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骆驼祥子》:不是所有的人生都能逆袭成功

2023-02-15 13: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京味”“市民”和“幽默”是老舍作品的重要标签。他的笔下,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生动而凄凉的人生往往让人感慨民生之多艰。《骆驼祥子》就是这样一部长篇小说。

《骆驼祥子》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单元要求阅读的名著,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推荐的课外读物,还入选了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那么,《骆驼祥子》究竟写了什么?阅读《骆驼祥子》应重点把握哪些方面?

《骆驼祥子》(语文课推荐阅读丛书)

01

《骆驼祥子》的创作故事

1936年,老舍先生辞去了山东大学的教职,开始全职从事文学创作。创作这部小说前,他已经构思了很久。1936年春天,山东大学的一位朋友在老舍家里闲谈时,提到他在北京用过一个人力车夫,买了车子又因故卖掉,如是三起三落,到末了还是受穷。老舍当即表示这颇可以写一篇小说,朋友于是又给老舍讲了一则传闻,有个车夫被军队抓去,却趁乱逃走,还顺手牵走了三匹骆驼,也算是转祸为福。车夫们的故事深深吸引了老舍,“车夫”“骆驼”“北平”这几个词萦绕在老舍脑海中,挥之不去。于是从春到夏,老舍一直在盘算着把这些故事写成一篇长篇小说。

老舍生在北平,长在北平,对北平城再熟悉不过。而人力车夫也是老舍颇为熟悉的一个群体。清末民初,不少满族旗人失去了“铁杆庄稼”,没有谋生的手艺,纷纷当起人力车夫,靠卖力气拉洋车挣饭吃。彼时国家内外矛盾激化,社会病入膏肓,民不聊生,老舍始终心系都市里的“苦人儿”,他的创作也始终关注悲苦的民众,为这些被不公正世道折辱和损害的“小人物”写下一曲曲悲歌。

老舍先生在写作

为了写好洋车夫的故事,老舍“入了迷似的去搜集材料”(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子〉》),向拉过洋车的亲戚朋友请教,也通过书信向北平的朋友、社会学家、方言学家讨教,不止了解了洋车夫的日常生活、劳动情况,还了解到北平洋车夫的分类、作派、气质等诸多细节。老舍做足了准备,所以一落笔便准确,不蔓不枝,让极平易的文字滴淌出底层车夫的血与泪。

02

“悲催”小人物的“三起三落”

《骆驼祥子》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平,讲述了一个年轻、勤劳、充满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最终一切成为泡影,堕落成“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的过程。

祥子来自乡下,刚满十八岁,没了乡下的地,来到北平城里,替人拉洋车谋生。此时的祥子,健壮、淳朴、勤劳、善良,带着乡间带来的憨厚劲儿,努力劳动,渴望以自己的勤劳换取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做一个自由、独立的车夫。他拼命工作,靠俭省自苦攒下的大洋买了一辆簇新的洋车,却不幸在一次拉客人出城时,被军阀手下的乱兵连人带车捉了去。祥子找到机会趁天黑混乱悄悄逃出兵营,顺手牵走了三匹骆驼。祥子用骆驼换了三十多块钱,“骆驼祥子”的称号由此得名。三年的辛苦付之东流,命运给了祥子第一次沉重的打击,但祥子并不灰心,变得更加拼命劳作,日夜不停。就在他又一次看到买车的希望时,自己的血汗钱又被特务孙侦探敲诈一空。现实的残酷给了祥子又一次打击,他的理想动摇了。失落的祥子在车厂主女儿虎妞的诱骗下,被迫与虎妞成了亲。靠着虎妞的资助,祥子再一次拉上了自己的车,可没过多久,虎妞难产而死,祥子为了安葬虎妞不得不再次将车子卖掉。祥子失去了自己的车、失去了家庭、失去了健壮的体魄,他对生活最后一点希望也随着喜爱的小福子上吊自杀而彻底丧失。绝望的祥子变得破罐破摔,“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老舍《骆驼祥子》)。

电影《骆驼祥子》海报

03

探寻悲剧的原因

老舍用现实主义的笔法将一个底层贫民企图用个人奋斗来解放自己却最终失败的悲剧娓娓道来。祥子的悲剧是对黑暗社会不合理制度的控诉,也是对个人奋斗道路的彻底否定。祥子的典型意义在于,他让人们看到一个制度不合理的社会如何从精神上摧毁一个普通的个体。

当然,作为普通个体劳动者,祥子的悲剧不仅在于外在的压迫,也在于自身无法克服个体劳动者固有的封闭意识。

祥子的悲剧也彰显了作者对现代化进程中“城市文明病”的反思。小说中的祥子从乡下来到城里,相比传统的农业社会,城市正在经历着从小农经济到商品经济的现代社会转型,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城市化的进程。可是老舍没有赞扬城市现代化的高速发展,而是将目光投注到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弊端。因此,老舍执拗地拒绝给祥子一个圆满的结局,而是让他逐渐丧失人性,异化为“兽”。

