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市长访谈录|对话江门市长吴晓晖:争当发展主力军,让“网红”热度持续狂飙

澎湃新闻记者 韩雨亭
2023-03-13 20:10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访谈摘要】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江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晓晖:

►江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我们将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江门将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争当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不断提升江门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让“网红城市”热度持续狂飙。

►擦亮江门“中国侨都”金名片,吸引更多“侨二代”“侨三代”常回家乡、建设家乡。

一部剧能带火一座城。电视剧《狂飙》热播以后,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的地级市——江门,一举成为网红城市。人们在电视镜头下,追随高启强的电动摩托车,一起穿梭在江门极具历史韵味的老街区,中西合璧的骑楼、碉楼,舢艇艘艘、店铺林立、商贾辐辏见证了江门城区的昔日盛景和数百年风雨沧桑。

穿过极具历史感的老街区,摆在你眼前的江门又是一派现代都市腔调,从高空俯瞰,高楼拔地而起,现代产业园区强势集聚和城市公园郁郁葱葱,令人心旷神怡。

华灯初上,一座座高楼流光溢彩,一盏盏霓虹灯交相辉映,那些高速奔驰的汽车,似乎暗喻着城市的奔流向前。

此前数年,跟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等经济一路狂飙的城市相比,江门一度低调。但近年来,江门持续发力,成绩斐然。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江门市GDP实现3773.41亿元,增速排名广东省第二名。今年,江门提出GDP增长6%以上、力争7%以上。

这股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作为广东老牌工业城市,改革开放40多年来,江门不断夯实“江门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了纺织、机电、造纸、食品等优势产业。近年来,伴随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江门依然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一步步从“制造”转为“智造”,加快构建工业、建筑业、现代农业、文旅业协同共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十三五”期间,江门的工业总产值就已突破5000亿元,这充分说明了江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近年来,江门实施“工业振兴”工程,推动战略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作为广东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布局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过去一年,江门持续推进“园区再造”工程,随着园区规划建设加速,大批龙头企业正迅速集聚。

在当前高质量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大背景下,江门会做哪些工作部署,如何深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包括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历史文化风貌,让城市品质、文旅产业迈上新台阶呢?

今年两会期间,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书面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江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晓晖,她对上述问题一一给出了权威解答。

“争当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澎湃新闻:今年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是最热门话题之一。请问江门在深入参与大湾区建设上有哪些部署?

吴晓晖:江门主动融入双区和支持三大平台建设。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江门将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强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珠肇高铁、深江铁路、黄茅海跨海通道等项目建设,力促广佛江珠城际、南新高速动工,推动江门与广深港澳等中心城市快速联通;深入推进“湾区通”,推进政务服务跨境办理双向互通,为港澳居民在江门工作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加快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发展,打造珠江口西岸商事争议解决优选地;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深化省级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工作,高水平建设江门“侨梦苑”等载体,充分发挥广东省唯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联系点——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作用,推进涉侨立法先行先试,为新生代华侨华人返乡创业提供便利;积极参与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建设,加快大广海湾开发,与深圳谋划共建深江经济合作区等工作。

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智能装备车间。 江门市委宣传部 供图

澎湃新闻:今年广东狠抓制造业,江门一季度有200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其中制造业项目数量占比超83.5%。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工业之城,江门过去依靠制造业起家,新的一年江门将如何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实现制造业当家?

吴晓晖: 江门市工业基础扎实,产品门类齐全、体系完备,涵盖工业41个大类中的35个。一直以来,江门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不动摇,去年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工业增加值、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创近年新高,工业投资连续两年增量均超百亿。接下来,江门将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争当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江门正大力推进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深入实施“链长制”,做优链条、做大集群、以链促群、做强产业,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电池、硅能源产业链,加快打造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争取全年引进项目投资额超2000亿元。大力培育“单项冠军”“小巨人”和专精特新企业,增强“江门制造”核心竞争力。促进建筑业做大做强,力争总产值突破500亿元,进一步擦亮“中国建筑之乡”品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发展,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实现陈皮、大米等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链总产值达680亿元,比2020年翻一番。促进文旅产业持续回暖,今年力争接待游客超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200亿元,均比疫情前(2019年)增长20%以上。

澎湃新闻:在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如何兼顾到城乡区域平衡呢?

