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通勤书单 | 晚高峰的地铁上,不只有短视频和下饭剧

2023-02-21 12: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文艺君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图源:unslpash

春节期间,有人在返工的高铁上发现一个车厢的乘客都在看《狂飙》,在兴趣圈层化的当下,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过全民干同一件事儿的盛况了,大家习惯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吃下不同的“电子榨菜”。

早晚高峰的地铁上,有人刷着短视频,有人追着剧,有人打游戏,有人抓紧时间读着行业公众号给自己“充电”。当然,也有人昏昏欲睡。

至于读书,总感觉需要一点氛围感,比如在周末午后的飘窗,在网红书店的浪漫一角,在睡前伴着一盏台灯......假如只是在匆忙的通勤路上呢?

阅读或许不只是在心情最愉悦的时候可以做的事,而是能反过来,让心情变得更愉悦,更放松。或许,阅读是平淡生活中最有质感的部分。

一份地铁书单掉落,通勤路,亦是旅程。

《北流》| 林白

最适合碎片化阅读的女性文学先锋之作

《北流》或许是最适合碎片化阅读的严肃文学作品了。

因为她盛满了记忆的碎片,犹如一台时光机,随意翻开一页,便降落至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在作者林白的记忆万花筒中触碰,摸索,流连。

小说以一首《植物志》开始,打通人与自然的阻隔,照出主人公李跃豆记忆深处的世界。李跃豆在二十一世纪的南粤地区穿梭,却又如遁形般游走于不同时代坐标中。移步换景下,她不断变化,亦不断生长。似已隐匿又在时间的流动中循环讲话的亲友,带出一个斗转星移的二十世纪下半叶。

林白说:“这本书装下了我几乎全部的感受,同时与世界更有了联系。《北流》这个容器可以随意放大和收缩,可以无穷无尽地注下去,无穷无尽地疏下去。”

| 林白手抄《植物志》(部分)

这个无限大亦无限小的容器,以女子李跃豆的视角为入口,将数十人的命运轨迹和中国城市化进程、全球化浪潮、语言和地域文化交融,汇聚成一条和北流息息相关的文化长卷。

李跃豆和她的亲人朋友,面临着陡然而来的命运转折,加速被抛离原来的生活轨道。面对浪奔浪流的时代,《北流》所写下的,是一代代北流人在风浪中动人的样子。

《历史的荷尔蒙4》| 历史的囚徒

最适合碎片化阅读的历史趣谈

王维:我是如何完成从燃系boy到佛系老男孩的蜕变的......

乾隆: 来,说说我的四万多首诗!

李白: 剑客还是贱客?

宋之问: 我给女皇写情诗~

狄仁杰: 其实老夫是一个卧底!

看笑了,但笑着笑着,说不定还会泪目。

这便是传说中爆笑逗趣,老少通吃,写哭了上万粉丝的畅销历史作家“历史的囚徒”的《历史的荷尔蒙》系列全新作品——《历史的荷尔蒙4:古人的坚守与踌躇》。

| 《历史的荷尔蒙4》内页

历史的囚徒写史,以史实为骨架,以现实为血肉,以幽默为灵魂,以新媒体大V的口吻,讲搞笑又催泪的故事(特别坚强的读者除外)。

本书从名王、名臣、名士、名流等四个角度选取有故事性的人物展开研究。他们都是“历史红人”,那些史书上呆板严肃的“大V们”,在囚徒笔下“复活”了(不用辅以盗墓或穿越梗的那种复活~)。

易中天对本书的评价简单直接:历史精彩,不仅因为有高潮也有低谷,有热血也有温情,有彷徨也有决断,还因为有荷尔蒙。故,此书可读。

《鲸鱼安慰了大海》 | 燕七

最适合碎片化阅读的治愈之诗

通勤的疲惫,“社畜们”懂的都懂。也许你正需要几首治愈系小诗来一场“深度SPA”。

这是一部缓解“社畜”疲倦的治愈之书。在文艺君看来,这本诗集成为小红书“流量”的背后,其实是其传递出来的种种属于当下的“小情绪”。

| 《鲸鱼安慰了大海》插图 老树画画·绘

你看,燕七是怎么看“孤独”的:你给我思念/我就给你思念/你给我温暖/我就给你温暖/你给我孤独/我全都收下/独自咀嚼孤独里的甜。

你看,燕七是怎么看“写作”的:多么不起眼/这些落在纸上的字/像蚂蚁搬动花瓣/有谁会低头来看。

你看,燕七是怎么看“离别”的:地球怎么可能是圆的/你走了那么久/还没有回到我身边。

Emo吗?确实emo。迷茫吗?有点迷茫。但首先接纳这些情绪,再穿过这些情绪,就能发现生活本质的美好。就像一位小红书博主说的:这本书的燕七,名不见经传吧,但多少美好的句子,多少纯粹的情感,都在这种“名不见经传”里。

这书让人相信,世界太复杂,我们也可以在简单中找到美好。但我们有时候走得太远,变得太复杂,已经忘记了那种简单的人生,纯粹的情感。我们只能过一种人生,但书里提供了无数的可能。我们读到了,就仿佛拥有了本不属于自己的生活。

《第十一维度空间》| 朱秀海

最适合碎片化阅读的脑洞短篇

如今,不懂点元宇宙和人工智能,甚至无法顺畅地加入社交场中的聊天了。但并不是人人都是科技迷,所以,不如从文学的角度进入元宇宙。

由数篇让人细思极恐的中短篇小说组成的《第十一维度空间》,从元宇宙到高维度空间,从算法到迭代器,涉及的全是当下热门议题,而且语言幽默,关怀现实,正适合碎片化阅读。在通勤路上大开脑洞,爽的!

作者朱秀海是《乔家大院》的编剧,转变创作领域以后,脑洞真不是一般的大。他在序言中自问:谁是地球人?谁是外星人?谁是人?谁是计算机或者人和计算机的合体(是不是可能称作为真正的半真半幻的第一代“元宇宙”人)?

这个星球是不是仅仅是人类的幼虫生存的茧壳,我们是不是已经发育到一个可以走出我们的茧壳的临界点,从幼虫变成成虫以至于可以飞出这个星球进入浩瀚无垠的宇宙星球了?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有尊严地和那些创造了我们的诸如无、上帝、混沌、道等平起平坐,并且开始和他们一样在虚拟蜡笔小新或者孙大圣的同时试着书写创世的新算法?

有答案?或许没有。但朱秀海构建的这本“文学元宇宙”,给予了一切探索的可能。

《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 | 谢亦森

最适合碎片化阅读的工作用书

怎么写调研文章?

怎么写工作总结?

怎么写讲话稿?

相信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这些都是工作中会遇到的实际问题。马上迎来春招和毕业季,这套《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系列书可以说是工作必备了,新手用来入门,中级选手也可以用来提升。

系列书分为《理论篇》《实践篇》《语言篇》和《修炼篇》,凝结了作者谢亦森几十年的机关写作功底积累出来的写作实战经验。站在”大手笔”的高度教导如何写出有内容有价值的工作报告、调研报告、讲话稿等等。

职场青铜变王者的秘籍,文艺君就透到这了。

随身带一本书,有时间就阅读。

——《人民日报》官微

| 图源:unslpash

原标题:《通勤书单 | 晚高峰的地铁上,不只有短视频和下饭剧》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