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路上的美国史︱41号公路:从美国的尽头到世界的尽头

叶山
2018-08-26 10:34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地球上号称世界尽头的地方有不少,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北部的基威诺半岛就是其中之一。基威诺半岛是苏必利尔湖中最大的一个半岛,它形状狭长而尖锐,伸入湖面约170英里。半岛上人烟稀少,南部有隔河相望的两座城市——霍顿和汉考克,它们的人口都不足万;中部的卡鲁梅特和北部的铜港更是只能算袖珍级别的小镇。一条在树林里蜿蜒穿梭的美国41号公路(US-41)将这几座小城串在了一起。

 41号公路南启迈阿密,经过坦帕、亚特兰大、查塔努加、纳什维尔、芝加哥和密尔沃基等城市,最终到达基威诺半岛顶点的小镇铜港,全长3219千米。这条路的大部分路段,不过是美国发达的公路系统中普通的组成部分,但它在密歇根州境内的这最北的一段,却有与众不同的历史:正是在这条路上,美国彻底摆脱了对欧洲的依赖,最终成长为一个成熟而独立的工业国家。这一切,还要从十亿年前的洪荒年代说起。

美国的“大庆油田” 

十亿年前,地壳活动让今美国北部形成了一条大型裂谷。裂谷中地壳薄弱,因此引发了剧烈的火山活动,形成了好几个周期的火成岩地层。随后的地壳变迁,在火成岩上剖开了许多断层和裂缝。这些断层和裂缝直抵地壳深处,而在那里,有富含铜离子的热液。热液随着断层和裂缝来到了基威诺半岛,在这里形成了世界上几乎绝无仅有的纯铜矿。一般的铜矿,铜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开采之后需要提炼才能得到纯铜。但基威诺半岛的铜矿基本就是单质铜(native copper),其纯度高达97%,发掘之后就可以直接得到纯铜。

那场地质活动之后,基威诺半岛又经历了十亿年沧海桑田的轮回变化。这期间,板块继续移动,大气中的含氧量翻了几番,各种动植物相继诞生,恐龙出现了又灭绝了,终于在两万年前,最近一次冰河时代结束,冰川退缩后的融水在裂谷地带汇聚成了五大湖,基威诺半岛变成了今天这番模样。在七八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出现在了基威诺半岛上。考古学家们认为,这些早期的人类发现了当地的铜矿,还尝试过开采,却不知道这些金属能作何用,遂将它们遗弃了。半岛上的纯铜矿继续沉睡,等待着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时间来到了19世纪,美国的西进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向西开辟疆土的过程中,美国需要派人去偏远的地区做各式各样的测绘和调查。其中,负责领队去考察苏必利尔湖沿岸的人,是拥有一大堆头衔(探险家、地理学家、矿物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外交家、医生等)的传奇博物学家亨利·斯库尔克拉夫特(Henry Schoolcraft)。他最为人熟知的贡献是找到了密西西比河的源头,以及对原住民奥杰布瓦语的记录和研究。

亨利·斯库尔克拉夫特

1831年,亨利组建好了自己的团队,出发前往苏必利尔湖。他的团队里有许多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领域的精英,还包括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在底特律教书的中学老师道格拉斯·霍顿(Douglass Houghton)。当时,霍顿才二十来岁,却只花了两年就毕业于伦斯勒工学院(一间老牌的理工大学),拿到了地质、化学和医学三个不同学位。他在底特律授课时,因为课堂生动、知识量大、观点独到,而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也在教育界和学术界小有名气,被他教过的学生们都有一个引以为傲的绰号叫“霍顿小子”(Houghton Boys)。因为霍顿在地质学和医学上的建树以及良好的声誉,亨利在出发前,将他招入麾下,担任地质学专家以及随队的医生。

