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年轻人回归田园,是退路还是出路? | 湃客Talk

2023-01-20 08: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岁末年初,很多人会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些规划。有些人会选择跳槽或者转行,还有些人跨度更大,会选择离开大城市,去农村开始自己的田园生活。

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某社交平台上围绕农村小院总共产生了1136条笔记。年轻人向往田园,但是“向往的生活”真的那么美吗?年轻人“回村儿”务农,能否成为对抗“内卷”另辟蹊径的出路?

本期湃客Talk,我们邀请了两位业内专家,来聊聊年轻人投身农业的尝试。

 

(点击收听本期节目)年轻人回归田园,是退路还是出路? | 湃客Talk
 清华博士后开农场,

年入八百万?

我的农场在北京顺义区柳庄户村,一共300多亩。农场最大的特点不是生产模式,而是销售模式——大约70%的产品都是由北京市民提前预定,农场再按照需求去生产、配送。

之所以选择从事农业,和我的学习经历有关。我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博连读生,硕士第二年也就是2008年4月,我去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个农场工作了半年,度过了整整一个生长季。在农场里,我接触到一个名词叫“替代化的食物体系”(Alternative Food Network,AFN),了解了农场在整个网络体系里是怎么生产和经营的。

原以为到农场是走走看看,却没想到,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跟着农场主一起劳作,只有周末才有空处理一些研究上的事情。

在农场手机没有信号,白天也没有电脑电视,只有晚上回到居住地后才有网络。每一天,都是和同样几个人、同样一块地相处。所以这半年,我其实更多地回到了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虽然遇到了很多挑战,但确实让我感受到了这种“踏踏实实生活”的吸引力。

2012年博士毕业后,我犹豫要不要找一份相对“正式”的工作,但国外农场和北京产学研基地的工作经历,让我还是决定专心创业,创办了现在的“分享收获”农场。

网上有传言说我年入800万,其实是有误解。农场的营收确实比起800万已经翻倍了,但这并不是我个人的收入,而是营业额,不意味着是利润。

今年是“分享收获”农场10周年,我们基本也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很多行业都比较艰难的这三年,我们还保持着比较正向的发展。

我在吉林的一个农村长大,每天站在院子里,就能看到绵延几十里的农田。我博士学的是食品工程,工作这些年,我也一直特别关注农业领域。

年轻人投身农业,能否成为对抗“内卷”的另辟蹊径的出路?我认为成功的都只是个案。

返乡务农,本质上也是一个逆城市化进程的行为。现在中国农村人口占比大约是40%,其实现在的农村是很凋落的,老一辈的农民已经差不多五六十岁了,确实需要新一代的职业化农民。但与年轻人发自内心的热爱不同,这些职业化农民所面对的,是真正的谋生。

首先,你需要面对农业式的辛苦,它没有李健《风吹麦浪》或是周杰伦《稻香》所展现的人文和诗意。风吹日晒、暴土扬尘,真实的农业没有那么浪漫。

其次,农业需要技术。不同的农作物,对光温水气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一个品种需要在大自然里面对不同的气候、倒伏、病害、杂草,才能锤炼出一个成熟的新品种,这是真正的实战。

并且,农业挣钱很难。农业如果好赚钱,农民早发财了。现在看到的成功案例都是种菜的,在郊区种菜能挣城里人的钱。但是,中国19亿亩耕地,只有少数种菜,70%种的都是粮食。相比蔬菜,粮食含水量少、产量和价格又低,粮价涨跌还涉及民生,这些都会影响你的收入。现在的上市公司中,养殖类的上市公司有四五十家,但真正种植的上市公司屈指可少。

另外,搞农业的人需要点童子功。像我从小在农村,四五岁就会和妈妈去农田里捡谷穗,这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的年轻人生长在城市里,忽然让他们完全换一个生活频道,他们没有这个底子。

我身边返乡创业的人非常多,但我也见过很多人亏钱踩坑。

很多人会以为农业简单,有机食品价格高、容易赚钱。但其实,农业门槛还是非常高的。我们组织“新农人培训”,也是希望尽可能让大家少走弯路。

培训中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位新农人,原来是一名艺人化妆师,她当时有一个感触:父母在乡村干一年活,可能连明星一个小时的收入都比不上。出身农家的她参加培训后,回到安徽老家,改行种生态莲子。我们会在生产技术、产品定位等方面给她提供建议,并助力她的莲子在我们的平台上销售。