祥子初入城市便在人和车厂见识了城市文明病的第一重面相——金钱的罪恶。车厂主刘四为了攫取金钱,不惜牺牲女儿的青春与幸福。祥子自己也在买车的执念中被金钱压得喘不过气。虎妞则让祥子体会到了城市文明病的第二重面相——欲望的罪恶。虎妞的贪得无厌和变态情欲严重地摧残了祥子的肉体和心灵,让他彻底失去了美好的道德品质和奋发向上的斗志。老舍在小说中对各式人等进行了犀利的剖析,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他对现代化进程中都市文明发展带来的人性异化有着深深的忧虑。

04

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

对于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可谓这部小说最令人赞叹的实绩。祥子这一人物形象,从初到城里的正直、善良的青年堕落成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都借助小说中传神的笔墨得以充分展现。

老舍用丰富、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一个不善言谈的车夫的内心冲突和人性逐渐扭曲的全过程。老舍运用大段心理描写,采用内视角,通过祥子的眼睛去观察社会,通过祥子的心去体味黑暗的社会现实。正如老舍所说,他要“由车夫的内心状态观察到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老舍《骆驼祥子》)。也正因此,祥子成为老舍笔下庶民文学的经典人物形象。

虎妞则是一个引人瞩目的女性人物形象。初读小说,许多人不免会将祥子堕落的原因归咎于虎妞的引诱、欺骗与变态情欲。从中国传统的女性观念来看,虎妞又老又丑的长相、泼辣凶恶的作派,以及对待祥子的畸形爱欲,显然跟传统意义上温柔娴淑的贤妻良母毫不相干。老舍在字里行间也经常流露出对虎妞的反感与厌恶。然而虎妞的形象又有不同寻常的主体性意义——恰恰是这样一个泼辣、豪横的女人,能够勇敢地冲破传统伦理的束缚,敢于张扬自己对情感与欲望的追求,建立了自己作为女性的主体性追求。尽管虎妞思想深处仍然深受封建意识的濡染,以嫁给祥子有所依靠为目的,并没有真正跳出传统女性观念的束缚,但她自身彰显的复杂性与悲剧性,已使她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人物长廊中鲜活而独特的一个符号。

老舍用现实的笔法详尽描写了主人公祥子的惨痛遭际,也围绕祥子的故事,写出了与祥子身份、命运相近的一系列城市底层平民同样悲惨的生活。祥子遇到的老年车夫老马,家贫如洗,拖着老弱的身躯,带着孙子小马,捱着凛冽的寒风,冒着随时冻死户外的风险上街拉车。善良的小福子,为了赚钱照顾父亲和弟弟,无奈之下做了暗娼,继而被卖到窑子里,不堪受辱上吊自杀。

老舍以祥子为中心铺陈的每一段贫苦人生,都交织在一起,展现出都市底层的平民,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如何要强奋斗,终究逃不脱贫困乃至死亡的笼罩。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悲剧是整个时代的悲剧,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无法跳脱出这样的厄运。

05

以串珠式结构展开故事叙述

就情节结构而言,老舍的长篇小说,多以传统的串珠式结构展开故事叙述。串珠式结构着眼于情节纵向的发展,线索相对单一,通常按时间先后顺序铺叙故事,来龙去脉十分清楚,引人入胜,故事性极强。

《骆驼祥子》就是这种串珠式故事结构的典范。小说中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主要故事情节,串联起整个故事。前三章是小说的开端,交代了祥子的身世与性格特征。第四章到第二十章是小说的发展部分,老舍用大量篇幅书写了祥子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第二十一章和第二十二章是小说的高潮,祥子在虎妞死后一度消沉,遇到曹先生又一次振作了精神。第二十三章和第二十四章是小说的结局,祥子因喜爱的小福子自杀最终陷入绝望,彻底堕落。

整部小说首尾呼应,构思严谨,设置了一次又一次突发事件,将人物与事件妥帖自然地安排在小说中,使故事环环相扣,在巧合中蕴含着必然,疏密有间,张弛得当。

06

“活的”语言

就语言特色而言,这部小说充分体现出老舍用字凝练、语言平易和京味俗白的特征。小说的语言完全是北京话的口语用词,亲切、恰当又活泼,用老舍自己的话说,“《祥子》可以朗诵。它的语言是活的”(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子〉》)。老舍用简洁明快、韵味十足的北京方言来书写胡同、大杂院的故事,书写都市贫民凡俗的生活和市井民情。

老舍纪念馆

小说一开始就用民间说书人的口吻进行叙述:“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子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亲切而自然地引出了故事。提到虎妞则是“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寥寥数笔,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写到人物语言,老舍更是让活的语言来彰显人物的身份、性格,描写虎妞张罗祥子吃饭时,说:“过来先吃碗饭!毒不死你!”生动鲜活地展现了虎妞粗俗泼辣的性格。老舍创造性地将作品的文学艺术特质与语言的通俗性结合在一起,塑造了独特的“京味儿”语言风格。

——选自《骆驼祥子》(语文课推荐阅读丛书)“导读”

《骆驼祥子》(语文课推荐阅读丛书)

老舍 著

原标题:《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不是所有的人生都能逆袭成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