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庄子说“齐物”,说的究竟是什么

2023-03-22 12: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庄子》诸篇中,《逍遥游》最有名,流布也最广,然而紧接其后的《齐物论》却最能体现庄子思想的深刻性和内质,也是阅读难度较大、极易引人误读的一篇,即以篇名而论,究竟该读为“齐物-论”还是“齐-物论”,就已聚讼纷纭。2023年2月13日,“聚珍12点·午间日读书”如期举行,《〈庄子〉通识》《庄子讲义》责任编辑黄飞立、编辑董洪波把自己阅读《庄子·齐物论》的感受和体会与广大读者进行了分享。

“知人论世”,要想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当然首先是了解这个人。然而庄子留给我们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在说“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后,就只说他“明老子之术”,以及辞官楚威王这件事。

庄子“标准像”及“漆园吏像”

而在《庄子》一书中,关于庄子的记载就丰富了些,我们大致可以知道他“困窘织屦,槁项黄馘”,也就是很贫穷,以织草鞋为生,所以经常面黄肌瘦,但他却始终保有生命的尊严,在遇到强势者的凌辱时能回怼,而且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即他所擅长的“寓言”方式,比如著名的“辙中之鲋”的故事。

而通过与庄子一直相爱相杀的惠子(惠施)的多条记载,我们看到了庄子很有温度的一面。尽管庄子一直以驳倒惠子为乐,且为了表达自己的理念不惜把惠子塑造成“反面典型”,但当惠子去世后,他借着“运斤成风”的故事深情而又悲痛地说:“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其实,也许庄子并不在意我们这些后人对他的了解有多少,他主要是凭借他的观念和思想而存在的。不过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庄子》一书,并不完全是庄子所写。清代大学问家孙星衍说得好:“凡称子书,多非自著。”把《庄子》看成是由庄子本人、其后学和有相近学术观点的人所写,后人编辑结集的丛书性质的书也许更为合适,这也与先秦时著作多以单篇文章形式流传的历史事实相符。因此,《庄子》其实有多种选编和注释本,今天我们看到的三十三篇本《庄子》,其实是西晋郭象的选注本,而其他品种已经散佚了。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庄子》郭象注本书影

我们知道,《庄子》分内、外、杂篇三部分,内篇七篇,早于外、杂篇,基本为庄子本人所写,意脉连贯,体现了庄子主旨。开篇《逍遥游》,之后紧接着的就是《齐物论》。

在先秦各家著述中,开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论语》的“学而时习之”。《逍遥游》也是如此,它为我们描画了一个“无待”即无所依凭的自由的精神世界,然而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这在《齐物论》中才有进一步的论说,即《齐物论》开篇的纲领性的“吾丧我”。可以说,《齐物论》是达致“逍遥”境界的根本的方法论,体现出庄子思想最核心的内质,而这在全书其他篇章中都有进一步的诠释说明和回响。

具体来说,《齐物论》通过以下五个方面体现了庄子思想的深刻性及其“思想的秘密”。

1.突破空间限制、时间限制、文化限制后由“道”观“物”,回望俗世。

站在各自的立场,看问题难免会有偏颇,此即所谓“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为此还讲了个著名的故事:

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庄子还怕道理讲得不够明白,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论调以警醒世人:“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这并不是什么相对主义,也不是“和稀泥”,庄子的意思是,人要超越个别的片面,跳脱出狭隘的一偏之见,能够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自然会等而齐观万事万物,顺应自然的周流变化。苏东坡在逆境中写出了《赤壁赋》,其中的名句“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便明显可看到背后庄子的影子。

[金]武元直《赤壁图》

2.人的情感往往不能也不必分析。

庄子情智具足,这在有名的濠梁之辩中体现得非常充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如果单纯从论辩的角度来讲,惠子的逻辑无懈可击,毫无疑问也是这场辩论的胜利者,庄子最多在偷换概念后显示了机智,将“安知”的虚指转化成了地点的实指。然而问题在于,庄子强调的重点本不在此,而是说相对于人的情感来说,理智、分析等等并不重要,人的情感是不能用严苛的逻辑来说明的。我乐,所以鱼也应当是乐的;鱼乐,自然是我乐的映射。此时,人与自然万物是完全融通为一的,任何论辩与逻辑已经失去了意义。

就像《齐物论》终篇最有名的“庄周梦蝶”,从我们人的角度来看,当然是人做梦变成了蝴蝶,但谁能知道,也许人和这个世界反倒是蝴蝶做梦幻化出来的呢,人并不就高于蝴蝶,所以这就是所谓“物化”,也就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元刘贯道《梦蝶图》