和这个女孩一样,参与培训的新农人大多在城市里待过很长时间,有的可能在IT大厂工作过十几年,但最终选择到乡村去创业。

其实年轻人返乡不只是想要创业,也是想展现一种可能性——“我在乡村可以生活也可以工作,而且生活和工作的质量,并不比在城市里低。”比如在我们的农场,一日三餐吃的都是自己生产的有机产品;大家都住在附近的村子里,骑自行车上下班,通勤成本非常小;另外,我们的工作也非常贴近大自然。

自己种的菜更健康,

但有机食品

是你以为的那样吗?

有机食品的本意是“可持续”。比如不当地使用氮磷钾化肥会使土壤里的有机脂含量降低,导致土壤营养元素比例失衡、水土流失等问题,这是“不可持续”的。

但是有机食品的概念到中国来后,很多人把它当成了一种安全标准。我认为有机食品的推广存在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一,中国耕地面积占全世界的8%,人口占全世界的18%,人多地少。如果中国的农产品都进行有机种植,结果是产量整体减半,那就不是吃有机食品还是无机食品的问题了,是没食物可吃了。

第二,50年前的中国农业其实就是有机农业,农田主要的肥源是畜禽粪便,因为那时候都会自家养家禽家畜,每家也有足够的劳动力拣粪沤肥。但是现在的农村,劳动力流失,家里散养的家禽家畜也变少了。而且,很多养殖场的布局和农业是错位的,长途运输粪便从成本上是做不到的。

另外,现在的工业化养殖也存在问题,比如怎么来解决后期的激素和重金属的问题。

我认为,有机农业在部分区域上进行是没问题的,但在中国大面积地进行有机种植,还存在一些现实的障碍。

确实现在养殖上存在着问题,我们农场每年还得从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专门运来几百吨的羊粪。

很多人认为农业生产和管理,其核心只是农药和化肥,其实不然。比如,使用农药化肥的番茄,其产量就达不到我们有机管理的产量。

其实,可以在不影响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先从茶叶、水果还有蔬菜等农药和化肥用量大的经济作物上试行,同时把种养结合搞起来。

国外有机农业出现的伊始,就是因为他们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污染了环境,人们希望改良这种现状,才出现了有机农业。现在欧盟或者其他发达国家,都在朝有机管理的方向去发展。

如果把生态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其实很多的东西都可以循环利用。比如,北京的厨余垃圾经过一定的处理之后,也可以回到土壤里做有机肥。

我选择生活在乡村做农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把食品体系的问题了解得比较多。比如,我还研究过添加剂,也就现在说的“科技与狠活”。十几年前国内食品添加剂的指标,和同期其他发达国家的指标相比,也是历经了发展的过程。

最近辛吉飞的视频也影响了很多人,可能过去大家只关注了蔬菜水果等初级农产品,现在更多地关注加工类食品的安全性,当然历史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

前段时间火热的“海克斯科技”,如果从科学的角度和媒体宣传的角度,不能简单说对错,但可能存在一些信息上的错位,包括商业运作流量上的操作。

像我们有化学功底的人,想在实验室里调出一点以假乱真的质感和色泽,很容易。但是整个食品企业都在这么做了吗?

真正的食品产业,不是大家随便把化学元素弄在一起,那是要出人命的。今天管理这么严,谁敢?

但“海克斯科技”为什么火了,就是因为有流量,大家跟着报道,对公众就产生了误导。

再比如,现在鼓吹的降碳水减肥、生酮饮食,也存在误区。中国饮食结构和40年前比较,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并没有增加,甚至还少了一点。可是,宣传口径却把肥胖归咎于碳水。说白了,食品企业作为上市公司,要关注市值和股价,总会想方设法弄出一些题材概念影响你。

治愈“自然缺失”的最好办法,

到自然中去

我今年40岁,开始做农业的时候是26岁。从城市到乡村,在农场生活的十几年,是很受益的。

一是“居于田而食美”。有的时候大家一想到农产品的包装就是大红和翠绿。但是其实你生活在田野乡村就会发现,食物有很多的色彩,那种色彩的多样性不是人们坐在办公室里就能想象到的。

