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黄河之滨的另一道风景,甘肃公安小编再访水上派出所

2023-02-18 18: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月16日,因跳河救人,民警杨蕊仲被省公安厅记个人二等功,工作8年的他是水上派出所最年轻的一员。甘肃公安推出系列报道后,甘肃公安的小编们来到了水上派出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黄河兰州段上这一支特殊的警察力量。

兰州是中国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母亲为这座西北小城带来了生生不息的源泉,沿河岸线46公里,有多艘船舶分布在全线10个水运码头,独特的地理条件意味着水上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上世纪70年代,全市唯一一个直接隶属于兰州市公安局直管的兰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水上派出所应运而生,这也是黄河兰州段唯一的水上治安管理部门。

发展至今,派出所9名民警,6艘船舶,担负着黄河兰州段(西固区柴家峡水电站以东至城关区桑园子以西)辖区46公里水域水上治安管理工作,无论是沿河防线、客运码头还是中山桥等重要景点都能见到他们的藏蓝色身影。

“应急值守、水上救援、预警监测、河道巡查、防患排查……每天在46公里的水域上往来穿梭,派出所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被群众亲切誉为‘水上110’。”水上派出所所长李真魁说。

派出所副所长赵征已经在该所工作12年,他回忆说,“刚到所里时,黄河周边光秃秃的,没有步道、娱乐设施,随着黄河风情线逐年修建,游客多了,相关的警情也有所增加,派出所的力量也越来越完备和专业。”

营救落水者,就是水上派出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黄河水里救人难度很大,水流快、能见度差、水下情况复杂,泥沙裹挟着落水者,就算是体重很轻的人,施救时都会觉得很重。对于口、鼻完全浸在河里的落水者,黄金救援时间只有4分钟。”赵征是一名冬泳爱好者,是所里公认的救援高手,在国际警察运动会上获得过名次。为了提高工作质效,增加救援力量,他还考取了中级游泳救生员资格证,同时将所学技巧教授给所内战友。

“‘师父’总说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去救人,黄河地形复杂,盲目施救后果不堪设想。”民警杨蕊仲说。

难以确定具体地点的求助电话、水速过急快艇没有动力随波逐流的危险情况、夜晚借着城市灯光寻找落水者……无论何种风险,派出所的民警们都会迅速出警。

据了解,水上派出所年平均处警180起,参与水上救援120余次,救助落水或被水围困群众140人次,出动警力500余人次,开展岸线及水上巡逻100余次。近年来,水上所多名党员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嘉奖,荣获兰州市公安局优秀党员称号、被评为年度优秀公务员等。

所长李真魁介绍,目前,沿岸快艇经营者、茶摊组织和兰州冬泳爱好者民间救援力量也已积极加入“黄河救援”队伍中,在人手不足的特殊情况下,派出所积极协调搜救队伍,并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形成了以黄河母亲码头、中山桥白塔山码头、兰州音乐厅旁的体育公园码头为核心的三支救援力量,有效提升了搜救效率,为挽回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凝心聚力创佳绩,实干争先再出发。水上派出所将强化24小时常态化巡逻,提升预防预警能力,创新创新科技引领,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岸线、河上管控,围绕水上救生救援,严格落实快速反应要求,强化一线处置力量现场指挥,快速反应、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围绕码头安全监管工作,整合辖区资源,深化警企联动,督导完善安全设施,不断提升治安防控能力。在开展水上应急处置抢险救助训练的同时,注重学习各类水上救援装备操作、维保流程规范,为日常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切实筑牢平安岸线。

“在黄河边看见警察的身影,就觉得多了一份安心。”兰州居民赵女士说,每每看见亮着警灯的游艇来回巡逻,时不时还提醒在岸边有危险的民众,觉得特别有安全感。

美丽的黄河穿城而过,为兰州市滨河两岸绘就了风景如画的百里长卷,水上派出所9名民警日夜巡逻于母亲河上,为游人安全保驾护航,用心守护46公里水域安全,这抹藏蓝已经成了这幅画卷上最美的风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