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晚清留声机的传入

2023-02-13 15: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郝秉键 社科文献

下文为《晚清留声机的传入——基于报刊的考察》,郝秉键著。摘自《南开史学(2022年第1期/总第33期)》,由江沛主编。

晚清留声机的传入

郝秉键

留声机是一种初级放音设备,其发明不仅改变了世界音乐文化的生态环境、生存方式,而且影响到近现代人类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晚清时期,留声机既作为一门声学知识,又作为一种娱乐、教育器具传入中国。目前学术界虽然对其初始传入情况有所论述,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未能对报刊所载有关留声机文献予以专门系统的梳理,未能从声学角度深入探讨留声机知识的引入情况,等等。因此,本文拟基于晚清报刊对这一问题再行考察,由是或可进一步揭示留声机入华的历史细节,尤其是当时所传入的留声机知识状况以及报刊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

声音转瞬即逝,存留声音是人类的梦想。1834年,有人在《自然奇迹》中断言:19世纪末,“唱机和讲话机必定可完全成功。”如其所言,这两项声学机器均得以于19世纪末发明出来。

留声机俗称“唱机”,是一种蓄音其内,他日可将其导出之声学器械。其发明可追溯于法国科学家斯科特(Leon Scott)于1857年所创“声波记振仪”(Phonautograph)。它虽然只能记录声波的“图像”而不能再现声音,但为留声机的诞生提供了灵感。1877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发明出首台留声机,并借此录播了由其本人所唱美国儿歌:《玛丽有只小羊羔》。随后爱迪生创办“录话机公司”,计划进行商业化生产。《万国公报》载有爱迪生肖像。

这款留声机虽然性能欠佳,但于1878年已出现在英国。据时任驻英使臣郭嵩焘所言,是年5月20日,在出席伦敦某茶会时,与其翻译官张德彝不仅一同观瞧留声机的构造,而且目睹了爱迪生录播演示过程。就笔者所见,郭、张二氏可能是最早接触留声机的华人。观摩结束后,郭嵩焘于日记内详记其器,赞其为“神技”。嗣后,又有若干外交人员先后在欧洲见到留声机。例如:1878年,驻法公使翻译马建忠在巴黎“炫奇会”(世博会)上看到“电报印声”机(留声机)。1879年4月~5月间,驻外使臣曾纪泽在英国也先后两次看到“传声机器”。1879年12月,驻德参赞徐建寅在柏林参观“格致院”时,目睹一种名为“记声器”(留声机)的“神器”,一人对其声管言语,其声则可“句句传出,且能酷肖原音”。

上述诸人虽然率先见到留声机,但其所见当时仅存于日记或书信内,未揭橥于书刊上,故未能鼓荡国人的听闻,留声机之真正入华是在10年之后。

留声机发明伊始,虽然奇巧,但不甚灵便,徒为“游戏玩物”。后经不断改进,在1887年前后步入商用阶段。资料显示,留声机至迟于1889年进入中国,其时上海丰泰洋行内即置一台蜡筒式留声机,以备顾客观览,其外观与内形如图1和图2。

图1 留声机外观

图2 留声机内形

留声机的发明和传入,很快引起媒体的关注,一些上海报刊不失时机地予以报道。最先介绍留声机者当为在华创办的外文期刊,如《北华捷报》及《字林西报》于1878年即载有留声机方面之文献,唯因其受众主要为外国侨民,影响力有限,姑且暂置不论,留待日后专门探讨。就笔者所见,《画图新报》为最先介绍留声机的中文期刊。1889年,该刊图说了爱迪生留声机,大略曰:留声机西名“福拿搿拉夫”(phonograph),其外形如图3。无论唱歌还是吹叫,其器皆能收录并还原其声。爱迪生已将其送达英国“格致会”以供观听,所存歌声、乐声、笑声、狗吠声、锤铁声以及爱迪生之声等声音皆可得闻。