3.尊重个性,尊重差别

庄子还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说明这种分别。

一个是儵和忽时常到浑沌所在的地方相会,浑沌对他们很好。儵和忽就打算报答浑沌的恩情,于是他们每天给浑沌凿开一窍,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儵、忽二位确实是出于好心,但他们似乎不懂世间万物缤纷多彩的道理,不顾万物各自的品性,将单一面貌强加于人。本来浑沌虽然七窍不分,显得很是怪异,不过他在自己的状态里活得好好的,一定要抹去他的个性,就是置其于死地。

另一个故事是说鲁国城郊飞来一只很大的海鸟,鲁国国君很高兴,就毕恭毕敬地将海鸟迎进太庙,演奏《九韶》这样庄严的音乐取悦它,奉上美酒和牛羊供它吃喝,每天如此。可那海鸟却郁郁寡欢,三天就死了。《庄子》说这是“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也就是说,这是以养人的方式养鸟,不是以养鸟的方式养鸟。“以鸟养养鸟”,就是尊重不同于我的属于鸟的特性。

4.“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对庄子这句话,人们或许会理解成:简单平淡就是最美的。但这绝不是庄子真正的本意。“朴”,指未经砍伐加工的树木,“素”则是未曾染过的布帛,“朴”和“素”合在一起,即保持本真的意思。庄子有一比:

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牺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

百年的大树被剖开,一部分做成祭祀时用的尊贵酒器“牺尊”,而且涂饰得色彩青黄斑斓,其余部分则被抛弃于沟壑之中。牺尊和被抛弃的枝干,在世俗的眼光看来,或许有美丑高下之区别,但在丧失其本来性状上则是一般无二的。

我们耳熟能详的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也是在这个意义上的反面典型。

邯郸学步

此说对后世影响很大,从陶渊明、禅宗,一直到李贽的“童心说”,不断激起回响。

5.庄子生死观

《兰亭集序》天下闻名,其中的名句“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明显是对庄子生死观的否定,透露出对生命执着的眷恋。那么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呢?庄子妻死,庄子“鼓盆而歌”,惠子认为过分了,庄子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在庄子看来,人生就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自无而有,由气而成形,再回归于无形,如同四季之迭代。因此,人生而死,又有什么值得难过的呢?

《兰亭集序》冯承素摹本(神龙本)

庄子对于死亡的达观,具有很高的境界,远超常情之外,不是一时即可为人接受的。在东晋,与王羲之等不同,真正领会庄子真意的似乎还是陶渊明。他在《形影神》组诗中的《神释》一章中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种归依自然、顺从迁化的生命观念,消释了恐惧和悲哀感,是古代庄子的真精神,也是当时玄学的新成果。

总之,《庄子》体大思精,要想真正读懂读通并不容易。推荐读者从《〈庄子〉通识》“登堂入室”,再从《庄子讲义》中细细研磨,庶几可以窥见庄子世界的堂奥。

《〈庄子〉通识》

陈引驰 著

978-7-101-15734-5

49.00元

复旦大学陈引驰教授研究《庄子》和道家文学数十年,已经出版关于《庄子》的书籍多种。这部《〈庄子〉通识》,作者更加有的放矢,针对有志于了解并阅读《庄子》的读者,既讲《庄子》这部书,也讲庄子思想的源流,更有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引领读者在《庄子》的世界中逍遥,在中国文化的海洋中遨游。

《庄子讲义》

陈引驰 著

978-7-101-14793-3

58.00元

陈引驰教授是《庄子》乃至道教佛教文学领域首屈一指的学者,他在复旦大学开设的“《庄子》精读”课历来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本书即以课程讲义为基础,结合多年来研究成果,可称是陈引驰教授《庄子》研究的全面体现。全书共九章。引言统说道家老庄,更通过对老子与庄子的关系和区别的讨论,阐明庄子的特殊之处。以下八章,第一章概述庄子其人、其书,第二至六章分别从《逍遥游》《秋水篇》《齐物论》《养生主》和《外篇》逐段讲解,选目与次序均精心设计,重在贯串与打通。第七章统讲《庄子》的美学观念,第八章讲《庄子》对后世的影响。全书统合,形成对《庄子》来源、其人其书本身,以及对后世影响的完整阐释。

原标题:《庄子说“齐物”,说的究竟是什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