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聚焦两会,解码数字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青岛模式”

2023-03-11 10:52
资讯 >
字号

从《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发布,到国家数据局的组建;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们讨论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等话题时,“数字”一词被反复提及……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数字化”和“数字经济”不可抵挡的发展浪潮——

它已完全上升为一道国家层面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以及一条加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愿景的必由之路,建设数字中国成为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而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的青岛,实际上已在多年的探索中成功站上了全国数字化进程的第一方阵——

这里不仅诞生了以“海纳云”为代表的技术优势鲜明的数字城市品牌,同时其数字化样板的密集落地,也在不断论证着数字化在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的决胜意义。

原创技术带来核心竞争力

推动数字化进程,原创技术是永恒的源动力,也是每一个国家、城市与企业稳定的竞争优势。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再次强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再次上升到新高度。

而在发力原创技术方面,海纳云就是全国数字技术企业中的典型代表,“星海数字平台”就是它数字技术自主研发力的全面体现——在目前的国内市场中,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平台,能拥有像星海数字平台这样的算力、荷载力与兼容度:

这是海纳云聚合其优势的“IoT、数字孪生、大数据、AI算法”四大核心技术所自主研发的技术平台,终端设备接入能力已达亿级,集成生态伙伴超200家,拥有在多个场景下快速接入不同厂家设备的能力,接入成本降低60%,设备接入效率提高80%以上——

而这种水准在目前的国内市场中稳居领先地位。

海纳云星海数字平台

“数量”是一个维度,“安全”是另外一个维度。有不少人大代表也在关注这一点,例如,建议把城市数字安全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扩内需、稳增长的一项重点内容。自成立之初,海纳云把自主可控和安全作为技术研发和企业经营的使命。

针对边缘计算的信息安全与数据传输效率问题,海纳云联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同推进“物联网智能边缘协同安全计算技术”项目,该项目在保证数据可用性、降低隐私泄露风险的同时,实现了隐私预算的高效求解优化方法,也因此荣获“2021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除了软件技术,海纳云的“安全意识”也在其硬件研发上有所体现。其针对我国许多城市地下供水管网漏损这一普遍难题,海纳云研发出“管道泄漏检测定位相关仪”,此硬件已在“青岛城市安全监测预警平台”项目中全面使用;据初步测算,该仪器可实现漏点检测准确率达到95%,每百米定位精度±1.5米,漏损率控制在8%以下,不仅技术水平位于国内领先位置,也有效降低了行业使用成本。该产品为管网运行风险预判,为隐患应急处置、指挥调度提供决策辅助,扭转了该领域被国外品牌长期垄断的市场局面。

海纳云研发的“管道泄漏检测定位相关仪”

以场景,链接数字技术与实际应用

技术是基石,但技术的价值在于生产力。

在探索将数字化红利转化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成果的过程中,目前来看最大的症结并不在研发,而在落地和应用。这一痛点在本次两会所强调的“平安中国”建设中体现地尤为突出——

从燃气、给排水到热力、桥梁,这些非常实际的、关乎“城市生命线”的安全问题,显然是当下智慧城市建设所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应急管理机制的数字化升级关乎着国计民生,已迫在眉睫。

对此,海纳云给出了它的答案——数字应急场景。依托前文提到的“星海数字平台”,海纳云采用“1+2+3+N”顶层设计,即1个中心(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中心),一网一图(城市安全运行监测物联网、城市安全综合监测一张图),3大基础支撑(AIoT平台、大数据云脑、CIM底座),N项应用(燃气、热力、供水、排水、消防、电梯等),形成一体化“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指挥体系”,赋能燃气、供排水等场景应用,打造“城市应急感知一张网”,构建“一网统管”智慧应急体系,实现城市安全治理“风险清、底数清、隐患清”,形成“能监测、能预警、能分析、能处置”的全流程闭环防控机制。

青岛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

2022年10月,凭借以上城市应急服务能力和技术创新,海纳云成功中标“青岛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项目。而该项目可以说是青岛在国家2021年发布的18个“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中争先创优的排头兵和样板示范,对于青岛意义重大。

