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探索与争鸣|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⑥:格物致“智”——软件的文化表征、社会参与和时空再造

《探索与争鸣》
2023-01-29 11:22
专栏 >
字号

2022年12月11日上午八点半,由《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青年文艺论坛”承办的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格物致‘智’:软件的文化表征、社会参与和时空再造”分论坛在线上举行。在“人类文明新形态: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的大会主题之下,本场聚焦于软件对文化艺术形态、大众日常生活的改变,分析作为一项技术与文明互动的产物,软件如何生成文化逻辑、改变社会形态、建构日常生活。本场论坛希望借此窥探机器创造力和人类创造力的相互影响,也试图探索软件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分析数据、算法和平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身体经验和情感经验的互动。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十六位专家学者参与发言与讨论,参加本次会议,会议至下午五点十分结束。

本次论坛共设置上下半场两个场次,每个场次包括两个讨论组别,共计四个讨论组别,每位发言嘉宾发言结束后设置互相评议环节,每个场次均设置总评议人的评议环节。

上半场:软件与文化表征

上半场的主题为“软件与文化表征”,分为“自动化与文化”和“系统化与文化”两个组别。华东师范大学王峰老师担任总评议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刘钰潭同学担任主持人。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张宇欣同学的发言题目为《当人工智能拿起画笔》。

张宇欣

张宇欣同学聚焦当下十分火热的AI绘画,结合大量丰富生动的图像案例,在历史性的回顾中阐述了AI技术辅助绘画的原理、AI创作与人类艺术家之间的关系、艺术创作与可见性之间的关系。评议人秦兰珺对算法的数据偏狭问题、技术的边界等问题与张宇欣进行了交流。

暨南大学施畅老师发言的题目是《机器之眼:从操作图像到智能视觉》。

施畅

施畅老师聚焦“机器如何观看”议题,认为自20世纪以来,其研究范式从操作图像(机器自动感知、生成的功能性图像)逐渐转向智能视觉(脱离/取代人眼的智能视觉),并提出应保持对人工智能进行批判性审视的反思。评议人张巧老师就技术发展的路径和未来展望与施畅老师进行了交流。

华南师范大学张巧老师的发言题目为《后人类主义的艺术本体论何以可能?:从人工制品、有机体到自动物》。

张巧

张巧老师在文章中重新追问了艺术本体论的问题,并尤为聚焦在对于何谓艺术本体、艺术本体论可以是人类主义吗、艺术本体论何以是后人类主义的问题展开讨论。评议人施畅老师就文中语境的强调、后人类主义究竟是本体论还是认识论等问题与张巧老师进行了交流。

华东师范大学林云柯老师的发言题目为《“文学”作为“开源”系统环境》。

林云柯

林云柯老师聚焦作为媒介环境的文学这一话题,具体阐释当立足跨学科视角讨论文学时,文学的内涵究竟为何,并结合“文学编程”(Literate Programming)、数字诗学(Digital Poetics)等案例进行分析。评议人耿弘明老师就文学本身系统、人工符号系统与真实世界的关系与林云柯老师进行了交流。

清华大学耿弘明老师的发言题目为《点何以连缀成网?——科学与艺术研究中网络观念的异同》。

耿弘明

耿弘明老师聚焦“网络”的概念,阐释科学、艺术与点、线、网络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时尚服装艺术、根茎概念等案例进行分析,并借此指出了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沟通的必要性。评议人林云柯就点与网络的关系、焦点的产生等问题与耿弘明老师进行了交流。

中国艺术研究院秦兰珺老师的发言题目为《论电子表格:理性管理的技术化及其后果》。

秦兰珺

秦兰珺老师梳理了表格的发展史,认为表格是在现代社会理性化进程中发展出来的一种信息处理技术,电子表格则可视为一种理性管理的工具,其深深参与了我国的行政现代化进程。评议人张宇欣同学对表格的概念本身、日常生活意义与秦兰珺老师进行了交流。