亨利的团队成功地完成了对苏必利尔湖沿岸的各种科目的调查。苏必利尔湖美丽的景色给霍顿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长期在城市生活的他,非常珍惜这次户外考察的机会,因此在完成规定任务以后,顺带着做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调查。他敏锐地察觉,湖畔很可能有让人惊喜的自然资源,值得进行更为详细的考察。从此,他决定把这片让他过目难忘的土地,变成自己的野外实验室,在这里奋斗终生。

霍顿的画像(陈列在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主楼)

1836年,密歇根领地加入联邦,正式升级成一个州,年少成名的霍顿被聘请为密歇根州的第一任首席地质官。有了这重身份,霍顿就得以对密歇根北部的苏必利尔湖沿岸进行大规模的考察。1841年初,霍顿从底特律出发,长途跋涉来到了基威诺半岛。一个多月后,上天给了不畏风雪的他最好的回报:那些高纯度的大型铜矿。这是个惊人的发现,这些纯度高达97%的铜矿,不仅震惊了密歇根州,更是点燃了所有美国人的热情,甚至让全世界的地质学家都拍案叫绝。当时的美国经济很脆弱,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国内不产铜,必须要依赖来自英、法等国的进口铜,这是美国经济的阿基琉斯之踵。霍顿的发现之所以让全美人民喜上眉梢,是因为它标志着美国依赖于欧洲进口铜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霍顿让刚成立不久的密歇根州,给美国送上了最好的见面礼,而他自己则获得了“美国铜父”这个美誉。霍顿把他短暂的一生全都奉献给了包括基威诺半岛在内的苏必利尔湖岸。1842年,底特律请他出任市长,但他拒绝了这份美差,因为他觉得苏必利尔湖畔的荒野才是他能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的地方。他帮助密歇根大学组建了地学系、创办了美国最早的地学教育杂志,并为今后自己和别人的野外考察做着充分的准备。同时,他还创办了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后来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非营利学术组织之一、顶级学术期刊《科学》的主办方。1845年10月,霍顿再度前往苏必利尔湖进行野外考察,不幸的是,他的考察船意外地在暴风雪中倾覆,霍顿掉进了冰冷的湖里,当即身亡,享年仅36岁。他的死讯震惊了全国。为了纪念他,五大湖沿岸的很多小镇、桥梁、河流、瀑布等,都以霍顿命名。

霍顿在苏必利尔湖畔考察(图片来自密歇根科技大学)

霍顿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基威诺半岛。金斯顿、塞内卡、铜瀑布、莫浩克、昆西、奥杰布瓦等大型铜矿,像雨后春笋一样,布满了整个半岛。半岛上千百年来的宁静祥和,化为了机器的轰鸣和工人的呐喊。与此同时,伐木业也开始兴起。半岛上茂密的森林,直接给铜的运输提供了制造船只和矿井轨道的原材料。原始而纯净的基威诺半岛以最快的速度步入了工业时代,并成为了举世闻名的“铜之国” (Copper Country)。

军事道路

随后,密歇根的人们有了一个幸福的烦恼:矿产太丰富了,怎么将它们安全而便捷地运进工厂里呢?最初,人们想通过陆路将这些矿产运到底特律或者俄亥俄北部的工业区,但很快他们发现,这么做难度太大了。别看基威诺半岛和底特律处在同一个州,它们之间的距离其实很远,就是在交通便捷的今天,要从底特律前往霍顿,也要在高速路上开至少10个小时的车,或者坐3个小时的螺旋桨飞机。而在1840年代,密歇根境内茂密的原始森林,盘踞各处的原住民,以及密歇根湖和休伦湖之间的麦基诺水道,都是让人头痛的障碍。于是,人们不得不选择了五大湖的水路。

为了发展水运,人们于1844年建设了铜港(Copper Harbor,又译科珀哈勃)。这座小港口位于基威诺半岛的最北端,是最早进驻基威诺半岛的采矿公司——匹兹堡和波士顿矿业公司——建设的。这个公司利用铜港来运送铜矿,让铜矿能直接经过水路送往公司位于克利夫兰的工厂。为了拱卫铜港以及整个基威诺半岛,使之免遭原住民势力以及英属加拿大的侵扰,美军在铜港附近建立了维尔金斯堡,以及密歇根这个“灯塔之州”最北的一座灯塔。

