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印度前驻华大使康特:中印同时崛起互为彼此机遇

澎湃新闻记者 刘乐凯
2018-06-30 13:51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印度前驻华大使、印度外交部东亚司前司长阿肖克·康特

“我对中印同时崛起持有非常积极的看法,我认为中印同时崛起是现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

印度前驻华大使、印度外交部东亚司前司长阿肖克·康特(Ashok Kantha)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如此看待中国和印度两国当前同时崛起这一现象级事件。

“事实上,历史上两国曾经一道为全球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从18世纪初开始,我们两国渐渐落后了下来。在经济领域,印度和中国都把领先地位拱手相让给西方国家。现在,我们再次归来,慢慢地重拾两国在全球经济中曾经占据的相当大比重。我认为,这是一个十分积极的现象。”康特在专访中进一步补充说。

在康特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担任印度驻华大使期间,中印两国领导人进行了“家乡外交”。2014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对印度进行首次国事访问,并到访印度总理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随后在2015年5月,莫迪就任后的首次访华之行,则是从习近平主席的家乡陕西省开始。

康特在离任前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中印两个文明大国正同时踏上各自的复兴道路,并空前密切地互动合作。相信两国合作将迎来“大丰收”,这不仅是两国人民之福,也是亚洲和世界之需。

卸任驻华大使之后,他仍然在为推动中印关系发展而努力。目前,康特在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的智库中国研究所(ICS)担任所长。中国研究所前身为1969年成立的“中国研究小组”,是新德里历史悠久的中国问题研究机构。

4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主席同莫迪总理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开创了两国领导人交往的新模式。就“后武汉时期”的中印关系走向,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携手印度中国研究所6月21日至22日在沪上举办了题为“新时代的中印关系”圆桌对话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以及印度中国研究所所长康特进行了开幕致辞并参与讨论。

与会期间,康特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在他看来,中国和印度的同时崛起互为彼此的机遇。中印不应该是对手,而应该成为合作伙伴。“我们双方应该铭记,中印不应成为彼此的敌人,互相争斗是不可取的做法。”

领导人友谊为管控分歧提供定力

“中印两国领导人在过去4年间举行了14次会面,亲自见证了双边关系不断发展。其中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数次会晤时,都仅有翻译在场。这一点足可证明两位领导人对双边关系的重视程度。”

谈及当前的中印双边关系,印度前驻华大使、印度外交部东亚司前司长康特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从中印两国领导人近来会面的次数即可看出两国关系的重要程度。

今年4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主席同莫迪总理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41日之后,两位领导人于6月9日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期间再次举行双边会晤。就这两次会晤,中国驻印度大使罗照辉6月18日评价道,青岛会晤事实上是武汉非正式会晤的延续。武汉会晤开创了两国领导人交往的新模式,是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罗照辉当天还介绍道,中国国防部长、公安部部长将分别访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议将于年内在北京举行。中印外长不久将共同主持两国首次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

对此,康特认为,两国领导人建立起牢靠友谊,不仅帮助提升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关系,还为两国妥善管控在边境等问题上的分歧提供了强有力的定力。

“在中印双边关系中有过困难时期,我希望我们已经度过了这一阶段。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4月下旬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期间达成的一项重要共识是,两位领导人将对中印两军给予战略性指导,以确保边界地区和平安宁。如此,未来就不会再次发生类似洞朗事件。”康特说,“目前中印尽管在边界实际控制线主张上仍存在分歧,但实际上双方在很大程度上维持着边界地区的和平安宁。两国边界地区偶尔会出现一些问题,我认为双方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这些情况不再发生。”

就在本月18日,中国驻印度大使罗照辉在一场题为“后武汉时期:中印关系愿景与速度”的研讨会上提及边界问题时表示,中印是近邻,邻居之间存在分歧是很正常的。“我们双方正在探讨边界问题早期收获,在边界制定建立信任措施,防止类似洞朗的事件再次发生。回头看,假设去年洞朗事态升级,会给双边关系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对此难以想象。我们双方都清楚,两国承受不起类似洞朗事件再次发生的后果。”他说。

“我认为,重要的是中印应该注意到彼此的利益和关切。如果我们双方能做到这点,即使两国的存在、影响力与活动存在重叠,也不会在双边关系中引发严重的问题。有些时候,我们的确会有一些矛盾,但这些都是可以管控的。”康特进一步认为。

康特表示,在两国同时崛起过程中,双方更应该相互支持,这是尤为关键的。中印不应该是对手,而应该成为合作伙伴。在双边关系中,竞争只是一个元素,并且这是不可避免的。

“重要的是,我们双方应该铭记,中印不应成为彼此的敌人,互相争斗是不可取的做法。”康特告诉记者说。

望印度IT和制药进入中国市场

在中印双边关系中,自两国领导人武汉非正式会晤以来,一大高频关键词就是“合作”,尤其是在经贸合作方面。2017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844亿美元,距离两国领导人此前提出到202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仅有一步之遥。中国驻印度大使罗照辉上周早前还表示,中方愿与印度谈判自贸协定。

谈及两国经贸合作,康特直言,中国企业拥有巨大的优势。

“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对印度市场展现出更加浓厚的兴趣。其中,部分中国公司已经在印度市场扎下根并且表现亮眼。例如华为和小米,此外阿里巴巴集团也已经进入印度市场。不少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近来表态称,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在印度开展本土业务。这些公司已经承诺的投资额超过十亿美元。”康特说,他希望更多中国投资流向印度。

习近平主席6月9日在青岛会见印度总理莫迪时指出,中方愿同印方一道,以武汉会晤为新起点,持续增进政治互信,全面开展互利合作,推动中印关系更好更快更稳向前发展。

康特对中印两国全面开展互利合作也深表认同。他表示,中印两国目前已有相当可观的经济合作。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就是中国。对印度而言,印方希望将印度所拥有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带入中国市场。例如,IT服务、制药产品。此举有也有助于减小印度对华贸易逆差,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发展。

康特认为,面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升的不利影响,同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印两国可以加强合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共同发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讯息,继续发挥本地区与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作用。

举例而言,康特注意到在手机等移动通讯产品与服务市场,中国公司目前在印度市场拥有市场优势。他表示,希望在小米、OPPO等在印度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的中国移动通讯设备公司销售硬件设备的同时,还能够在进度进行本土能力建设,从而拥有更大的增值。

“我们双方需要注意到的一个重要事实是,全球供应链正在发生变化。对中国来说,需要重新定位,在市场上施展综合能力,延伸产业链以及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而不只是局限于出口。”康特说道,目前印度的经济规模为2.5万亿美元,并且仍在以7%左右的速度增长。印度一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大型经济体。希望中国公司积极利用好印度市场的优势,进一步开疆拓土。

    责任编辑:辛恩波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