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多位感染科、呼吸科医生共议:如何阻止新冠感染重症化

澎湃新闻记者 曹年润
2023-02-27 10:34
来源:澎湃新闻
生命科学 >
字号

·“尽管我们对新冠实行了‘乙类乙管’的防控政策,但是新冠跟流感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应该加强对新冠病毒的监测,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对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高危人群加以关注。”

“我们希望有一个好的方法,尽量让我们重症医学的医生晚一点出手、少一点出手,这是这三年作为感染科医生,也是我们很多呼吸科医生在研究的一个内容——阻止新冠感染的重症。”

2月26日,海南海口,先声药业(02096.HK)抗新冠病毒药物先诺欣(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中国上市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胡必杰教授说道。

无独有偶,会议现场的多位专家,包括三亚中心医院副院长林玲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教授等一线医务人员,都提到了如何阻止新冠感染重症化的问题。

林玲认为,虽然当前新冠疫情放缓,但仍需关注重症高危人群,不能掉以轻心。胡必杰表示,阻止重症化,一方面要正确使用抗病毒药物,另一方面,医护要与时俱进地进行相关治疗知识的学习。曹彬介绍,抗病毒药物先诺欣的治疗最好在三天内启动。王贵强提出,非重症高危人群也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但未来新冠疫情常态化,仍需保证重症高危人群有药可用。

圆桌讨论环节。图片来源:先声药业

胡必杰:抗病毒药物是阻止重症化的核心之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胡必杰教授说,“我们希望有一个好的方法,尽量让我们重症医学的医生晚一点出手、少一点出手,这是这三年作为感染科医生,也是很多呼吸科医生在研究的内容——阻止新冠疫情的重症化。”他解释,阻止重症化的含义是,通过干预措施让轻症不发展到重症。

胡必杰表示,抗病毒药物是阻止重症化的核心之一。他提到,一篇今年2月份发表的真实世界研究显示, 3CL抑制剂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而且基础疾病越严重,降低死亡率的作用越明显。“高龄人群更容易受到威胁?数据显示,85岁以上的人群死亡的风险是普通成年人的十倍。按照目前冠状病毒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依然还有感染风险,半年以后可能有一波感染峰潮,先诺欣为阻止重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

还有一个问题是,很多科室对于新冠重症的认知还停留在三年以前,没有与时俱进地学习新的知识。“我希望通过今天这次交流,大家重视起来,在下一波疫情到来的时候,在处置重症化、降低死亡风险方面做得更好。” 胡必杰说。

林玲:疫情放缓,但仍需关注重症高危人群

三亚中心医院副院长林玲教授表示,目前的新冠流行趋势逐渐的趋缓,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基本恢复到相对正常的状态,但仍不能放松警惕。

林玲指出,新冠病毒对于人体的损伤源于ACE2,ACE2是新冠病毒攻击人体的主入口,而ACE2不仅仅在呼吸系统、肺部支气管有表达,在心脏、大脑、血管、胃肠道、肾脏等器官也有表达,这也就意味着,新冠病毒对于人体的损伤具有广泛性。

“同时,新冠病毒对人体的损伤还表现为长期性,也就是所谓的‘长新冠’(Long COVID),有研究显示,6.2%的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三个月仍有一些症状和不适,还有一小部分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后的超过一年的时间还有症状。”林玲介绍。

林玲表示,未来新冠可能向流感过渡,可能会与人们共同存在。“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不那么重视它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的队列研究显示,感染奥密克戎(Omicron)的患者跟同时期感染流感病毒的患者相比,奥密克戎导致患者入住ICU的比例远远高于甲型H1N1流感,其在 ICU的住院天数长于流感病毒,奥密克戎住院死亡率也与流感病毒导致的死亡率有显著差异。”林玲说,“尽管我们对新冠实行了‘乙类乙管’的防控政策,但是新冠跟流感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应该加强对新冠病毒的监测,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对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高危人群加以关注。”

曹彬:抗病毒药物治疗最好在三天内启动

新冠重症高危人群如何尽早启动抗病毒药物治疗?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介绍,抗病毒药物和抗菌素完全不一样,我们很难用一个抗菌药物把病毒杀死。病毒已经进入细胞内了,在感染的最早期,人体会启动以干扰素为代表的防疫反应,大概是在感染的24小时以内。如果病人在第一天没有启动干扰素,那就给了病毒机会,它会不断地复制,不断地产生后代,再去感染其他的细胞。

曹彬指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途径是呼吸道,有证据表明,在关键的第二天、第三天,病毒不会满足于只待在呼吸道,它甚至可以突破到血液里。如果在关键时间内病人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到了第四天、第五天,发展成重症,送到ICU,低血压,就要插管了。

“如果想要救病人,不能等到他插管以后再去救。先诺欣能够发挥有效作用的时间是从出现症状开始三天,最长七天,要在这个时间内使用。最好是三天,如果三天内药物的可及性不足,或者就医不方便,就第五天,最迟是第七天。”曹彬说。

王贵强:保证重症高危人群的抗病毒药物使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教授表示,疾病的治疗以结果为导向,降低死亡率是最重要的,重症高风险人群目前是我们最关注的人群,尤其要关注80岁以上的老年人。“抗病毒药物仍然还是强调在重症高危人群使用,越早越好。”

王贵强指出,“目前国内上市的三个抗新冠病毒药物都没有强调重症高危人群的使用,因为新冠病毒进化到奥密克戎以后,致死率和德尔塔(Delta)相比变化很大,没有针对(感染奥密克戎的)病人专门做(研究),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来有效节省医疗资源的角度,现在的临床重点也是有价值的。”

此外还有传染性的问题,王贵强认为,从公共卫生的角度,也需要考虑能不能预防进一步传播的问题,“我个人感觉有条件的非重症高危人群也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但未来新冠常态化之后,首先还是要保证重症高危人群的使用。”

    责任编辑:郑洁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