图3 爱迪生留声机

1890年,《格致汇编》亦有文叙说爱迪生留声机,其作者为英国传教士傅兰雅。据其所言,他曾在美国考察爱迪生“录话机公司”,并亲身体验其录放音过程:首先对管分别言说英语、华语数句,然后将其置于机器内,旋即听得回放之语,与原声“毫无差误”。复请人对机吹弹各种乐器,“各音俱为此器收而记之,回发无差。又对之咳嗽、打嚏、大笑,各声亦为此器收记回应”。同年,《申报》刊发《留声机器题名记》,言称此器系由爱迪生依照电话原理而发明,无论何人所说何语均可存储其中,他日回放,“宛然在耳”。上海丰泰洋行有此器出售,“中国尚无以名之,余为定其名曰:留声机器”。

同年,《飞影阁画报》以《謦欬常存》为题图示了上海味莼园演示留声机的场面,其情可参见图4。配文有曰:美国人爱迪生所创“记声器”,不但可以传声,而且能将所传之语收存器中,送达他处,虽远及数万里之外,“伏而听之,无异面谈”。闻听之后,其声依然存留,即便“传至数十百年,永不走泄”。至若歌曲管弦等声,亦无不可以收存。图中最高者为胸中藏有留声机的蜡人。

图4 謦欬常存

1891年,《格致汇编》再次刊文介绍留声机,言称爱迪生思维缜密,其所发明之记声器、电气灯、德律风(电话机)等皆为前人“意想未及而别开生面者”。1897年,《新闻报》亦有文道及留声机,略曰:爱迪生所制留声机,不论何人言说何语,一经录入声筒之内,虽然历年久远,一旦开机播放,其声音低昂依旧了然可辨,“即若人之口气,亦复厘然不淆”。同年,《知新报》亦报道这一发明,言将此器与德律风或电线机相连,可“将其所传之言登记无讹”。

留声机为新生事物,到底以何种名称将其译介于国人,自然是时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史料显示,在引介留声机的过程中,国人对留声机之对应外文词“gramophone”或“phonograph”有“传声机器”“电报印声”“记声器”“留声机器”“唱戏机器”“留声唱机”“唱机”“留声机”等多种译词,葛涛对此有所说明,兹不赘述。就笔者所见,从报刊文献看,作为留声机全称的“留声机器”首先出现1890年《申报》所载《留声机器题名记》中,其后“留声机器”“留声机”“留声器”以及“唱戏机器”等词并行出现于报刊中。

总之,借报刊之宣传报道,留声机已于19世纪末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成为重要科技新闻,让国人知晓其由来,知晓声音由此可以记存下来。

留声机之基本功能是存储和传播声音。这一“神器”到底是如何研制而出的?其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到底怎样?其技术又曾经历哪些演变?晚清民众可以说不甚了了。因此,晚清报刊不厌其烦地予以介绍。

依爱迪生所云,其发明留声机的灵感得自电话机膜片之震动。在研发电话机过程中,他发现当其利用钢针测试电话机膜片振幅时,钢针总是随着语调的低昂而产生相应的高低颤动。由是他联想道:既然语音能够震颤钢针,那么可否通过钢针的震颤而还原出语音呢?循着这一思路,他最终发明出留声机。《知新报》述及这一发明缘起:

留声机器一物,奇妙之极,至其何以考出,请述爱逮森之言相告:一日吾歌于德律风圆铗片之前,偶觉吾声音之震动,致令其针嘴震动于指上,遂引吾思索一回,倘吾能用法记录针嘴之动静,后复电动其针嘴,如不能再显言语者,吾不信也。吾即取电线纸试之,果现音痕,吾大叫曰:虾路虾路。纸带行过之后,即成音痕。乃将纸带如前再拖过,则微闻其声,亦云虾路虾路。

因蓄音器为圆筒,爱迪生所创留声机又称圆筒式留声机。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先将声波能量转换为唱针的震动;次将由唱针震动而成的波形刻录于蓄音筒(唱筒)上;再使唱针沿着已刻在唱筒上的波痕运行;终则将唱筒上的波痕还原成声。《东方杂志》述及这一原理,略曰:

