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良知是每个时代的人都需花费一生来处理的课题

2023-01-31 12: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传习录》是阳明学的思想宝库,后来逐渐成为儒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传世经典,其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等观点不仅是阳明学的智慧结晶、重要理论,而且业已构成儒学传统中最富代表性的内容之一。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王阳明的智慧》,理解阳明心学,我们准备了三则阅读笔记,简单介绍阳明心学的相关命题。

Part.

1

将心与理分为两件事,

其结果就是做个霸者却不自知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重要命题之一,基于“心即理”“心体良知”等说法,王阳明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以及“一念发动即是行”。

——《王阳明的智慧》

阳明心学的基本倾向在于强调“心”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因此,许多人认为其一味强调在“心上用功”,造成了对客观事理和具体知识的忽视。

然而,王阳明也曾强调向内用功的道德实践并不意味着“离却事物”,“正心”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落实。

此外,王阳明追求以“正心”代替“格物”并非出于对“理”的轻视,而是由于“心”与“理”在他眼里是同一的,也就是“心即理”。“心外无理”,所以求学立身的功夫都必须指向内心。这一观念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那么,王阳明到底为什么要强调“心”与“理”的合一呢?

“诸君要识得我立言宗旨。我如今说个心即理是如何?只为世人分心与理为二,故便有许多病痛。如五伯攘夷狄,尊周室,都是一个私心,便不当理。人却说他做得当理,只心有未纯,往往悦慕其所为,要来外面做得好看,却与心全不相干。分心与理为二,其流至于伯道之伪而不自知。故我说个心即理,要使知心理是一个,便来心上做功夫,不去袭义于外,便是王道之真。此我立言宗旨。”

——

译文:

我如今说心即理,只是因为世人强分心与理为两个东西了,所以就产生了许多病痛。比如说春秋五霸尊王攘夷,都只为一个私心,这就是不合理。但是人们却说他们做得合理,只是因为人们心里不纯净,往往羡慕他们的所作所为,只要求外面做得好看,却与内心完全不相干。将心与理分为两件事,其结果就是做个霸者却不自知。在心上做功夫,不去外面寻求、假借所谓的义,这就是王道的真谛,这就是我立言的宗旨。

王阳明认为,作为道德法则的“理”并不存在于道德行为的对象上,忠、信、仁、孝这些道德原理原本就根植于行为主体的心中。

因此,若硬是要把“心”与“理”割裂,这其实是某些人罔顾已知的道德准则而追求“私欲”的表现。这样的人,便容易成为霸者。

无论是在奉行三纲五常的封建帝国,还是在宣扬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人们都容易陷入各式各样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之中。

顺应霸权或是成为霸者,在很多时候都只是一种更轻易、更舒适的选择。

在自己的心上做功夫,不去外面寻求、假借所谓的义,就是追求“心”与“理”的合一。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免于陷入霸权思维。

Part.

2

真知力行

在“知行合一”论述中,王阳明颇强调“行即是知”,极力反对“知而不行”现象,这反映了其心学思想中的力行主义的特色。总之,“真知力行”是阳明心学的一大特色,在“知行合一”理论中强调道德行为是最终实现道德生活的决定因素。

——《王阳明的智慧》

针对与朱子学中的“知先行后”等观点,王阳明提出知行其实是一体的,“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这一观点为他引来了诸多批评,认为他是以“知”代替“行”。

然而,王阳明之所以提出“知行合一”,正是为了反对当时学界流行的一种弊病,即认为必须先做知的功夫,必待真知,然后才去行,于是造成的后果就是不知也不行。

“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

学至于穷理至矣,而尚未措之于行,天下宁有是邪?是故知不行之不可以为学,则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矣。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则知知行之合一并进,而不可以分为两节事矣。”

——

译文:

天下所有的学问,没有不实行就能称为学的,学从一开始就已经包含行了。

学习至于穷尽道理,便是达到目标了,但尚不能将它们运用到实践中去,天下哪有这种事?因此可知,不行不可称为学,不行不可称为穷理,于是可知“知行合一”“知行并进”,不能将知行分为两件事。

