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青少年儿童抑郁的三大识别信号,家长不可不知

2023-02-03 12: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宣传中心 浙大儿院

胡鑫宇事件已经定音,系自缢死亡。录音笔中音频表达自杀意愿。

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经心理专家访谈、分析,结合胡某宇失踪前行为,认为胡某宇性格内向温和、孤独,在意他人看法,少与人做深入的思想情感沟通,情感支持缺失,缺少情绪宣泄渠道,常有避世想法,具有随时随地在书本上记录自已情绪、想法的习惯。

这个可怜的孩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心理问题?为什么家人、老师和同学都没有及时发现,更没有及时带他就医、帮助他走向康复?

不少家长不免心里捏了把汗:不会我家孩子也有心理问题吧?怎么能够及时发现?如何帮助他们康复?

为解答家长疑惑,对于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拥有丰富诊疗经验的浙大儿院康复科主任李海峰为我们带来科普:儿童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康复方法。

//

李海峰 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脑性瘫痪、孤独症谱系障碍、全面性发育迟缓/智力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等各类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及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肌性斜颈,骨关节疾病,遗传性神经肌肉病,顽固性抽动症,难治性癫痫等各种疑难症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三上午(湖滨)

周五全天(滨江)

抑郁症离青少年儿童并不遥远

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抑郁症作为最常见而且疾病负担居首的情绪障碍,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其“魔爪”已伸向青少年儿童。

2020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在报告中显示,抑郁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一成多高中生重度抑郁。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约为1.9-3.3%,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3成,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6%-8.6%。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4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9%-12.5%。

青少年抑郁症有哪些特点?

早期三大识别信号不可不知

青少年期抑郁症通常有以下临床表现:生理层面,出现难以解释的躯体疼痛、食欲差、体重减轻、失眠、乏力;情绪层面,出现心情低沉、易怒、担心、恐慌;认知层面,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罪恶感;行为层面,出现哭泣、攻击行为、逃课、说谎、酗酒、吸毒、自残、自杀等,且这些症状在半个月内持续出现。

但其实在早期,青少年抑郁有三大识别信号:1.反复出现的疲劳感;2.查无实据的多种躯体不适;3.性格改变。在此时干预,可降低青少年抑郁发生率。

父母需要及时发现孩子行为上的异常。比如不愿意和朋友、同学来往,不愿意和人交流,喜欢独处;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经常流露出不安、焦虑、悲伤等情绪;学习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

儿童、青少年期是人类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该如何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预防青少年抑郁呢?预防青少年抑郁问题,除了通过筛查早诊断,还需家庭、学校、社区、政府多方协作,共同破解。

家长如何帮助青少年开展心理防护?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离不开家庭成员彼此间的良性互动。家庭关系损坏、父母养育不当等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青少年抑郁症的产生,实质上也是家庭关系问题儿童青少年身上的病症表达。

1、和谐亲子关系

作为主要监护者的父母,首先应该正视关系本身,尤其是家庭系统中可能存在问题的关系;接着,放下控制,给予孩子更多的主动权和自我探索的时间与空间;除此之外,作为父母,应当建立边界意识,回归父母角色,保证孩子的温饱,提供情感支持;最后,家庭成员间应该学者发现其他成员身上的优点,多夸奖、多赞美,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关系。

2、帮助情绪管理

父母要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守护者,保持平静的心绪,尤其需要留意家庭中的情感流动。请留意一下自己有没有把工作、社会中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有没有一不小心把在家庭中属于相对弱势的孩子作为情绪垃圾桶?不要把自己的坏情绪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更不要拿孩子撒气。父母理解倾听、关心支持,帮孩子疏泄情绪、澄清问题、寻找原因,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反应。当孩子出现一些不良情绪反应时,可以引导孩子掌握一些调适不良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如深呼吸放松、合理发泄、转移注意力等。但无论在什么时候,倾听孩子的表达都是一种有效的支持方式。

学校如何帮助青少年开展心理防护?

作为和学生联系频繁、接触密切的教师,要用自身积极的心态、科学的指导来陪伴学生。对有需要的学生,给予恰当的安抚、指导,或向学校心理专业人员反映以获得专业支持。学习有关心理防护的知识,了解可以提供心理防护的机构信息,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教师要主动通过家访等方式,关心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和心理波动情况,主动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注意事项,增进家校沟通,协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青少年自身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1、抚慰自己的情绪

很多时候,不确定性本身并没有那么让人困扰,反而是随之而来的情绪反应让我们迷失自我。如果疫情让你感觉很不安,可以通过图画、写作或是和好朋友聊天的方式,把心中的情绪表达出来。

2、灵活应对未知的挑战

在面临困难时,相信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找到一个方法去做,如果有效就继续,无效就换个方法。冷静下来,分析一下疫情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和困难有哪些,尝试制定应对疫情的Plan A,当然也要有一个可以接受的Plan B或Plan C。

3、关注可控的部分

不妨尝试着停下来,去思考五个问题:今天有什么事情值得我快乐?今天有什么事情值得我感激?今天有什么事情值得我自豪?生命中有谁爱我?我更爱谁?生命中有什么事情值得我努力追求?当我们越是停下来进行思考,越能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拉开距离,看到周边的助力,找到生活中确定而微小的幸福。

当青少年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影响了其正常生活时,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做到早预防、早筛查 、早识别 、早诊断、早干预,以减少心理损害和后续的心理社会问题,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资料提供:康复科

编辑:木玉

排版:王囤囤、叶子

审核:李海峰主任医师

来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权威科普

育儿路上帮你一起“打怪”猜你想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