留声机之所以能够留声,其理有二:首先,它能通过缓急不一的声波驱动唱针在唱筒上划出无数深浅不一的小“凹凸”;其次,再以唱针作为划具,循着已刻录在唱筒上的“凹凸”线路滑动,随即还原出声,“与原声逼似”。

《汇报·科学杂志》也述及筒式留声机工作原理,略谓其收放音程序是,先对话筒发声,声浪即引发内置膜片的颤动;膜片颤动又引发与其相接的唱针的震颤,唱针震颤便在旋转的蜡筒上划成无数深浅不一的纹槽。另取一唱针,转动蜡筒,其针“自循原槽而徐徐动荡,令薄膜自然发声,与原声丝毫无异”。《师范讲义》有文图解留声机之理,略曰:其机上置喇叭,录音时需面向喇叭口发声,由是引动唱针震颤,在蜡筒表面刻下凹凸之痕;欲导出所录之音,需使唱针出入凹凸线中,由是引发与唱筒相接之膜片振动,发出“与前相等之音”。

圆筒式留声机主要由轮轴、唱筒、唱针、话筒等部件构成,其中唱筒、唱针最为关键。唱筒初为锡筒,后因其不耐磨损,改为蜡筒。蜡筒不仅噪音小,亦可多次反复刻录。唱针初以钢制,后易为蓝宝石,降低了摩擦力。《画图新报》图示并解说了圆筒式留声机的基本构造。依其所言,图5中第一图内,甲至乙为滚轮,外包以锡箔,内装轮轴。丙为尖底话筒,倒装于乙字处,可对筒口言谈。第二图内,甲为滚轮,戊为锡箔,丙为铁皮,丁为唱针。“言谈时,口中之气,激动铁皮,铁皮动,则丁之针亦动,凿于锡箔内,压成孔,每说一句,须摇一转。……所发之声在锡箔上做孔,则孔能自还其声。”《师范讲义》亦详解了圆筒式留声机的结构以及录放音原理,其内容与《画图新报》所述略同,有曰:唱针划过之蜡筒,其“外观只见无数螺纹线,若以大力显微镜观之,则纹有深浅疏密之不同。蜡筒无还原性,故刻于其上之深浅纹,久不磨灭,若欲导出其所留之声”,则需另置一针于蜡筒上,“摇轮则针随纹之深浅而震动,铁片随之,空气感之而振动,即发与前相同之音,惟音节虽清,而力则微弱,若为人声,则其声可辩”。

图5 筒式留声机的构造

留声机的录播,最初采取手动方式,后则改为电动。《申报》有文报道西人阿尔生在上海张园演示留声机情形,其中述及电动蜡筒式留声机的构造及录放流程:

机器繁密,不可以枚举,其要在于一筒。筒以蜡为之,套于铜管之上。架机于管上,将电桶一拨,机尾有如盘之物,旋转不止,殆即钟表上之所谓摆。此物一动,机转管旋。管上之机有小圆器二,其一有玻璃一片,小刀一具。随机而动,则蜡筒上即刀勒成痕。外用一喇叭,口接以软管,人对其口言之、歌之,则其声皆传于蜡筒之上。大都声高而重,则筒上之痕深,声低而轻,则筒上之痕浅。声既传入,则去喇叭口而易以另一皮管,机上之小圆器亦易一无刀者。管之端歧而为二,着玻璃小管于其上,以置于听者之耳。动其机即听之,了了可辨,不但字句清楚,即口气亦复厘然不淆。

无论是锡制唱筒还是蜡制唱筒,其弊皆在于无法大量复制,易于磨损。1887年,德国发明家伯利纳(Emil Berliner)新创唱盘式留声机(Gramophone)。顾名思义,这种留声机的录播媒介不再是唱筒而是唱盘。唱盘为扁圆形涂蜡锌版,其优点是易于携带、复制。1891年,伯利纳又推陈出新,以唱片取代锌版作为录播媒介。唱片以虫胶为原料制成,较之锌板不仅轻便,而且可以大量复制,声讯亦更加稳定,从而为商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因唱盘和唱片皆呈平板状,故这款留声机又被称作平面式留声机。

