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树碑立传丨凝望一棵古树,便仿佛与过去的旧时光重逢

2023-03-01 09: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从一颗幼小的种子被风吹鸟衔,到破土而出承接雨露与阳光的照拂,直至长成一棵开满繁花的参天大树,古树经历了千百年时间的流转,将过往的岁月镌刻进一圈圈的年轮里。经过它的人,来了又走,唯独它,在阳光下屹立着,成为一首凝固的诗,书写着沉寂的光阴……

冬日的苏州,寒风凛冽,1月10日,是个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的日子,此次吴文化博物馆树碑立传田野调查,将沿着路线:明善堂—上天王庙前—东山镇湖沙刘公堂—岭下—灵源古寺,寻访吴中区东山镇的古树名木,探索它们背后的故事。

沿着环太湖公路一路向前行驶,又经过几条弯弯绕绕山间小道,志愿者小队来到了坐拥湖光山色的东山镇。行程的第一站,便是坐落在东山镇后山杨湾村的明善堂,这座古建筑是明末清初的住宅,按中路、东路、西路、南北方向主要建筑顺序排列,门厅、大厅、花厅、书房、客房、佛楼等组成,大厅前的大型砖雕门楼及两侧影壁雕刻琳琅满目,千姿百态,大厅后的后库门门楣则浅刻浮雕,线条简练,形态传神。

明善堂

三棵百余年的古树,位于花厅前后的庭院之中。叶凋深褐的古树,枝蔓伸展,为硬朗的建筑增添了几分柔美与典雅。编号吴中164的腊梅至今已有412年树龄,岁岁年年,这棵腊梅经百余年的世事变迁,仍然年年迎寒盛放,暗香幽远。

腊梅

与腊梅相依相伴的是编号165的的山茶,树龄372年,在萧瑟的冬季仍然翠绿。可惜还没到全盛期,只能看到花苞。

山茶

三棵古树中年纪最长要数编号吴中163的黄杨(树龄约612年)。黄杨又称乌龙木、万年青,耐阴喜光,与庭院中的山石相配尤为雅致。因其生长缓慢,极难养护,这棵黄杨能熬过沧桑岁月仍枝繁叶茂、绿荫如盖,实属不易。后来,大家非常意外地发现,从二楼可以眺望到这棵树,它的枝干苍劲,冲出庭院的高墙向天际延伸,颇有古诗中描述的“飓尺黄杨树,婆要枝千重,叶深圃翡翠,据古踞虬龙”之姿。

黄杨

在明善堂中,各小组的志愿者们围绕古树与建筑拍摄、速写、挖掘重要的资料,各司其职。不过航拍组的成员则有些“头疼”。因为古树盘根错节,当无人机盘旋其上的时候,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炸机”这惨烈一幕的发生。

关于明善堂的文字资料寥寥无几,口述组的志愿者从负责人马老师口中了解到,宅子最早的主人是明末一个张姓的三品武官(也有说法说是姓章)。清末民初时转让给了一户姓朱的人家,也叫朱鉴堂。他后来将旧宅子捐出来成立了鉴塘小学,一直沿用到1982年,明善堂及院子内的古树名木也因此没有遭遇胡匪流盗的破坏得以保存。2014年,明善堂进行维修后对外开放。

明善堂

从明善堂出来,就是杨湾古道,在这里,既有太湖的风月,又有南宋八百年的遗泽。东山杨湾村,曾是春秋时吴越争霸的战场,南宋迁徙的驿站。村中的一峰一石、一街一宅、一草一木均蕴藏着动人的故事。如今,昔日的刀光剑影不再,英雄往事如烟云飘散,唯有古树生生不息的躯干、绵延不绝的根脉,让人还能浮想起历史的某个画面。

明善堂

杨湾村的湖沙庙是当地村民供奉神祇的庙堂,在这样一座有着信仰的庙宇前,屹立着一棵古树——树干高耸、枝条疏朗向上,造型颇具韵味。它便是我们所要寻访的第四棵古树,编号吴中174的榉树(树龄约242年),抬头仰望,可见它的树冠宽大,在寂静无人的山间小道上显得醒目又张扬。深冬时节,树上的叶片已然落尽,粗壮的枝干向上盘曲如龙,细的枝条下垂或向四周蜿蜒,尽显柔情。

榉树

香火旺盛的时节,它迎送着前来烧香拜佛的人群,目睹着热闹非凡的场面。人群散去,它的世界又重回寂静。或许,匆匆路过的行人也会记得它。在回首往事时,恍然想起有一棵榉树,总是默默无言地站立着……

李可染写生图

不远处是湖沙刘公堂,它门前的银杏编号吴中175,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画家李可染先生曾经将它描摹于纸。不过亲眼见到的感觉,还是与看画有些不同。这棵古银杏胸径约120厘米、高达30米,与远处波光粼粼的太湖相望。它冠呈伞形,春天时抽出新枝,亭亭如盖。到了每年十一月,银杏叶飘落,地上呈现出一片熠熠生辉的金黄。观察这棵树时,我们发现在树上还有一个鸟巢。冬去春来,它茁壮、雄厚的身躯早已成为鸟儿们遮风避雨的家园。

