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锐评 | 王璠:《钢的琴》:矛盾多重奏

2023-03-03 13: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王璠 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矛盾多重奏——《钢的琴》影评

王璠

《钢的琴》海报(图片来自互联网)

摘要:《钢的琴》是一部由张猛执导,王千源和秦海璐主演的电影。讲述了一位东北父亲为了女儿,发动朋友用钢铁造出一架“钢”琴的故事。[]这部影片中充斥着矛盾,本文从喜与悲、真与假、破落与新生、个体与时代四个角度,分析《钢的琴》中矛盾的艺术。

关键词:《钢的琴》;矛盾

一、引言

《钢的琴》的艺术魅力体现在一种矛盾的设计中。它并不是一部纯粹的喜剧片,它的整体架构有别于现在喜剧电影惯用的套路“喜头悲尾”,它的喜与悲是杂糅的。它也不算一部传统的文艺片,它没有晦涩的文艺感和花哨的艺术技巧,而是用充沛的情感引起观者的共鸣。导演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诸多强烈的对比,但这些对比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构成了一个相互交织融合又对立分离的复杂体系。总结起来就是:喜剧的外衣包裹了一个悲剧的内核,戏剧的舞台上表演着真实的生活,绝望的泥淖中挣扎着不屈的灵魂,一群平凡人物投射出时代的影子。它是复杂的,矛盾的,也是独特的,迷人的。

二、喜与悲

(一)喜丧

百度百科给予这部电影的定义是喜剧电影,因为它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欢快而诙谐的,但不难发现,其中的悲情色彩又是十分浓厚的。其实影片在开端就已经交代了喜与悲的关系。在一个老人的葬礼上,陈桂林的婚丧乐队奏喜乐,还有小孩表演杂耍,这可看作一种喜丧。外国著名导演泰勒将喜丧看作一场喜剧,称为“comedy funeral”,就像把这部电影定义为喜剧电影一样,这种看法其实缺失了“喜丧”的真实内涵,有学者认为喜丧的原因是人们认为死亡其实是一种新的开始。其实这部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喜丧”,这是对过去的一种祭奠,又让人看到一种希望。

(二)绝望的幽默

电影中对于喜与悲的表现还有多处,比如王抗美听说陈桂林要离婚时,说:“我们现在都一样了。”陈桂林说:“我们可不一样,我是离异,你是丧偶。”再比如陈桂林为借钱买钢琴拿肉讨好二姐,一转眼肉却被偷了。本来想向好朋友借钱,却又搭了二十块钱进去。面当造琴木料不够的窘境时,汪工说“没有咱工人克服不了的困难”,陈桂林接着说:“对。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等等。

这些玩笑是一群小人物的自嘲。他们见证过东北的繁荣,也享受过在那个繁荣时代作为工人的幸福,但美好的生活逐渐成为一种回忆,时间留给他们的只剩下苦涩,这些苦涩又随着时间在不断堆积。他们也许曾经想过抗争,企图留住繁荣,留住幸福,就像老工人极力要留下老烟囱一样,但烟囱倒了,他们的梦也许也死了。包袱是响的,砸在人心也是疼的。自嘲与戏谑是对过去的悼念,也是对他们悲伤的一种独特的宣泄方式。这部“喜剧电影”有一种黑色幽默的感觉,把痛苦与欢笑、残忍与柔情揉碎后拼凑,形成一种独特的喜剧效果,一种“绝望的幽默”。一种让你觉得发笑,但又笑不出来的幽默。

《钢的琴》海报(图片来自互联网)

三、真与假

(一)真实的躯壳

这部电影的架构给人以真实的感觉。“文化—思想—性格—动作—细节”其剧作元素都是简单且朴素的。采取的是连续蒙太奇,以时间为线索展开故事,且运用大量长镜头,在最大程度上描绘出贴近现实的人物形象,以及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对人物的思维模式的影响,这种极强的真实感具有很强的共情效果,我们悄声跟在镜头之后与每个人擦身而过,静寂无声,而后凝视。