对于平面式留声机的发明情况,《知新报》有文予以比较详细的介绍,其中不仅指出圆筒式留声机与平面式留声机的性能差异,而且阐述了后者的机理和构造,并论及伯利纳对唱盘、唱片、唱针、轮轴等留声机部件的改进情况,有曰:这款留声机体积轻小,便于携带,其声音极其清亮,闻者莫不误以为真有人放声朗语。自是留声机才真正以新型产业面目走向社会,逐步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科技消费品。

到了20世纪初,留声机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时人云:“留声机器,旧用针摩擦于戏片上者,今则易为软物,而益之以新发明之金刚针,用一不啻抵万,能使戏片经久不坏,而其片亦今胜于昔,两面可唱。其于机动发声时,较之舞台唱音,更为洪亮,是亦留声机器之进步也。”这里论及当时留声机的两大技术进步:一是唱针改进为不易磨损的“金刚针”;二是唱片由原来的单面播放改为双面播放。

在传统认知世界里,其可存留于世者需有形质,无质而又无形之物绝无存留之法。留声机的妙处就在于能够将“声音”这种无质无形、无影无踪的东西存储下来,以供来日聆听。因此,晚清报刊在阐述留声机的原理和构造时,又一再盛赞其存储功能。《画图新报》《格致汇编》有文分别言及其储音性能:

各种新奇之物中,以此器为最奇。因能将有名之人,所讲之事,所唱之曲,传至别处,只将锡箔带去,安放架上,随时摇之,可听其声,如睹其面也。又能将大礼拜堂礼拜之事,带至家中,摇之则钟声、琴声、祈祷声、讲书声、大众诵诗声,与亲至堂中者无二焉。更有祖父等遗嘱,亦可于亲友前,使大众闻之,且不第一次闻之,亦可摇数次焉。

此器不但为取乐开心之用,将来能记人言语而发复声,可省书写之烦。如名人善言好语,传流后世,千载之下,得闻其声,不啻亲见颜色;或将方家音乐、歌曲记存音调,后之学者使复发声,宛如面听其奏。是此器不独为千古之奇闻,亦实为记载之妙简。

由于留声机具备存储声音的性能,故有西人设立专门的“录音室”来存留“名人之声”,以供后人品味。《汇报·科学杂志》即载有如是新闻:

自声学发明,而播音留声相传愈广,或用蜡片,或用蜡筒,其妙不可思议。向来体制之家,书室之中缥缃万卷,今复添置声室,如世家之有书房,所以备上等宾听赏也。刻下法国巴黎风俗,凡博学之士、衣食丰余,辄备蜡片,邀请著名之人到家演说,或陈学术,或引格言,或作诙谐,或留歌唱,以备后人玩索,闻声而知其人。故室中音具纷陈,如入山阴道上。风气如此,耳界眼界为之一新。

留声机开启了人类记录、储存、再现声音信息的序幕,与电话一道预示了“声讯时代”的来临,引发了“听觉”革命,带来了诸多社会变革。

首先,它催生出新的“听戏”方式。购置唱机一具,再备唱片若干,足不出户即可欣赏京调、昆腔、徽曲、时调,既免戏院听戏之劳烦,又可随心所欲,自由选择,得享“闭户聆歌,独自逍遥”之乐,革新了居家娱乐形式,带给人们生活乐趣,也推动了本土音乐文化的转型,拓展了音乐娱乐需求的时空。

其次,它革新了教育、通讯和宣传方式,给大众活动提供了诸多便利。《知新报》消息云:留声机可“以一人教多人”,堪称“极实用”之学习工具。美国有人即利用其学习菲律宾方言。《北清烟报》消息曰:为了改良农业,广东某府利用留声机讲解农学新知识,“招人听受,任人笔记”。《时报附刊之画报》有画显示留声机授课场景。《万国公报》和《教育世界》则分别报道了西方开展留声机教学信息:

西国大书院有专习各国方言者,必延聘能各国言语之教习。近日留声机通行,凡教习所讲,可置于留声机中,即以此机发卖,便成一极善之教习也。且借此作教习,听者一次未明,可以再讲数次,并不觉其劳苦矣。

美国教育杂志言有教育家某新得一法,借留声器课生徒以外国语。先取外国名人文字,蓄音于机中,迨机动音发,令生徒听而录之,则虽往复数四,不觉疲劳,且能体其音节之抑扬,而了悟意义。若一时教习难得,又可购此种留声器,归而学之,洵一便且善之法也。

《顺天时报》载有利用留声机学习英语、德语和法语的广告,言称用此“学语匣子”学习语言,“最觉简便愉快,恰如聘请洋师,真称奇绝妙。苟有志于学语者,座右必须之珍器也”。《格致新报》刊登了西人利用留声机“学戏”的消息,略曰:有歌女兰高于“纽约省专以音乐教授生徒,有才徒数辈,亦善讴歌。近有黄其满者,善于试用传声机器,令该生徒遵己之法,唱曲于传声机器之上,由兰高携至德京伯林城,意欲传其音至德国,俾德人亦得而取其法。初不意德人竟借该二生传音之力,于逢场作戏之间,皆能宗此腔调,是以此项传声蜡管,一时争相购置云”。《竞业旬报》更载有英国政党利用留声机进行竞职演说的信息:

英国政党以演说易招反对,而且烦难,创得一新法留声器。先选演说稿数十篇,朗诵于器中,派人四出演说,即以此代。如于山区则言山林利弊,海港则言渔业,平原论农业,市区论工商,随地而易。现在外部已咨到鄂省,谓此器已由伦敦运至上海,可否试用云。

《并州官报》在述及湖北商用演说时亦报道这一信息,并谓“鄂省可否试用,请自斟酌”。

留声机问世之前,明信片是以图文形式传递信息的;此后则有人利用留声技术发明了语音明信片,借此可以更为真切、直观地表达喜怒哀乐。《北洋学报》述及这一情况曰:“欧洲近有一种蓄音信片,风行颇广。……其法用蓄音机之平圆板制成信片,每片可说进七八十语。其说进器械及听音器械,颇为轻便,而又能随处携带,虽不通文字之儿童,亦可互传秘密之言语,而外人无从窃听。其信片之面,绘画精工,亦复璀璨夺目。”《东方杂志》也道及这一情形:

近有人新创一法,将纸片约如邮局明信片之大者,涂以留声蜡,置于留声机器之针处,言所欲言,使划成与所言相当之凹凸痕迹。既毕,取出缄固,随意邮递亲友。接函者启而置于机中,将针照划原痕,则原声自出,而万里晤谈,宛如促膝矣。

值得一提的是,晚清报刊在介绍留声的功用时,还注意到留声机在教育上的利害关系。如《教育杂志》有文道及欧美教育家的认识分歧,其中指出法国人多谓留声机于“供人娱乐外无甚效益”,特别是在儿童语言教育方面,“留声器发一种滑稽之音”,与教师所发“音声之恶者无殊”,有害于儿童之声音之发达。但也有人认为,“留声器实有益教法,故宁以用之为宜”。

总而言之,随着制作技术的不断改进,留声机逐渐超越“玩意儿”形态,演化为一种具有记录、娱乐、普教等多功能的传播工具。自是而后,“一切无质无形、无影无踪、来去匆匆之天籁、地籁、人籁,一切或强或弱、或长或短之声音,都可录之一瞬,存之永久”。晚清为科技启蒙期,对于西方传来的科技产品,一般民众因不解其理,常持“疑惧”态度,甚或视之为“妖术”。上述以“新闻”面目出现的留声机知识虽然浅显,但让国人晓得了“留声机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和留声机有什么功用。报刊之于科技启蒙的作用,于此可见。国人在欣赏这一“游戏”器具时,亦渐悟“游戏”也是一种产业,“游戏”背后有科技存焉:

凡一国民人,可于游戏事业上研究其进步,其国用必充裕,人民必高尚,行有余力,而后注重于行乐之事……余尝谓行乐以节其劳,嬉游以舒其气。西人行乐,往往能于行乐中寓学问,寓经济,寓教育,寓见识,是名虽游戏,其实游戏乃一种旁通侧击,羽翼名教之科学也。

留声机的问世实现了人力记录、保存并传递声音的梦想,也催生了唱片业的产生。这一新发明于19世纪90年代率先输入以上海为首的中国口岸城市,逐渐使声音成为国人一种可消费物。

晚清留声机市场主要由外商主宰,其业务既包含留声机销售,也包含中文唱片的灌制和销售,其中以开设于上海的乌利文洋行、老晋隆洋行、谋得利洋行、柏德洋行和罗办臣洋琴行著称。乌利文洋行、老晋隆洋行先后为美国哥伦比亚唱机公司(The Columbia Graphophone Co.)之代理商;谋得利洋行是美国胜利讲谈机公司(Victor Talking Machine Co.)之代理商,柏德洋行是法国百代公司(Pathe Freres Phonograph Co.)的代理商。罗办臣洋琴行则是英人罗办臣(W.G.Robinson)开设的主营西洋乐器的琴行。

晚清所售留声机主要有“仙孩”“坐狗”“马蹄”和“京鸡”等品牌,四者分别为英国留声机公司、胜利讲谈机公司、哥伦比亚唱机公司和百代留声机公司的商标。据考证,晚清最早的中文唱片或系德国贝卡(Beka)公司于1896年录制的由鑫福班演唱的《空城计》,或系美国伯林纳留声机公司于1899年灌制的两首唱片,或系美国哥伦比亚唱机公司于19世纪末灌制的粤剧《百里奚会妻》。这些认识虽然不一,但可以确定中文唱片的批量灌制始于20世纪初。例如:1903年,英国留声机公司委员先后在沪、港灌制一批官话、粤语唱片;1904年,胜利讲谈机公司在沪灌录多种京戏唱片,1907年,百代留声机公司在京灌制一批由数十位京剧名伶演唱的唱片。

晚清报刊虽乏留声机在华营业状况资料,但扮演了营销“广告”角色。为了抢占市场,各洋行竞相刊发销售广告,言辞极尽夸张。或称其货一应俱全,声音响亮,调曲高雅,“比众大不相同,而且不碎不坏,可称盖世无有”;或称其货为独家经营,声音高亮,举世无双;或称其货精益求精,无美不备,可称“全地球上第一等好货”;或称其机“所唱之声比台上更觉响亮数倍”,戏片两面可唱,坚固耐用;或称其货物美价廉,风行全球,“为世界所欢迎”;或称其机可永远包用,唱片可双面使用,为“寰球第一之唱机”;或称其唱片轻便坚固、经久耐用,声音、曲调、式样、质地美不胜述,“久为社会欢迎”;或称其货“畅销全球,遐迩驰名,所有文武京腔大小曲调皆请中外名角演唱,声调佳妙,无出其右”;或称其机“发音针乃系最新式、最改良,备极美善之制……每针一枝,可连响蜡板十块,毋庸更换,且疾徐中节,大不逾宫,细不逾羽,无粘挂蜡板之弊”。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广告信息显示,各洋行所售唱片多由京、津、沪、港等地名伶会唱,举凡“京调、梆子、昆腔、滩簧、时调、小曲洋操、嬉笑各色俱全”。图6、图7为谋得利洋行在《申报》上刊发的仙孩牌和坐狗牌留声机销售广告;图8为罗办臣洋琴行在《万国商业月报》所刊发的坐狗牌留声机广告。如是形形色色的广告,一定程度说明留声机在华市场逐步打开。

