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传统文化、空间美学、国潮体验……青浦这家百年邮局重装升级!

2023-01-16 08: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绿色青浦 绿色青浦

都说家书抵万金,

一封书信,一支笔,

贴上邮票,盖上邮戳,

是那个早已远去的书信年代传递情感的唯一联系方式,

成为如今的人们最美好深刻的回忆。

近日,坐落于朱家角古镇西湖街25号的“大清邮局旧址”

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的升级打造,

重装归来,与大家“好久不见”

朱家角大清邮局进行空间全面升级后,

集传统文化、空间美学、国潮体验于一体,

供市民游客书信体验、文创选购、休闲漫游,

成为古镇老街里又一处打卡新地标。

据考证,朱家角大清邮局成立于公元1903年,是华东地区保留下来唯一的大清邮局旧址,也是本地区最早的邮政机构。如何对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更好地传承发扬历史文化,2022年9月,朱家角镇通过市场运营的方式,对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大清邮局进行全新升级。

空间布局上,运营方在保留红砖灰瓦仿欧式建筑风格以及标志性的铜制铸龙邮筒之外,对大清邮局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功能性重塑打造,重点布局设置了大清邮局文创区、书信博物馆、角里客厅三个功能区。希望通过融合新中式美学,将文化交流、咖啡品鉴、文创体验、艺术展陈、研学沙龙、摇船游湖等多元文化体验,打造集传统文化与新中式美学融合的交流空间,继续张扬历史的厚重与现代国潮文化的活力。

“现在生活节奏快,习惯用直接快节奏的方式去沟通,以前‘车马慢书信远’,每个字都是有不同的含义,都是有自己写信的那份感情在的,我们希望把以前写信传递情感的感觉再重新拾回来,一个是让以前写过信的人重新找回这个感觉,也想让当代的不会写信的小朋友、年轻人再重新去学习找回以前先辈留下来的这份情感传递的方式。”朱家角大清邮局运营总监李安琪介绍升级打造邮局的情怀与初衷。

重新开业后的大清邮局热受游客追捧。“喜欢在旅游的时候,买各种当地的文创产品,在这里看到了朱家角一种新的明信片的设计,打算买一点明信片盖一些章把它带走,在我看来它是一个城市的代表,非常有纪念意义。”来自四川的游客吕霖漪表示。

“趁着寒假带女儿再一次来到这里,发现这个大清邮局重新开业后不光是一个景点,也可以体验生活,喜欢坐在河边喝咖啡还能寄寄明信片,欣赏一年四季不同风景。而且这也是一处优秀历史建筑,小朋友很喜欢,我们节假日都会到这边来玩。”“因为可以寄寄明信片、盖盖章,觉得很好玩。”游客孙沁雨和女儿程钰砚表达了内心的欣喜。

大清邮局文创区

走入大厅

空间美学的设计感快速捕捉

青绿国风色的装修主基调与邮筒颜色亲密呼应

是传统文化与新中式国潮美学的融合

给游客营造了沉浸式的空间体验

邮信是专属的特色体验

一把太师椅,一张长条桌

一封书信,一支笔

字里行间穿越漫长岁月

贴上邮票,盖上邮戳

回到那个早已远去的书信年代

可邮寄给现在或未来的你

如果你喜欢寄明信片

DIY自制岂容错过

引自绘画名家戴郭邦创作的《青浦揽胜图》

刻在套版印章上

分三步压印盖章

一张有着精美图案的明信片一气呵成

是不是满满的仪式感

除此之外,

青龙logo的T恤衫、帆布袋、信纸、红包、贺卡、邮票、笔记本

邮筒形状的棒棒糖……

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每个都想阅览一番,带回家

当然,少不了一抹久违的咖啡香

手冲、特调、意式

看咖啡师show一番十二生肖拉花手艺

还有特别推荐款“咖啡米汤”

取用朱家角特产大米

米的甘甜加之咖啡酸苦

品一品,回味悠长

书信博物馆

属于二楼的一方空间里

赋予了“好久不见”为主题的书信博物馆

满墙已泛黄的书信、家书、情书、信物、小纸条

是店主专门从网上征集来自青浦本地收藏家的往来信件

随手一阅

如临其境感受笔者触笔时的悲欢心境

不知不觉找回了自己的故事

还有大清邮局的老物件,当代艺术家的艺术作品。

流光岁月里的厚重感涌上心头

角里客厅

从上往下是阶梯式的台阶

迎面的大屏幕是恰到好处的观影距离

感受空间带来的美学感

如果你爱看书,还可以躺在懒人沙发上,惬意地闯进文学海洋

亦或是一杯咖啡一壶茶

坐下小憩,看看电影,翻翻图书

美妙的休闲时光就此打开

沿河露台还提供围炉煮茶

可欣赏到古镇人家“水枕江南”的生活日常

若有摇橹船经过

吱呀吱呀声

感悟江南水乡古朴与厚重的文化底蕴

记者:高军

摄影:叶圣文

视频:鲁玲丽

原标题:《传统文化、空间美学、国潮体验……青浦这家百年邮局重装升级!》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