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APP会员自动续费花招百出,如何防止“踩坑”?

2023-03-17 16: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陈友敏 上海法治报

想看部电影,

却只有会员才能观看全片;

想听首歌,

但只有会员才能听完整版;

想看本电子书,

还是只有会员才能阅读全文

……

新媒体时代,APP已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不管是娱乐社交类、还是学习资讯类的APP,几乎都设立了会员机制。相应的,不少APP推促各式各样的包月优惠活动,于是,用户为了节省费用会选择成为包月会员。但没想到的是,很可能一不小心掉入了商家设置的陷阱:提前一天扣费,到期悄悄自动续费,免费试用“连环计”,小字条款藏玄机,取消订阅步骤烦琐……

购买APP会员,

本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为何反而带来一连串烦恼?

自动续费投诉多

“芒果TV每个月(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续费,找不到关闭选项。”

“开通体验百度文库三天VIP后,在消费者未确认的情况下自动开通周续费功能,并自动续费。”

“我根据腾讯视频会员自动续费管理查询关闭方法,在IOS系统的订阅中并没有显示开通腾讯会员自动续费,视频APP里也显示未开通自动续费功能,但每年到期,都会自动续费。”

在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记者以“自动续费”为关键词检索,显示有11万余条相关投诉记录。

梳理内容,发现消费者的投诉大多与平台扣费方式相关。比如部分平台提前一天或数天自动扣费,在此之前没有短信或其他形式的提醒;也有一些消费者认为在APP页面中,取消自动续费选项过于隐蔽,按照提示也没有找到退订业务;还有一些消费者反映,在关闭自动续费后,平台仍未经允许自动扣费。

“自动续费”花招百出

或许有人会说,想不被APP“薅羊毛”,在开通会员时选择单月会员不就好了?

但记者发现,一些APP并没有会员单独包月的选择,只能选择连续包月或连续包年等。比如凯叔讲故事APP的听书会员没有单独包月,只有半年卡、单年卡和两年卡等;帆书APP的非凡精读VIP仅有连续包月和年卡选项;墨迹天气APP也只有连续包年、连续包季和连续包月的选项。

“有的APP,只想使用一个月,但订阅会员的选项都会默认自动续费,又没有其他选项,感觉被强卖了。”一位网友在投诉平台写道。

除了上述生硬的“套路”,还有很多APP为了诱使用户开通会员,并订阅自动续费,花招百出。

一些APP精准拿捏当下用户的心理,先用一招“免费试用会员”吸引你,再用一招“小字自动续费”迷惑你,让你觉得这“羊毛”不薅不行。被“天降馅饼”的喜悦冲昏头脑的消费者,品尝了免费午餐的美味后,直到手机弹出被自动扣除会员费用的提示,方觉自己才是被薅的“羊”。

“有的APP用‘免费试用’‘0元开通’‘1分钱体验×天会员’等话语诱导用户入坑,取消续费的小字看也看不清。”消费者刘女士就曾被免费试用“坑了”88元,她在手机上看到轻颜相机APP给出了“免费7天体验”的提示,同时用小字在旁边标注“订阅将自动续费”,“我本以为点击‘同意’是仅表示确认试用7天,实际上变成了同意到期自动续费。”

记者下载轻颜相机APP看到,在充值会员页面,用醒目字体提醒免费7天试用,仅在最下一行小字提示将于7天后以88元/年的原价续费,直至取消订阅。

在有限的屏幕空间里,人为地放大、彰显优惠信息,刻意遮蔽自动续费的信息。吸引用户的低门槛起始价,实则暗中已经绑定了后续的高昂支出。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在如何选择“开通会员”上,选项的排序很有讲究。多数APP都将连续包月、包季、包年以优惠价格优先排列,无需自动续费的会员则放到最后,需要仔细滑动手机屏幕才能发现。

消费者“出坑”心太累

在“取消自动续费”这个行为上,绝大多数的APP在“取消”功能方面的设计越来越像是一个“迷宫”,入口很明显,出口却难寻。一旦消费者踏入了“自动续费”的“盘丝洞”,想要出来就要“过五关斩六将”。

