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漫步苏州河

2023-02-03 12: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TJUPress 同济大学出版社

建筑与城市

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独特的风景

在漫长的时间堆叠中

延展出一条条缤纷的风景线

我们徒步于此

再次触碰历史的余温

一起展望未来无尽的可能

“苏州河”是对吴淞江流经上海境内这一段的别称。自1843年上海开埠,因该段河道向西连接太湖,通向当时名扬四海的丝织业中心苏州,外侨在地图中将其标注为“Soochow Creek”,苏州河因此得名。从外白渡桥出发,沿着苏州河溯流而上,使馆、教堂、戏院、饭店和公寓等鳞次栉比,得水运之便而兴起的各种商号和仓库、堆栈密布绵延,还有类型多样的工业建筑。

今天,当我们漫步苏州河畔,沿岸珍贵的历史建筑如同航道上的灯塔,指引我们阅读历史积淀下的时空印记,感受这座城市绵绵不绝的内生力量。

1

百老汇大厦

地址:北苏州路20号

百老汇路(今大名路)筑于1864年,是该地界最早建设的马路,也是当时最主要的马路之一。由于大楼地处百老汇路的端头,故名“百老汇大厦”。

76.7米高的百老汇大厦是苏州河北岸当之无愧的地标性建筑,从城市天际线来看,它也正好是上海外滩建筑群的迷人的尾声。因为可以有足够的余地隔河观望,这栋摩天大楼不会显得咄咄逼人,它那两翼微微张开的姿态,像是要兜留外滩溢出的风景。逛完外滩来到外白渡桥边,以这栋俗称“廿四层楼”(地下2层,地上22层)的建筑为背景拍照留念是无数观光者的必选节目。从建成之日起,它就无可争议地代表着这座城市“摩登”的一面。

百老汇大厦于1930年奠基,受战争影响,直到1934年才落成开业。1939年,大厦被迫卖给日本恒产株式会社,短暂的辉煌似昙花一现。抗日战争胜利后,大厦成为“励志社”的招待所。1951年5月1日,时任上海市长陈毅将百老汇大厦更名为“上海大厦”,主要用于接待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20世纪80年代,上海大厦对社会开放,是沪上著名的老饭店之一。

❶该大厦最主要的特点是不断变化的形体组合,特别是从第十一层起逐段收缩的造型处理,有效避免了因建筑过高引发的呆板状态,并塑造了向上的动感。

❷建筑中轴对称,两翼展开成八字形,这种布局让建筑从各个角度看过来都显得比较稳重。

❸外墙全部使用上海泰山砖厂生产的泰山牌饰面砖,这是一种当时非常流行的外墙材料。

❹在顶部和檐口处,有圆形与矩形组合的细部装饰,与隔路相望的浦江饭店(原名“礼查饭店”)的古典装饰形成强烈反差。

❺窗户中间细细的竖向线条,这是一种弱化的装饰艺术派设计手法。

2

礼查饭店

地址:黄浦路15号

礼查饭店(现名“浦江饭店”)是上海近代城市发展史的鲜活见证。1846年,英商礼查(Peter Felix Richards)看到商机,在今金陵东路外滩附近兴建礼查饭店(旅馆),西文名“Richards’ Hotel and Restaurant”,这是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的第一家西商饭店。1857年,饭店移址新建到现在位置,改名为“Astor House Hotel”,中文名仍称“礼查饭店”,作为沪上有名的最时髦、最现代的场所而名噪一时。初时仅为一栋两层外廊式的建筑,1905年又建造一幢砖木结构的5层大楼(今金山大楼,金山路43号)。

1906年,因为新建外白渡桥的引桥较长,礼查饭店让出部分土地,用获得的补偿款拆除两层老楼,委托新瑞和洋行设计新楼,并于1910年建成。在20世纪20年代前,这栋楼一直是虹口区最雄伟的建筑。

