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数据新闻源自公众,服务公众 |专访周葆华

2023-03-01 17: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说起数据新闻,你可能会想到数据图表、炫酷的可视化效果;可能会想到一些工具,比如Excel、Python、Tableau等等;也可能一头雾水。数据新闻在中国还年轻,但行业从业者、学术研究者、个人创作者们,已经围绕着它做了不少探索。

这一次,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白杨数新观察”团队和澎湃新闻“湃客·有数”共同推出系列访谈“数据新闻访谈录”。

我们抱着观察记录、答疑解惑的想法,采访了国内外十多位在数据新闻领域有创见、有思想的学者、媒体人及学子,阐释数据新闻的新理念新发展,介绍数据新闻教育的经验、方法和路径,分享数据新闻作品的创作过程,在数据新闻的业务实践前沿、行业发展前景、教学体系现状等话题中进行思维碰撞。

 

引言

2014 年被称为“中国数据新闻元年”,数据新闻的发展获得了重大突破,成为业界、学界的热点。此时也正值国内高校数据新闻教育的探索尝试阶段,周葆华是国内最早捕捉到数据新闻教育的教授之一。

在 10 年前国内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周葆华关注到《卫报》等媒体在数据新闻上的理念,结合自己在传播学和新媒体领域的定量实证研究的研究兴趣及新闻理念与实践,开始了数据新闻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在周葆华的倡议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于 2014 年 9 月首先开设“数据新闻与可视化”课程,成为全国第一批开设相关课程的高校院系。

“数据也是温暖的”是周葆华坚持在数据新闻教育和研究方面传递的观念。面对数据新闻以及数据新闻人应当如何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这一问题,周葆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以下来自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周葆华的对话。

周葆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新闻学院副院长,新媒体传播专业硕士项目主任。是教育部首批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曾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复旦大学本科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奖励。

周葆华在复旦大学设计、教授本科生前沿课程“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在澎湃新闻·湃客等平台设立课程实训平台“复数实验室”,带领一届又一届本科生围绕重要社会议题挖掘数据,创作数据新闻与可视化作品。所带领的教学团队曾获复旦大学“钟扬式”教学团队称号。

数据内容生产应警惕抽象经验主义|

Q1:同传统的新闻相比,您认为数据新闻具有哪些优势?

周葆华:数据新闻的优势体现在其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特点上。它有规范性的层面,比如新闻服务与公共利益。也有经验性的层面,通过数据的量化和计算研究去揭示并呈现事实,在一个整体层面上看到规律性的结果。

数据新闻和传统的新闻不是一个彼此替代或者彼此压倒的关系,而是一个相互配合与增益的关系。以我们做的上海基层治理的相关报道[1]为例,在基层治理问题中,我们不仅需要看到鲜活的个案,也需要从整体层面上去做一些数据的洞察。

数据新闻还能够把社会的数据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转化为有价值的社会服务。这个数据源自于公众,又服务于公众,可以说是一种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Q2:我们注意到,在当今数据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可能会陷入新闻价值挖掘和呈现的迷途。他们盲目追求“数据之大”,忽视微观层面的精准报道;过分重视数据的定量分析和可视化呈现,弱化传统新闻叙事和新闻价值。这类数据新闻报道往往高高在上,不接地气,没有“人情味”。面对这种“人性”与“技术性”的失衡,您认为应该如何破局呢?

周葆华:首先数据新闻中的人性和技术性在本质上并不矛盾,因为技术是要为人服务的,其本身是应以人为本的。报道中的数据要满足和服务于叙事,不应该变成一种数字游戏。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是新闻的选题和提问。如果选题本身就与人的命运有关,那么通常来讲它就容易有一个好的立足点。比如失踪儿童、家庭语言暴力、疫情,这些作品的选题都是从人出发,因此就会与很多读者的感受和体验相通。人文关怀本身就蕴含在了新闻选题当中,那么后续的数据分析就会自然而然地服务于人。

第二点回到数据分析的问题。这与研究层面上米尔斯提出的反对抽象经验主义相似。数据新闻虽然不是学术研究,但也要防止这种抽象经验主义。在抽象经验主义下我们只能看到数据本身的统计,但是数据的背后到底发现了什么,可能是虚无缥缈的。有一些数据为什么读起来没有感觉,除了选题层面以外,也在于数据当中可能缺少新闻点的发现,没能将引发读者兴趣和共鸣的数据挖掘分析出来。如果没有洞察到一些比较贴近现实的新闻点以及大家关心的问题,那么被一堆数据淹没就会使人产生一种空虚的感觉。

