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爬宠:偏见与规则之下,何以养宠

2023-01-21 16: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新窗报 新窗报

没有顺滑的毛发,细密而又分明的鳞片构成了它们身上坚硬流畅的甲胄。没有柔软的触感,紧实而又漂亮的肌肉展现出它们身上独特的力量之美。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奇异美感,让爬行动物走进大众的视野,成为宠物饲养的新选择。

文字 | 吴金桁

采访 | 苏浩然 吴金桁

排版 | 吴金桁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审稿 | 杨若曦 潘文义

责编 | 黎藜 陈乐瑶

爬宠,是指作为宠物饲养的爬行、节肢、两栖动物。除了比较常见的龟类,蜥蜴类、蛇类等也是目前国内较为热门的爬宠。而饲养爬宠的玩家们也被称为“爬友”。作为近几年才开始逐步走进国人视野的小众宠物,爬宠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多人被爬宠的新奇有趣或特殊之美所吸引,成为爬友。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 2021》,爬宠在宠物中占比已达9%。但与许多新事物一样,尚未成熟的国内爬宠圈面对着各方面的阻力艰难发展,努力破圈。

特殊又迷人的新宠

作为一位爬行动物爱好者,DAVI是国内较早一批接触爬宠的人。由于家中经营的宠物店中不乏蛇、蜥蜴之类的爬行动物,DAVI从两岁开始就接触到了爬宠。“第一印象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普普通通的动物。”这是DAVI最初认识爬宠时的感受。但与爬宠相处的时间越长,DAVI看到不同爬宠所展现的个性,便慢慢喜爱上爬宠。

目前国内爬友多为一线城市的中青年人群。大部分爬宠好养活、饲养成本低、省时省力,这是爬宠相较于传统猫狗类宠物所具有的优点,也是如今爬宠在年轻人群体间备受追捧的原因。但对于DAVI来说,这些因素并不重要,自己入坑爬宠完全是因为单纯的喜欢。从七岁饲养了第一只水律蛇之后,DAVI逐渐饲养了更多种类的爬宠。饲养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巨蜥类爬宠,在DAVI的爬宠饲养经历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由于巨蜥普遍体型较大,需要准备足够的空间打造饲养环境,并且不同种类的巨蜥对饲养条件还有着不同的要求。DAVI目前正在饲养的葛氏巨蜥名叫lazy,属于中大型的树栖巨蜥。它生活在一个高达1.7米的高箱内,箱内还有用于模拟它的日常生活环境的攀爬物。因为lazy有向上攀爬的习惯,DAVI还在箱顶安装了防烫网避免它撞上灯被烫伤。为了给爱宠打造一个舒适的家,DAVI总共花费了6000元左右。

lazy的生活环境

为爬宠调配食谱、给爬宠喂食,是照顾爬宠过程中重要又有趣的环节。葛氏巨蜥虽然属于极少见的素食巨蜥,但也需要通过其他食物平衡营养,它们甚至更喜欢吃肉类。因为不适应环境,lazy刚到家时常常对喂食产生排斥,DAVI就用小白鼠这类肉食刺激它开食。等到lazy适应环境之后,DAVI开始以绿葡萄为主食给它喂食。由于担心长期喂食一种食物会对lazy的肝脏产生影响,DAVI还尝试用葛氏巨蜥原产地的露兜树果实给lazy喂食,可lazy对这种“土特产”不太感兴趣,DAVI就用lazy喜欢的蛋液包裹着吸引它食用。对DAVI而言,为爱宠更改食谱是一件充满趣味性和成就感的事情。

从一开始警惕地与DAVI保持距离接食,到后来从DAVI手中接食,lazy在喂食的过程中开始慢慢亲近DAVI,“其实就是条件反射,喂多了它就觉得你靠近等于有吃的,慢慢地就不会那么害怕了。”放下警惕心的lazy越来越习惯与DAVI的接触和互动,在引导下甚至能够很自然地贴近DAVI,这些改变也让DAVI很受感动。

尽管饲养爬宠会带来不小的经济和精神压力,但DAVI对于爬宠的喜爱从未减少。DAVI经常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自己饲养爬宠的日常,引来爬宠爱好者的围观和讨论。“观察他们的习性和行为,是一种对古生物基因的直观接触。”一位科普爬宠的B站UP主这样解释爬宠的魅力。爬宠独特的外表之下隐含着丰富的生物知识和漫长的生物演化历史,吸引一众爬宠爱好者在饲养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并为之着迷。对他们来说,无论是观察爬宠简单的行为和习性,或者是学习关于爬宠的知识,都是一件非常有吸引力的事情。

