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理解城市|何以是晋江

韩雨亭
2023-02-28 06:35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近期去了一趟晋江,眼前一亮。沿着晋江城区的中轴线,从北向南,从霓虹闪烁的主城区到风景如画的东海之滨,走下来,你能感受这座城市气质的悄然生变。

福建泉州晋江两岸 视觉中国 资料图

走进晋江草庵,全国仅存的明教(摩尼教)寺庙,深入其中,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笔下的异域宗教气息扑面而来;行走在闽南传统文化和东南亚风情的五店市街区,你很快和1300多年的建城史“接上了头”,唐代的南音、宋代的木偶,穿行在独具特色的闽南红砖古厝中,这座城市的文脉从未断过;那些鳞次栉比的现代办公楼、创业园和产业集群,又让你回到现实,这座“创业之城”追逐时代的脚步正在加快;而那些咖啡馆、酒店、文艺腔的店铺,风味土笋,老街沙爹,又会让你产生置身厦门的幻觉。

2017年2月23日,福建晋江,晋江的草庵寺,建于宋绍兴年间,因为建寺初期以草木建成,所以被称为“草庵”。草庵寺,是我国唯一的摩尼光佛、摩尼教寺庙遗存,也是世界现存唯一摩尼教寺庙遗址。视觉中国 资料图

晋江用福建省两百分之一的土地,创造了全省十六分之一的GDP。作为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这里孕育了50家上市企业,拥有42枚中国驰名商标。

此前,作为民营经济的大县,它给外界强烈的表层感受似乎只有民营经济的脉动,以及追逐财富的欲望,但其文化底蕴和人间烟火被隐身其后了。

经过多次的城市更新和迭代,如今的晋江已变成多元化大城市,亦静亦动,有古有今,以及有快有慢,层次丰富起来了。

从撤县设市31年来,晋江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现在Ⅱ型大城市呢?它未来的坐标又是什么呢?

2020年,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晋江以主城区人口101.25万人的规模成功入列Ⅱ型大城市,一同入选的是江苏昆山,浙江义乌和慈溪。

据最新统计,晋江常住人口实际已经达到206.9万人,成为福建唯一超过200万人的区县。

2016年7月4日,航拍晋江城市一隅。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作为一个县级城市,不仅人口规划,晋江的经济体量更是超越国内许多地级市。据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 晋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07.43亿元,规上工业产值跨过7000亿大关,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保持全国第四。

鉴于上述城市扩张进程,不少网友称可借此实现“大泉州”建设。

晋江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西晋时期,晋人南迁至此,思念故土,将当地一条河流命名为“晋江”。唐代在此设立“晋江”县,“晋江”之名延续至今。

1980年前,晋江原本也是“大泉州”通称,早期泉州仅指鲤城区一地,而原来的泉州市政府名叫晋江地区行政公署。1985年5月,撤销晋江地区,原泉州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辖县体制。

1992年和1993年,泉州下辖的晋江、南安相继撤县设市。

我手上正有一本名叫《何以晋江——一座城市的而立之年》的画册,讲述1992年晋江撤县设市后,它如何从一座闽南小城变成“大城市”的历程。

这是一条漫长的城建史。31年前,晋江还只是一个城不像城、村不像村,城市像农村、农村像城市的“乡土小县城”。由于在撤县设市前,晋江农村工业化先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问题。

1992年,晋江撤县设市,已明确建成具有现代气派的新兴城市的方向,加强了能源、交通、通信、供水和市政建设。1996年,晋江正式提出“四个集中”,即耕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住宅向现代社区集中、人口和市区向城镇集中。

2001年,晋江以塘岸街、旗牌街两个老街区为主,开启成片旧城改造序幕。

2009年,随着梅岭组团改建工程启动,晋江进入城市建设的关键期、攻坚期,大规模拆迁老旧房屋和城中村房屋,构筑现代化的城市化格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空前巨大。

记得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到晋江采访时,它恰好正处在晋江城市建设的转型时期。

我穿行在城镇和乡村之间,尽力捕捉这座海边小城的雄心和欲望,恒安、七匹狼、柒牌、九牧王、劲霸、雅客、安踏、特步、361°、乔丹、贵人鸟……如此多的知名品牌,它们是如何走向世界的?这个命题令人兴奋。

不过,晋江的城市生活环境又难免令人失落。我从市区走到陈埭镇,犹如从城市进入乡镇,目之所及令人印象深刻,狭促的路网中不断有摩托车来回穿梭,马路两旁遍布着村民的自建小楼,无数隐秘在低矮楼层中的家庭作坊,鞋料鞋材被扔得遍地。

2021年3月8日,福建晋江,凉鞋生产旺季,在福建晋江一鞋厂,工人正在生产线上赶制出口的凉鞋。视觉中国 资料图

乌边港布满污渍,它直通泉州湾,外地人喜欢称之为“黑河”。河的两岸,分布着斑驳的鞋厂与宿舍,这条河的北岸有乔丹、德尔惠、美克,南岸还看得见安踏当年的宿舍和大厦。

北岸是特步创始人丁水波的家,南岸则走出了安踏创始人丁世忠,而361度老板丁伍号则是这两位在陈埭民族中学的同姓师兄。

他们自然成为晋江的创业偶像,南来北往的年轻打工者们,反复讲述着他们的财富故事,仿佛自己和老板的距离,只差一个暴富的机会,以及一个海外亲戚。

晋江是著名侨乡,当地人喜欢说“100万晋江本地人,300万海外晋江人”。

我开始对晋江的未来感到担忧,难道没有人注意到它吗?或者没有人力图去改变它吗?