相比中国的传统客栈,礼查饭店带来的是西式现代化的住宿感受:1882年,中国第一批电话首次在礼查饭店安装,客人从此可以便捷地与外界保持联系;同年,中国的第一盏电灯在礼查饭店亮起,从此“夜间灯火辉煌,仿佛城开不夜”(黄式权,1989),各种娱乐活动随之夜以继日地展开;1883年,礼查饭店的所有客房里已装配电铃,“每有使令,但掣其铃 , 即有仆人奔至”(黄式权,1989),这种服务的即时性是传统客栈无法比肩的;1908年,半有声电影亮相国内的“首秀”在礼查饭店举办,从此这里又增添了一项时髦的休闲娱乐项目……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涌入,越来越多的欧洲本土建筑风格被移植到上海。礼查饭店与1907年建成、由玛礼逊洋行设计的汇中饭店(中山东一路19号,今和平饭店南楼),正是那个历史时段上海旅馆建筑的巅峰之作。

❶外墙原为红砖清水砖墙。20世纪10年代之后,上海建筑流行外墙水刷石做法。受此影响,礼查饭店在后来的改造中,在清水砖墙外覆盖了一层水刷石饰面。对比历史照片,这种改变似乎让这栋建筑多了几分沉重感。

❷转角上方原来有一座塔楼,是外白渡桥的端景,现已不存。

❸正立面第三、四层原来是爱奥尼巨柱式。现有柱头是后期改造的简化版,具体改造年代不详。

❹在宽阔的建筑立面上用柱式重复形成韵律感,呈现出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影子。

❺转角的圆筒壁柱上原镶有灰泥花饰,可以达到强化建筑转角的装饰效果。

❻旧时,礼查饭店的餐厅设置在顶楼,那里是观赏黄浦江和苏州河的绝佳位置。

3

划船俱乐部

地址:南苏州路76号

划船运动是英侨在上海开展最早的体育活动之一,1846年就举行过上海到吴淞的划船比赛。19世纪60年代,各种体育和社交性的外侨俱乐部在沪上发展起来,划船俱乐部(亦称“赛艇总会”)是其中重要的一个。俱乐部的正规化让赛事的竞争性迅速得到提升,也使划船运动从业余的娱乐转变为真正的竞技。在黄浦江和苏州河上,各种划船比赛频繁举行。每年春秋季各一次的常规比赛,成为这个城市的盛会。

《申报》在1872年创刊当年就曾几度报道划船赛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国人逐渐被这种运动展现出的力量与技巧之美所吸引,到1901年,开始有华人赛手参加比赛。客观来看,划船俱乐部对这座城市乃至中国的赛艇运动起到了启蒙的作用。

出于赛艇停放和下水便利性的需求,划船俱乐部原是一组临水的建筑,由会所、船库和游泳池组成,1904年9月,会所与船库开幕;1905年7月,会员训练用的室内游泳池建成。今日仅存会所和游泳池的入口门头。与划船运动的热情和活力相对比,这栋小小的会所是一副恬静的乡村派头,而建筑的轻松自在,似乎暗示着这种运动所代表的生活闲暇的一面。

❶建筑原是一栋主楼带两翼的布局,会所东侧是船库。船库在其北面的苏州河水面上设有平台和码头,供赛艇下水用。

❷会所西侧原建有25米长规格的室内游泳池,是继跑马场上海首个室内游泳池之后的“第二”。墙上遗留下来的构架痕迹,清楚地记录着原建筑屋顶的结构形式——单跨(跨度约15米)带天窗的木屋架。

❸这种露明木构架,也称为“半木结构”,是工艺美术运动中的建筑师从乡土建筑词汇中挑选出来的细部做法之一,也是都铎复兴建筑的标志性特征,大概也是当时英侨心中“家”的符号。

❹凸肚窗有形象上的独特性,有意与其他窗形成反差,从而强化主入口的标识性。

❺总体来说,该建筑是多种风格的混合体,例如顶上有巴洛克风格的望亭。

❻高耸而夸张的烟囱,增添了建筑的乡村风味。

4

英商上海电车公司大楼

地址:南苏州路185号

上海是国内最早开通电车的城市。早在1881年,当世界上制造出第一辆有轨电车的时候,怡和洋行就提议在上海引进,然而提议兑现还是延迟到了25年后——1906年4月,公共租界的有轨电车工程开工。

1907年10月,英商上海电车公司成立。1908年3月5日,从静安寺至广东路外滩的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通车,全程约6千米;同年12月底,有轨电车线路增加到8条;1914年11月,无轨电车在上海开通。至此,公共租界的主要道路上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车线路网,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公共运输的能力。