偏见与困境中的爬圈

“There are not strange creatues, only blikered people(没有奇怪的生物,只有心胸狭窄的人).”这句话是DAVI的社交媒体的个性签名,出自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在普遍对爬行动物缺乏了解的社会大环境之下,“冷血”、“危险”是长期以来大众对于部分爬行动物的印象,也是一些小众爬宠在社会中备受偏见的原因。

今年9月份,某资深爬友受邀在某综艺节目上科普、推广爬宠。然而,在节目录制的过程中主持人却明显地表现出对于爬宠的偏见,多次以“冷血”为由反对饲养爬宠。事件发生后,在互联网上迅速引发争议。有网友对爬友表示理解尊重;也有网友认为一些爬宠“没有感情、不通人性”,还可能出现攻击行为,不应当做宠物饲养;少部分网友甚至将对爬宠的恐惧上升到了爬友,认为他们“心理有问题”。

部分网友对于爬宠与爬友的看法

在DAVI看来,“冷血”不应当作为敌视爬行动物的理由,更不应当作为敌视爬宠的理由,“养宠物的目的都是从宠物身上感受乐趣。猫狗以更强的互动性取悦人们,而通过观察爬宠在我们打造的环境中展现出的行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习性,我们也能收获乐趣。”

另一位新手爬友小戚在刚开始饲养爬宠时也面对着反对的声音——朋友觉得他饲养的金直间蜘蛛既“没用”又“吓人”。但小戚并不在乎:“这是个人喜好,自己喜欢就好。”并且金直间蜘蛛比较温顺,不会出现攻击行为,“看看它,偶尔能上手感受一下”就是小戚养爬的趣味。

随着国内爬宠市场的不断成熟,爬宠已经不再是人们印象中部分危险的野生爬行动物了。不少爬宠商家已经掌握一定的人工繁育技术,贩卖的爬宠多为经过人工驯化和选育的人工个体,相较于野生个体性情更加温和,基本没有毒性和攻击性,适合当做宠物饲养。

在许多爬友看来,相较于大众的偏见,长期以来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制度将野生个体与人工繁育个体混为一谈,使得人们无法合法饲养部分爬宠,这才是制约爬宠圈发展的主要因素。

葛氏巨蜥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6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会员国会议通过决议并起草,1973年正式订立并开放签署,以下简称作《公约》)附录一内的物种,而根据2000年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公约》附录一、附录二内的野生动物以及驯养繁殖的物种都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保护,禁止个人买卖和饲养。DAVI之前一直在国外合法地饲养葛氏巨蜥,后来因为工作原因返回国内后,只能将爱宠留在国外交给朋友照顾,通过监控“云饲养”。

然而,《公约》的主张与我国过往的司法实践存在着差异。《公约》的主张并非完全禁止野生动植物的国际贸易,而是根据物种受到灭绝威胁的程度进行分级,采取不同的管制措施,通过对野生动植物的分级管制,确保《公约》内的濒危动植物贸易不会危害其种族的存续。《公约》仅用于规范国际贸易且对濒危动植物的人工繁育种群和野生种群做出了区分。但在我国,监管部门长期将列入《公约》附录一、二作为司法实践中濒危野生动物的判定标准之一,对于野生与人工繁育种群采取“一刀切”管理措施。许多国际上人工繁育技术成熟并已成规模的爬宠品种,由于在《公约》附录内,在国内依旧作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进行保护,因此无法由个人饲养。

以往司法解释中“濒危野生动物”的判定标准

以球蟒为例,球蟒在国际上已经有数十年的人工繁育历史,经过人工繁育的球蟒,品系多样,性格温和,是很受欢迎的宠物蛇类,但因为收录于《公约》附录二内,国内爬宠市场无法交易,玩家个人也被禁止饲养。

这种管理措施反而引发了国内爬宠市场的一些乱象。《公约》主要针对的是贸易价值高、国际贸易量大的物种的野生种群,因此不少人工繁育技术成熟并已成规模的国际常见爬宠品种被收录于《公约》附录一、二中,在国内受到严格监管。但大量冷门濒危物种由于缺乏贸易价值、国际贸易量小,没有被收录到《公约》附录内,得不到监管部门的重点保护。捕捉这些冷门濒危物种的野生种群并不违法且成本低,并且人工繁育品种较少的国内爬宠市场对野生个体需求量大,不少不良商家通过大量捕捉这些物种的野生个体再出售给玩家以谋取高额的利润。这种行为不仅导致了野生个体在我国爬宠市场上泛滥,也使这些物种在我国的野生种群数量大幅下降。而当国内野生个体的数量无法维持市场后,这些不良商家还会从其他国家走私野生个体供给国内市场。