它极具新现实主义的特征。首先,它具有鲜明地记录性,着重刻画社会中最底层人们的真实感受。之所以能给人强烈的共情感,是因为这些角色的塑造都深深植根于现实的土壤,陈桂林等一批迷惘的下岗工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发展困境下基层职工的代表,陈桂林的前妻及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们也真实反映了东北青壮年的严重外流。其次,电影在展示人物对话时,多采用长镜头和全景,长镜头的本质是展示一个整体,其连贯性和纪实性这大大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最后,电影不加修饰地大量使用东北方言,例如形容汪工的“老有派了”等。这些生活化的语言让这部电影更富有新现实主义的纪实性,可以有效增加共情感。

(二)浪漫的灵魂

从细节入手,这部电影却堆砌了许多超现实的元素。它有一种库斯图里卡式的魔幻感。即在真实感下藏着怪诞,比如陈桂林一众开着屠宰车去偷钢琴,竟一起抱着猪肉开始大合唱。在偷钢琴被发现后,同伙都已逃窜,陈桂林却在雪地里弹着钢琴,冰雪地里一束耀眼的光束突然打在他的身上。再比如汪工在和其他人探讨烟囱去留问题,镜头一转:冷暖两束光打在陈桂林和淑娴身上,他们在舞台中央,唱起歌跳起舞来。心理蒙太奇的运用,起到了戏剧化的作用,营造非真实感。唯美中杂糅着几分凄凉,浪漫中突出了几分荒诞。

这部电影实现了理想生活与真实生活、现实与虚幻的有机统一。是一部带有浪漫色彩的诗意新现实主义作品。我们看到的不是鞭挞、不是批判、不是世间的恶。而是一种单纯却丰富的呈现,一位位现实中的人走上了荧幕,用独属于他们的浪漫讲述着现实的故事。《钢的琴》给人以舒服的观感,就是因为它掌握好了平衡。在真与假的交织中,让观者真正能在共情中思考,在思考中共情。

《钢的琴》海报(图片来自互联网)

四、破落与新生

(一)意象

电影的开始,陈桂林身处破旧车棚的,他衣服老旧,左侧是极具年代感的墙和破旧的电动车。另一侧是小菊,她处在新的完整车棚下,她身着毛呢大衣,手持名牌包包,她的旁边是排列整齐的小洋房。这里的新与旧的对比是鲜明的,体现在双方的经济状况上,也体现在两种价值取向上,同样面对东北工业基地的衰落,陈桂林和他的一众好友依旧呆在家乡,不论是搞乐队、卖猪肉还是倒卖钢材,他们大都是安分守己的,认为劳动是能创造幸福的。相反,小菊嫁给了一个假药贩子,过上了不用奋斗就能享受的日子。

再比如影片中担任重要象征意义的烟囱,它是工厂的代表,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代表。烟囱沉重高大,它深深的扎在了东北这块土地上,也重重压在了陈桂林等下岗工人的思想上。滚滚的浓烟,遮盖了东北的天,也遮住了工人的眼,让他们迷茫而不知所措。听说烟囱要被拆,反应最大的就是那一批老工人,甚至连陈桂林的痴呆父亲也在其中,怀旧的背后是对旧的生活方式的一种留恋,甚至表现为对新生活的一种抗拒。最终烟囱被炸了,老工人们最终目送着他们的老战友离开,也挥别了那个时代。

(二)情节

陈桂林是影片中连接新与旧的关键人物。明知道即使有了钢琴,女儿很大几率也不会选择他,明知道造钢琴对于一群根本不懂钢琴、又没有多少钱的工人有多难,但他还是选择了造钢琴,并且这种念头从一开始便十分坚定,很显然这是一种挣扎。从一个陈桂林,到一群陈桂林,他们从无到有,完成了一个看似怪诞的壮举。在最后,钢的琴还是造出来了,琴在众人的注视中,从废弃杂物中缓缓被吊起,陈桂林的女儿让这架承载着曾经的一切的琴终于发出了轻快的声音,他们也在拉镜头中慢慢远去,留下的仅仅是他们所发出过的声音。我们不知道挣扎的结果如何,不知道她女儿的选择如何。但比起结果,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过程,这是不向生活低头的挣扎。

(三)拍摄手法

这部影片也实现了新与旧的有机统一。多出画面采用水平横移镜头的变现手法,而这被认为是拍摄的大忌,因为它不符合人眼观察情境的特点,这种机械特征多被应用于鬼片的拍摄。但导演却大胆地将其运用到拍摄中,用新颖的电影语言来表现现实的残酷。这部电影更像是一首挽歌,将过去埋葬,与自己和解。怪诞的背后,留给观者更充足的思考空间。

(四)新=好?旧=坏?

