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美国核电站151万升废水泄露,瞒了4个月还没清理完?

2023-03-20 12: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蜻蜓队长 北美留学生观察

本文大部分配图皆为AI生成图片

最近,明尼苏达州蒙蒂塞洛市的居民忧心忡忡,生怕会成为下一个福岛。

事情是这样的,

美国媒体爆出明尼苏达州 Xcel Energy核电站泄露400000加仑放射性废水,足足拖了4个月。

而且废水还在清理中......

出事点Xcel Energy 工厂位于密西西比河畔,距离最近的街区约一英里。

泄露事故发生在去年的11月22日,事发第二天,联邦核管理委员会(NRC)和州政府就采取了紧急措施。

污水经化验其中的氚含量低于联邦阈值。

氚元素是氢的放射性同位素,普遍存在于大自然中,是核电站运行的常见副产品。

它会发出一种微弱的 β 辐射,这种辐射不会传播很远,也无法穿透人体皮肤。

但问题是,泄露的点位至今还没被找到。

明尼苏达州污染控制局发言人迈克尔·拉弗蒂(Michael Rafferty)表示:“我们了解到一口监测井中存在氚,但卓越能源公司尚未确定氚的泄漏源及其位置。”

事故发生了整整4个月。为什么迟迟没有公开?

核能专家埃德温·莱曼(Edwin Lyman)对此的解释是,如果监管官员确信氚没有扩散,民众就不必担心自己的安全。

没有危险就不必公开?

该能源公司解释称,虽然泄漏的污染水含氚量远高于美国环境保护署的规定标准,但并没有影响到周边的地下水和饮用水,不对公众构成威胁,因此没有将此事公之于众。

目前,泄漏污染水的清理工作进行了25%,该公司正考虑为此建造蓄水池。

4个月了,处理工作才进行了四分之一。

公司还说,泄漏的水“在现场完全被控制住了”,在当地任何饮用水中都没有检测到。

问题是:他们说泄漏的核污水里只有放射性氚,那里边真的只有氚吗?

此事一经公开引发当地居民声讨——

“我住在蒙蒂塞洛,我还在这个核电站工作,在停电和特殊的那段时间在里面工作,没人告诉我里面发生了什么?”

“猜猜詹妮弗·格兰霍姆会在一个月后去那里做特技表演,她走进某人的厨房并假装喝一些自来水?”

“几天后,水里的鱼”

“事故发生在几个月前,但是核电站到现在才报告。”

“事实就是,我们到现在才发现这个泄漏事件,自11月以来,公司像哑巴一样,足足沉默了4个月!

独立的第三方调查员在哪里?

美国政府是依靠企业自己的调查结果还是有独立的实验室参与?

作为监管机构的政府本应关注公众利益,现在却被一家公司左右”

这不得不让人想到,蒙蒂塞洛核电站此前也发生过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

1981年,这座核电站大约7500升放射性污水流入河道。

难怪美国对日本福岛核电站排放核污水一声不吭,因为他们自己就在干。

美国曾经直接在近海销毁大量生化武器,在太平洋搞核试验,在马绍尔群岛填埋核废料。

从1944年到1970年,美国偷偷向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海等海域70余个地点丢弃了缴获自德、日以及美国自己的化学武器。

从1946年到1993年间,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共向海洋里倾倒了远超20万吨固体核废料,其中单美国一家就向北大西洋和太平洋扔了至少19万立方米的放射性物质!

英国记者乔恩.米切尔《毒害太平洋 》一书还曝光了美军向太平洋“倾倒2900万公斤芥子气和神经毒剂等化学武器、454吨放射性废料”的事实。

而这些成就了今天的美国。

氚污染物真的没有问题吗?

2019年8月,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打开福岛的闸门》的论文。

作者分析了福岛核电站储存核污水中氚并不是唯一需要关注的放射性同位素。

值得注意的是,核污水中的那些非氚污染物,日本方面也就是东京电力公司直到2018年,

东日本大地震过去7年,才公布了这些更危险同位素的数据。

根据东京电力公司数据,核废水中包含63种放射性物质。

核污水中含碘-129、锶-90、钌-106、碳-14等放射性元素。

其中,碘-129可以导致甲状腺癌,锶-90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一类致癌物清单,易致白血病。

同位素碳-14和其它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之高,存在损害人类DNA的潜在危险。

这些相较于氚更危险的同位素放射性物质,在海洋中的行为模型(扩散、稀释)都和氚截然不同,无法直接套用氚的分析结果。

但日本一直以来强调的都是氚对人体无害,却绝口不提其它的放射性物质。

作者认为,日本以空间不足为由要将核污水排海并不成立。

因为储水罐不用局限在核电站内部,可以征召周边的土地。

此外,这篇论文还提到了日本可以用空间换时间,

即继续将污水存储在水罐里等待同位素衰变。

以氚为例,氚在60年内97%会衰变,其他几种寿命较短的同位素也会发生衰变。

如此一来,用时间换取核废水中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过程,也算是一种方法。

在降低污染物浓度后,继续二级处理,最终达到对海洋污染尽可能最小化的影响。

然而等待有害物质衰变的过程,或是不可估量的。

除了核废水,别忘了,日本还有至少1.6万吨远比核废水危险百倍的放射性核废料。

2017年7月,日本政府公布了一份核废料可填埋区域地图,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7成。

这份地图按照“是否适合填埋核废料”,将日本全国国土分成了4个等级。

3级以上是“适合填埋地区”,约有1500个市町村被划分入内;

4级则为“适合永久储存核废料的地区”,900个沿海地区被划入这一类别。

尽管公布这份地图的日本经济产业省称,这份地图的绘制只考虑了自然地理因素,并没有体现人口密度等社会因素。

这样的核废处理方式,仍然引发了日本社会的强烈反响。

住在核废料上空,就好比身边埋了颗定时炸弹,

倘若真的根据这份地图将核废料填入地下,

日本民众真的能安然无事吗?

另一方面,如今引发全社会的核废水排海问题。

一旦将核污水入了海,迅速被海中的生物吸收,最终反馈给的对象,很可能还是人类。

日本政府研究了10年核废的去向,最终竟统统回归到了人的身上。

但对于此次美国明尼苏达蒙蒂塞洛市的核污水泄漏,也有人认为没有那么大的危险性。

“公众对核电并不了解,以至于他们对辐射泄漏感到恐慌,其实核泄漏很大程度上是偶然的,而且大多无害。

讲真,来自燃煤电厂的粉煤灰具有相当大的放射性,而且比核废料的监管要少得多。大家看看田纳西州的情况,他们爆发煤渣外泄,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灾难,比美国的任何核事故都要严重。

当然,核电站也有其危险性,操作人员的能力和监管部门的监督在这两方面都是一个很大的因素,但这事,真没大家说得那么严重。”

大家怎么认为呢?

本文大部分配图皆为AI生成图片

原标题:《疯了!美国核电站151万升废水泄露,瞒了4个月!还没清理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