不仅限于做学问,在修心处世的各个方面,王阳明都十分看重“行即是知”,极力反对“知而不行”现象。他认为,知行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可分离。而之所以存在知行的不一致,是因为世间有一些人只会懵懵懂懂地做事,却不去思索省察。还有一些人茫茫荡荡,只会空想,而不肯着实躬行。

然而,“知”与“行”的割裂,不仅是一个错误,也是一种难以化解的痛苦。如今这个时代,人们往往很难逃离负面信息过载的网络世界,常常深陷于无力感与精神内耗的夹击之中。面对强压所造成的被动的“知”“行”分离,积极地追求“知行合一”仍旧是治愈身心割裂之苦痛的唯一良方。

“知行合一”要求着“真知力行”,获得“真知”本身便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过程,而敢于从安全的“知”的领域迈向“力行”,这是个人所能实现的最强大、最有意义的道德实践之一。

Part.

3

尔那一点良知,

是尔自家底准则

“良知”学说是王阳明晚年成熟时期的重要思想观点之一。王阳明指出“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良知是试金石、指南针,格物致知便是要求依着良知而作,这就是阳明“致良知”工夫论。“良知”两字是阳明经过“千死百难”之后重新“发明”的,“致良知”工夫亦不可轻易待之。

——《王阳明的智慧》

“良知”学说是阳明晚年成熟时期的重要思想观点之一。王阳明曾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良知是试金石、指南针,格物致知便是要求依着良知而作。

“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

译文:

人如果知道良知这个诀窍,这良知一旦觉醒,任凭他有多少邪思妄念,就都自然消融。真是个灵丹妙药,点铁成金。

王阳明将良知视作评判人类一切言行是非善恶的标准,而轻视外在规范对人的束缚,这种具有道德本位主义色彩的心学理论被指责为空谈心性之学风的源头。

然而王阳明自身对这一危险并非毫无警惕,也曾使用“光景”一词来表达对门人空谈良知之现象的担忧。

“一时窥见光景,颇收近效。久之,渐有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或务为玄解妙觉,动人听闻。故迩来只说致良知。良知明白,随你去静处体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炼也好,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此便是学问头脑。”

——

译文:

一时间,他们静坐便看见了良知的光景,颇能收近期之效验;时间长了,他们渐渐地有喜静厌动而流入枯槁的弊病,或有人用力于玄妙解释和觉悟,那只是耸人听闻而已。所以我近来只说致良知。良知如果明白,任凭你去静处体悟也好,去事上磨炼也罢,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这就是学问的头脑。

“光景”只是某种影子,而不是真实的存在。王阳明担心门人弟子尽管大多已经知道良知的道理,却不落实致良知,只把“良知”二字当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免“辜负此知”。

良知是每个时代的人都需花费一生来处理的课题。在意见的分化日益显见,基本共识不易寻得的舆论环境中,呼声最高的言论却往往只是在利用人们的情绪来营造一种看似正确的幻象,哪怕不是刻意顾左右而言他,也总是忽略了最根本的问题所在。

或去“静处体悟”,或在“事上磨练”,良知绝不能止步于看似精妙的解释和言说,否则仅能造成一种哗众取宠的景观,而难以成为发自于心而归于内心的坚实力量。

【图书推荐】

《王阳明的智慧》

作者: 吴震 / 孙钦香

出版社: 浦睿文化·岳麓书社

出版年: 2023-1

内容简介: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思想家,他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等主张,不仅影响了曾国藩、梁启超、梁漱溟、钱穆等名家,更是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传习录》是王阳明讲学以及与弟子对话的语录集,记载了他“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等核心思想。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震教授、知名学者孙钦香潜心研究阳明心学多年,从《传习录》中提炼出99个最能体现王阳明思想精神的经典章句,并做了详尽的注解和评析,以提纲挈领的方式、简明通俗的语言,深入剖析《传习录》的哲学内核,让我们了解王阳明的为人,领悟心学的智慧精髓,掌握处世成事的秘诀。

作者简介:

吴震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儒学院执行副院长,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阳明学、儒家文化、宋明理学。著有《朱子学与阳明学》《朱子思想再读》《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传习录》《阳明后学研究》《东亚儒学问题新探》等。

孙钦香

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学、政治哲学、比较哲学。发表数十篇论文,出版、主编数部著作。

-End-

原标题:《《王阳明的智慧》:良知是每个时代的人都需花费一生来处理的课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