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藏界|王毅:斯是陋室,唯吾墨香

陈若茜
2023-03-01 08:51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藏家王毅谈古墨收藏(04:48)
墨海楼主王毅现为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他是沪上知名收藏家,其收藏主体是中国传统文房四宝之墨锭,且以民国乃至清朝的古墨为主,手中收藏古墨多达二千余锭,堪称“墨痴”。数学家苏步青先生、书画家陈佩秋先生、作家马识途先生等都曾为其题字“墨苑书斋”、“墨缘”。《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的“藏界栏目”本期走近沪上藏墨名家王毅。

“墨苑奇葩——墨海楼彩墨展”近日在地处上海福州路的上海笔墨博物馆展出,呈现王毅收藏的从南宋至当代的几十锭五色彩墨。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墨大多为黑色,本次展出的各色珍贵彩墨打破了人们对墨锭的固有印象。

王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过去彩墨主要用于绘画或者是批文,它色彩丰富,又能够恒久保存,不易褪色。彩墨又很珍稀,因为它是矿物质或者植物原料做成的,提炼比较困难,不是能够大批量生产,所以存世量比较稀有。

王毅表示,他藏墨将近四十余年,对墨做过不同角度的专题研究。他发现对彩墨研究的人很少,连他也从未集中展示过自己的彩墨收藏。“我收藏了200余件清代各式彩墨,想着举办一个以彩墨为主题的展览,也算别出心裁。”王毅说,他希望通过这种展示,让公众对彩墨能有一个认知,同时对研究制墨工艺能产生一些帮助,他办展的目的就算达成了。

《墨缘》陈佩秋

《墨缘》马识途

王毅说,因为彩墨的存世量稀少,所以它的收藏门槛也比一般的墨要更高,现代也有很多用化学原料制成的“彩墨”,一不小心就可能“吃药”,所以还是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多看书,积累知识,多看实物,提高眼力,才有可能收到好的墨品。

“墨分五色”和“五色彩墨”

长期以来,人们对“近墨者黑”印象太深刻了;即使“墨分五色”也是指墨色分为焦、浓、重、淡、清五个层次,很多人大概都不太知道,居然还有五色彩墨……

汉字“墨”是个会意兼形声字,其从土,从黑,表示墨是用黑土制成,用以书画的墨色颜料,因此长期来人们很自然地认为墨就是黑色的。查阅字典可知,“墨”的字义,除专指黑色颜料外,还被引申为书画所用其它颜料。我国古代名墨坊都曾生产制作彩色墨,以提供特殊书写和绘画的需求,如清康乾年间曹素功墨庄每年进呈的贡墨中就有很大比例的朱砂墨,供皇帝朱批和朝廷官府所用,还有不少用御制墨、贡墨模具制的彩色墨,都是墨中极品。

展览现场展出的各类矿石原料

展览现场 康熙吴天章款满文矿彩墨

展览现场

彩色墨的制作与一般制墨工艺相同,只是以彩色色素原料取代黑色墨灰,与黏合胶进行调和,同样经过拌合杵捣,揉搓成果,入模塑形,翻晾阴干,描金饰纹等各道工序,制成彩色墨锭。使用时同样研磨成汁后用毛笔蘸写挥洒。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马利广告画颜料

曹素功万年红贡朱墨

曹素功尧千石青墨

这次展出的展品,从原矿石料到精制墨品、乃至当代颜料逾百件;其年份,从南宋至当代,跨度几近千年,其中有考古出土的南宋窖藏朱砂,明朝晚期的“登龙一品”,清康朝“满文石蓝”,乾隆年间“五彩墨”,直至民国上海马利颜料,也有日本、英国等品牌商标的彩色墨。与传统黑墨一样,用墨模铸塑的彩色墨锭,也有显明的文字名款和优美的图饰,深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元素。如有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张廷玉之父)进呈朝廷的“贡朱”墨,嘉庆年间名臣铁保监制的“御制民生在勤”朱砂墨,同治年善甫氏定制的“六韬三略”彩色墨,晚清名士梁启超定制的“饮冰室用墨”“任公临池墨”彩色墨;有名坊曹素功的“万年红”朱砂贡墨、“凤池春”“祥云纹”彩色墨,胡开文的“凤皇云”朱墨,查森山的“文苑斋”“攀桂”“班琚”彩色墨,日本皇室御墨坊“古梅园”制作的朱磦墨,英国的飞狮图饰彩墨等等。还有用描金绘龙漆盒原装的,由十种颜色、按八卦图案组成的彩色套墨,可谓琳琅满目,精彩纷呈。展品中更有数锭小墨比婴儿小指还小,仅重3-4克;而一锭超大朱墨,重达14.5公斤,墨面镌刻“西子湖图”,图上绘有标注地名的名胜景点195处,令人观为叹止。

西子湖图  银朱墨

西子湖图  银朱墨

斯是陋室,唯吾墨香

十年前,澎湃新闻曾记者探访王毅先生,他居住在一处老公房内,收藏几乎“挤压”了他全部的生活空间,目之所及,全被文房四宝所占,满屋墨品仿佛马上就要满溢而出。他坐拥古墨2000余锭,其中不乏大名头的文人订版墨、御墨和集锦墨,件件精妙绝伦。