很多APP的“取消自动续费”功能藏得很深,几乎没有可以直接一键退订的APP,都需要在相关频道中找到4级或5级界面,才能找到退订按钮。

还有些平台的用户,如果需要关闭服务,则需要到第三方支付平台或者通过手机的订阅功能跳转多步进行退订。

在讲究快节奏、高效率的网络社会,太多的操作流程,无疑会让一部分付费用户打消退订念头。如此一来,平台便可以将“薅羊毛”进行到底。

众多消费者为了体验会员功能的同时及时关掉自动续费,有的设置闹钟提醒,有的记在备忘录,还有的在不影响当月使用的情况下,选择立即关闭自动续费功能。

这种让人放心不下的消费环境,用户想要看部电影、听首音乐,还要“勾心斗角”,一边防被坑、一边设法爬“出坑”,实在是身心俱疲。

消保委提醒

#

消费者注意查看会员协议

如今不少APP都实行会员制,视频、音乐、外卖各类APP都要开通会员,其中不少都是“自动续费”,有时候开的会员多了,时间长了,难免就忘了。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发出提示,消费者记不清哪个APP开通了自动续费,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自查。

打开支付宝,点击“我的”,进入页面右上方“设置”,点“支付设置”,就能看到“免密支付/自动扣款”。

在微信中,则可以打开“我”,点击“服务”,进入“钱包”,再打开“支付设置”,就可以在“自动续费”一栏查询哪款APP开通了自动续费。

市消保委也提醒消费者注意查看会员协议。各家APP的相关会员权益及规则不一,消费者要在充值会员前仔细查看相关规则,尤其是费用、扣款时间等重要条款。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对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提出要求。要求明确,采取自动续订、自动续费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征得用户同意,不得默认勾选、强制捆绑开通。在自动续订、自动续费前5日以短信、消息推送等显著方式提醒用户,服务期间提供便捷的随时退订方式和自动续订、自动续费取消途径。

期待有关部门的重拳出击,能够成功扼住这些悄悄伸向消费者钱袋子的“黑手”,还消费者一个清朗的消费环境。

律师建议

避免落入隐形消费陷阱

孙洪林

“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没有无需付出就可以获得利益的事情。即使有些事情在消费者看来似乎是免费或者是低于价值本身支出的,但实际上却可能让消费者在某些难以发觉的方面付出更多。

目前一些APP的“自动续费”优惠政策,就像是精心准备的“馅饼”,当消费者被成功诱惑的同时,就意味着更多的绑定。而如何避免落入隐形的消费陷阱,就需要事前擦亮眼睛,事后及时抽身退出。

首先,当消费者看到巨大优惠时,就应该敲响警钟,注意看优惠背后的内容,特别是一些程式化的条款,不能匆匆扫过,一定要认真察看,再谨慎选择。其次,自动续费的同时,也要了解退订服务的路径。不要对自己的记忆力有过高的自信,还是要利用手机中的提醒选项,在被APP套路前,能够自主选择是否退订。这样既享受到优惠,又避免被迫入坑。最后,如果真的遭遇了类似的消费问题,不要放弃维权。《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五日,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由消费者自主选择;在服务期间内,应当为消费者提供显著、便捷的随时取消或者变更的选项,并不得收取不合理费用。如果遇到了不良网络交易,经营者未依法提醒消费者注意,在不征得消费者自主选择同意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各种障碍阻碍消费者退订的,或以此收取不合理费用的,消费者可以通过投诉或诉讼依法维权。

(本版“律师意见”由“3·15”特刊特聘法律指导机构上海市申房律师事务所主任孙洪林律师撰写)

记者 | 陈友敏

(原文标题《APP会员自动续费花招百出 消费者购买会员体验差,消保委提醒及时查验》,原文刊载于《上海法治报》2023年3月14日9版“记者观察”,责任编辑:金勇)

编辑 | 张旭凡

原标题:《APP会员自动续费花招百出!如何防止“踩坑”?消保委提醒 | 3·15特刊》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