第三点是通过多元多重数据和资料的相互配合来提升数据新闻的深度。多重数据和多元数据,指广义的数据和资料。不仅仅是量化数据,也包括质化的数据和采访的故事。有时我们的数据新闻报道常常会依赖文本数据,因为文本数据是比较可获得的,但是它可发现的事实较为单一。例如我们只知道词频是什么,背后很难再去讲更多可以发现的东西,但我们如果把采访加进去、把读者、市民的一些反馈加进去,就如同量化研究跟质化研究的配合,可能就会打破原来单一数据的局限。

数据新闻其实恰恰是找到了一个新的分析手段,让我们更好地讲述人的故事。我们希望在实践过程当中放大技术和数据带来的优势,讲述更好的新闻故事,而避免报道变成一个抽象且没有内容的空壳

 

数据新闻教育要培养为大众服务的复合型人才|

Q3:作为国内最早捕捉到数据新闻教育的教授之一,最开始您是怎样接触到数据新闻这个领域的?您有过丰富的海外学习和交流经历,这对您之后的教育工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周葆华: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比较自然的过程。一方面因为我的研究兴趣主要在传播学和新媒体的定量实证研究。另一方面,国际国内整个数据新闻的潮流开始兴起,在互联网的环境之下,人们开始更多地与网络数据打交道。因为我比较关注新媒体,所以很自然地就接触到了这方面的信息。

在海外学习交流过程中,他们系统化的上手训练让我印象深刻。有很多门课支撑一个知识体系,每门课中的动手训练很强,很多老师对教学也很投入、态度很认真,这对我的教学工作有影响。把书教好是我们的使命,是一个与生俱来的、应当要去做的事情。怎么把教学的质量提升好,把教学做得有味道、有声有色,能够对同学有帮助才是最重要的。

 

Q4:在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课程当中,您设计了复数实验室课程实训平台,采取这种学习实践展示模式的初心是什么?

周葆华:做数据新闻是一定要动手的。复数实验室实际上有三种功能,第一个功能是实践教学,第二个功能是作品发布,第三个功能是希望推动一些创新实验

起名“实验室”的原因也是想要改变很多人对文科的误解,认为文科都是坐而论道,缺少技术含量的。我们希望通过复数实验室完成课内外全链条的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疫情当中,我们围绕上海的基层治理、“团长”等话题产出了很多作品。这些作品完成后再通过复数实验室的品牌在公共媒体上进行发布,也获得了比较好的社会价值。现在我们实验室也在和学生一起尝试做一些探索和实验,例如算法新闻、沉浸式的可视化等。

 

Q5:实践中学生们的兴趣强项和弱项会在哪些地方?其中有没有令老师印象深刻的作品?您认为一篇优秀的数据新闻应当具备哪些特点呢?

周葆华:我认为一篇好的数据新闻,首先需要有社会关注与公众关心的选题,不能只是自己自娱自乐。然后内容要有人文关怀,能够引发社会的共鸣和共情。同时数据本身要非常扎实,要能够从数据当中真正发现一些新闻点。

同学们通常对这门课的可视化部分最感兴趣。大家就觉得有趣,做出来也美观。但数据新闻首先还是一个新闻,然后才包括“硬核”的数据分析。所以我认为同学们还可以再更全面地去关注投入兴趣。

同学有时初始会比较关注一些软性的、与个人兴趣相关的选题,所以我们老师在这方面会有意识地做一些引导。一方面建议同学多跟其他人讲讲自己的选题,不能只在一个小组的同学中讨论。比如小组里的大家打某一款电竞游戏打得很嗨,就觉得这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新闻选题;但跳出自己的小圈子,跟家人、其他专业的同学讲一讲,就会拓宽选题的视野。因为新闻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公共传播,所以它需要公共兴趣和公共利益。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因势利导,建议同学把这种个人兴趣与公共兴趣结合起来。例如有的同学对电竞感兴趣,我们就会建议他们看看是不是能从一个行业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简单的打哪个游戏出发进行研究报道。后来有同学确实做了一些关于电竞的行业数据题材的报道,反响也很不错。

在这个过程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学生作品还有很多。复数实验室发表过一个作品叫《宝贝回家:7万条数据解读儿童拐卖与遗弃》[2],获得了数据可视化的银奖。首先选题有人文关怀,然后通过数据的条分缕析,层层递进,最终比较清楚地讲述了儿童拐卖的问题。还有《原生家庭之殇:从5243条数据看家庭语言暴力》[3]这个作品,当时恰逢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大火,结合生活中的观察,该小组同学发现许多父母在不经意间对孩子话语如利剑般伤人,这种语言暴力行为值得反思。这个作品发布之后,阅读量非常惊人,因为它触动了很多家长的反思与思考。这个作品也很好,既有人文关怀也有社会意义,并且它的数据也做得比较扎实。

图片来源:复数实验室✖️湃客·有数《原生家庭之殇:从5243条数据看家庭语言暴力》

Q6:您认为应当如何培养优秀的数据新闻人才?

