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首届大湾区前沿组学技术与转化论坛在粤举办

2023-01-19 11: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3年1月15日,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主办、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单细胞科技分会承办的首届大湾区前沿组学技术与转化论坛,在广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成功举办。

论坛聚焦发展单细胞科学与技术,推动精准医疗转化应用,邀请到多位单细胞及时空多组学、高通量测序、表观遗传学、感染和免疫学等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就最新科学研究和技术进展作精彩分享,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参会,促进了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前沿组学技术发展及其转化应用起到积极作用。

首届大湾区前沿组学技术与转化论坛会议现场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副会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任侯金林教授出席形式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单细胞科技主任委员贝锦新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白凡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曹罡教授、广州实验室基础研究部范小英教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贺雄雷教授、中山大学生命学学院邝栋明教授、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廉哲雄教授、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刘石平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刘在毅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系主任潘星华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彭广敦教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唐忠辉教授、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王杰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发育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夏来新教授等嘉宾出席参加。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副会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任侯金林教授致辞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单细胞科技主任委员贝锦新教授主持会议

论坛上,医疗卫生、生命组学、生物物理、生物医药、大数据、人工智能、健康产业等相关领域专家,聚焦单细胞、空间组学等前沿组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命医学领域的转化作用,从技术改进发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展开分享讨论,为促进精准医学产业的快速发展贡献才智。现场氛围热烈,为参会人员提供了新视角、开拓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

北京大学张泽民教授重点介绍了利用单细胞及空间组学等前沿技术绘制泛癌种肿瘤微环境的单细胞特征图谱,鉴定了不同肿瘤特异的细胞类型,探索了其可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特定的促癌或抑癌作用机制。同时,他指出研究也揭示了不同癌种或组织器官之间肿瘤微环境存在异质性,为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发展用于解析肿瘤特异微环境,实现个体精准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张泽民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曹罡教授以单细胞空间多组学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为题,从DNA、RNA、蛋白质的空间测序以及空间整合connectome四个方面展开报告,并重点介绍了空间转录组的技术进展和创新。曹教授指出,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将空间转录组及其与空间蛋白质组、ATAC等多组学共检测技术联合,以更高分辨率同时获取多组学特征,将有助于系统研究不同层面的调控机制,由于空间位置可最大程度反映真实的生理病理特征,因此空间多组学联合将成为单细胞多组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曹罡教授

浙江大学郭国骥教授此次主要分享了团队在利用单细胞测序进行图谱绘制上取得的最新进展和技术更新。通过分析跨物种发育保守型,并整合不同发育时间阶段数据,揭示了发育是一个熵增和细胞特化过程,并通过转基因鼠验证了关键转录因子XBP1在调控不同物种分化发育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为利用图谱绘制揭示发育调控机制和细胞状态转化调控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式。

郭国骥教授

此外,南方科技大学潘星华教授则详细介绍了面向临床的二种中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拷贝数和甲基化测序技术;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刘石平教授、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彭广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瞿昆教授系统介绍了目前单细胞空间组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同时开发了新的方法并应用于大脑或胚胎发育过程;南方科学技术大学陈曦教授和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王杰教授分别汇报了开发的新的单细胞多组学技术以及整合单细胞多组学的调控网络新算法;广州实验室范小英教授汇报了基于三代测序的单细胞全长转录本研究,可发现大量新的转录本;中山大学唐忠辉教授主要就一种代谢产物和细胞环境的多重原位可视化新方法展开介绍;南方科学大学郑梅珍教授汇报了利用开发的单分子染色质多位点交互可视化工具,用于解析染色质的微结构;北京大学白凡教授主要汇报了人体正常组织中的体细胞突变和克隆扩增;广东人民医院廉哲雄教授、深圳大学陈心春教授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顾正龙教授利用多组学等前沿技术分别在自身免疫性肝病、结核病以及线粒体DNA突变相关疾病领域展开探讨。

潘星华教授

 

刘石平教授

 

彭广敦教授

 

瞿昆教授

 

陈曦教授

 

王杰教授

 

范小英教授

 

唐忠辉教授

 

郑梅珍教授

 

白凡教授

 

廉哲雄教授

 

陈心春教授

 

顾正龙教授

贝锦新教授在会议总结中表示,非常高兴本次论坛邀请到国内外单细胞、多组学、高通量测序等前沿技术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分享最新研究和技术进展,相信通过此次会议将有效促进单细胞多组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前沿组学技术在肿瘤、生殖、代谢、自身免疫、感染等复杂疾病中的研究和转化应用迈上一大步。

会议合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