据了解,该平台能够实现“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三大能力,并建立“智能监测、分级预警、四级联动、依职响应”的安全监测预警运行机制和“应急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权属责任单位、现场处置单位”四级协调联动响应的监测预警工作机制,形成风险“监测—辨识—防范—化解”全流程闭环管控提供有力赋能。

透过这一“青岛样板”,海纳云也再次展示了其秉承的“场景”思路,是如何让技术红利加速向应用领域辐射、有效助力“智慧城市”从理想走进现实的:

不断裂变的、具象的细分场景将能持续以模块化的方式,为数字应急、数字市政、智能建造与数字孪生、数字城市治理、数字社区/园区等不同领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可复制的、可定制的落地模型,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在多领域快速铺开。

海纳云“技术+场景”,赋能数字城市建设

而其中像海纳云在数字应急领域所探索出的这种“青岛模式”,其成功经验就可向全国各大城市进行推广复制,进而全面推动我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健全。

政府服务率先数字化,实现善政惠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无论是政府报告,还是各代表委员的提议,我们都能看到“数字化”升级这一关键词的影子。

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数字文化呼唤着数字政府。放眼全国,数字政府建设大力推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五年来通过“加快数字政府建设,90%以上的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可办”。其中,海纳云打造的“数字政府”样板,已青岛遍地开化。

海纳云围绕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智慧执法、智慧城管、智慧镇街、数字政务等场景,建成城市运行全息感知网络,成功落地了“青岛智慧政务全场景体验中心”、“崂山区智慧城管业务平台”、“崂山区智慧综合行政执法平台”等多个样板,以先进的数字化力量助力城市运行安全高效健康、城市管理干净整洁有序、为民服务精准精细精致。

青岛智慧政务全场景体验中心管理平台

以“青岛智慧政务全场景体验中心”为例,该项目充分依托数字孪生、AI、大数据等领先科技,解决行政审批大厅视频监控功能单一、精准服务能力不足、前端显示系统繁多等痛点,实现整个中心“一屏统管”、“一网通办”。

探索国家宏观战略中的“数字力量”

“数字化”成为热词,从另一个角度讲,数字技术所能创造的价值远未被充分发掘,头部数字技术领军企业有责任亦有空间,去探索深度参与国家宏观战略的新方式。

例如,在乡村振兴领域,一些代表提出了加速数字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打造数字乡村发展的新模式。如,“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等等。在这方面,海纳云打造的样板,亦可借鉴推广:

在浙江松阳,“智慧乡村管理平台”将乡村特色与信息化完美融合,针对该地全域旅游特点,设计以特色民宿为核心的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全方位的游客服务平台;在山东临清,“智慧农业监管平台”有效解决信息资源孤岛,实现临清市农业要素数据沉淀、共享,为基层管理单位提升监管水平和辅助产业经济决策,提供有力抓手……

海纳云以“数字乡村大脑”对乡村治理、产业振兴、惠民服务等细分场景进行赋能,以数字化技术提升乡村治理精细度,促进农民增收、生活幸福。

俄罗斯数字孪生园区智慧管理平台

无论从哪个维度看,数字技术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产业,它已经是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是我们应对激烈竞争所必须抢占的战略高地,也是赋能“一带一路”国家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重要抓手。

而在这一方面,海纳云的数字BIM/CIM场景以及数字社区/园区场景已经成功走出国门,不仅在俄罗斯成功打造了当地第一座数字孪生园区,还在印度、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城市落地了数字化样板,持续助力“一带一路”国家抢抓数字经济发展红利,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潜力。

一个个“数字化”热词,聚焦新经济、助推创新潮。海纳云的“技术+场景”思路,让它所形成的每一种数字化模式,都拥有在更多领域、更多城市被快速复制与推广的可能。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海纳云等头部数字科技企业的赋能下,数字化升级“青岛模式”的孵化不会止步——

它们将有机会在广袤的数字化舞台上,不断创造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助力更多国家宏观战略的更多可能。(文/单烁)

    责任编辑:毛玮静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