想要有效改善爬宠市场的这一乱象,DAVI认为欧美国家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如果监管部门能够对野生个体与人工繁育个体做出区分、适当开放一些在国际上有成熟人工繁育技术的爬宠品种、允许玩家饲养该品种的人工繁育个体,那么爬宠市场中人工繁育个体的种类与数量都会增多。而绝大部分野生个体因为携带寄生虫、饲养难度大、宠物性不如人工繁育个体,不可避免地逐渐被市场淘汰,剩余的野生个体价格也会降低。”他推测,如此一来,贩卖野生个体的不良商家会越来越少,专注于培育人工繁育个体的商家会越来越多,人工繁育个体又会淘汰野生个体,形成良性循环。

目前美国、德国、荷兰等欧美大部分国家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虽然野生个体流入市场无法完全避免,但是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了。德国综合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的何塞·瓦尔迪兹博士通过Google数据和爬宠行业者的在线调查发现:“近几十年来,爬宠贸易的趋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国内需求增加,外国供应减少,总体上对进口和野生捕获的爬行动物的依赖减少。”何塞博士将这些趋势主要归因于人工繁育的增加以及限制性的法规,认为这有助于减少对许多野生种群的影响并降低《公约》内物种在贸易中的比例。

需要更多的十三年

尽管目前国内爬宠圈依旧被大众偏见与制度缺陷所困,但DAVI与许多资深爬友依旧在不断尝试改变大众对爬宠圈的错误认知,为国内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制度的优化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希望爬宠圈能够得到大众的理解,也期待我国保护野生动物的司法实践能够朝着合理、科学的方向进步,让爬宠圈能够规范化发展。

资深爬友号召向大家有关部门投递意见

今年4月9日,爬友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变化。原本采取的管理措施造成了多年来我国以鹦鹉、陆龟为代表的主要经济物种养殖户的大量经济损失,甚至有人因涉案而遭受牢狱之灾。为了避免不合理的管理标准继续给养殖行业带来经济损失,造成定罪量刑失衡,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司法解释进行了修改。

在两高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首次对于野生动物的人工繁育种群与野外种群做出了区分,并明确了买卖人工繁育技术成熟、已成规模的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当宠物一般不作犯罪处理。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对《解释》的理解中,也承认了过往对人工繁育个体和野生个体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管理,一律适用完全相同的定罪量刑标准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野生动物保护。

5月9日,在《解释》的基础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起草了一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专用标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及其专用标识范围(第一批),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尝试使用专用标识区分人工繁育个体与野生个体,开放《公约》附录内的部分物种。这些改变让国内爬友为之兴奋。具备开放物种人工繁育资质的商家有望将囤积多年的人工繁育个体投入爬宠市场,进行正常的市场交易。而热爱爬行动物的普通玩家们也有望接触到种类更加丰富、可玩性更强的爬宠品种,感受各种爬宠的独特魅力。制度的改变给予了人工繁育个体开放的可能,部分爬友开始期待对于人工繁育个体全面开放的到来。

征求意见稿中的爬行动物

DAVI对于这些改变感到高兴,但仍然保留观望的态度:“今年发布的这些(《解释》、征求意见稿)确确实实可以起到一些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后续具体措施的跟进。”

从2009年“一刀切”地对买卖、饲养保护动物进行严厉打击开始,国内爬圈已经混乱了很长的时间,发展水平也与国际爬圈完全脱轨。有关部门用了十三年的时间才作出区分人工繁育个体和野生个体的决定,后续落实完善具体措施会比作出决定更加困难,如:在使用专用标识区分野生个体和人工繁育个体的同时,监管部门还要严防国产物种繁殖场将野生个体冒充人工繁育个体套用专用标识洗白后出售;开放引进《公约》附录内的国外物种需要经过充分的考量,了解相关物种的人工繁育技术水平和国际市场规模。

想要跟上国际爬圈的发展水平,国内爬圈依然走在漫长的探索道路上,“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十三年”。

中国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 2021年[A].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21年第5期)[C].: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21:51-118

瓦尔迪兹 JW.使用 Google 趋势确定爬行动物宠物贸易的当前、过去和未来趋势[J].《动物》,2021; 11(3):676

周加海 喻海松 李振华.《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202022,

DAVIreptile.葛氏巨蜥详细介绍(科普以及饲养教学),2020,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7753750spm_id_from=333.999.0.0

DAVIreptile.给一只巨蜥改食谱有多难?葛氏巨蜥土特产喂食全记录,202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3411H7kc/spm_id_from=333.999.0.0&vd_source=8639a395eff79adf645b1310da822624

爬行天下.新司法解释放宽人工繁育动物饲养,人工繁育大熊猫能当宠物啦?,202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F411M7en/spm_id_from=333.999.0.0&vd_source=8639a3

爬行天下.饲养异宠诱发世界第三大非法走私行业?圈子小就活该背大锅了?,202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u411d749/spm_id_from=333.999.0.0&vd_source=8639a395eff79adf645b1310da822624

原标题:《深度 | 爬宠:偏见与规则之下,何以养宠》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