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活到老干到老?法国退休制度改革怎样才算公平

2023-02-08 11: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马文

1月31日,法国又迎来一轮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活动,抗议马克龙政府最新提出的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当天,在8大工会的号召下,200多万法国人走上街头,强烈要求政府取消法案,参与人数远超1月19日的第一波全国罢工行动。

依照新法,从2023年9月1日起,法国法定退休年龄将每年提高三个月,直至2030年达到64岁,这是此次退休改革最大的争议点。不过,尽管民意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法国人反对,但马克龙政府并不打算顺应民意,称改革将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退休制度改革在任何国家都是高度敏感的政治难题。在过去20年,法国所有工会联合动员的5次示威之中有4次都跟退休改革有关。从希拉克到萨尔科齐,任何大型退休改革,要么以完全失败告终,要么就是被迫作出大幅退让。

对于退休制度改革之难,马克龙也是了然于胸的。早在2019年,马克龙在其第一个总统任期内就曾推出过一份改革方案,试图将法国42种退休制度统一为同一套计分制度,结果引来1968年来未见的大型示威。最终,新冠疫情来袭,给了马克龙“暂缓改革”的下台阶。

那么,内有通胀压力,外有俄乌战争隐患,为何马克龙还要在此时“冒天下之大不韪”,执意再次推动退休制度改革?

养老金不堪重负

法国退休制度同社会保险等体系一同设立于1945年,在职职工被要求缴纳分摊金,保障65岁以上的退休职工享受养老金,这种现收现付的退休制度被叫做社会分摊制,通过世代之间的团结合作保障年长者养老、促进社会稳定。

1982年社会党上台之后,密特朗政府将法国法定退休年龄从65岁提前至60岁,规定缴纳分摊金的年限为37.5年。1993年,巴拉杜尔改革将缴纳年限从37.5年提高到40年。10年后,菲永政府再提高至41年。2010年,萨科齐执政时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2岁。最近一次改革是在2014年,奥拉德政府再度将缴纳年限从41年逐渐延长至43年。总体而言,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政党推出的改革方案,基本上都是要求职工延长工作时间。

法国退休金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至2030年,退休基金的亏空将高达140亿欧元。
 

从职业特性来看,法国目前有42个不同的退休体制,大致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别——“普通退休制”适用于一般受薪阶级,约占88%的劳动人口;“自营与农业退休制”适用于各种自营商与农业人员;“特别退休制”对象主要为政府公务员,及传统公营事业的员工,例如铁路、地铁、电力、天然气等,以及其他因为历史因素难以归类的部门(例如巴黎歌剧院等)。这些职业并非所有的法定退休年龄都是62岁,一些特殊职业例如警察、清洁工等高强度的,可以选择在52岁或57岁退休(依职业类别而定)。

然而,一旦马克龙的退休新法过关,所有类别的法定退休年龄都将延后两年(极少数的例外),原本特别类可享的许多优惠也将以社会平等为名义而取消。而且,新法还将人们领取全额退休金的缴费期限从现在的41.5年提高到43年的计划,从2034年提前到了2027年执行。

那么,为何一定要推动退休改革呢?马克龙政府的理由一点也不出乎意料:退休金在高龄化的大势下无以为继。根据官方专业机构的估算,如今每1位65岁以上的法国人之中就有2.6位20至64岁之间的人与之对应,但这个数字到2030年将减至2.25,到2040年则减至2以下,将导致整套制度的入不敷出。

来自经合组织的数据显示,法国退休金支出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至2030年,退休基金的亏空将高达140亿欧元。

马克龙政府表示,退休制度改革不仅可以填补现行制度将于2030年出现的缺口,还能在同年制造出177亿欧元额外存款,使法国的退休制度能重见盈余。

马克龙政府称改革将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不过也有法国学者对此不予认可,称政府强调负债数据只是为了恐吓人心,因为法国光是2022年就举债了1600亿欧元,为何退休基金的缺口不能同样透过政府预算、课税或其他财源来补足,而一定要由劳动力来承担呢?

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及出生率持续下降,延迟退休似乎已经成了欧洲诸多国家的唯一选择。欧洲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欧盟27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已整体步入“超高龄社会”,到2050年更预计接近30%。

相比之下,法国当前的62岁退休年龄是欧洲最低的国家之一。意大利和丹麦的现行退休年龄已延至67岁,西班牙和荷兰稍后也会将退休年龄推迟至67岁。到2030年时,德国人和比利时人必须工作到67岁,才可以领取全额退休金,而那时丹麦人必须要干到69岁,才能算真正退休。

不过,法国人退休年龄看似全欧洲最低,但若考虑最低缴纳年限因素,却未必如此了。

法国当前的62岁退休年龄是欧洲最低的国家之一。
 

例如,希腊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7岁,这涉及到只缴了15年分摊金的雇员。那些已经缴了至少40年分摊金的人可以在62岁就退休,如果他们接受较低的养老金,甚至可以更早。