电车以其“稳固安全,而且价廉合用”成为“近代都市的交通利器”(《时事新报》,1934-01-06)。与电车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相比,英商上海电车公司大楼却朴素低调到令人惊讶:建筑虽然有五层高,却没有逼人的气势;窗户整齐而简单;壁柱上挂着有些单薄的花环饰;主入口的形象一点都不突出,只有四根细细的爱奥尼壁柱,顶起窄窄的横楣,上书“TRACTION HOUSE”(牵引屋)。

❶在这块长方形的用地上,因为南端要设置应急停车库,因此建筑四周都有环道。

❷这种涡卷铭牌常贴在墙上或镶嵌在墙内,通常上面有刻字或雕花,用于纪念特殊事件或仅作为装饰。

❸组成平券的石块被勾缝勾勒得鲜明、突出,是这栋建筑上唯一显得有些张扬的立面细节。

❹非常简化的爱奥尼柱式,除涡卷这一标志性的特征外,其他古典细部都被省略。

❺最初建筑只在四楼设有一处观景的小阳台,可见当时观赏苏州河景并不是设计的重点。后来,在二楼、三楼的同样位置增设了阳台。

5

上海邮政总局大楼

地址:北苏州路250号

上海开埠后,随着大量侨民的涌入,为维护侨民与家乡之间的便利联系,各国驻上海领事馆大多设立“邮政署”,并在一些商行设收发室,代办邮政,这种服务被称作“客邮”。20世纪20年代,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通商口岸,形成水道、铁路、汽车、航空各种邮路并重的局面,是国内邮差线的一大中心。

1922年开始动工,并于1924年完工的上海邮政总局大楼,选址在苏州河北岸,既方便连接身后不远的上海北火车站,也便于水路运输。大楼一层设置的是包裹营业部和数千个出租信箱。素有“远东第一大厅”美称的二楼主营业厅,面积为1200平方米,大理石的营业柜台,地面铺砌黑白双色马赛克。U形建筑平面围合而成的内院用于停放运输车辆,同时进行包裹和印刷品的分拣,这里曾24小时灯火通明,喧声日夜不息。

为彰显邮政总局的重要地位,大楼采用“帝国风格”,这是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期流行于法国的一种建筑风格。该风格深受古罗马帝国时期艺术风格的影响,用仪式感强烈的建筑形式来诠释统治的力量,其显著特征就是在外立面上不厌其烦地重复使用柱廊,尤其喜欢使用华丽的科林斯柱式,以创造一种宽阔、无边际的纪念性。

❶建筑高51.16米。转角上的钟楼异常突出,高达13米,造型繁复,仿中欧地区的巴洛克建筑。

❷钟楼基座两旁各有一组铜铸雕塑:图中所见居中 的是信神墨丘利(Mercury), 手持双蛇手杖,其左右两边是爱神,寓意邮政帮助人们沟通信息、传递爱意。另一组是三人像,分别手持火车头、轮船铁锚和通信电缆,象征交通和电信。

❸上海邮政总局大楼不但解决了邮政生产和办公场所的问题,还为当时在总局工作的高级别外籍员工解决了住宿问题——大楼的第四层曾作为员工及家属的住宿区。

❹建筑立面采用简化的科林斯巨柱式壁柱:沿北苏州路的南立面上有11根,沿四川北路的东立面上有6根。

❺建筑转角处理成用直边抹角的实墙面,并用方形壁柱来取得与柱廊的呼应,让主入口显得更加结实和有力。

6

河滨大楼

地址:北苏州路340号

这是近代上海单体规模最大的公寓楼,犹如一条长龙,沿苏州河北岸,在7000平方米的建筑用地上蜿蜒展开。S形的平面布局将建筑的占地可能性撑到最大,同时围合出两个半开放的内院。建筑沿街一层布置店铺,二层用作办公,三至七层是内廊式的公寓—— 一条昏暗的走廊长达百米。

