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起得太早,对身体伤害大?早上几点起床才合适?

2023-02-28 15: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编辑部 成语 常笑健康

“闻鸡起舞”的典故家喻户晓,祖逖鸡鸣时分就起床舞剑,最后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他坚韧的毅力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从健康的角度来看,不推荐朋友们经常“闻鸡起舞”:起得太早,对身体伤害很大!

为什么不能太早起床?

我们一些已经退休的老年朋友们,在家闲不住,习惯4、5点起床,起来烧早饭、健身、买菜。早起确实是好习惯,但是6点是一道分水岭,早于这个点起床,反而对心肺有害无益。

01

加速衰老

肺的功能特点是清肃下行,也就是肃降、收敛。中医认为肺主输布,人体的一身的气血都是通过肺运行到全身的各个地方。肺经运行时为凌晨3-5点,在这段时间段肺会重新分配气血,所以此时是人睡觉最沉的时候。[1]

如果在这个时候醒来,会影响肺经运行,气血运送不足,会导致肺气亏虚及行气不畅,更严重的话甚至会精气损耗,加快衰老速度。

02

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太早起床和熬夜一样,都会导致睡眠时间不定,产生睡眠剥夺的症状。短期会导致头晕、头疼、烦躁,长期导致免疫功能失调。过早起床会导致体内皮质醇水平更高,更容易烦躁和疲惫,再加上睡眠剥夺的症状,对身心都有负面影响。

科学研究表明,夜间睡眠的时候,血压偏低。如果在这个时候苏醒、起床,血压会快速上升,尤其是部分有晨峰现象的高血压患者,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2]

除此以外,六点之前,室外的温度、光线、空气质量也不适宜活动,寒冷会刺激虚弱的血压,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几点起床最合适?

只要不过早起床,早睡早起依旧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早起的人头脑更为清醒,还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日光照射。那么几点才是健康的早起时间呢?其实答案就在你头顶上!

现代科学鼓励人们睡眠节律和昼夜节律保持一致,中医里也有“顺应天时”的思想。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其中论及了养生防病的重要观点,文中春夏季“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和冬季“早卧晚起”作为四时养神的代表方法而倍受推崇。

例如夏季相较于春秋冬来说,阳气最旺,而阴气削减到最少。一日之中,太阳升起的时间最早,白昼的时间最长,夜晚的时间最短。人体的睡眠是由阳入于阴的循行过程,人体之内的阳气应当顺应该季节天时变化而“夜卧早起”。[3]春夏昼长夜短,适合六七点起床;而秋冬太阳出来晚,适合七八点再起来。

有些朋友肯定要说,自己也不想早起,实在是因为睡不了那么久,4、5点就醒,只能被迫起床。上了年纪后,器官处于衰老状态,新陈代谢减慢,分泌的褪黑素减少,进而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也减少了。

另外,如果患有基础疾病,身体的疼痛和心里的压力都会影响睡眠质量;紧张、焦虑的心情也会影响睡眠。

这种情况下,不是非得在床上躺着,也不能着急起床。国医大师金世元有一条长寿秘籍,起床讲求三个半分钟,醒半分钟,坐半分钟,站半分钟。醒后静卧,起来静坐,站起活动,防止因为起床太快太猛而血压急速升高,引发意外。

养成正确睡眠习惯

睡眠障碍不光是保持良好作息的绊脚石,也会加重基础疾病、影响健康。想要保持早起时有充足的精神气,离不开高质量的睡眠。想要一夜安睡,可以试试这么做:

改善睡眠环境:

入睡时,周围温度和湿度要适当,保证空气流通,卫生状况良好。夜晚要保持安静,光线幽暗柔和,营造适合睡觉的氛围。

床铺要舒适,枕头高度适宜,被褥薄厚也要根据季节和个人习惯保持舒适的状态。

纠正不良睡前习惯:

睡觉前不能吃得太饱,也不能吃得太少,更不能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晚饭以后不要喝太多的水,不喝浓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饮品。睡前不要玩手机,会影响褪黑素分泌。

睡前放松技巧:

我们可以泡个热水澡,读读书等,不光能改善睡眠质量,也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还可以睡前有节奏、缓慢地进行深呼吸进行。

研究表明,呼吸训练可以让心率放缓,安抚情绪,帮助更好入睡。

助眠产品:

常见助眠产品有褪黑素和谷维素。褪黑素是帮助身体进入到夜晚模式的重要激素,谷维素能稳定情绪、减轻焦虑及紧张状态,可以改善睡眠。不过二者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

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一种更温和安全的物质——GABA。它是一种氨基酸而非激素,长期服用也不会让身体产生耐受性。能促进放松和消除神经紧张,可以让人放松身心,降低意识紧张缩小入睡时间,加长熟睡时间。

除此以外,出现睡眠障碍可能是缺少卵磷脂。卵磷脂能增强大脑功能,给大脑神经补充营养。还能养护神经系统,促进神经细胞功能康复,防止功能紊乱,进而保障睡眠。

参考文献:

[1]刘思远,郑红斌.《黄帝内经》四时卧起时间辨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01):178-180.

[2]黄义波,陈源源.清晨血压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21(06):650-653.

本文图片来源:摄图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