晋江许多知名品牌已等不及了。2008年开始,晋江品牌纷纷将企业总部迁往厦门观音山。

晋江品牌列举了很多条将企业总部迁往厦门的理由,但归根结底还是城市段位和生活环境能帮助企业实现“品牌化”和“国际化”之路。

晋江老板们也很聪明,特地将企业注册主体两地分开,实现分别纳税,如此一来,两地政府都不得罪。

即使如此,它仍是晋江当地政府心头之痛。

从此以后,晋江当地政府进一步加速城市建设,以“城市带着产业走,产业城市联动走”的战略思路,最终让晋江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

这或许就是晋江的创业精神,无论是党政干部,抑或是企业家,似乎都在全身心的创业和拼命。

跻身“大城市”的晋江,下一个航向是哪里?答案或许是粤港澳大湾区。

就在这几天,由晋江党政主要领导和企业家代表组成的经贸交流团奔赴深圳、香港、澳门、广州、珠海进行招商考察,这次大湾区的行程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听说,为了这次大湾区的行程,经贸交流团的方案先后修改了30多次。

5天时间,5座城市,走访30家企业(协会),拜访17位乡贤,获得招商项目总投资额及供采订单金额都突破了百亿元。

海内外乡贤依然是晋江下一步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晋江市经贸交流团分别走访了广东晋江商会、香港福建社团联会、香港晋江社团总会、香港福建妇女协会、澳门晋江同乡会和广州晋江商会。几乎每到一处,他们都会抓住时机向当地政府和乡贤宣讲“晋江经验”,这也为晋江下一步发展存蓄力量。

此次走进大湾区,晋江把深圳创投集团作为第一站,目的很明确——对标学习深圳的先进理念和经验。

深创投创建于1999年,由深圳市政府出资并引导社会资本出资设立,目前管理各类资金总规模约4334亿元,已成为国内的国资创投机构中的头部标杆企业。

站在晋江方面的立场,希望跟深创投建立良好的合作协作关系,同时也期待深创投能组建专业团队、在晋江设立分支机构与管理基金,包括允许晋江派驻人员到深创投“跟班学习”。

把首个学习对象定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一定程度也说明了晋江的雄心壮志。

随后,晋江经贸交流团又前往香港交易所、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美亚娱乐资讯集团、远东发展集团和恒基兆业集团等多家政府机构和企业实体,寻找在大湾区技术创新和产业合作的可能性。

为了更好的招商,晋江特地在香港、澳门两地设立了“晋江市招商工作联络点”,以此积极促进晋江与这两座城市的交流合作。

很显然,福建晋江是内地最有条件对接大湾区的县级城市。

福建和大湾区两地的经济社会早已高度融合。改革开放初期,嗅觉敏锐的晋江人,马上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他们有的人是从晋江前往深圳,白手起家;有的人是从港澳回深圳投资,筚路蓝缕,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晋江人在创业,哪里没有市场,哪里也有晋江人在开拓市场。最终一步步把企业做大做强,成为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受益者,拥有庞大的产业和财富。

如何充分利用好“血缘、姻缘、地缘、情缘”的纽带作用,让海内外乡贤广泛参与到晋江的招商引资、基层治理和公益事业,已成为晋江历届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都特别重视的事。

2004年,在晋江市委统战部、驻深办以及在粤晋江籍企业家的奔走下,广东省晋江商会在深圳成立。

目前,晋江商会已成为政府和乡贤联系和沟通的平台。

改革开放初,到深圳打拼的晋江人很多都依靠港澳亲友的联系做生意,乡情、亲情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商会成立以后,它更具抱团发展的能量。

听说,晋江商会的成员分布在香港、澳门、广东深圳、惠州、佛山、广州、中山和珠海等地,他们大多是行业的佼佼者,经常组织回乡考察、参观、捐赠,对于家乡的任何事都积极热烈地响应。

他们还会成为晋江下一步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今年春节期间,晋江党委政府在晋江的一家酒店,特别为返乡过春节的海内外乡贤召开了新春座谈会。

这次座谈会的核心宗旨一如既往——为晋江下一个建设目标出谋划策。

(作者系澎湃新闻“理解城市”项目组成员。)

“理解城市”项目是澎湃新闻2023年新春伊始推出的一个城市观察专项计划。我们不仅依靠数据去理解城市,我们更用心去理解它。您有任何建议或者意见,都可以给我们写邮件:chenlf@thepaper.cn。

 

    责任编辑:钟煜豪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