二是“耕于田而为善”。我们在土地上耕作,养一些鸡鸭鹅牛,人和动植物之间是相互服务的关系。人类认识身边的万物、服务于大自然之中每一个角色、善待土壤,我们也会得到大自然的回馈。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朝数字化发展,人好像变成了工业化、资本化进程中的一种工具。而相对来说,做农业虽然很累,而且很多新农人确实目前还没有获得理想的收入,但在做农业的过程中,他们收获了很多东西。

现在的孩子,个人成就感是特别小的,因为觉得任何东西都很容易得到。这可能正是现在提倡让孩子们到乡村去接受劳动教育的价值所在。

北京一些学校,每周会带着孩子们去体验农业活动,比如,在教学楼屋顶建一个小菜园,让孩子们感受从种一颗种子到最后收获的过程。最后一节课,大家一起用屋顶菜园的食材包饺子、制作沙拉。孩子们除了自己吃以外,每个人都希望带些饺子回家给爸妈吃。他们体验了整个劳动的过程,知道了食物来之不易,对这些食材会更加珍惜。

我们每天看手机、坐在办公室里的时间确实很多,但衍生出一种叫“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的现象,它会产生精神或身体的健康问题。

对比父母那一辈人,他们的幸福可能是春节的时候能吃上肉。我最开始种地的时候,很多的幸福感是来自于种地,从种育一颗种子,到长出蔬菜,再到把菜变成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这个过程能够让我有很强的成就感。

现代化生活中,还有很多人患有过敏症,而这种过敏也被认为和肠道菌群失衡有关。过于现代化的生活,比如天天在家里消毒、一生病就吃抗生素、经常吃垃圾食品等,都会导致人体的菌群失衡,进而对外界的环境变得更加敏感。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接触土地本身,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接触到微生物以及大自然中更健康的微生物菌群,对健康是有利的。

城乡本来就是二元的,如何在城市中亲近自然?以我个人为例,在家庭小环境里,放上几份绿植、墙壁挂上自然类的画、带孩子看一些自然纪录片,不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就创造一些自然场景或者元素。

在上海,高二有安排学生学农,看到一堆孩子穿着校服站在农田边,接触到一点土,就觉得要洗干净。确实是卫生习惯,但不是干农活的样子,还是缺少实践性。家长有条件的话,可以多带孩子到乡间郊野看一看,亲近自然。

在都市里,大家可以尝试在小容器里,养一些像小白菜、小油菜这样的叶类菜。它们对于水肥管理的要求不是很高,大概40天就能出一茬。这一方面算是一种园艺,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更多市民在都市里亲近农业。

当年我们在清华大学的宿舍区,看到有告示说不允许大家在小区里开辟菜地,因为邻居们对肥料的味道有意见。其实我想说,既然大家有这种需求,为什么不正面推进?

比如,同济大学设计学院的刘悦来老师,他就在做社区农地,菜园结合园艺,既漂亮又能够成为大家的社区公共空间。还比如,北京有一个购物中心开辟了屋顶菜地,员工在空余时间可以去管理自己的菜地,同时也有了一个释放解压的空间。

在国外,很多地方还鼓励大家去养蜜蜂,不知道未来在国内是否可行,因为都市里园林绿化用的农药也很多,授粉类的昆虫非常少。当然,这也要考虑到安全问题。

【时间轴】

02:43  清华女博士后在京郊开农村,年入800万?

10:11  给明星化妆的女孩,为何选择返乡种莲子?

13:00  年轻人投身农业,能否成为对抗内卷的方式?

17:11  农业如果好赚钱,农民早发财了

20:59  孩子们接受田间教育,不是为了吃苦

24:44  治愈“自然缺失”的最好办法,到自然中去

30:39  有机食品值得推广吗?

38:13  饭越吃越少,谷物是否会退出餐桌?

39:56  海克斯科技,流量的陷阱?

41:55  食品包装为何都是大红大绿?

46:05  都市里亲近自然,社区农地或可尝试

在小宇宙·荔枝·喜马拉雅APP,

搜索“湃客 Talk”关注我们 

主播、撰文 / 陈玉坤

监制 / 徐婉

海报 / 周依

运营 / 胡雅婷

实习生 / 白丽斐 张译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