总评议人王峰老师对各位发言嘉宾的分享进行了评议。

王峰

王峰老师赞扬了六位青年学者在前沿学术问题上的敏锐眼光,并具体就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技术的普遍化与对技术发展的现实关切转变、在技术发展中怎样保持人的主体性地位、学术问题的展开与理论推动等问题与诸位老师进行了交流,并鼓励大家对新技术问题展开批判性审视。

下半场:软件与日常生活

本次论坛的下半场于中午一点半开始,主题为软件与日常生活,分为“软件与社会治理”和“软件与社会交往”两个讨论组别。中国传媒大学张磊老师担任总评议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秦兰珺老师担任主持人。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于磊同学的发言题目为《数字身份与赤裸生命:媒介技术与生命的共振》。

于磊

于磊同学关注数字媒介平台对身份的塑造这一话题,将由支付码、身份码等一系列可用于身份识别的由媒介技术物所生成的个体身份标记称之为“数字身份”,并进一步借助阿甘本有关生命政治的理论论述,分析数字媒介技术在实践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上海大学徐偲骕老师的发言题目为《“境内”数据流动与数据价值区域不平衡问题研究》。

徐偲骕

徐偲骕老师聚焦“境内数据流动”这一问题,解读了当下“一江数据向东流”的局面特征,并结合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思路与数据价值区域不平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评议人李梦颖老师就区域不平衡的影响因素与现状概览、数据的独特性等问题与徐偲骕老师进行了交流。

复旦大学李梦颖老师的发言题目为《 新数据、新流程、新秩序:软件与数字治理》。

李梦颖

李梦颖老师聚焦中国数字治理的发展现状,结合一网通办应用与治理流程变革、城市大脑界面与治理认知等内容,分析、展望了软件在公共服务、政府治理等诸多领域中扮演的角色和调节作用。评议人徐偲骕老师就技术的引入流程、人与技术的关系等问题与李梦颖老师进行了交流。

昆明理工大学王东林老师报告了和南京大学孙信茹老师的合作论文《位置媒介如何塑造数码地貌——对一个少数民族青年数字足迹的田野考察》。

王东林

两位老师基于田野考察,聚焦位置媒介这一概念,认为数码地貌正在成为视觉上被时时展露的流动痕迹,其蕴含了人与地方互动关系的新形式。评议人刘钰潭同学就位置媒介与数码地貌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与王东林老师、孙信茹老师进行了交流。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刘钰潭同学的发言题目为《看点评:饮食的话语空间生产与地方依恋》。

刘钰潭

刘钰潭同学聚焦消费平台的点评功能,探索消费平台对大众日常生活的中介、改变和空间塑造,分析了消费平台与饮食文化、城市文化之间的关联。评议人孙信茹老师、王东林老师就点评的自身内涵、饮食文化的空间塑造等问题与刘钰潭同学进行了交流。

中国社科院李宜桐同学报告了与孙萍老师、于小童等人合作完成的文章《 从“以爱为名”到“求而不得”:交友平台里的数字化爱情》。

李宜桐

本文将媒介化引入线上交友的实践范畴,用“数字化爱情”这一概念阐释线上交友平台嵌入个体社会生活的影响,并认为线上交友平台形塑了一个碎片的、流动的、公共展演式的媒介景观,重新建构了个体对于亲密关系的自我认知和性别化想象。

总评议人张磊老师对下午场次的六篇论文进行总评。

张磊

张磊老师认为,各位发言嘉宾立足于宏观、微观和不同的理论视角,聚焦现实生活中软件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研究,彰显了新媒介对于社会生活的深度嵌入。张磊老师借此鼓励大家关注经典理论对于当前软件研究的启发,学会审视理论与新技术背景下的现实问题、社会变迁之间的结合。 

与会人员云合影

    责任编辑:龚思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