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静宁农民工获《中国诗词大会》亚军 “霸屏”当地朋友圈

2023-02-07 17: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新年伊始,随着中央电视台2023《中国诗词大会》第八季第五、九、十场的陆续播出,甘肃省平凉市静宁籍农民工朱彦军一路通关斩将,凭借出色的表现终于夺得了全国第二的好成绩,荣膺亚军。

1月29日,当坐在电视机前的静宁人,突然发现居然有个老乡登上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时,瞬间沸腾了!随着微信朋友圈的迅速扩散,朱彦军一夜之间火了,成了静宁名人!

而此后,向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静宁县,提前安排教育系统组织全县学生于2月2日-3日准点收看《中国诗词大会》第八季第九、十场播出情况,为朱彦军打CALL,同时希望能激励全县学子形成浓厚的国学和诗词学习氛围。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第十场终局排行榜的尘埃落定,获得亚军的朱彦军,其电话早已成了热线,亲友们陆续打来电话恭喜,不断有陌生人发送请求想要添加朱彦军的微信,甚至半夜三更也有抢新闻的媒体来电,连日来静宁人的微信朋友圈被“朱彦军”霸屏……

家里除了不识字的母亲和妻子外,朱彦军的老父亲及一双儿女都喜欢读诗词。多年来全家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每逢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开播时,必定全员收看。妻子陈玉玉说,在她眼里,丈夫朱彦军是个非常单纯的人,他就一个爱好“读诗”。

女儿朱灵说,爸爸是一个非常非常有担当的人!儿子朱保行说,老爸虽然很另类,但却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人!村干部王满喜说,朱彦军是个有精神追求的人,特立独行,根本不像个农民!

因为从20岁开始就常年在外打工,所以朱彦军每到年底回老家后,乡亲们觉得他一张口,说话的那个腔调已不是纯正的静宁方言了。但是,站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不标准的普通话让现场每一个人能听出浓浓的方言乡音。

也许,“农民工”三个字注定了像候鸟一样迁徙的朱彦军他们这个群体,给人的印象既不可能像真正的农民那样,也不可能完全蜕变成真正的城市人。但不论是哪个群体,能在50岁时,登上央视,站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朱彦军的故事都是非常励志的。

当78岁的老父亲突然听说儿子去北京参加《中国诗词大会》了,心想,简直不知轻重么,这是背着鸡蛋到北京碰石头去了!但儿子50岁了还能有这个勇气和志气“的确好得很”。当20岁的儿子朱保行看到爸爸出现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时,忍不住惊呼:我的天哪!没想到老爸不但海选晋级,还成了第五场的MVP!

说到自己最喜欢的诗词和崇拜的偶像,朱彦军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我最崇拜毛主席的诗词,大气,豪迈,非常励志!最喜欢他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当然还有李白,也是我的偶像,他的诗非常适合累的时候读,比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朱彦军坦言,上央视绝不是学诗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通过和其他选手的交流沟通,让他领悟到自己学诗,以前只是死记硬背,停留在个人对诗词意境的欣赏层面,和来自心灵与精神世界的渴求,从来没有触类旁通地多层次学习更多的知识。希望从这次上央视开始,他能够重新出发,在余生做最好的自己!

因为喜欢诗词,多年来,朱彦军不但坚持一场不落的收看中国诗词大会,还将其他频道的诗词类节目也一网打尽。比如《向上吧,诗词!》《中华好诗词》等节目他都看!很多学诗软件的优缺点他都掌握于心,很多诗词书籍编得好不好他也心中有数。他说,他今年的目标是读完苏东坡,包括苏东坡的一切!

原标题:《静宁农民工获《中国诗词大会》亚军 “霸屏”当地朋友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