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优秀STEAM案例 | 会动的精灵

2023-02-16 20: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本案例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二年级STEM课程内容,学生使用瓦楞纸板制作卡通“精灵”,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灵,并为精灵寻找伙伴,一起讲出自己的精灵故事。

课程设计:李梓鸥、于杨老师

课程类型:手工制作类

开课年级:二年级

涉及要点:认识瓦楞纸、旋转、故事创编

所需材料、工具

瓦楞纸板(约20x20cm)、分脚钉(每人5个)、铅笔、水彩笔、剪刀

教学过程

在动画片、电影、童话故事中经常会有“精灵”的出现,真的有精灵吗?你看到或你想象的精灵是什么样子呢?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灵,今天我们要制作一个会动的精灵。首先,请同学们把你自己想到的精灵样子画出来,为ta取一个名字,画完以后要给旁边的同伴讲一讲,你的这个精灵有什么“超能力”。

要想制作会动的精灵,我们要把设计好的精灵进行拆分,之后再用分脚钉进行组合,用分脚钉连接的地方就可以活动了。请同学们画出精灵的拆分图,将精灵拆分成3-6个部分,并标出各部分的连接点。

精灵设计好了,我们要开始制作了,制作精灵的材料叫做瓦楞纸板,你在哪里见过这种纸板,观察一下它的有什么特点?

请在瓦楞纸板上画出你的精灵,可以先用铅笔画出拆分图,再用水彩笔涂色。要求充分利用纸板,合理布局精灵的各个部分。

精灵画好了,就可以将各部分剪下来,使用分脚钉拼装了。可以先将各部分大体剪开,再细剪每个部分,使用分脚钉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如果扎不动可以先用铅笔扎一个小窟窿,再安装分脚钉。

大家的精灵都活动了起来,请你为自己的精灵找一个同伴,你们一起编一个故事,看看你们的精灵是怎么使用自己的超能力的,故事要有一个积极的主题,还要为你们的故事取一个和主题相符的名字。最后请你们把自己的故事画成四格漫画,讲给更多的同学听。

课后反思

会动的精灵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主题定位在“精灵”而不是“卡通”,是希望更加鼓励学生大胆的创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精灵的制作方法简单,操作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材料,练习使用剪刀等工具。

本节课的内容也同样适合更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更多的鼓励学生进行表达、绘画创作和故事创编,开展多学科融合。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

作者:李梓鸥、于杨

转自:STEAM教师

(声明:除21CN青少年科创家原创文章外,21CN青少年科创家分享和转载的文章皆为促进STEAM科创教育在中国的传播,仅做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都会注明来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异议,请联系小编微信:mysteam123,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标题:《优秀STEAM案例 | 会动的精灵》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