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奇·趣纪录片|真菌和暗网

白肉
2023-03-11 10:17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编者按:如果你也喜欢奇奇怪怪的纪录片,欢迎收藏本栏目。

《真菌王国》(The Kingdom: How Fungi Made Our World)

最近在看德剧《种群》,科幻题材加木村拓哉,基本无法抗拒。当中有一个片段令人头皮发麻。

一名法国主厨从海鲜市场购回了大量新鲜龙虾。在处理中,一只龙虾当场自行爆破,喷了主厨满脸汁液。不久主厨横尸街头,接触过龙虾之人相继死去,坏消息接连不断,龙虾废料当时被作为垃圾处理进入了供水系统,法国城市的瘟疫爆发了。有医生发现,所有感染者都死于一种创伤弧菌。正常来说,人类血液中有消灭弧菌的细胞。只是这一次,弧菌反会消灭血细胞,速度惊人。它们集体变异了。

看着创伤弧菌在快乐地吞噬血细胞,恐惧感如电流一样通贯全身。

据专家的保守估计,全球真菌约有150万种,目前人类已知约12万种。

真菌种类繁多,形态迥异,展现形式丰富多彩。比方说,水果发霉、腐烂的树干上云片状的结构、地上的蘑菇、高原地区的虫草、银耳、灵芝……真菌大小差异很大。做面食都要放的酵母,它是单细胞生物,非常微小,肉眼不可见。有的蘑菇十分巨大,最长能有半人高。

纪录片《真菌王国》真是徐徐展开一幅色彩斑斓、线条丰富的画卷。三年的真菌探寻之旅,还采访了来自世界顶级大学如牛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植物园以及其他知名大学和协会的教授学者们,使得本片极具视听感。

《真菌王国》海报

哪些真菌可以食用?什么真菌是有毒的?为什么现在的科学家认为,真菌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为什么说没有真菌就不会有森林?

摄影师Stephen带领全球真菌爱好者一起踏上一次寻菇之旅,为大家揭秘一个神秘的蘑菇王国。这位摄影师在真菌摄影界名声赫赫,他走遍各地,搜寻了上千种你根本没见过的漂亮真菌,你会发现原来自然界这么神奇,孕育出如此美妙的生物。

真菌可以在动物和植物上寄生,从而引起病害,寄生在人体上可以引起疾病。真菌可以与藻类共生,这种共生体,我们给它起一个特殊的名字叫“地衣”。真菌与藻类紧密地结合,形成了一个共生体,藻类提供真菌所需营养,真菌的分泌物能使藻类生长,它们之间是互惠共生。真菌还能与植物共生,形成菌根,帮助根系更好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

《真菌王国》剧照

真菌对人类和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在进行细菌培养时,培养皿受到了真菌污染。“真菌产生了抗生物质抑制了细菌的生长,产生了抑菌带,弗莱明因此发现了青霉素。青霉素不能小视,被发现以后,将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了20岁。后来又陆续发现了头孢霉素、灰黄霉素、麦角碱、胡萝卜素、核黄素等一些药物,它们都是由真菌产生的。

真菌在工业上除了用于酿造以外,还有其他的用处,比如说,亚麻的脱胶、织物退浆、造纸工业、制革工业、甘油发酵、有机酸的生产、食品发酵,等都离不开真菌。因为真菌可以分泌果胶酶、淀粉酶、蛋白酶等酶类,它们在工业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真菌王国》剧照

林恩·博迪教授说:“真菌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自生命诞生之初就存在。它们以岩石为食,让土壤具备植物生长的条件。这从而改变了大气条件,引发了动物的进化。真菌在上一次大灭绝事件之后继承了这个世界,并让地球重新焕发生机,真菌甚至为文明铺平了道路——它让我们成为我们。”

《真菌王国》剧照

一句话点评:真菌变化万千,无处不在,它出现在历史上的每一个令人赞叹的节点。

《真实一刻》(Chaos Caught On Camera)

灾难随时随地都可能袭击全球。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那个幸运的幸存者。

《真实一刻》是Discovery探索频道制作的纪录片,于2015年4月播出。节目揭示了这些真实的灾难电影中,人们捕捉到的一些令人震惊的、史无前例的镜头背后的故事。

哈里森正在杰斯肯四号拖轮上工作,这艘船有34米长,12名船员,这天发生了意外,船发生了意外,海水涌进了失事的船舱中,12名船员全部被困,哈里森逃到了最高处的船长室,水压阻止了水流,为他创造了一个气穴。

《真实一刻》截图

水下三十米,一片漆黑之中,哈里森正在等待死亡,空气仅供他存活15个小时,但哈里森却苦苦支撑了62个小时。下一个问题是低体温症,16度的水会在90分钟内,引发低体温症,让人在两小时内失去意识。接下来是脱水,庆幸的是他发现了一罐软饮料,被救援人员找到后,他还必须马上进行深潜,几米远的距离,也是个巨大的挑战,不出所料,他刚出船舱,就晕了过去,“我都要犯心脏病了!”就那几分钟,潜水员拼尽全力把他送到了钟形潜水舱,之后,哈里森再也没下过水,他一直在陆地上做饭。

