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男童进入女厕所”引争议,第三卫生间亟需增设

2023-02-13 14: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男童该不该进女厕所?

2023年1月30日,在哈尔滨某地铁站女厕内,一女子因阻止男童进入女厕所,与其母亲发生激烈争吵。男童母亲认为该女子态度不好、伤害到了孩子,并要求她道歉。该事件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文字 | 邱禧虹 刘家成

数据 | 邱禧虹 刘家成 郭艾昕

排版设计 | 郭艾昕

出品 | 新闻工作坊·第二新闻中心

争论背后

诚然,带男童进入女厕所确有诸多顾忌,但事发当日男童父亲也在场,并在事发后参与到了争吵之中,且多人反映地铁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据此,仅就此事件本身而言,其是非曲直自然也就不难判断。

抛开具体情况不论,就普遍情况而言,诸如带男童进入女厕所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相关争论也常常出现在微博、百度等社交平台上。支持者认为,孩子的的性别意识何时成型,很难划定一个清晰的界限。并且,公共卫生间的如厕设施,对男童并不友好。在安全问题上,仅仅是家长守在厕所门口,也无法做到万无一失。

然而,就像视频中的女生在见到男孩进入女厕所时情绪激动、感到冒犯那样,她在公共空间中的个人隐私也同样受到了侵犯——在公共场合,女卫生间本该专门为女性提供公共服务,并保护女性群体的隐私。男孩在女卫生间如厕,不论年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一种占用女性资源、侵犯女性权益、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在此问题上,家长、孩子固然因公共设施不足而尴尬,但正当权益受损的人也会感到难以接受。各打五十大板,或者仅仅怪责于某一方的社会责任意识不足,恐怕都不妥当。在这个个别事件中,即便父亲在场,这个6岁男童仍然随母亲进入女厕所,显然有悖情理。但假如的确有父母单独带异性孩子出门的情况,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另外,为何事情常常在女厕所中发生?带年龄较小的男童进入女厕所,似乎可以接受,但许多年龄处在模糊地带,又应怎么判定?让年龄较大的男童独立如厕,是否又顾及了身高、安全等因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相关问题需要尽可能得到解决,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爸爸去哪了”

为什么类似事件常常发生在“男童进入女厕所”?

从过往儿童进入异性卫生间的事件中不难发现,在场的第一责任人往往都是“妈妈”,而没有“爸爸”。父亲在育儿这一环节显著缺失,母亲不得不独自承担起照顾孩子责任。

2020年北京大学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执行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显示,白天父亲参与儿童照料的比重仅为2.2%,远低于母亲的45.6%。

这一结果并不意外,长期不平衡的家庭分工模式在我国长期存在。一方面,社会传统性别意识形态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性别分工模式。早期,男女生理体能存在天然差异,自然衍生出了男性保护家庭,女性负责内务工作的社会分工,再加上女性生育的关系,进一步促成了这一模式;另一方面,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固化了两性社会行为,女性强调类似温柔,富有同情心、体贴、细心这样的感性特质,而男性则强调独立,坚强,冷静的工作特质。这样的社会分工由此形成。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家庭的育儿主力的排序是:母亲—祖辈—父亲;父职参与不足,严重依赖母亲和祖辈。在哈尔滨事件中,父亲即使在在场的情况下,也未能主动承担起带男孩进入男卫生间的责任,体现出家庭共育意识薄弱,育儿能力不足等问题。

多大的儿童应该学会在公共场合独立如厕?

男童被母亲带入女厕所,最直接反映的是孩子的独立如厕问题。

孩子一般几岁能够掌握独立如厕的能力?而家长应该什么时候开始训练孩子进行独立如厕?

虽然关于儿童独立如厕不像婴儿爬行、走路等行为一样,有相对具体的时间,但一般情况下,最晚在3岁左右,家长就应该培养孩子独立上厕所的习惯。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资料,美国如厕训练开始的平均年龄在3岁到4岁之间。

训练孩子独立如厕的能力不仅仅是在促进儿童的生活能力以及生理健康发展,还是在培养儿童在公共场所中的行为规范。

目前我国大陆还没有出台关于儿童进入异性卫生间、公共澡堂等场所的法规条例,仅仅是个别商场等场所可能会设置单独的如厕规定。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儿童进入异性卫生间的年龄已经有了明确的限制。韩国从去年6月22日开始,就禁止4岁以上儿童进入异性厕所、更衣室和浴室,而这一年龄还是经过修改的数据,比韩国保健福利部原规定的5周岁还要少一岁。在中国香港,限制年龄则是五岁,并且明确规定五岁以下的儿童进入异性厕所必须要有合适人员的陪同。

即便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家长也应意识到,尽早地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是家庭责任的一部分。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履行公民义务,遵守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当然,社会对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进入幼儿厕所,也应多一份尊重与体谅。

“你是男孩,你怎么能在女卫生间?”

3~6岁是儿童性发展的重要阶段。研究发现,这一时期的儿童可能会询问关于性的问题、触摸自己的生殖器官、向同伴展示生殖器官、参与性别类型相关的游戏、扮演爸爸妈妈(拥抱或亲吻),

年龄在3-6岁的孩子,性意识已经开始萌发,可能通过看别人、摸别人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性好奇。视频中的6岁男孩进入女厕所的行为已经足以让一个成年女性感到冒犯,这个阶段的儿童对社会行为带来的后果缺乏判断能力,更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加以规范,否则容易在公共场所做出他人冲动和欠考虑的行为。

第三卫生间

在家长单独带娃时,带年龄相对较小的孩子进入异性厕所,确实无可厚非。但仅仅将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恐怕难以实现真正的“一劳永逸”。一方面,即便是带年龄很小的孩子进入异性厕所,其他人往往也会感到隐私受到侵犯,这就需要给予更多体谅;另一方面,如果家长真的要求孩子独立如厕,又会有安全问题方面的担心,如厕设施也并不都符合孩子的需要。

因此,寄希望于个别公民相互理解和尊重,靠让渡权利为代价平息风波,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道。倘若想根本上祛除问题,需要的不仅是父母尽到自己应尽到的责任、社会给予相当的尊重理解,更需要在公共场所增设更多的“第三卫生间”,加强公众对第三卫生间的认知。

第三卫生间,是指厕所中专门设置的、为行为障碍者或协助行动不能自理的亲人(尤其是异性)使用的卫生间。

第三卫生间的设置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人性化、便利化的重要举措,最早在2000年,美国许多学院和大学已设立第三卫生间,而在我国的第三卫生间最早出现在2013年,2016年,住房和城建部《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要求城市中的一类固定式公共厕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公共厕所、商业区、重要公共设施及重要交通客运设施区域的活动式公共厕所,均应设计第三卫生间。

截至2021年11月,全国无障碍厕所约5.2万座,占城市全部公厕比例的31.5%。约有一万座城市公厕中设置了第三卫生间,仅占全部公厕数量的6%。

加快建设第三卫生间的进程,提升公共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才能给带娃上厕所的家长更多的选择,给女性留下更多的公共空间,推动儿童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打破多方尴尬的局面。

原标题:《“男童进入女厕所”引争议,第三卫生间亟需增设》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