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延安子午岭林区发现迄今最大的华北豹种群,为何是这一区域?

冯利民
2018-06-07 18:30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对外发布重要科学发现:通过长期野外观测,在延安的子午岭林区发现迄今最大的华北豹种群,同时证实陕西省子午岭林区和山西太行山林区分布着华北豹重要种群。

仅过去的一年内,研究者就在以陕西延安子午岭林区的800平方公里核心调查区域内,共计拍摄到华北豹个体数量达到至少28只。与其他地区调查结果比较显示,这是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豹密度最高区域。”

陕西省延安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区域,人们的一般印象是黄土漫漫、生态脆弱,为何这样的区域却庇护了迄今最大的华北豹种群?

本文图均为 作者供图

中国豹种群调查计划

华北豹,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世界上目前公认的9个豹亚种中唯一的中国特有豹亚种,是目前华北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最顶端物种。

历史上,中国豹相关的野外科学调查十分稀少。豹,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大型猫科动物,也是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顶端物种之一。根据2017年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豹的全球种群和分布区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在很多历史分布区,豹栖息地和种群消失达到90%以上甚至全部消失,豹的全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在过去的20年内,IUCN猫科动物专家组为了完成IUCN红色名录中豹的保护现状评估工作,先后多次试图获得华北豹及中国豹种群的实地信息,但每次都无所收获,以致于关于中国豹数量分布等信息上是空白,而物种的濒危等级只能基于少数专家的经验推断给出。这些显示了获取华北豹乃至中国境内所有豹种群基础科学信息的迫切性。

北京师范大学葛剑平教授领导的虎豹研究团队在开展中国境内的东北虎和东北豹种群调查的同时,也关注着中国其他区域生态系统的顶端捕食者,尤其是大型猫科动物的保护情况。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开始启动了中国豹种群调查和评估工作计划,逐步推动和开展中国其它区域的野生豹种群调查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资助了我们研究团队开展东北豹的种群调查和研究后,再次给予资助,支持开展华北豹的调查和科学研究。

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陕西省林业厅和山西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研究团队与当地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等单位组成联合研究队伍,按照东北虎和东北豹种群调查的标准方法,从山西太行山,到陕西子午岭,选择华北豹种群分布的可能关键区和潜在区域,逐步建立大尺度的生物多样性长期定位监测平台,利用标准的红外相机网络等调查方法,开始系统调查和监测华北豹种群。

与此同时,我注意到有些业余爱好者和公众对野生豹的状况非常感兴趣,于是开始指导和培训其中的热心志愿者,引导他们用专业的手段参与到豹的保护工作。

一张由无数红外相机形成的无形网络在可能存在华北豹分布的华北森林中逐步延伸和展开。2011年,我首先来到山西实地踏查,为后继调查准备;2012年,带领志愿者团队在距离北京直线不足20公里的河北小五台山记录到华北豹的影像;2013年,在山西晋中的太行林区,建立了首个系统设计的红外相机监测网络并不断在太行山系扩展;2014年,带领着团队开始陆续考察云南南滚河、西双版纳等区域;2016年,在陕西省林业厅的支持下,与延安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黄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黄龙县林业局、黄陵县林业局等当地自然保护区及林业主管部门合作,组成联合调查队伍,建立起生物多样性长期定位观测平台研究团队,开始在陕西黄龙山系、子午岭山系展开红外相机监测网络系统调查,2017年,研究团队与山西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合作,开始在山西吕梁山系开展红外相机监测网络系统调查。

随着中国豹种群调查和评估工作计划不断推进和多年大范围的艰苦调查,中国境内的野生豹的分布和生存信息逐渐丰富起来,尤其是华北豹现状逐渐清晰起来,调查结果令人振奋。华北豹在调查区域内的多个林区陆续出现,我们的系统调查证实了陕西子午岭林区和山西省太行林区有华北豹重要的繁殖种群。同时云南、四川、宁夏、青海、西藏也逐渐传来发现野生豹的信息。中国豹种群调查和评估工作计划,不仅对深入了解中国野生豹种群和分布格局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同时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野生豹保护格局将产生重要影响。

在接下来,研究团队将继续向秦岭、西南方向的调查空白地带扩展,争取早日勾画出中国野生豹种群信息的完整轮廓。

中国国家地理 2016年12月刊 制图/陈云

标志着华北和西部脆弱生态系统逐渐开始恢复

华北山地、陕北黄土高原,经过多年的保护和休养生息,昔日的荒山秃岭和漫天黄土,如今开始逐渐绿树成荫,野生动物种群和生物多样性呈现明显恢复趋势,很多老革命根据地的生态环境也发生巨大变化。

华北豹重要野生种群的发现,以及豹在其他历史区域重新出现,是华北和西部的典型脆弱生态系统逐渐开始恢复的直接标志。

豹,作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顶端物种之一,只有其生存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恢复到良好状况,才能支撑豹种群的有效繁衍和发展。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到,在陕西子午岭林区和山西太行林区,狍、野猪等有蹄类动物种群分布和数量得到很好的恢复,不仅仅是食草动物得到恢复,同时,如獾、赤狐、果子狸、黄喉貂、豹猫等食肉动物群系也得到良好的恢复,走在林间,与这些野生动物相遇甚至亲密接触并不罕见。这些组成生态金字塔基的物种一旦得到良好恢复,豹自然会得到充足的食物来源而维持整个种群的健康发展,这就是延安林区能够庇护迄今最大的华北豹种群的真实原因。

从目前豹的调查结果和分布态势,可以折射出我国在全国尺度上,尤其是华北和西部脆弱生态系统正在或已经发生巨大改变。

豹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旗舰物种

从我国的植被分布地图可以看到,有一条绿色的长龙,从东北的长白山系,经由华北山地、秦岭山系,再向西南延伸,直至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构成了我国第二台阶的主体,同时也是我国目前天然林分布极为重要的地带,虽饱经人类发展的严重侵蚀,但是森林生态系统整体仍然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破碎和被分割的景观带之间还保留着修复和连通潜力。

豹作为进化辐射最成功的大型猫科动物,有着广泛的食谱和强大的适应能力。当生态系统得到恢复时,豹种群能够很快随之反弹。

我们发现,近年中国的野生豹在这条斜跨整个中国的绿色长龙陆续被发现,处于极危状态的东北豹(Panthera pardus orientalis) 在东北林区呈现种群连年增长的趋势,华北豹(Panthera pardus japonensis)在历史分布区内的太行山、吕梁山、太岳山、中条山、六盘山等山系中呈现由点及面,继而全面开花之势。

与此同时,豹的记录点犹如星星之火不断向西南挺进,在秦岭、西南横断山区等在我国政府开展多年大熊猫保护而庇护下的栖息地中,豹的身影也越来越多被发现。

跨越我国的第二台阶,视野投向第三台阶-青藏高原,我们会发现,作为高原生态系统顶级捕食者,另一种大型猫科动物-雪豹,它的状况也展现出令人欣慰的趋势,几乎在雪豹典型的历史栖息地中都能够找到很好的雪豹种群。

如果我们站在全国的尺度来看,作为我国第二台阶内森林生态系统代表的顶端物种-豹,作为我国第三台阶内高原生态系统代表的顶端物种-雪豹,同时呈现出恢复和复苏的态势,这已经很好的指示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系统正在或者已经产生了积极的恢复。

所以,我们可以乐观地看到,豹作为生态系统关键物种和生态恢复的指示物种,继东北虎之后,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旗舰物种。

(作者: 冯利民博士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IUCN/SSC猫科动物专家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崔烜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