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浪尖2023|徐奇渊:战兴产业要以锻长板为主、补短板为辅

澎湃新闻记者 谷晓丹
2023-01-22 08:51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编者按】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站在2023年的新起点,澎湃园区恳谈会推出新春特辑“浪尖2023”,五问经济学家、产业专家、企业高管、投资人,寻求元宇宙、芯片、光刻机、氢能、自动驾驶、机器人、脑机接口、创新药等产业的突破点。

傅小凡 制图

澎湃新闻: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来看,目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什么?

徐奇渊:当前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具有两个突出特点,全球影响力很高,但脆弱性却不容忽视。根据我们团队崔晓敏博士等设计的脆弱性指标,电机、电气、音像设备,机械设备,光学、医疗等仪器是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脆弱性最高的三个行业。特别是电机、电气、音像设备的脆弱性指数是后两个行业的三倍以上。从表面上看,“卡脖子”是卡在了具体产品上,但实际上卡在了产品背后的专利技术、基础理论,甚至国际标准层面。

从产品层面看,在全球生产网络的节点中,中国的供应链影响力突出,中国出口的关键产品种类数几乎与美国并驾齐驱。与此同时,我们通过观察包括美国在内的10个主要发达国家后发现,越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其伴随的脆弱性也越强,对全球生产网络的依赖性也越大。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国家产业链二元悖论,即从产品供应链的角度看,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和绝对安全两者,似乎难以兼得。

例如,美国、日本、韩国、荷兰的半导体产业都很强,但其脆弱度排在第一的产业恰恰都是电子、电气产业。同时,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的机械制造业更有竞争力,但其脆弱度排名第一的行业正是机械设备。再如,法国是空客飞机的最终生产国,但该国的航空器、航天器及其零件产品的脆弱度也排到了第三。

换言之,主要发达经济体在具备这两个行业较高竞争力的同时,尚没有一个国家能实现这两大产业链的完全自主可控,其产业链安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环境。这也完全符合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即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效率和技术进步,对个人、企业,乃至国家来说都是如此。美国也是利用了全世界的人才、技术、资本和产品,才拥有了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特殊地位。

从产品卡脖子往下一层来看,是技术卡脖子和基础理论研究的瓶颈。在专利技术方面,世界专利组织的PCT专利数据显示,中国专利技术的发展现状有几个特点:底子薄,进步神速,核心专利占比少,或者说存在一定专利泡沫,行业结构上存在偏科。

我们团队的新书《全球产业链重塑》中细分了34个行业,对中国在专利技术上的总体差距和结构性问题进行了剖析。总体看,专利技术(包括更底层的基础理论)的差距,使得技术水平领先的国家出口的产品更具有差异性、垄断性,因此这些国家能获得更高的利润、更强的非对称优势。

而在技术上有非对称优势的国家,将更有可能同时实现产业链的发展与安全。 

澎湃新闻:对于战兴产业中存在的产业链、供应链难题,您认为该如何解决?

徐奇渊:从产品角度看,我们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产业链的悖论,要统筹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任何一个经济体都需要深度融入到全球经济系统中,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维护好外部发展环境,这是对一国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维持高水平安全的要求。比如,与欧洲、北美邻国、日韩和东盟的友好关系,是对美国产业链安全和韧性的支撑,这些地区覆盖了该国绝大部分中间品零部件的进口。因此,在目前全球生产分工格局下,谁的朋友越多,谁的产业链就越安全,反之亦然。

我们看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部分也特别强调,要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我们要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统筹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这其中也包括在国际上扩大我们的统一战线,争取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并加强科学技术的国际合作。

从国内视角看,我们经常把锻长板、补短板相提并论,但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资源有限,是侧重在某一方面投入更多资源,还是同时给予相同支持呢?

既然技术上具有非对称优势的国家,将更有可能同时实现产业链的发展与安全。如果两个国家在不同关键领域都有各自的非对称优势,就容易形成互相卡脖子的均衡,这类似于“核恐怖均衡”。从这个角度看,锻长板比补短板更重要,因此我们要通过发现优势、强化优势来锻长板。如果充分挖掘比较优势,并在某些关键领域锻长板,可能会比在各个领域全面补短板更经济、更有效率。此外,这种互相卡脖子的均衡,也是在目前条件下维系全球化进程为数不多的可选路径。

当然,一些有基础、值得期待领域的“补短板”也很有意义。从历史经验看,国产产品被研制出来后,即使比国际领先水平仍然落后一代或半代,但对于削弱垄断、增强竞争格局、改善贸易条件也是有意义的。因此,从总体上可以采取以锻长板为主、补短板为辅的策略,当然,在不同的具体领域中侧重也有所不同。 

