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日本最红家庭主妇:放弃收纳,我找回了快乐

2023-02-20 14: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芝士咸鱼 十点人物志

撰文|芝士咸鱼

十点人物志原创

一位家庭主妇,靠着教人整理房间成为全球名人,与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齐名。

这位拥有传奇经历的女性,是日本著名的收纳女王——近藤麻理惠。

2011年,近藤麻理惠在《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中写道,“只留下让你怦然心动的(物品),其他统统丢掉”,这句话令她一炮而红。此后十余年,她陆续出版多本收纳书籍,Netflex邀请她拍摄真人秀,《时代周刊》杂志将她评选为“影响世界的100人”之一。

近藤麻理惠的两档真人秀

《麻理惠的整理秘诀》《麻理惠的怦然心动之道》

但在近期,这位收纳女王却突然决定放弃一部分整理工作,她在媒体活动中表示,当了三个孩子的母亲后,她感受到孩子对家庭整理的巨大威胁。

她称:“我的家很乱,但在人生的这个阶段,我觉得这样做(放弃部分整理工作)也没什么问题。”

近藤麻理惠放弃整理的言论,被不少网友理解为“摆烂”、“翻车”,有人提议,既然收纳女王都放弃了收纳,普通人也不必坚持以收纳和断舍离为代表的极简生活。

“Less is more”一度是都市青年们奉为圭臬的金句,但在今天,青年人开始认真思考,扔掉诸多物品后,自己真的更快乐了吗?

收纳女王,和她的整理魔法

黑色过肩发,齐刘海,穿着款式得体的连衣裙,笑起来眼睛眯成月牙状,这位看上去清秀娇小再平凡不过的日本女孩,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收纳整理热潮。

近藤麻理惠早期照片

2011年,她所写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一经出版便大获成功,成为日本主妇们人手一本的收纳圣经。

书中,近藤麻理惠提到了自己独创的“怦然心动整理法”,这种收纳方法并不复杂,其精髓是:所有物品要按照“衣服-书籍-文件-杂物-纪念品”的先后顺序分类,整理时果断舍弃不合适不想要的东西,只留下触摸时能让自己心动的物品。

整理时,她建议人们一件一件地触碰家中的物品,如果哪个物品能为自己带来“温暖而正面”的感觉,那么这就是值得珍藏的东西。反之,则是无用之物,需要统统扔掉。

近藤麻理惠的收纳方法受到不少日本人的推崇和模仿,不久后,这本书被翻译成44种语言,全球销量超1300万册,同样受到了中国及欧美国家读者们的高度评价。

人们将她的收纳方法运用到日常家务整理中,将“近藤式收纳”视为收纳的最高标准,甚至无形中推动了收纳师这个行业的发展。

她似乎真的具有某种“魔法”,无论多么乱的房间,经过她的手,总能焕然一新。

麻理惠说,自己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家庭主妇,5岁开始阅读主妇类生活杂志,15岁开始研究自己独创的整理法,这些年的工作就是帮顾客整理他们的家和办公室。

在真人秀《麻理惠的整理秘诀》中,她拜访八位处于特殊时刻的主人公,其中有生育多孩后搬进狭小公寓的夫妇,有刚刚丧偶不忍心处理亡夫遗物的空巢老人,也有想要改变生活方式的年轻情侣。

靠着传授收纳房间的技巧,麻理惠改造了一个个干净整洁有秩序感的空间,家庭环境的改变,也让主人公们重新审视自己和房屋的关系。

据记载,近藤麻理惠的顾客们共运走超过28000个垃圾袋,扔掉100万个以上物品。而这仅仅是多年前的数据,只记录了麻理惠直接服务过的顾客,没有包含受其观念影响的普通读者。

《麻理惠的整理秘诀》

近藤麻理惠和她的整理魔法,为何能跨越语言、种族和文化,影响各个国家中青年人的生活方式,离不开以下几层因素: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居住环境更整洁。家是最能让我们放松的地方,没有人愿意长期住在又脏又乱的房间,比起袜子杂物堆积如山,多数人都会希望居住空间明亮而清爽。

其次,麻理惠的收纳法中,将家务整理和“魔法”“怦然心动”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削弱了以往家务整理中苦和累的一面,为家务劳动增加了几分仪式感。

她始终强调物品和人的连接,不同于断舍离中的应扔尽扔,而是鼓励人们有选择地扔,既能实现当代人需要的极简生活,又保留了对自己而言值得珍藏的物品。

“真正的人生,从整理开始”,这句话像是含有某种魔力,吸引着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群,逐渐养成了整理收纳的兴趣和习惯,放大了家务整理中心灵疗愈的属性。

风靡全球的极简主义:扔,还是不扔

近藤麻理惠和她的收纳整理法之所以拥有这么大影响力,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进入21世纪后,极简主义从小众艺术风格变成大众争相效仿的生活方式。

无论是近藤麻理惠创造的“怦然心动整理法”,还是山下英子提出的“断舍离”,都属于极简主义中的一种生活方式,本质是鼓励人们丢掉“不必需、不合适、过时”的物品,过简单清爽的生活。

《我的家中空无一物》

极简主义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曾是一种前卫的艺术派系,特点在于极力追求简约设计,这种艺术风格给不少品牌带来过灵感,比如日本著名设计师三宅一生、杂货品牌无印良品、以及全球手机市场销量占比之首的苹果手机。

但如今,极简主义逐渐被人们赋予了更多内涵,成为一种在青年群体中流行的生活方式,他们抵抗物欲和消费主义,避免浪费行为,用尽量少的家具,让生活尽可能简单化。

当一种生活方式开始突破圈层、文化和种族,影响这个世界上的多数人,引发全世界的共鸣,那么它的流行,往往与当下的社会环境和普通人的生存现状息息相关。

历史上,我们的先辈没人向往极简生活,农耕社会的自给自足,让一代代中国人养成囤积财物的习惯,经历过物资匮乏年代,他们对“有备无患”这个朴素的生活哲学深信不疑,囤的东西越多,内心的安全感越足。

