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陈尚君:我认识的唐代人比现代人还多

2023-03-17 14: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题图:陈尚君教授在办公室

陈尚君先生是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心主任、文科资深教授。四十多年来,他专治唐宋文学和古典文献,五万余首唐诗阅读若干遍,。有人说,在唐代,没有陈尚君不认识的人。陈尚君先生自己则说:“我认识的唐代人比现代人多。”

近日,陈尚君教授看人,读诗,观唐朝的力作《我认识的唐朝诗人》由中华书局出版。本书聚焦五十余位诗人,在文献繁复甄别中,极致还原诗人真实生活的种种样貌。

本书知人论世,是了解唐代文学不可或缺之作。作者对诗人经历、情感细节叙述方面,都是从可靠文献的反覆比读中提出独到的见解,可谓唐代传记文学巅峰之作。

作者打破文学史中对诗人或概括或片段的描述,立体观照诗人的生命历程、生存状况——所处阶层、家庭出生、成长经历、读书进学、科考入仕、仕途从宦、来往交游,经济来源、安定与动荡,等等,更见出唐代社会、文化的情状。

作者行文饱含深情,以心遥应古人,还原诗人真实的生命历程和独特的性格禀赋。让诗人带着他们各自的春风得意、失意困顿、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从古旧的纸张中,从历史的云烟中走来。

杜甫的大历三年(节选)

文 | 陈尚君

来源 |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

杜甫兄弟五人,他居长,其次为颍、观、丰、占。次弟杜观在杜甫居峡期间,取得联系,辗转经江陵到峡中看望长兄,使杜甫感到意外的惊喜。《得舍弟观书自中都已达江陵今兹暮春月末行李合到夔州悲喜相兼团圆可待赋诗即事情见乎词》:

尔到江陵府,何时到峡州?

乱离生有别,聚集病应瘳。

飒飒开啼眼,朝朝上水楼。

老身须付托,白骨更何忧!

这是得到杜观即到的确信,杜甫“悲喜相兼”,觉得“团圆可待”,更想到如果自己客死异方,弟弟可以将自己遗骨带回故土。再作《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录之一: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

病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

意答儿童问,来经战伐新。

泊船悲喜后,款款话归秦。

见面在即,杜甫设想兄弟间有许多话要说,末句“款款话归秦”,不仅是说杜观归秦,而是说一起归秦。峡中后期,杜甫始终没有放弃入京的计划。然而兄弟见面,杜观其实别有考虑。《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两篇》:

汝去迎妻子,高秋念却回。

即今萤已乱,好与雁同来。

东望西江水,南游北户开。

卜居期静处,会有故人杯。

楚塞难为路,蓝田莫滞留。

衣裳判白露,鞍马信清秋。

满峡重江水,开帆八月舟。

此时同一醉,应在仲宣楼。

唐人所说新妇,即今媳妇意。杜观说明来意,拟先到蓝田(在长安以南)接妻子,似乎也无意接杜甫同行归秦,杜甫也无从改变他的计划。杜观似乎告诉兄长,自己会快去快回,回归的地方仍是江陵。杜甫没有选择,只能同意。诗说“高秋念却回”,又说“蓝田莫滞留”,他仍冀望自己出峡后有弟弟的接纳,且算出时间很紧张,因此请弟弟在蓝田不要多留,秋日即返回。杜观没有违背对兄长的承诺,不久来告已经回到江陵,杜甫很高兴,有《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录其三:

庾信罗含俱有宅,

春来秋去作谁家?

短墙若在从残草,

乔木如存可假花。

卜筑应同蒋诩径,

为园须似邵平瓜。

比年病酒开涓滴,

弟劝兄酬何怨嗟?

杜甫已经将杜观的家设想成自己的家,景色、朋友,还有兄弟间的诗歌酬和。因病久不饮酒,此时也稍沾涓滴,以为庆贺。

杜观回到江陵,多次来信催促兄长起行,杜甫也因此确定行程。《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

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

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

舟楫因人动,形骸用杖扶。

天旋夔子国,春近岳阳湖。

发日排南喜,伤神散北吁。

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

俗薄江山好,时危草木苏。

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

此诗可解读的内容很多,一是往江陵的最终决定,是杜观的催促,而杜观给杜甫安排的住处,则在当阳—江陵西北的小城,以前三国古战场之所在。二是此时杜甫身体还没有完全好,但冬末春初是长江的枯水期,行船会相对便利,杜甫不愿放弃这个机会。三是有此消息,杜甫感觉一切都变得更美好了,江山壮好,草木苏荣。不过他没有对当阳的安排加以发挥,而是说自己的终极目标仍是入京。诗里提到岳阳湖,似乎仅为作诗顺便写到,并无南行规划。

杜甫在夔州,还与施州、归州的刺史,江陵幕府中的军将,以及其他各式人等保持联系,在此不一一叙述。

……

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早已答应要迎接兄长到江陵并安排到当阳居住的杜观,在杜甫江陵诗里再没有出现。前文已录杜观到夔省兄,杜甫送其往蓝田接妻,以及出峡前杜甫对他的殷切期待,但此时确实毫无着落。杜甫《登岳阳楼》说“亲朋无一字”,也应该包括杜观吧。但在杜诗中也读不到对杜观的谴责。至今可以肯定杜观有所爽约,杜甫又不肯对亲弟表示不满,这就造成了今人认识之迷局,不知道兄弟间发生了什么变故。可以确认的是杜甫临离峡时的殷忧,这时确实发生了。

李之芳这时回到江陵,与杜甫、郑审唱和频繁。杜甫《暮春陪李尚书李中丞过郑监湖亭泛舟》,是同游郑审园林,二李为主,杜甫作陪。《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这时李之芳送宇文赴石首,与崔彧、杜甫联句送行,这也是杜甫存世唯一的联句诗。其后重泛郑监前湖,是郑审邀请。《宴胡侍御书堂》,自注“李尚书之芳、郑秘监审同集”。《书堂饮既夜复邀李尚书下马月下赋绝句》:

湖水林风相与清,

残尊下马复同倾。

久判野鹤如霜鬓,

遮莫邻鸡下五更。

这次是杜甫“复邀”,很尽兴,几乎彻夜尽欢。这年夏天江陵很热,杜甫偶有不适,也拒绝过李之芳的邀请。《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之芳》:

衰年正苦病侵凌,

首夏何须气郁蒸。

大水淼茫炎海接,

奇峰硉兀火云升。

思沾道暍黄梅雨,

敢望宫恩玉井冰。

不是尚书期不顾,

山阴野雪兴难乘。

火云炽烈,热得气闷难受,希望下场雨,更渴望有人造冰,尚书虽有相约,也只好多谢了。然而入秋,李之芳遽然辞世,让杜甫特别伤心。他作《哭李尚书(按:即李之芳)》,有“相知成白首,此别间黄泉”句,知此段江陵交游促成彼此间更深的理解。《重题》更动情:

涕泗不能收,哭君余白头。

儿童相顾尽,宇宙此生浮。

江雨铭旌湿,湖风井径秋。

还瞻魏太子,宾客减应刘。

杜甫感到哭李也是在哭自己,早年朋友相顾将尽,他更加感到孤独和无助。

THE END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