在比利时,法定年龄也将从65岁提高到67岁,但是,16岁就开始工作的雇员依然能够在60岁退休。对于那些21岁开始工作的人,年龄将是63岁。

在卢森堡,法定退休年龄被设定为65岁,但那些已经缴费40年的人可以在57岁时申请提前退休。

在退休待遇方面,各国的情况也差别很大。在法国,退休金相当于最后一个月工资的60%,而德国的这一比例只有41%,欧盟的平均水平则是54%。丹麦人的退休生活最为惬意,因为他们的退休金相当于退休前最后一个月工资的80%。

不过,由于同样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欧洲各国的养老金支出在GDP中的占比都比较高,平均高达12.4%,其中法国、意大利和希腊的养老金负担最为沉重。目前,年龄在55至64岁的法国人当中,只有56%的人还在工作,而同一年龄段的德国人和瑞典人当中,仍在工作的人占比分别是71%和77%。

法国民众为何反应如此大?

在过去的十年里,大多数欧盟国家的民众已经接受了延迟退休年龄,因为这是个世代公平的问题,随着人们活得更长,应该为自己的养老金工作得更久,而不是指望年轻一代承担越来越多。

那为何法国人还在如此“有激情”地抵制这一现实?是法国人“爱抗议”“不爱工作”的民族性作祟,还是改革方案确实不公平合理?

事实上,法国民众的不满,主要还是因为改革方案确实尚有不完善之处,加剧了普遍民众内心的不公义感受。

法国工会提出的最主要的反对原因是人均寿命的概念淹没了不同职业、不同生活水平的职工的寿命之间的重大差异,新法表面上以消弭行业差距为方向,但实际执行后将产生社会不平等的冲击,因为社会安全制度的保障对于底层阶级的重要性,远比对中上阶级要大。

新法表面上以消弭行业差距为方向,但实际执行后将产生社会不平等的冲击。
 

以一个出身中产阶级的年轻人为例,他的求学阶段通常比较长,以全额退休金所要求的43年工龄来算,法定退休年龄延迟对他没有太大影响,因为无论是62岁或64岁退休,他都可能得延长工作年限才能享受到。而且,这类人资产往往相对丰厚,即使选择实时退休,也不需要担心养老问题。有实证数据指出,在全球新冠疫情肆虐期间,美国与英国有大批的精英阶级在达到法定年龄之前就退休,对于退休金似乎完全不眷恋。因此,对于中上阶层而言,新法带来的冲击并不是那么严重。

而对中下阶层而言,这些人的受教育程度通常较低,参加工作早,且往往是消耗体力的工作类型。因为薪资低,争取全额退休金是他们的必要选项,延后2年退休也就成了必要选择。而这多出来的2年,并不是年轻力壮的2年,而是年老力衰的2年。因为,据统计,法国人口的平均寿命虽然有提升,但平均的“健康寿命”(日常生活与行动尚未有重大障碍的年龄)却长期停留在65岁左右。还有资料显示,法国最富有与最贫穷人口两者之间的平均寿命相差了13年,且最贫穷的阶层中约有1/4的人活不到法定退休年龄。

因此,综合两端来看,退休年龄越往后延,中上层阶级越有可能提早退休,中下层阶级却可能需要在“不健康”的状态下毫无选择地工作更久。因此,退休基金收入的主力将会更大程度地落在中下层民众身上,如此改革,等于变相要求中下阶层为全体的亏损买单。

马克龙政府也尝试以“世代正义”的观点说服大众,他甚至在全国动员罢工前夕透过媒体暗示:这场由工会发起的抗争并不反映民众的真实想法,因为他相信大部分的法国民众是“有责任感”的。结果,这番暗示更激怒了抗议的民众,他们认为,这就像是政府把制度问题甩锅给广大劳动人民、将多元反对的声音视为“不负责任”。

能够阻止退休制度改革方案通过的,就只剩下“强烈到足以让政府恐惧”的街头运动了。
 

不过,即使说服不了,民情激烈反对之下,马克龙政府依然有可能“创造历史”,因为对总统而言,这是保持法国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必需选择,而法国《宪法》给马克龙留下了一个“核工具”,就是动用“宪法49条第3款”。该条款赋予了法国总统可以不经国会投票而通过法律的权力,而国会唯一可阻止法律通过的办法就是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投票。但法国第五共和宪法1958年生效至今,虽然“49条第3款”曾多次被引用,却暂时没有任何政府被推翻的案例。

如此情势之下,能够阻止退休制度改革方案通过的,就只剩下“强烈到足以让政府恐惧”的街头运动了,这注定会是场艰苦且希望渺茫的一战。而放眼全球,面临类似养老金困局的,又岂只有法国而已……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