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贫困大学生被骗贷负债16万,检方为他们争取十万司法救助金

华商报
2018-06-15 10:32
直击现场 >
字号

原本打算兼职减轻家庭负担,12名在校贫困大学生却掉进贷款陷阱,被骗16万余元。为减少大学生们的损失,陕西西安市未央区检察院争取了10万余元司法救助金,连同未央区法院追回的4.5万元,全部发放给受骗学生。

以提成骗学生刷单

获刑4年半

金某在大学毕业后无正当工作,做生意失败,父母也患重病,负债累累的她有了冒充网络借贷平台工作人员诈骗借贷大学生钱财的念头。

后来,她在QQ上认识了江苏大学生马某,冒充是借贷平台的工作人员,谎称可以介绍人刷单并返给其10%的提成,然后在后台取消账单。骗取马某信任后,她让马某先后用身份证在网上下载两个借贷平台,注册账号,分别申请贷款3000元和800元,并要了马某的账号和登录密码,称帮其从后台取消订单。当马某把贷款3800元提现到了自己的储蓄卡内,再通过支付宝转到了金某的银行卡,金某给马某发了380元的红包,称是贷款提成。

用这样的手段,金某共骗了江苏大学8名学生、长安大学4名学生,总金额16万余元,用于还欠款、买手机和化妆品等。接警后,公安机关将金某抓获。经未央区检察院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金某有期徒刑4年6个月。

受骗学生代表发言时泣不成声

虽然金某得到了法律的惩处,但12名被骗学生仍然无法轻松起来。

未央区检察院控申业务部门的检察官通过询问和到学校走访了解到,12名学生大部分来自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父母大多务农或在外打工,家庭生活贫困,被骗后更是雪上加霜。为了偿还贷款,学生们有的勤工俭学,有的向亲属借款……

为帮助受骗学生走出困境,检察官依据国家司法救助相关法律法规,与区委政法委、区财政局积极沟通后,争取到10万余元司法救助款。经过法院工作,金某父母也退赔了4.5万元。

6月14日,未央区检察院和未央区法院的检察官、法官们来到长安大学,为4名受骗学生发放司法救助金1.2万余元和退赃款。

据了解,4名被骗学生被骗金额在3400余元至6600余元不等,共两万余元。受骗学生小艾(化名)说,这次她能领到司法救助金3300元,占到被骗5500元的60%,连同退赃部分,可以弥补近90%的损失。在代表受骗学生发言时,她泣不成声,对检察院、法院及侦破案件的公安机关表示感谢。

这次发放前,未央区检察院和法院的工作人员已前往江苏,将救助款项和追回的退赃款发给受害的江苏大学生。

未央区检察院检察官介绍,今年4月至12月,全国检察机关统一开展“深入推进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专项活动,最高检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强化主动救助意识,将贫困户等四类人群作为重点救助对象,实现主动关怀,对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困难群众提供有效司法救助。

(原标题:12名贫困大学生被骗16万,未央区检察院争取到10万余元司法救助金发放给受骗学生)

    责任编辑:谢寅宗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