从 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高层公寓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上海出现,公寓体量也逐渐增大,河滨大楼正是这种状况的极致案例。除了紧凑的居住空间与高密度的居住人口,高层公寓更重要的特点是拥有完备、便利的现代化建筑设备。河滨大楼配备了8部客梯、1部货梯;地下室设置了长15.5米、宽9米的温水游泳池;住宅内部配备了冷热水、煤气和电扇,“浴室厨房之四壁,均用白瓷砖砌成;卫生用具之设备,靡不应尽所有;贮藏橱柜,亦复装置齐备;阳台窗牖,四周咸辟,日光空气两俱充足”(《时事新报》,1931-01-30)。对于河滨大楼来说,拥有极佳的城市景观视角也是其重要的卖点之一,“全屋高出苏州河岸……远眺浦江中景物,历历如在几席之间”(《时事新报》,1931-01-30)。这种居高临下眺望江景所引发的朦胧的拥有感,让人的注意力从住所的拥挤转向对城市景观的欣赏,从而与城市建立了更多的互动。

❶河滨大楼S形的平面形式取自开发商新沙逊洋行(E. D. Sassoon Co.)的英文首字母。从专业设计角度分析,这个造型不仅让非常长的建筑有了变化,还解决了在最大占地率下建筑的采光和通风问题。

❷河滨大楼原高8层,1978年又加建了3层。由于上部加建部分完好延续了原建筑风格,并未明显改变大楼外貌。

❸该楼非常重视对半室外空间的设计,每户都设有宽大的内阳台,既消解了长立面的呆板,也增加了欣赏风景的场所。

❹通过棕色与米色的间隔设置,弱化立面过长带给人的单调感和压迫感。

❺转角处的塔楼与下部主体没有关联,仅作为屋顶凉亭。这种处理手法与光陆大楼类似。

7

怡和打包厂

地址:北苏州路912号

上海的近代工业是伴随贸易而产生的。由于周边环太湖流域是优质丝茶的产地,因此丝茶加工业在上海出现得较早。1882年,华商黄佐卿创办的公和永丝厂与英商创办的公平丝厂、怡和丝厂同时建成并投产,三家缫丝厂联合聘请意大利人麦登斯为工程师,传授缫丝技术。公和永丝厂位于北苏州路—甘肃路口,是上海第一家民族机器缫丝厂,也是当时沪上堪与外商匹敌的少数中国企业之一。1909年,上海最早的丝业同业组织——上海丝厂茧业总公所在北山西路(今山西北路)430号成立。自此,上海的缫丝业逐步兴盛起来。

19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生丝几乎全部通过上海出口。由于丝茶一类的货物重量小而体积大,出口时必须压缩体积以降低运输成本,打包业务应运而生。1907年,怡和丝厂利用其厂区仓库,将丝厂的打包部扩大后,建立怡和打包厂,面向社会提供水压机打包业务,成为中国最早出现的打包企业。

整栋建筑沿道路展开,呈现出完整而坚固的形象。建筑通体用红砖砌成;在底层立面和上部的壁柱上,内凹横向线条用以摹仿石材分段堆叠的效果;这种浅浅的凹凸关系还表现在窗户的细部上。窗洞口尺寸不大,弧度较浅的弓形券、尖锐而夸张的拱顶石、端头带涡卷的滴水线脚共同组成了窗上简洁、精致的细部,让这座仓库建筑看上去含蓄又和谐。后期复原的沿河铸铁阳台显现着金属细巧而坚固的观感,恰到好处地与红砖墙形成对比。

❶窗户外装金属板遮光扇,可以兼顾通风与安全。这是仓储类建筑的一种典型做法。

❷建筑水平向超长的尺度被密集的壁柱分隔成细小的矩形单元,每个单元顶部用砖做出齿饰和线脚,这让大尺度的建筑因小尺度的细节而丰满、耐看。

❸顶部平直而缺少细节的檐口暗示有过不恰当的改建。

❹底部的窗明显经过改建,新加的金属窗套用来隐藏砖墙被改动后的接缝。

❺在功能上这里并不需要阳台;但这几个进深很浅的一步式阳台让建筑立面显得生动、活泼,成为美学意义上的点睛之笔。

❻和颐中大楼类似,建筑在转角处退让面积很少,表明其建造年代较早。

8

福新面粉厂

地址:光复路423—433号,长安路101号

沿着光复路、大统路、长安路一带,曾有米店、米行40余家,米业专用码头11座,日成交量上万石,是上海有名的米业北市场。米业的聚集,与面粉业在这一区域的发展有很大关系。