图6 谋得利洋行广告

图7 谋得利洋行广告

图8 罗办臣洋琴行广告

留声机传入初期,其销售价格昂贵,购买者非富即贵,平民百姓难睹其风采。因此有人悟到商机,或设摊摆点,或游走街巷,从事留声机播放生意,以满足民众的好奇心。例如,法国人乐浜生(E.Labansat)即在上海南洋桥设立“留声机摊位”,面向公众播放《洋人大笑》玩笑唱片,以赚取生活之资。其广告语曰:“十文钱即可听一次洋人大笑,使你忍俊不禁,为之捧腹。凡听而不笑者,分文不取。”留声机俗称“话匣子”,据说其时北京的胡同里常有“放话匣子”者叫卖吆喝,付费即能听其播放。遇有喜庆之事,则请放话匣子的到场播放助兴。

由此可见,晚清报刊为留声机唱片市场跟踪者和广告者。读者于阅报时既可以引作日后美谈,又可窥得留声机行情,充实自己的“知识仓库”。

通过上述文献梳理,大略可以看到作为声学知识和教育、娱乐、通信工具的留声机在华传播的轨迹。借此话题,再对报刊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做进一步申论。梁启超曰:学堂、报章、演说乃“传播文明三利器”。演说在晚清未成气候,新式学堂的大规模兴建又迟至清末,相较而言报章在西学东渐中充当了更为重要的媒介。

首先,报刊以时效性见长,当时国际上一旦有重要科学发现和发明,报刊一般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予以介绍和报道。如1876年,贝尔获得电话机发明专利,翌年《格致汇编》以“传声器”为题介绍了贝尔的生平及电话机的构造和原理。1895年年底,伦琴发现X射线;翌年《万国公报》即以“光学新奇”为题予以报道,而论及X光的著作《光学揭要》(赫士、朱葆琛译述)、《通物电光》(傅兰雅、王季烈译述)迟至1898年和1899年才分别由上海美华书馆、江南制造局出版。

其次,报刊以新闻性见长,其内容易于为众理解接受。有人说:晚清西学传播具有“新闻化”的特征。同理,晚清科技传播也具有“新闻化”特点;也就是说,科技知识首先是或主要是以“新闻”形式而非以“学术面目”走向民众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晚清“风气未开”,既缺乏专门科技人才以从事科技研究,又没有多少专业科技期刊以登载学术性成果,更没有多少能够读懂学术性科技文献的受众。于是当时的科技传播内容多为科技动态、科普知识和科技产品广告等,传播媒质则多为综合性报刊。这些散见于各种报刊中的科技“新闻”、科普知识虽然不成系统,知识程度又比较浅显,但传播既广且速,较之学术性文献更易为人理解接受。如上所述,晚清报刊已将留声机的发明由来、基本构造、制作原理及其社会功能等基础性知识以“新闻”形态和科普知识形态展现于读者面前,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人所掌握的留声机知识水平。

再次,报刊具有较广的影响范围。据不完全统计,晚清国内外出版的中文报刊不低于1753种。其发行情况虽无全面系统的统计数据,但就个别报刊而论亦可略见其一斑。如《中西闻见录》每月出版1期,每期刊印1000余份,主要发行于北京地区,天津、上海、杭州、九江等地亦有流传;所载科技文献“深受中国上层人士推崇”。《格致汇编》出版后,先后在国内设立代销点48处,成为“沿江、沿海中国人最喜欢的读物之一”。

因此,时人有“看报比读书还强”的体会。法国新闻工作者皮埃尔-路易·勒德雷尔(Pierre Louis Roederer)说:报纸与书本不同,它不是被动地等待读者寻觅,而是主动地走近读者,按期送来新的东西,“不但对一大群人产生影响,它比其他任何形式的书写都更有巨大的影响”。晚清时期,与社会转型同步,新式报刊日渐发展起来,成为介绍新知识、新观点的常态化工具。读报不仅成为一般士人“阅读实践的日常需要”,多为时论所鼓吹,而且渐为官员乃至朝廷所重视,产生了“开通民智,须阅报章”意识。例如:孙宝瑄曾上书李鸿章,建议于京都、各省设立报馆,“使凡天下略识字人,无贵无贱,皆可阅报”。山西巡抚曾“劝人看报”。据报道:慈禧太后“每令内伺将《顺天时报》《新闻报》及各种报纸购进宫中,随时阅看”。摄政王载沣注重阅报,曾命军机大臣密派若干司员分购京津汉沪等处报章,并由军机处派委专员,详细检阅,择要上闻。军机大臣张之洞亦喜阅报,无论何种报纸,均购置一份,并派人检阅。