周葆华:数据新闻是一个需要文理交叉融合的创新型教学领域,所以它强调复合能力的培养,我把它叫做科学、艺术跟人文的一种结合。因为数据的获取和分析都要讲科学;可视化要准确且美观地传达信息;整个新闻选题和叙事背后要有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所以在复旦,同学们对这门课是非常感兴趣的,评价也很高,当然也挺辛苦,都说它是“硬核课程”

为了培养复合能力,组建教学体系和框架体系就很重要。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强调数据驱动的新闻叙事的整体思维。首先让大家明白,数据跟新闻不是“两张皮”的问题,不存在机械的先有数据后有新闻,或者先有新闻后有数据。你在想选题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在考虑这当中有什么数据。然后在实践层面,要将数据的获取,清理,分析,可视化四个核心流程具体地教给学生。最后是产品化的考核,以产品、作品来说话。

我通常有个说法是“给同学打开一扇窗”,特别在大学本科的教育,我们需要为学生打开很多门,打开很多窗,更多的还是需要学生自己再往前走,看到更美的风景。但是我们能把这扇窗给同学打开,让他们知道这里面的精彩之处,那么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关注普通人的情感在学术研究中十分重要|

Q7:您在学术论文《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社交媒体、集体悼念与延展性情感空间——以李文亮微博评论(2020-2021)为例的计算传播分析》[4]中既讨论了网络哀悼现象的宏观特征,又研究了这些特征背后隐藏的个体情感体验,当时是怎样考虑的?

周葆华:新闻跟学术论文其实都是一种对历史书写的努力。这是一篇学术论文,主要讲关于网络哀悼的理论问题,但学术论文也不应该是面目可憎和枯燥乏味的。做学术研究是我们参与社会的公共生活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所以在这当中关注普通人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这样一些案例当中,人们的情感非常鲜活,非常打动人。所以我认为既需要考虑网络哀悼当中反映出什么样的普遍的理论问题,也应当记录下普通人的情感。

我们书写的学术论文,不能离这个时代人的命运和感情太远,毕竟我们都是活生生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我们有自己的理论关怀,也有严谨的理论阐释和数据分析,但在这当中完全可以保存和记录普通人的故事、讲述和心灵。所以我认为学术人也有一种公共责任,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做一些书写和保存历史的努力。

 

数据新闻未来的发展与其自身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有关|

Q8:您怎样看待数据新闻未来的发展?

周葆华:数据新闻的发展有点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个中心就是新闻的核心价值。数据新闻首先是一个新闻,是一个以数据驱动产生的新闻叙事。所以它要能在社会当中发挥更大的价值,首先要反映新闻的核心使命,也就是同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公共兴趣有关。因此数据新闻需要和新闻内在的要求紧密关联在一起,才能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而两个基本点,一个是数据的基本点,即高质量的数据,以及社会的数据的充分开放和流动;另外一个基本点则是技术的加持带来的新体验,新的数据新闻生产方式、分析方法与交互形式,包括算法和元宇宙沉浸感等新的可导航空间的形态。

所以我认为数据新闻未来的发展,可能与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有关。它符合新闻的公共传播意义的核心使命,同时又在数据和技术这两种核心力量的驱动之下,继续不断地发展前行。

 

参考资料

[1]《数读上海居委会:疫情下城市的“末梢”治理难在哪》:https://mp.weixin.qq.com/s/0Dn55ttOtw4CHpDAXz6IVQ

[2] 《宝贝回家:7万条数据解读儿童拐卖与遗弃》https://view.inews.qq.com/a/TWF2018071902289107?uid=372472086&chlid=news_news_top&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3] 《原生家庭之殇:从5243条数据看家庭语言暴力》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250520

[4] 周葆华,钟媛.“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社交媒体、集体悼念与延展性情感空间——以李文亮微博评论(2020-2021)为例的计算传播分析[J].国际新闻界,2021,43(03):79-106.DOI:10.13495/j.cnki.cjjc.2021.03.005.

 

采写 / 宋海彤 郑欣文 曾加节 甘番云 缪阳

编辑 / 程柏冰 甘思一

统筹 / 詹新惠 汪惠怡 湃客·有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