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租光复路土地16亩,建造6层厂房1幢、堆栈4所,开办福新面粉厂(即福新一厂)——工厂使用美制机器,是上海第一家,也是近代上海最大的私营机器面粉厂。至1921年,福新系的面粉厂已扩张到8家,其中除福新五厂在汉口外,其他工厂都设在上海,沿苏州河分布。

今天的苏州河沿岸还能看到福新系面粉厂的一厂、二厂、四厂、八厂(莫干山路120号)和三厂(光复西路145号)的部分建筑,其中一厂留下来的建筑最完整。主厂房是一栋6层混合结构建筑,占地约380平方米。红砖立柱,青砖墙体,外墙厚度由底层向上逐渐减少——这是因为随着高度增加,底层的砖墙要承受更大的荷载,所以必须加厚。建筑内部使用木梁柱+木楼板的承重方式,尽可能让空间更加开敞。堆栈在厂房南侧,从它们不同的高度和屋顶形式来看,应该是分时、分批建成的。一个孤身探出的小阳台,是难得的变奏曲,缓和了沿街立面的严肃感。这组建筑群也是上海近代民族工业诞生和发展的重要缩影。

❶用砖叠涩做出挑檐,这种处理手法在视觉上与怡和打包厂的齿饰类似。

❷每栋楼都凸显红砖柱的竖向线条,从而在各建筑间产生视觉联系。

❸外墙上显著的锚板,能清晰显示建筑内部木梁所在的位置。6层厂房上的锚板还有特别的形状。

❹不同的楼在立面细部做法上有差异。例如同样的弓形券,有的上面强调拱顶石,有的则做出滴水线脚,使建筑组群间的统一协调性有所欠缺。

❺平屋顶、双坡顶、四坡顶和歇山顶等多种屋顶形式轮番在建筑组群中出现,这种多样性传递出的信息是,各栋建筑或许在建造时间上有所不同。

9

上海啤酒厂

地址:宜昌路130号

上海啤酒厂是中国最早的啤酒生产厂,前身是德商顺和洋行在1909年创立的顺和啤酒厂,其生产的多种“友啤”(UB)啤酒深受上海市民的喜爱,后因经营亏损,被挪威汉记洋行收购。1931年改组后,在苏州河沿岸建造拥有一组庞大建筑群的新厂区,于1934年竣工。新厂占地约11000平方米,拥有完备的酿造楼、罐装楼、仓库和办公楼。为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还建有自己的发电车间。这座工艺流程全部机械化的新厂在1935年投产后,啤酒年产能达500万瓶,在国内遥遥领先,一度是中国最大的啤酒生产厂。

如此规模庞大、设备先进的工业建筑的设计,已经与前面我们见到的那些简单的仓储式厂房的设计完全不同。1931年,建筑师邬达克曾在德国慕尼黑长时间逗留,仔细研究欧洲先进的啤酒生产工艺,为上海啤酒厂的设计与建造积累了必要的第一手资料。

9层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酿造楼,高达48.89米,是当时中国工业建筑的最高纪录。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栋5层大楼,是原酿造楼被拆除一部分后的残留。在这里,建筑不是为形式中的美而设计的,而是严格忠于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在现代化大机器发出的无休止的隆隆声中,“工业美学”诞生了。

❶不同的功能空间体量差别很大,建筑师用深色的线条勾边,在各单体之间形成视觉上的关联。

❷酿造楼上部几层被拆除,结合历史照片可以看到,原来整组建筑具有明显向上的阶梯状体量。

❸酿造楼东侧的竖向塔楼与内部使用功能并无实际关联,仅是出于效果考虑。立面上并排的竖向线脚流露出装饰艺术派影响的遗风。

❹根据厂房内部的采光需求,建筑立面上除必要的承重结构外都是通高的大窗,整体效果很通透。

❺多部室外楼梯是应厂房内部人员紧急疏散之需而设置的,除防火效果有保障外,也可提高室内空间的使用效率。

10

中央造币厂大楼

地址:光复西路17号

1920年,上海金融界合议筹建上海造币厂,选地于今苏州河江宁路桥北堍东侧兴建厂房。1922年,造币厂的主体建筑——铸币厂房建成,由于严重超支,后续资金无处着落,筹建工作中断。直到1928年11月1日,更名为“中央造币厂”的建设项目陆续恢复建设。

