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iMessage怎么没管住“领导号码”电信骗局?

澎湃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
2023-02-28 18:3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你收到过这样的短信吗?“我是XX领导,这是我的新号,之前的号码已停用,请惠存!”

据云南西双版纳警方披露,诈骗分子利用苹果手机自带的iMessage即时通信功能冒充“领导干部”,对不特定群众群发诈骗信息,只要当事人回复信息后,诈骗分子便通过iMessage功能进行对话,利用“花式”理由对其进行诈骗。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财会部门工作人员往往成为这类骗局的受害者,谁能想到“领导”会骗自己的钱呢?谁能想到苹果的iMessage会有诈呢?

iMessage作为苹果手机自带的即时通信工具,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专属的通道保障。现在这个“正规”的通道却出现了“失守”的情况。早在几年前,iMessage的群发灰色业务就颇为繁荣。据媒体报道,一些网络平台的商家,根据群发信息条数设置了不同的价格区间,收费标准各不相同,每条价格在0.15元左右,十万条以上甚至低至0.07元每条。并且,也均表示可以发送任何内容,“包括赌博、开发票等敏感内容”。显然,对于这类泛滥的短信群发“黑产”,有必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绝不能让它成为网络诈骗和垃圾信息轰炸的推手。

“正规”渠道失守,杀伤更大,因为受害者不设防。不仅是iMessage出了问题,还有看似正规的106短信。上海市消保委2月28日公布的调查显示,76%的消费者表示经常收到“106”开头的垃圾短信,当下,传统短信通过互联网技术升级后,106短信已经成为坑害消费者的工具,以消费者反映较多的标注“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贷款类短信为例,竟然没有一条是真的。

要知道,106短信是基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提供的短信端口发送的短信。运营106开头短信的企业都是需要电信管理部门发的资质牌照的。“浓眉大眼”的106短信也参与骗人,这就得追问监管了。

以上两类诈骗的手法虽然不一样,但都借助了正规的信息发送渠道,往往更容易以假乱真,而且较过去利用伪基站群发短信的危害更大。

说到底,不管是国内的电信运营商,还是苹果方面,对于垃圾短信通道的出口必须担起法律责任,不能任由垃圾短信乃至诈骗信息借正规通道来招摇撞骗和洗白。

拿着运营商的正规资质,做着发送垃圾信息的生意,短信群发代理商们为何能够逍遥法外?运营商是否尽到了该有的资质把关责任?苹果手机系统对于群发的iMessage垃圾信息,又为何未能作出有效的干预?这些疑问,也需要相关垃圾信息群发的出口方给出一个负责任的说法。

    责任编辑:沈彬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