王毅拉开了柜子底下的抽屉,小心翼翼地取出了用各种布包裹好的盒子,然后层层打开,“有曹素功专为皇帝制造的包金‘御墨’;有同治甲戌年胡开文制作的‘惜如金’墨;有清代胡子卿制作的‘观世音像墨’、‘大学士造型墨’;还有一锭清朝乾隆时袁枚监制的‘小仓山房用墨’和梁启超专用的‘饮冰室用墨’……”琳琅墨品摆满了整张书桌。

康熙张英贡朱石青墨

中国古墨制造历史悠久,最负盛名的当数徽墨。清代徽州出了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四大墨王”,形成了徽墨独领风采的地位。古徽州人家家户户都藏有墨品,王毅的外婆亦不例外。王毅第一次见到墨便是在安徽外婆家。

1973年,王毅在外婆家看到一块民国年间造的徽墨,其上印有“金不换”三个字。“一块好墨,连金都不换”,这在王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后来几十年,王毅对墨品珍视有加,墨品收藏也只入不出,收藏之道仿佛很早就被那几个字言中。

王毅练过书法,做过农民、工人,当过编辑,现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上世纪90年代,上海民间组织了一次收藏展,王毅去参观展览时发现这些民间藏家中有收藏书画、瓷器、笔、砚台,唯独没有墨。想到家中还留有几锭外婆传下来的墨,王毅萌生了收藏墨的想法,“兴许可填补民间收藏的一个空当”。

墨品种类繁多,比较受人追捧的多半是些外观精致、有历史典故的墨品,比如珍玩观赏墨、集锦墨(套墨)、文人定制墨、御墨、纪念墨等。观赏墨多小巧玲珑,墨模雕刻精细,主要不是用来书画,所以艺术美感强;集锦墨(套墨)是以带有装饰性的名品并合而成丛墨,多饰金银彩,看上去富丽堂皇;文人定制墨指文人雅士或政坛高官自己参与设计制作或委托墨工按自己意愿而作,体现文人的品位和审美倾向;御墨指封建时代帝王自己写字用的墨。

刚开始收藏,王毅也喜欢盯着大名头的东西,他尤喜欢清代的文人定版墨,收藏有文人定版墨三四百锭,包括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吴昌硕、任伯年等著名的政治人物和书画家。左宗棠的那套定版墨是完整的8块,形式图文并茂,连盒子均为原配。梁启超专用的“饮冰室用墨”是长条的单独一块,银白色的“饮冰室用墨”几个字在黑色的背景上显得尤为突出,于1921年由“四大墨王”之一曹素功制作,为王毅最喜欢的藏品之一。王毅是在北京的古玩市场上相上,当即用身上的一件新皮夹克将其换来。

后来,王毅结识了周超然、郭若余等几位老先生,他们对文物或墨都多有研究。周超然远在北京,王毅每年都要跑几趟北京去跟老先生探讨墨事。交谈中,周超然提点他,“要注意墨的细节”。这句话启发了王毅,“原来收藏并不一定要追逐大名头的东西,哪怕做一些拾遗补缺的工作也很有意义,比如收藏一些小名头或无名的但能够填补墨史的东西。”

“现在看来他们的思路是超前的。”王毅说,“拥有曹素功的墨并不稀奇,但是一些被大家忽略的小墨厂的墨品,消失后可能永远都不会再有了,所以要把这一段历史续接上。”在拥有了众多大名头的精品、孤品后,王毅现在会着重去关注一些海派书画名家用过的墨、很多倒闭的上海小墨厂生产的墨、国内各省市生产的墨以及一些墨谱、墨单、墨票、墨模等,意在使中国的墨史趋于完整。

王毅说,有条件的话,他还要把中国能够在民间找到的最早的墨,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墨,比如清代的文人墨,各品种的墨:药墨、五彩墨、朱砂墨、松烟墨、油烟墨等全部收齐。

清朱砂墨

20多年来,王毅收藏有各式墨品2000余锭,1000多件组,其中老墨约占90%,老墨中又以明清墨品居多。他告诉《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记者,其藏品中年代最久远的要数2锭汉代古墨,年代最近的是上海世博会纪念墨;品相不怎样但价格不菲的是一锭宋代出土墨,他花了1万多元在上海一家古玩城收到,半截墨同砚台粘在一起,其上被黄土覆盖,由于年代久远已全然不可分。王毅说,看到这件东西是要手抖的,因为非常激动。

王毅说,别看这一桌子的墨品种类五花八门,讲起来啰啰嗦嗦,归纳起来无非两样东西,“一人一事,人是名人,事是重要历史事件。”

Q&A

收藏十问

Q: 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 梁启超的“饮冰室用墨”。

Q: 记忆中最早藏品是什么?

A: 外婆收藏的一块民国年间造的“金不换”墨。

Q: 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 受家里人影响,也是兴趣所在。

Q: 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 对于喜欢的墨品“金不换”。

Q: 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A: 古玩市场、挨家挨户寻觅、友人赠送。

Q: 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 2000余锭(1000多件组)。

Q: 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 收藏爱好者。

Q: 有一天你能放弃你的藏品或捐出吗?

A: 如果国家有需要,愿意捐出。

Q: 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 通过收藏墨,给我带来自信,令我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

Q: 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 在“吃药”中成长,过去头脑一热,花大价钱买了仿品,都是有切肤之痛的。

(《王毅:斯是陋室,唯吾墨香》部分内容参考《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同名作者专访)

    责任编辑:顾维华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