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消费者身边“鬼秤”频出,缺斤少两问题何时休?

2023-03-20 11: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火锅店标注120克的毛肚

实称只有82克

标注200克的牛、羊肉

有的店实称为172克

有的店只有142克

路边水果摊

现场称出9.6斤的榴莲

回家一称只有6.2斤

……

(图片来源 | 新华社)

生活中

这样的“吃亏”现象

你遇到过吗?

商家缺斤少两的行为

为何屡禁不止?

如何减少此类问题发生?

缺斤少两套路多

“鬼秤”隐藏其间

近日,记者通过大量走访调查发现,从线下到线上,从生鲜到熟食,从路边摊到品牌店,都存在不同套路、不同程度的缺斤少两现象,“鬼秤”(做了手脚的电子秤)隐藏其间。

案例一:前不久,江苏省常熟市居民刘蓓蓓(化名)下班回家路上,从街边推着三轮车卖榴莲的小摊贩那里,买了一个9.6斤的特价泰国金枕榴莲,因为想试试用榴莲壳煲汤,就没让老板现场开榴莲。但回到家后,却发现分量不对,一称只有6.2斤。当她提上榴莲赶回去准备找摊主理论时,人早已消失不见。

(图片来源 | 包图网)

案例二:山东省临沂市的吴云曾有过买海鲜时商家电子秤不准的经历,所以平时出门买东西,他都会随身带个电子秤。而就在前两天,他在地铁口买草莓时,又遇到了类似事件,2斤的草莓实际只有1.7斤。吴云告诉记者,特别是路边摊、集市摊、夜市摊流动性强,人们不会常去,可能不知不觉就被一些不良商家坑了,事后想要维权很难,而且往往差的钱也不算多,很多人也就懒得追究了。

除了街边小贩、海鲜水产店,火锅、麻辣烫等不少店铺都会标注食品重量或称重计算价格。但记者在调查时发现,部分店里使用的电子秤并没有质检标签。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在专卖店购买电子秤时,有部分商家会主动问购买者要不要调秤,简单把秤拆卸重装程序后,就可以变成“鬼秤”。使用时只要按顺序按几个键,2千克的砝码放上去就会显示2.5千克,甚至更多,重新启动又会恢复正常。

(图片来源 | 中国质量新闻网)

线上购物缺斤少两常见

生鲜水果零食为重灾区

近几年,随着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的兴起,线上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调查发现,线上购物缺斤少两的问题也很普遍,其中生鲜水果、零食等为重灾区。

在黑猫投诉平台,记者以“缺斤少两”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有超过4600条相关投诉。而在社交平台上,也有大量消费者反映网购缺斤少两问题,极端情况有“买了4斤糖果,到手发现只有1.5斤”、“下单两斤野菜,到手只有一半重量”等。

(图片来源 | 黑猫投诉平台截图)

案例一:江苏省徐州市的陈先生在某品牌官方旗舰店的直播间里看到,主播正在介绍一盒长度为30厘米至40厘米的大虾,号称净重3斤,足量发货。看到价格实惠陈先生便下了单,可收到货后他把虾连带包装上秤称重,却只有2斤6两。他把称重图发给客服,客服回应称,生鲜在运输过程中的水分会减少,损耗在所难免,出库前的重量是3斤,不予赔偿。

案例二:来自北京的一位网购达人小张告诉记者,自己在直播间购物吃过不少亏,现在选购商品时都要留个心眼,不但要听主播怎么说,更要仔细看商品介绍,最好认真看下评论区。按照她的指引,记者进入一个正在出售水果的直播间,一款5斤装沙瓤西红柿,主播说得天花乱坠,而评论区最新评论不乏“重量不够!仅有4斤!”“缺斤少两,骗人的!”等评价。

(图片来源 | 网友评价截图)

除了分量不足外,记者还发现直播间里的生鲜水果还存在尺寸、规格方面的“缺斤少两”。很多直播间销售的水果会分小果、中果和大果三种规格,且在商品详情页中,会标注每个规格的具体克重,如小果50克起、中果70克起、大果110克起,价格也随之增长。然而,不少在直播间下单大果的消费者收到货后却发现,大果里混装着不少中果或小果,甚至大多数都是中小果。

依法规制

为何仍“暗度陈仓”?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商家使用“鬼秤”、缺斤少两的行为,有明确的法律规制,商家不仅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还可能受到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乃至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

记者注意到,不少电商平台针对商家缺斤少两等不良行为,推出系列处理措施,比如限制该商家店铺(包括关联店铺)账户资金提现,对店铺商品做下架或屏蔽链接处理,商品不会在搜索首页出现;情节严重的终止与该商家的合作,清退该店铺,并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此外,执法部门也在积极行动。比如,福建省厦门市第八市场的一户商家,就因为缺斤少两被执法部门挂黄牌警告。

(图片来源 | 网传视频截图)

北京高界鹏凯律师事务所主任 张仲凯

商品缺斤少两,显然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利,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条款,直播带货存在缺斤少两问题,还涉嫌违反《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

可尽管如此,为何仍有一些商家选择“暗度陈仓”?

首先,缺斤少两的套路具有隐秘性、数额小、流动性大等特点,监管部门难以发现、难以取证。即便发现查处,现行规范体系下惩罚力度有限,与获利相比,违法成本低,商家也很容易卷土重来。

此外,消费者的“宽容”助长了商家的嚣张气焰,部分商家有恃无恐。在面对缺斤少两现象发生时,消费者往往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①由于缺斤少两现象多发生在菜场、零售电商,消费金额通常不大,导致不少消费者并没有事后再秤一下核实斤两的念头。

②即使消费者发现了商家存在不诚实经营的行为,多数也因为交易金额较小而不了了之,并不会真的向商家索赔。

③有些消费者告知商家后,商家会进行补偿或给予一些优惠券,这时的消费者通常会选择息事宁人。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 任超

缺斤少两最明显的特征是单次数额较小,因此很难被消费者发现。即便被发现,商家也会以误差等为借口补足,大部分消费者也不会为这点“小事”追究到底。特别是一些火锅店、麻辣烫店,往往是选好食材直接下锅,消费者缺少反应时间。而流动摊位对需要长期诚信经营形成商誉的依赖性较弱,大多数为“一次性生意”,有人持有“坑到就是赚到”的想法。

多方合力,破除顽疾

那么,如何解决“鬼秤”现象,减少缺斤少两问题发生呢?

首先,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而言,不仅需要及时受理消费者投诉,健全完善“投诉——处理”机制,更需要充分发挥行政机关的主动性,严厉打击违法行为,遏制市场缺斤少两的不良之风,推动重点监管与长期整治相结合。相关部门需要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关注流动摊贩以及市场中的电子计价秤是否存在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者超过检定周期使用,未设置公平秤等情况;还需要持续跟进监管,避免出现执法队伍前一秒离开,后一秒“鬼秤”便“春风吹又生”的现象。

其次,就消费者而言,需要增强自我权益的保护意识,掌握基本识别“鬼秤”的方法。比如,在购物前留意计价秤是否粘贴有“强制检定合格证”等信息,在活禽宰杀等缺斤少两高发区,尽量在市场的公平秤上进行复称后宰杀,发现缺斤少两及时保存证据,并积极投诉与举报。此外,消费者协会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畅通投诉渠道。同时,建议完善立法,让消费者协会等组织在净化市场环境、维护交易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中发挥更大作用。

(图片来源 | 广安日报)

原标题:《消费者身边“鬼秤”频出,缺斤少两问题何时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