通和洋行的这个设计既有古希腊建筑的庄严面貌,又不乏古罗马建筑的雄伟气势。整体来说,这个建筑给人的感受不是由细部堆叠出的形态,而是用巨大的柱式和厚重的檐部塑造出的体量,并向内一层层地雕琢出深度的变化。这种感受尤其表现在主入口部分:仿罗马神庙建筑的门廊、用6根巨柱支撑起朴素的山花、两侧偎依着向上升起的塔楼。让人有点惊讶的是,形象性如此强烈的入口空间在形体的进退上却非常克制,基本与两侧建筑体齐平。整个建筑看上去像是在一块巨大而坚硬的金属上压铸而成,锐利而清晰的细节在阳光下发出温润的光晕。

这是一栋非典型的厂房,与我们之前看到过的其他工业建筑都不同,它显示出古典主义建筑蕴含的“弹性”。在这趟旅途的终点,我们在中央造币厂大楼上看到了一种融合,它将务实的使用功能与澎湃的历史记忆交织在一起,以建筑自身的形态寄托曾经的远大理想。

❶三楼入口塔楼两侧各两开间的房屋是1971年加建的,共计555平方米。这个加建比较成功,没有破坏原建筑的比例关系,而且让建筑显得更加坚固。

❷柱式被直接用来设计门窗洞口。这里采用了有托檐石的多立克柱式檐部,虽然缩小用作窗的装饰,但细节完整。例如托檐石下方的锥形饰,虽然通常情况下身处阴影中,但在各种反光下,锥形饰会让阴影变得丰富、有层次。

❸女儿墙上部被处理成柱基座式样,这是增加下方檐部视觉高度的一种常用手法。

❹像座采用棕叶饰,是这栋建筑中不多的曲线造型。棕叶饰是对棕榈树叶的简化雕刻,样式多变,是一种常用的古典装饰。

❺门廊使用爱奥尼巨柱,中间做成双柱形式以强化视觉效果。门廊内侧使用方形的爱奥尼柱。

❻窗上楣以成捆的杆状物做装饰,模仿古罗马司法权威的象征——束棒(Fasces),丝带饰则强化了这一象征。

以上图文节选自“城市风景线·徒步上海”系列丛书第三辑《气象万千苏州河》,作者:王承,同济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第1版。

BOOK

《气象万千苏州河》

王承 著

ISBN:978-7-5765-0442-2

“城市风景线·徒步上海”系列丛书是由专业建筑师创作的有关上海城市文化遗产的科普读物,每本书都以精心设计的特定城市徒步线路为线索,串联起一幢幢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代表着“老上海”风情的优秀近代历史建筑,内容涉及建筑风格、艺术鉴赏、背景轶事等方面。

继衡复风貌区、南京西路后,本书带领读者阅读苏州河畔的24栋近代历史建筑,通过建筑师专业视角下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述和图形描绘,感受上海独特的城市文化。本书适合广大的专业与非专业人士,所有热衷于城市与建筑文化、上海近代建筑历史学习与研究的人士,以及所有希望漫步上海、了解上海风情的旅行者。

延伸阅读推荐

《共享水岸:苏州河两岸工业遗产纪事》

朱怡晨 著

ISBN:978-7-5765-0353-1

滨水工业遗产既是城市文化的基因载体,更占据大量优质的滨水空间。在工业遗产保护已成共识的今天,如何进一步将封闭、孤立的生产遗址转变为所有市民共享的生活岸线,是城市发展和遗产保护共同面临的挑战。上海的岸线,从经济岸线转为景观岸线;从工厂、仓库、码头、单位、小区垄断的封闭岸线,再到今天政府主导对全民开放的岸线贯通。这既反映规划设计思想、城市理念演变带来的空间形态变化,也是生产关系变革下的社会空间演变。

本书以苏州河工业遗产作为空间研究对象,从共享的空间组织方法和滨水工业遗产更新的大背景切入,提出共享的岸线作为水岸更新的目标与愿景。滨水工业遗产应当成为共享的城市景观,共享也将为滨水工业遗产的更新和城市遗产的活化利用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原标题:《漫步苏州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