吴晓晖:江门将落实好广东省提出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壮大县域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积极培育经济强县,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我们支持新会年内冲刺全市首个千亿GDP强区;推动蓬江、江海、新会三区建设融合;发挥鹤山、台山毗邻广佛、港澳的地域优势,主动承接先发地区人口、产业、服务功能转移,朝全国百强县努力进发;增强开平、恩平发展内生动力。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澎湃新闻:现在企业对营商环境高度重视,江门准备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吴晓晖:江门把今年定为“企业服务年”,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全力支持和健全制造业当家的相应机制,比如制定硬指标确保资金、土地、用能、金融等要素优先向制造业倾斜,全面推动工作力量向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加强。总而言之,江门将对标最优最好营商环境,营造爱商、敬商的浓厚氛围,吸引更多投资者选择江门、落户江门。

正在建设中的黄茅海跨海通道。江门市委宣传部  供图

让“网红城市”热度持续“狂飙”

澎湃新闻:最近《狂飙》带火了江门。江门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为众多影视剧的拍摄提供了丰富的场景。接下来,江门将如何借助丰富的影视和文旅资源,提升城市知名度,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吴晓晖:的确是这样,江门拥有广东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记忆遗产“侨批银信”,巴金先生笔下的“小鸟天堂”,“东方夏威夷”上下川岛等文旅资源和自然本底。我们在快速发展之际,也有效保存着众多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他们有着新旧交替及历史痕迹的时代感,因此成为“天然影棚”,最近热播的《狂飙》,此前还有《让子弹飞》《一代宗师》等影视作品,都选择把江门作为主要拍摄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赤坎华侨古镇开埠于清朝顺治年间,也是江门华侨史的见证,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界面最连续、保存最完整的侨乡骑楼建筑群,目前已由中信产业基金投资,乌镇团队规划设计、代建和运营,投资规模达60亿元,成为国内唯一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度假古镇。今年春节开门迎客首个“春节秀”吸引游客21.8万人次,平均每天游客超过3万人次,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完整保存27条、共约5.3公里的骑楼街,承载着江门600多年的城市发展历史,自《狂飙》剧集热播以来,街区周边共吸引游客约200万人次前来,平均每天4万多人次。

为保护江门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2020年我们以地方立法出台了《江门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23年又印发《江门市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措施》,让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注重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并行推进,形成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江门样本”。

江门开平赤坎华侨古镇,已成国内影视剧组热门取景地。江门市委宣传部 供图

澎湃新闻:江门接下来将如何借此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呢?

吴晓晖:我们将积极打造大湾区重要的优质影视作品取景拍摄及后期制作地,持续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不断提升江门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让“网红城市”热度持续狂飙。大力发展影视产业,吸引影视企业来江门设立公司、取景拍摄、后期制作,推动影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力打造文旅龙头,推动赤坎华侨古镇打造高品质业态、加快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此外,我们还将提升接待能力,抓好精品酒店、特色民宿集群招商和导游、讲解员队伍建设,优化旅游线路,充分展示侨都深厚的人文积淀、秀美的自然景观和升腾的烟火气,积极实施引客来江、留客在江,让更多人读懂江门、爱上江门。

赤坎华侨古镇将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新地标。江门市委宣传部 供图

澎湃新闻:江门是中国侨都,是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江门将如何发挥侨都独特优势,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吸引更多侨商侨企侨胞共同参与江门建设?

吴晓晖:江门素有“中国第一侨乡”“中国侨都”的美誉,530多万江门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遍布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的大广海湾经济区具有大规模可连片开发的土地,发展空间广阔,同时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能源保障充足、生活环境宜人等优势逐渐显现。我们将充分发挥“海内外两个江门”的人缘优势,依托大广海湾经济区,谋划打造面向港澳和华侨华人的经济文化合作国家级平台,更好地吸引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到湾区投资创业,形成“引侨才、回侨乡、建侨都”的生动局面。

    责任编辑:蒋子文
    图片编辑:乐浴峰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