《真实一刻》截图

化肥厂超级大爆炸,爆炸夷平了四个街区,15人死亡,11个是消防员、还有两名志愿者。一间养老院和一间学校被炸平。化肥厂内部存有34吨硝酸铵,是一种很安全的化合物,但它在有限的空间里过热就另当别论,当这种化合物达到300摄氏度时,它就会立即分解成氮气水和大量的氧气,由于没有空间容纳这些生成物,它们会往外爆开,速度比音速还快,氧气助长了火球的火势,吞没了邻近的地方,冲击波发出一圈加压气体,冲向四面八方……

一句话点评:真实版《死神来了》,认真观看的话,可能会学到生存小技巧和各类型知识点,若按因果论来说,救助你的不是上帝和佛祖,是你自己的一个不经意的念头。

《我们的生活:罕见人群》(Our Lives: Extraordinary People)

前几天看到一个女孩,只能靠鼻饲管生存,瘦瘦的身体可是笑容依然在脸上,她还热爱画画,有幅画是一只手在海上,问她是什么意思,她说是求救也是招手,也是和这个世界再见。看着她边说边笑的样子,你还是不愿相信这是一个随时会逝去的罕见病患者。

一个上课总是睡觉的小孩可能患有发作性睡病,一个一口气可以吃掉冰箱里所有食物的患儿,可能患有小胖威利综合征,一个无痛、无汗的人可能患有先天性无痛无汗症,这些人、这些事都离不开一种疾病——罕见病。

在现实生活中,白化病、苯丙酮尿症、血友病、线粒体病……这些疾病名称,相信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曾经听说过,甚至遇见过。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媒体越来越重视,“人鱼宝宝”(并腿畸形)、“瓷娃娃”(成骨不全症)、“牵线木偶人”(多发性硬化症)等被赋予诗意的疾病代称,也越来越为大众所了解。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确认的罕见病种约7000种,占人类疾病的10%左右,其中80%是遗传疾病,大多数罕见疾病为基因缺陷引发。如今全球共有约3.5亿名罕见病患者,我国国内罕见病患者人数超过2000万。

这部英国纪录片《我们的生活:罕见人群》讲述了三组来自世界各地的罕见病患者。

一对来自巴基斯坦的“太阳能男孩”。

他们太阳一落山就完全陷入瘫痪,连话都说不出,全身动弹不得,需要别人的照顾。清晨他们就恢复了正常,好似昨晚什么都没发生过。父亲想办法为他们求医问药,却查不出个所以然。阿訇表示,可能是恶魔附体帮助他们驱魔,也没有什么奇效。直到被媒体记者发现,带他们到大医院检查,依然没有得到答案。

太阳能男孩

在巴基斯坦,太阳能电池板很受欢迎,于是他们被称为“太阳能男孩”。他们大概是世界上唯一患此病症的人。

世间罕有的疾病

此外,纪录片还介绍了一名被“偷走青春”的英国少女,明明只有20岁,却长了一副60岁的容颜;来自印尼的世界上最重的男孩—190多公斤的体重,几乎让他寸步难行。这些人都因为各种全球罕见的病症被生活逼上了绝路。

纪录片将通过对他们的跟踪采访,揭示这些特殊人物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对抗自身命运的不懈斗争。

一句话点评:有些人努力活着,就像是在完成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暗网》(Dark Net)

想过没有,服务器比你亲妈更了解你,它见证过一切,你每个周日吃什么,你的前任和现任,你的癖好,甚至你的裸体。一切都被捕捉到并保存下来。

大概所有人都被提过这样的需求:

2%的app想要获取你的浏览记录

14%的app想要获取你的手机相册

43%的app想要获取你的定位

62%的app想要获取用户名和密码

除非不上网,你几乎逃不过这些数据采集。

纪录片《暗网》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隐藏的世界,它存在于人间,又似乎如鬼魂般飘在异度空间,让你不寒而栗。《暗网》是Showtime在2016年、2017年推出的系列片,两季中列举了大量事实,探讨了科技和网络的消极影响。比如SM交友网站、报复前任色情网站、虚拟女友、网络暴力、人体植入芯片、未成年人看片成瘾、菲律宾儿童网络色情、教唆少女离家出走的网络邪教等。话题涉及毒品、雇凶杀人、BDSM和恋童癖。

《暗网》海报

暗网的重点在于“暗”,属于网络上的黑市,这里面有很多暴力、色情、黑产等相关的东西,比如军火、假护照、信用卡、用户信息、0day等等。网络上大部分阴谋论相关的文章,也都是从暗网这些阴暗点做切入点,进行发散创作。根据Wiki上Dark web里的相关数据表明,暗网站点里数量前三的是Drugs、Market、Fraud,即药品、交易、欺诈。

其中,暗网也能看到正向的部分,比如网络业余侦探,他们希望在暗网上帮受害者家属伸张正义,也有网络检查人员,提前预判有诱导性侵犯的犯罪,也有奇怪的黑客专用律师,因为“对于网络犯罪的处罚,比起一般犯罪要重得多,这个问题跟美国国会有关,一般的国会议员,都是六七十岁,甚至一百来岁的白人老头,他们怕死黑客了,毕竟人们都会害怕他们不知道的东西。”

为了阻止儿童色情产业,线上虚拟儿童应运而生,这到底能阻止犯罪还是更助长了犯罪?没人可以说的清楚。

《暗网》剧照

一句话点评:人常年生活在幽暗之处总会想——

1、我没有被团结的价值,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2、我是个软弱的人,不适应巨变的时代;

3、因为太害怕了,所以什么都不怕了。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