作者对待“新与旧”和“好与坏”并没有一一对应,陈桂林和一帮兄弟,他们作为“旧”的代表,他们却重情重义,积极乐观,也非顽固不化之辈。烟囱作为“旧”的代表,它并不是被狭隘地作为一个阻碍时代发展的形象出现的,它更多的是被看作一种承载无数东北老工人美好回忆的标志。因此在导演眼中,“旧”事物不等于坏事物。同时,小菊作为“新”的代表,她的财富却非靠自我打拼获得的,而是嫁了一个假药贩子。出外打工的青年作为“新”的代表,他们没有帮家乡脱贫,而是在摆脱贫困的家乡。“新事物”也不等同于好事物。影片整体的基调是在怀旧,但诗性怀旧电影不是光晕渐黯, 而是灵光重现。《钢的琴》对精神世界的构筑与形塑, 使废墟显得生机勃勃。

《钢的琴》海报(图片来自互联网)

五、个体与时代

(一)景别

在景别的运用方面,导演尽显全景和远景的独特魅力,镜头着重表现的不只是角色,还有人物所生存的环境,例如当后景矗立着大烟囱时,前景是两个人在争执。从整体来看,电影的后景是正在变革与拆迁的东北老工业区,前景是迷茫彷徨却又在挣扎的小人物们。画面中大的建筑物与小的人物形成强烈反差,凸显了面对钢铁文明的褪色和即将远去的时代,普通人的渺小卑微与无可奈何。

(二)人物与情节

在人物与情节设计方面,陈桂林们代表着“旧”——属于他们的辉煌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他们之间的故事也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记录与怀念。他们没有沉入历史的泥淖中,他们还在挣扎,用一腔热血做着体面的告别。陈桂林造钢琴的想法无疑是荒诞的,但最终这个梦想还是聚集了一群“陈桂林们”。有妻管严的猪肉贩大刘,因拉不下脸不肯外出打工的二姐夫,下岗后做起不光彩事情的胖头,小混混头目季哥,昔日知识分子男神汪工,以及与陈桂林各取所需的对象淑娴。这些人都是“旧”的典型代表,他们是当时社会的缩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这个“失落的阶级”所做的事。影片的最后没有皆大欢喜,陈桂林父亲去世,季哥被警察带走,胖头的女婿离开家去了外面打工,两个烟囱被炸掉,钢琴虽然做好,女儿也没有跟陈桂林。他们失去了很多,但同时也得到了:陈桂林与淑娴开始了另一段恋情,胖头因为外孙女的到来而变得忙碌,季哥不再做非法勾当,这些曾经“失落的阶级”,开始拥抱新的生活,这也暗示着他们的命运,现实带给他们的并非都是时代的苦,一种新生、一种希望在这个阶级中逐渐显现。

(三)主题

导演张猛用一个极具诗性的现实主义温情故事来表现时代这样的宏大主题,通过以小见大,折射出社会巨变之下人们的心理动荡,呈现出的是一幅关于繁华隐忍谢幕的残卷,一首关于激情燃烧岁月的挽歌。这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社会主义体制的敬意与留恋,表达了工人阶层面临巨变的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钢的琴》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2%A2%E7%9A%8

4%E7%90%B4/30861?fr=aladdin

[2]新宇影评:《一次重拾自我的试听圆梦——评电影《钢的琴》的视听语言》

[3] 赵理惠. 《钢的琴》视听语言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

[4]张猛,皇甫宜川,石川,蒲剑.《钢的琴》四人谈[J].当代电影,2011(06):39-47+163.

[5] 戴锦华.阶级,或因父之名—谈《钢的琴》

[6]孙萌.轮回的路径——从《艺术家》与《钢的琴》看诗性怀旧电影[J].文艺研究,2012(08):24-31.

(本文为北京大学本科全校思政选修课《光影中的百年中国》2022年度期末作业,获得“新青年电影夜航船2022年优秀影视评论”))

本期编辑 | 冯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锐评 | 王璠:《钢的琴》:矛盾多重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