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2)》: 北京连续保持第1,重庆首次进入20强

2023-03-02 13: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3年2月12日,“2023首科新年论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创新模式”在京成功举办。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发布年度品牌研究成果——《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2)》。

2022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及排名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2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前20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杭州市、南京市、苏州市、武汉市、天津市、西安市、合肥市、长沙市、成都市、珠海市、常州市、东莞市、无锡市、济南市、青岛市和重庆市。

其中,北京连续多年保持第1;上海首次超越深圳,跻身全国第2;重庆市首次进入20强;东莞市和济南市重返20强。

从地级市排名看,2022年,中国地级市科技创新发展总指数排名前20位的城市依次是苏州市、珠海市、常州市、东莞市、无锡市、佛山市、舟山市、嘉兴市、湖州市、芜湖市、南通市、镇江市、丽水市、绍兴市、扬州市、惠州市、温州市、威海市、绵阳市和东营市。

其中,苏州市连续多年保持地级市排名第1。

36个省会与副省级城市的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偏高,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杭州市、南京市、武汉市、天津市、西安市和合肥市。

此外,9个城市排名进入全国前10,28个城市排名进入全国前50,西宁市排名相对靠后,未进入全国前100名。

报告对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总指数排名前50名城市的2021-2022年排名变化进行对比,发现城市排名整体相对稳定,排名波动超过20个位次的城市仅有4个。

其中,排名跃迁较大的城市由高到低依次为拉萨市、丽水市、舟山市、东营市、呼和浩特市、马鞍山市、绵阳市、太原市、长春市和威海市,上述城市跃迁位次均超过10位。

与此同时,大连市、昆明市、扬州市、厦门市、宁波市、温州市、郑州市、徐州市、珠海市和嘉兴市等10个城市科技创新指数得分排名出现下滑,但8个城市下滑在10个位次以内。

2022年,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南京市、广州市、杭州市、武汉市、苏州市、西安市、珠海市、成都市、合肥市、天津市、无锡市、青岛市、常州市、长沙市等17座城市依然占据前20强,整体波动相对平稳。

东莞、济南重返20强,重庆首次跻身前20强,重庆排名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指标排名上升。

厦门市、宁波市和郑州市3座城市跌出前20名。厦门市、宁波市跌出20强的主要原因是创新资源指标排名有所下降,如万名从业人口中科学技术人员数、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等指标得分明显下降。郑州跌出20强的原因是创新环境排名有所下降,例如平均融资披露金额、人均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等指标排名出现下降。

按照人口规模,中国城市可以划分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Ⅰ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中等城市、Ⅰ型小城市和Ⅱ型小城市7种类型。报告显示,超大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水平显著领先于其他规模类型城市。

从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武汉市、天津市、西安市、成都市、重庆市和郑州市。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总指数均值为0.3971,为全国均值的2.7倍,除郑州市以外,其余8个国家中心城市均排名全国前20,说明国家中心城市在城市科技创新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国家中心城市排名波动相对稳定,部分城市稳中有进,郑州市排名下滑较多,由第18名下降到第23名。

“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是“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推进广阔跨区域合作的重要载体和行动者,包括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10个城市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16个城市。2022年,26个节点城市均值为0.2654,高于全国均值0.1454,整体创新实力较强。除西宁市、三亚市和湛江市外,其余的节点城市总指数得分均高于2022年全国均值。

报告按31省区(市)、7大区域和19个城市群对城市进行归类分析。

从省区(市)排名来看,2022年,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前5的省区(市)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江苏。从地理区位看,省区(市)的科技创新水平整体呈现“东南强、西北弱”的特征。

2022年,19个城市群总指数均值为0.3064。其中,珠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具有领先优势,总指数得分为0.8143;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紧随其后,总指数得分分别为0.6599、0.5453。

思考与建议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思路,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应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创新模式,意义更加重大。

当前,中国各城市科技创新实力差距较大,创新资源配置和要素布局存在较大优化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化改革,打破资源流动鸿沟,充分激发市场动力,真正释放创新要素活力。

此外,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创新挑战,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必须坚持“走出去”,加强与世界主要创新城市的链接,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探索形成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

最后,人是创新之本,城市科技创新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建设人才友好型的创新城市。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自2017年首次发布以来,已连续发布6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报告构建了“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指标体系,以中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从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创新绩效等4个维度,全景式地揭示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水平和主要特征,挖掘城市科技创新规律,并提出推动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