今天的威尔金斯堡遗址

在这之后,兴建陆路交通、连接基威诺半岛的计划也被摆上了桌面。不久,军方也加入了对修路的讨论。这时候美国和英属加拿大就领土划分问题进行着漫长的谈判,而盘踞在五大湖西侧的一些苏族人部落也常常和美军发生摩擦。他们对基威诺半岛这个大宝库都是潜在性的威胁。这更是让美国人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加强基威诺半岛和发展成熟的工业区之间的联系。

美国工业区扩展示意图

基威诺半岛上的居民和工人们,当然也是全力支持修建陆路交通的。苏必利尔湖纬度偏高,一年当中有至少五个月是冰封的,船只无法通行,如果修建了陆路交通,那么在湖水上冻期间,基威诺半岛将仍然可以获取后勤物资和邮政服务,这对当地居民来说是非常利好的一件事情。

1845年,美国的国会和战争部(美国曾经的一个部级单位,负责管理美国陆军,二战后撤销,并入国防部)答应拨款修路,但是部长威尔金斯只答应拨出三万多美元(相当于2015年的两千多万美元),修建一条连接霍顿和格林贝(Green Bay,又译绿湾,在密歇根湖畔)的路,让铜矿区和威斯康辛相连,进而联通芝加哥一带。这条路主要用于军事用途,同时也可以兼顾其它用途。而密歇根的居民们则有更多的想法,他们想让这条路往东绕一个弯,联通位于基威诺半岛东南方的几个小镇,包括后来成为密歇根北部重镇的马凯特,这样可以给当地的居民带来更好的便利,并会带动这整片地区的发展。

面对这样的请求,威尔金斯坚决不同意,他认为既然国会答应的是修筑一条军事道路,那这条路就要以军事目的为主,而兵贵神速,如果绕行马凯特,那么一旦有军情,陆军支援基威诺半岛的速度就会受到影响。因为这样的矛盾,这条路几乎夭折。1848年,国会和战争部停止了对这条路的拨款,好在当地的几个矿产私人老板出了资,让密歇根自己来修建这条路,并按照本地人的意愿,让公路绕了个大弯,联通了马凯特等城市,于是41号公路的密歇根路段初具雏形。

公路修通之后,霍顿的后勤保障得到了质的提升。在漫长的冬天里,这里不再是死一般的寂静。在清澈的夜空和若隐若现的北极光下,冬季的霍顿不再只是一片莽莽的雪原,而是泛出了星星点点的灯火。逐渐变成了永久居民点,不再只是在冬天大唱空城计的临时据点。

虽然战争部早早地撤出了对修建这条路的资助,但这条路还真在军事上发挥过一点作用。南北战争的爆发让欧洲那些不愿意看到美国过于强大的国家心中暗喜。法国和西班牙在暗地里表示支持南方,而英国做得更绝:在南北双方交战正酣之时,原本驻防在加拿大东部的一支英军突然西进,驻扎在苏必利尔湖的对岸。一旦英国公开和南方组成联盟,那这支英军就随时可以渡过或绕过苏必利尔湖南下,占领防守薄弱的基威诺半岛。要知道,此时的基威诺半岛不只是美国最重要的铜产地,还有大量的铁矿,而这些铁矿是制作炮弹等武器的重要原料。如果它落入敌手,对北方来说会是个无可弥补的损失。

为了防范于未然,美军采取了行动。1863年,国会决定再次对这条路进行投资,平整和拓宽已有的路线,并且将这条路从霍顿继续往北延伸,联通了基威诺半岛顶端的铜港以及军事要塞威尔金斯堡。这样一来,驻扎在威斯康辛一带的美军在有紧急军情的时候,就可以快速驰援基威诺半岛,保卫这个美国最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产地。同时修建的还有几条支路,其中包括当年战争部原计划所指的那条不绕行马凯特的直路,这条直路经过一些小改动后被建造完成,发展成了今天的美国141号公路。