然而,到了21世纪,人们后知后觉地发现,每个家庭拥有的物品远远超过他们的需求。

多数中国家庭都存放着直到过期也用不完的米面粮油及卫生用品。而在欧美国家,这一现象愈加严重,曾有报道称,美国家庭平均拥有超过30万件物品,英国孩子们的平均玩具超过238件,他们源源不断地在家中积攒物品。

《一个购物狂的自白》

到了这些年,工作和住处的频繁变动,让很多生活在都市的年轻人不断游离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人们的住所越来越狭窄,一次次的租房搬家,也是年轻人无法像父辈那样养成囤积习惯的重要原因。

极简主义和以“舍弃”为核心的收纳法则,才是此刻最契合现代人需求的生活方式。

尤其是这三年,年轻人不再疯狂“剁手”,意识到生活中自己真正需要的物品并不多,开始学习抵抗消费主义,以低物欲的姿态,对抗都市生活的高压力。

豆瓣上有很多极简主义相关小组

超过10万人自发聚集在豆瓣上讨论极简主义、反消费主义以及无痕生活,抖音、小红书也陆续出现网红博主分享自己的极简生活vlog,在这些视频中,他们住在空荡荡的房间,用着尽可能少的物品,谨慎支出每一笔生活花销。

不少人坚持极简生活后,的确重建了生活的秩序。用着尽可能少的物品,让他们收获了内心的平静。

《我的家中空无一物》

但随着极简主义在社交平台的广泛传播,以及其本身定义的模糊性,风向慢慢转变,部分网友在用极端的方式践行极简主义,连生活必需品也会扔掉,挑战“每天扔一件衣服”“500块钱过一个月”,过着诸如苦行僧般的生活。

关于“极简主义”的讨论中,也开始出现略显刺耳的声音。

有人说,所谓的极简主义,跟消费社会鼓励购买囤积的本质相似,都是一种流于表面的跟风行为。丢掉现有物品后,极简主义者们还会购买价格昂贵的极简风格单品,造成了扔和买之间的无限循环。

极简主义代表人物乔布斯,

看似简约的风格,每样单品贵得令人瞠目结舌

有人在坚持极简生活后也发现,自己非但没有变得更快乐,买每样东西都要思考其必要性,反倒造成了新一轮的精神内耗。这些问题藏在看似轻松的极简生活背后,让大众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态度愈加两极。

支持者们认为,极简主义者是物欲横流的消费社会中,懂得独立思考的清醒人士;反对者则认为,扔东西并不能解决烦恼,极简主义不过是另一种用来自我标榜的标签。

取舍之间,找到平衡

选择过怎样的生活,终究是个人选择。而这个选择,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跟随际遇的变化而变化。

早在两年前,近藤麻理惠就在个人网站上发过帖子,提到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她就发现自己无法像以前那样坚持整理,陷入愧疚和自责中,无法原谅自己。

近藤麻理惠和孩子们的合影

到了第二个孩子和第三个孩子出生,她比以前更忙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也逐步接受了不能每天整理的事实。

“当我看到孩子们一起玩时,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我没有专注于杂乱的房间,强迫自己当场清洁,而是专注于我在那个时刻感受到的喜悦。”

近藤麻理惠宣称放弃部分整理工作时,表示未来想将更多时间留给和家人相处。

有人说,近藤麻理惠放弃整理的态度,是一种摆烂。

恰恰相反,这才是对“怦然心动整理法”概念的拓宽。

在那本令麻理惠一举成名的书籍中,很多人记住了她的收纳理念,却忽略了这种收纳方法的本质,不是为了扔而扔,而是:

舍弃那些不能让你快乐的东西。

对于此刻的她而言,“收纳整理”本身,或许已经变成需要舍弃的东西。

近藤麻理惠在那本书的后记中提到自己对整理的看法:

“就算不进行房间的整理也没关系,当下的社会中不懂得整理的大有人在。”

“整理作业应该尽快结束,因为整理并不是人生的目的。”

在今年出版的新书《近藤麻理惠在家的生活之道》中,她进一步诠释了自己如今对整理的理解,追问读者们,“整理意味着要处理生活中的所有‘东西’。那么,你真正需要整理的究竟是什么?”

近藤麻理惠和家人的合照

“真正需要整理的是什么”,也是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需要整理的并不只是房间和办公室,也可能是一份缺乏成就感的工作,一个不太好的生活习惯,或是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近藤麻理惠放弃部分整理工作的新闻被报道后,文化名人马家辉发了条微博,他认为怦然心动收纳法的关键在于排序,而人生的关键词也是排序,“在不同阶段,不同处境,对人事物有不一样的摆放次序”。

他认为,只有学会排序,才能获得快乐。

马家辉微博截图

“学懂排序,难,然而再难也要把它学懂”

或许从来没有什么整理“魔法”,整理的最大魅力在于,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终于可以暂时停下前行的步伐,专注于内心的小小世界,有时间重新审视自我了解自我。整理或不整理,从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舍弃让自己不快乐的事物,在取舍中找到平衡,才是获得快乐的第一步。

参考资料:

1.界面文化《连近藤麻理惠都放弃整理了,你还信奉极简主义吗?》

2.三联生活周刊《生完三个孩子后,日本收纳女王要放弃整理了?》

3.利维坦《极简主义真的能让我们更快乐吗?》

4.外滩Thebund《教人断舍离的整理女王也开始卖货,大家就怒了》

原标题:《日本最红家庭主妇:放弃收纳,我找回了快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