、政治学或国际关系学者。”

“人文交流的好处也是双向的,”迈耶教授最后指出,“在地区研究上与中国学者多进行交流也有助于使欧洲学术界尽早摆脱‘殖民思维’”。

    责任编辑:辛恩波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