幸运的是,英国最终也没有真的在南北战争里公开搅局,因此这些新建的军事道路并没派上真正的用途。它们的建成也标志着美国在其西北疆域大规模修筑军事道路的时代接近了尾声。从1810年代开始,美国在其西北部先后修建了很多条类似的军事道路,目的自然是防止英国人对其边疆的入侵。南北战争以后,美国已经高度工业化,边境的战略要地很多都修通了铁路,因此从那以后,美国便不再修建这些简陋无用却耗费巨大的道路。

密歇根北部被废弃的军事道路桥梁

只有很少的军事道路得以保留,基威诺半岛这条路被保留了大部分。南北战争结束后,五大湖-中西部的工业区开始了更快的发展,因此基威诺半岛及其附近区域的铜矿、铁矿、银矿以及伐木站都开足了马力日夜不停地生产。1885年,基威诺半岛的采矿业进入了最顶峰,密歇根矿业学院在霍顿建立,后来发展成现在的密歇根科技大学。正是因为这所大学的几栋教学楼,霍顿这座区区几千人口的小城,也有了一条很有特色的城市天际线。同一时期,大规模的芬兰移民涌入了基威诺半岛,纷纷投身到这场淘铜热之中。

通向世界的尽头

一切的辉煌都有过去的一天。随着经济形势和产业大环境的改变,美国中西部的工业区在二十世纪走向了衰败,最终变成了倾颓的“铁锈地带”。作为这个工业区的原材料产地,基威诺半岛也摆脱不了和铁锈地带其它区域一样衰败的命运。当地的采矿业在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开始逐步衰落。特别是二战以后,半岛上几乎所有的铜矿都被关停、废弃了。机器的轰鸣终于散去,大批工人撤离,基威诺半岛恢复了人类到来以前的寂静,森林开始恢复生长,开始逐渐吞噬那些被遗弃的锈迹斑斑的钢铁支架和机器。

那条简陋但十分重要的公路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13年到1920年期间,这条公路被陆续从头到尾地翻新,变成了一条可以通行大卡车的现代化双向公路。1925年,美国开始整合全国范围内的公路,创建了编号的国家公路系统,这条通往基威诺半岛的唯一通道被三条不同编号的公路争抢,其中还包括了大名鼎鼎的通往南方的第一条高速公路——迪克西公路(Dixie Highway)。不过最终胜出的是41号公路,这段路的加入让原本连接迈阿密和格林贝的41号公路的北端延长了约四百公里。

那时的迈阿密还远远不是今天这样繁华的海滨度假胜地,而是一个位于佛罗里达半岛南端沼泽区的偏远小城,居民以各种少数族裔和移民为主,鱼龙混杂,被人戏称为美国南方的尽头。而当这段路加入41号公路之后,其最北端变成了规模更小的铜港。这座至今都未达到建制标准(也就是说,它没有独立的行政区划,严格意义上连个乡镇都算不上)的小港口,三面环绕着一望无际的湖水,人口稀少,比起迈阿密,这里更像是陆地的尽头,因此41号公路又被一些人称作是“从美国的尽头到世界的尽头”的公路。

今天的铜港

基威诺半岛快速迈进了工业时代,又快速地从工业时代离开,成了芬兰裔美国人的聚居区,而41号公路则成为他们和外面世界联系的最重要的途径。那些铜矿的遗址,部分被政府划为了历史保护区,其余的都渐渐地隐没于半岛上茂密的植被之下,其中有的成为了城市废墟探险爱好者们的目的地。从淘铜热到军事要道再到小众旅游区,41号公路见证着基威诺半岛的变迁。它的沿途的很多关于铜矿及其开采的雕塑和博物馆,向后来的人们展示着美国扬帆起航、驶向大国舞台的传奇历程。

今天的41号公路基威诺半岛路段
    责任编辑:熊丰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