可以确定,报刊在晚清已成为读者群体共享的“公共空间”。在这一空间里,报刊与受众之间可以互动交流,如《格致汇编》《格致新报》分别设立“互相问答”和“答问”栏目,用以解答读者疑问。《申报》还数次刊发《格致汇编》的读后感。通过披览报刊,读者自然可以获取包括留声机在内的新知识,进而得到某些新观念、新思想的洗礼,“既扩充了一己个体的知识疆域,带动了自身思想世界的变化”,调整变易了阅读致知的方向,也有助于引发“整体的思想变迁与知识转型”。

总而言之,晚清时期留声机不仅作为新知经由报刊在华传播开来,而且作为一项新的产业借报刊得以鼓动宣传,印证了报刊乃传播文明之利器的思想。在“风气未开”的晚清社会,留声机以其令人惊异的“科技面目”出现在国人面前,这种崭新的“声音”记存方式一定程度上革新了国人的听闻。时人在欣赏留声唱片之余,亦将由此而生的美感和赞叹形诸诗词中。《著作林》有诗盛赞这一发明曰:

紫石嶙峋四面空,忽然唱出大江东。

留声机器听云外,急板高歌遏洞中。

百啭莺喉闻呖呖,几番龟鼓乱蓬蓬。

从教严壑清冷奏,换羽移宫又不同。

云骨杈枒矗太空,经年石润响丁东。

谁携机器来山上,共听笙歌奏洞中。

音节自然成绝唱,盘旋无异转飞蓬。

留声空谷人何处,仿佛湘灵鼓瑟同。

留声机虽属“末技”,载于报刊中的相关知识亦浅显零散,但其引入或如时人赫德(Robert Hart)所言“犹如在腐朽外表上打补丁,会逐渐由表及里,形成新的生活方式;然后像酵母一样由内向外发酵,改变民众的秉性,进而导致整个中国的转变”。报刊则在留声机知识的传入中充当了重要津梁,发挥了理所当然的传播“新闻”的作用和扮演了科技启蒙的角色。

书籍简介

南开史学(2022年第1期/总第33期)

江沛 主编

2022年11月出版/118.00元

978-7-5228-1136-9

内容简介

《南开史学》由南开大学历史系创办,以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为主,以考古学与文物研究为辅,以刊发原创性、前沿性论文为主,兼以书评和读史札记。本刊强调以“南开史学”为主要特色,突出“实学”的研究风格,以社会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带动研究领域及题目的变革,具有鲜明的南开特点。本书为总第32期,设名家特稿、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世界史研究、文博研究五个栏目。

书籍目录

史学研究动态

改革开放以来南开大学的中国生活史研究 常建华

西方有关1917年俄国革命史研究的范式转向 王子晖

中国古代史研究

论师訇、师酉诸器的年代 张靖

康雍乾时期的道统与治统

——以清帝和桐城士人为视角 金卫国

中国近代史研究

晚清留声机的传入

——基于报刊的考察 郝秉键

电报技术与五四运动时期的意见表达 王东

辛亥革命期间袁世凯的军事谋划及影响 丁健

美国史研究

多重历史面相:美国早期医疗史研究趋势初探 丁见民

学生民权组织与美国民权运动的激进化转向 栗小佳

文博研究

秦代陵寝制度的相关问题简论 刘尊志

关于陶瓷史中“青白花碗”称谓的探讨

——兼论景德镇窑“青花”瓷称谓演变问题 余金保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南开史学》稿约

原标题:《晚清留声机的传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