银杏

叶珍英阿姨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本地村民。在我们进行田野调查时,叶阿姨正巧从外面买菜回家途经刘公堂。对于我们冒昧地上前攀谈,叶阿姨并没拒绝,反而表现得很热情。她缓缓地走到刘公堂前的石凳,放下菜袋子,慢悠悠地坐下,跟我们娓娓道来:

“我今年已经72岁了,我出生的时候,这座庙(刘公堂)就已经在了,说起来应该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了。庙里面供着一尊大菩萨,六月的时候村民们会把菩萨抬出来巡游。每月初一、十五,我们(村民)都会去烧香。后来,大小菩萨全被砸了,后来老百姓出钱又请(菩萨)回来了。庙里有两棵桂花树,花开时特别香,我小时候经常在这儿附近玩……”

采访叶珍英

说着说着,叶阿姨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对于旧时光的眷恋。她的老伴去年六月的时候去世了,这里熟悉的一切成为她内心的寄托,不管是庙,还是开花的树,都记录着过去的岁月,偶尔看到它们想起曾经,还能够会心一笑。

在被问到门口那棵千年的古银杏时,叶阿姨骄傲地说,这棵是村里的“神树”,它的根系一直穿过太湖,延伸到浙江某户人家的院子里,被取作柴火烧饭,做板凳。听着,一位志愿者小伙伴默默地打开了手机地图比划着说:“那岂不是通到湖州那边了?”另一位小伙伴接过话茬调侃道:“湖州?这个传说是不是‘胡诌’?”大家不约而同笑了起来。

也许依照科学的说法,树根不可能长到五六十公里的地方之外,但是在像叶阿姨一样淳朴的村民眼里,古树早已成为她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信仰所在,自然而然就被赋予了一些“神话”色彩。

灵源古寺位于上湾石桥村后何家山。梁天监元年(502年)僧集善建。元末毁,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僧智昕重建大殿,正统五年(1440年)僧克勤建天殿观音殿;崇祯十年重修,清乾隆年间,里人王金增又重修大殿。民国19年(1930年)李根源书“灵源禅寺”四字门额。

在李根源写的《吴郡西山访古记》中,他这样描述寺内的罗汉松:“入灵源寺,罗汉松一本,大可数抱。又杞木一株,臃肿轮囷,蟠崛扶疏,殿庭荫满。小坐可月堂,煎灵泉,试碧螺春,别饶风味。碧螺之美洋溢海内,其名岂浪得者哉!登碧螺峰次,上演武墩,再上桯公墩,终登嵩峰顶。循白豸岭而下,观宋中奉大夫叶桯墓桯。大雨骤至,返石桥寓所。”

李根源文献

这棵罗汉松除了年代异常久远,一直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还被当地的百姓赋予了灵性,被称为“神灵树”,因此意义非凡。在与灵源古寺果和主持交流时,我们得知灵源寺建于梁代天监元年(502年),因寺有灵泉而得名。历史上,灵源寺自建寺以来曾数次被毁,由清代由东山里人王金增倡议修缮。后又历经太平军、的破坏,寺院建筑物毁拆严重,现今,寺院经过修缮和维护得以基本恢复。

而与寺同岁的罗汉松,也神奇地经历“起死回生”的过程。据古寺的果和主持讲,此树曾经一度枝干枯死,还被雷电正中劈过一次,一道裂缝直通地面。然而如今看到的它,却从枯枝上发出新芽,枝繁叶茂,苍劲挺拔,就如灵源寺一样,仍然延续着香火。

罗汉松

在罗汉松东南方向,还有一棵栗子树,357年的树龄,在古罗汉松面前,似乎成了“小朋友”。

栗子王

离开灵源寺,已近傍晚。驱车回程,在落日的余晖中,我们与北望岭下村的2000多年银杏不期而遇。这也是此次行程探访的最后一棵古树——编号吴中155的古银杏。

坐落在东山寻常人家巷陌间的它显得有些低调,实际上,它是苏州银杏之最,被誉为“江苏银杏王”,拥有2000多年的树龄,高达31米,需几人才能围抱住。由于遭受雷击,古树的主干如今只剩下四分之一的树身,但整棵树依然长势旺盛,遒劲有力。远远望去,树呈现出奇特的姿态,构成了一种残缺之美,像是时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银杏树王

夕阳西下,晚霞散去,太湖的层层鳞波随风而动。世间事物,亦真亦幻皆在一瞬间,古树们以静默的姿态,站立在天地间,似乎在瞬息万变的历史长河中寻得了一种永恒。

速写

撰文:蒋庭依

摄影:李竹萱、王静

航拍:田东霖、葛楚天

速写:斑斑

口述采访:陈平、马英、朱天怡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