澎湃新闻:战兴产业的企业需要怎样的支持才能更好发展?政府方面在出台政策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徐奇渊:政策对企业、投资、园区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营造良好的、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让市场大浪淘沙、优中选优。

一方面,对于大部分优质企业来说,政策支持只是锦上添花;而对于初创企业,其资金、资源的持续需求量是财政政策难以满足的,需要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转和资源整合。因此,有竞争力的企业,更需要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有效运转的法律、金融体系,以及稳定的预期和长期的信心。

对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其普遍的特征是,重资本、长周期、风险大、人才的国际化程度高,同时流动性也强,企业需要稳定的预期、长期的信心、政策的连续性。

过去我们讲“摸着石头过河”,这在改革开放初期是适用的,但现在进入新发展阶段,更强调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此背景下,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也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稳定企业家信心,给企业家带来更强的安全感,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出台产业政策时,要注意竞争中性,比如在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不宜形成特定的保护范围。支持战兴产业发展的政策,要注意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发挥赛马的鞭策作用,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个市场参与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

此外,我们也要积极引入外资企业。近年来,美国保护主义盛行,在打压中国企业的同时,也有意在高科技领域推动定向脱钩。在此背景下,我们更需要稳定外资企业在华经营的信心和稳定预期,继续对外资企业开放,推动引资补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全球范围内资本、人才、技术的资源整合,我们需要有大国气魄,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来整合国内、国外的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在出台补贴政策的同时,也要注意补贴导致的多方面成本。第一,财务成本来自企业税收,这会对企业的盈利、再投资等造成负面影响;第二,机会成本方面,需要考虑当前的补贴用途是否最有效率,是否可以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第三,对于不良后果的成本,要注意如果补贴给了低效企业,是否会挤压高效企业的生存空间;第四,也要注意补贴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跑冒滴漏”、骗补等情况。

因此,补贴政策的出台要经过科学决策程序,一定要针对市场失灵的情况,或是自然灾害、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影响等情况来考虑。

澎湃新闻:2022年中国战兴产业在产业链、供应链方面,有何最新进展和主要趋势?

徐奇渊:2022年国内外发生了很多超预期事件,经济增速不及预期,预计全年增速略低于3%,但即便如此,中国的战兴产业仍然取得了相当快速的进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1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0.7%、13.5%;智能绿色产品增长较快,1—11月,风力发电机组、民用无人机、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光纤、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9.0%、30.4%、22.2%、21.0%、16.8%。

在大飞机领域,2022年中国商飞制造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获得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并首次交付使用;同时,国产支线飞机ARJ21也首次交付国外航空公司。商飞作为集成技术的平台,其对中国整个工业体系的带动作用将更加明显。

2022年还有一个重要趋势,那就是战兴产业与国家安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重要。比如,俄乌冲突中,运用了空天信息网络和无人机;欧洲能源危机中,突显了发展新能源技术和产能的迫切性;美国对中国技术的遏制中,涉及高端装备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奥密克戎毒株在不断变异和蔓延中,暴露出生物医疗技术的应对乏力,这些都让我们对于战兴产业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未来,这些战兴产业如果没有得到发展,国家安全或将面临更大挑战,甚至难以保障,因此要重视该产业的发展。但我们也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尊重科学技术研究的客观规律,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不同类别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内部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分工协调关系,在避免市场失灵的同时,也要避免政府失灵。 

澎湃新闻:2023年,您期待中国战兴产业有什么新的发展?

徐奇渊: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将显著扩大,超大国内市场规模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预计GDP实际增速将在5%或更高一些,再加上通胀率的因素,名义GDP增速将在7%到8%。在此基础上,超大国内市场对于全球资源、要素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同时,欧洲受困于能源危机,生产成本将持续居于过高位置,而美国在2023年将继续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资金成本上升等挑战,一般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秩序也将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

因此,2023年及之后的数年时间,是巩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的好时机。我们要持续深化改革,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利用好这个时机。

与此同时,由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越来越大,欧洲能源危机依旧,因此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战兴产业仍大有发展空间。而在国内扩大内需战略的过程中,绿色新能源领域将可在消费需求及企业投资间形成良性互动,这也是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的、可行的切入点。从这些内外环境因素来看,新能源产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在战兴产业的发展中,处理好民营企业和国有经济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民营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发展战兴产业中,以及增强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要求,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海报设计 傅小凡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