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冠脉造影术后4大非冠脉并发症,如何正确识别和处理看这里

2023-03-12 07: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干货满满!

引言

冠状动脉造影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主要检查之一,其是一种有创性诊断技术,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准确识别和及时处理并发症十分重要。并发症主要包括冠脉和非冠脉并发症两大类。本文主要汇总冠脉造影非冠脉方面的并发症防治。

冠脉方面有哪些急性并发症?如何正确处理?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进入医生站网页版,无需下载APP,搜索”冠脉造影术后“文章可学习更多内容~

过敏反应

1. 临床表现: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常与其特性、类型、剂量及患者自身的易感性密切相关。依其对造影剂反应的轻重分为三型。

(1)轻度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感、流涕、大汗、尊麻疹等。常不需处理,可自行缓解;

(2)中度反应:有声门水肿、支气管痉挛、眼睑水肿、呼吸困难、寒战、中度荨麻疹等,此型反应积极处理;

(3)重度反应:有血压下降、循环衰竭、肺水肿、中度呼吸困难、昏迷、心律紊乱等。此型反应应紧急抢救。

2. 造影剂过敏的预防

(1)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这对造影剂过敏往往有预测价值;

(2)术前严格碘过敏试验;

(3)对碘过敏试验阳性反应患者,于术前以1ml非离子造影剂如优维显、欧乃派克静脉推注,同时点眼,再次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

(4)动脉穿刺成功后,对碘过敏试验阳性患者,常规经静脉给予地塞米松5~10mg或非那根25mg,以防止术中出现过敏反应。

低血压

冠脉造影后低血压不少见,应予以高度重视和积极处理。预防低血压的关键是及时发现原因和处理血管迷走反射、大量出血(腹膜后血肿)、心包填塞和急性肺栓塞等并发症。对于血容量不足者,应积极补充血容量。

注意: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慎用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部分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后可出现胸闷、心悸甚至胸痛等酷似心绞痛的表现,多与造影剂应用有关,应加以鉴别,并应严密观察心电图及生命体征变化,避免盲目应用扩血管制剂而加重病情。

血管迷走反应

1.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头晕或神智改变,严重者可以意识丧失。部分患者可感气促、心悸、极度乏力。而最重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状态。一般是良性过程,积极处理,多可迅速恢复。若不积极处理,在严重瓣膜病、冠心病等患者,血压、心率过低可能出现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2. 预防措施:术前常规静脉注射阿托品0.4~0.8mg;术中常规准备阿托品注射液;充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必要时可给予安定5mg口服或10mg肌肉注射;穿刺血管或拔鞘管前应充分麻醉,消除疼痛刺激;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充分扩容以补充血容量;拔出鞘管时床边应准阿托品、多巴胺等药物以便及时应用;严密监测血压、心电。

3. 处理措施:对心率缓慢者,可静脉推注阿托品0.5~lmg以提升心率,对抗迷走神经作用;对血压低者,可先给予多巴胺5~10ug/kg体重持续静脉点滴,以维持血压大于90/60mmHg 或恢复至术前血压态为宜,同时积极快速补充血容量,可给予5%糖盐水快速静脉滴注。

外周血管并发症

(一)局部出血及血肿

1. 处理无论上肢或下肢,任何一个动脉穿刺点均可发生出血,而形成局部血肿。

2. 出血和血肿预防的关键在于:

①严格、规范、准确的股动脉穿刺;

②避免反复、多次穿刺股动脉;

③严格肝素用量;

④减少操作时间;

⑤拔鞘前触摸鞘管走行方向。

3. 处理措施:

①少量出血或小血肿如果不压迫神经或造成血流障碍,无症状者可不予处理。小血肿可以自然吸收。

②血肿太大伴失血过多引起血压下降者:

1)重新压迫止血,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或止血夹压迫止血;

2)立即给予补液或输血补充血容量;

3)如果上述方法仍无效,应请外科会诊,采取外科手段进行处理。

(二)假性动脉瘤

1. 血肿在动脉穿刺处与动脉相通,形成假性动脉瘤。收缩期血流从动脉内流出到血肿腔内,舒张期则可回流到动脉内。由于瘤壁无动脉壁组织,故叫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均局限在穿刺部位。

2. 预防及处理:

①避免两次或多次刺入动脉,一旦刺中动脉而未成功时,即改换对侧穿刺;

②假性动脉瘤多在穿刺后3~5天,发现局部有约2~3cm包块,可有搏动和血管杂音;

③小的(直径在2.5cm以下)假性动脉瘤可局部包扎压迫,减少活动,1周内可以消失;

④大的假性动脉瘤应请外科进行手术矫正。

(三)血管穿孔及处理

偶尔在有阻力情况下用力推进钢丝引起血管穿孔。如果发现钢丝行走有较大阻力,且在透视下钢丝行走路线不对,钢丝在局部呈屈曲状,造影发现造影剂外溢,在局部滞留,则可诊断血管穿孔。多数情况下,血管穿孔可自行闭合,不会引起大出血等并发症。但较大血管穿孔呈撕裂状可引起大出血需外科处理。

穿刺局部出血或血肿过大,可产生失血性休克;临床上一旦诊断应立即处理包括输血和压迫止血,必要时行外科修补止血。

参考文献:

1. 荆媛,王平,任绪功,等. 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发症的防治[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2,18(10):541-543.

2. 屈子涵.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症的二级预防[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9):220-222.

责任编辑:彭建萍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原标题:《冠脉造影术后4大非冠脉并发症!如何正确识别和处理看这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