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逃离互联网后考公未果,我选择了从未想过的新职业

2023-03-22 12: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每年秋天,都有一届毕业生踏上从校园步入职场的旅程,而专业背景和求职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趟旅程是否顺畅。

作为文科专业中的大热门,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以下简称“新传”)看似有对口的行业和岗位,但新传生们的求职之路并不会更平坦通畅:

最近几年,新传生们赶上了研究生扩招,意味着要和更多人竞争并未增多的工作机会;赶上了新冠疫情,意味着不完满的校园生活和可能因此错失的机会;赶上了考公考编的大潮,意味着要在趋同的求职浪潮中做出清醒的选择。

我们好奇,数量庞大的新传生们经历了怎样的求职过程?一方面,我们是请教者,想预知自己未来会面临的处境,向过来人讨要一些经验;一方面,我们也是旁观者,希望记录下新传生的求职故事,见证他们走出校园的第一步足迹。

由此,我们的播客「不太彳亍」推出了「新传生求职记」系列节目,与大家分享新传毕业生从校园到职场的故事。这既是一份攻略,也是一份档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2022届毕业生Lila来分享她的求职故事。Lila现在在一家医药企业做公关,在实习期,她尝试了各种职业,也曾在考公的“洪流”中犹豫不决,而公关是她从未设想过的选择。

一开始就明确志向的人,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曾在各种选择面前感到迷茫,Lila也不例外。互联网、出版传媒、考公……这些“反复横跳”看似是人生的弯路,却也让她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回望Lila的求职历程,或许她并不是手握n个offer的“杰出典范”,但她更像普通人的写照——努力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获得一种平衡。让我们一起走近Lila的故事,听听她对面试和工作的思考。

-时间轴-

01:40

公关是什么

06:45

在“卷”和“躺平”的挣扎之中寻找出路

13:02

反复尝试,是Lila实习与秋招的关键词之一

17:20

不同单位和岗位的招聘流程

23:17

求职是一个“尽人事,听天命”的过程

27:20

在失利时学着对自己说“其实你很棒”

30:37

找工作和写论文,不同的道路选择会有不同的规划

33:41

找工作,并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35:57

走弯路与及时止损,“桃花源”根本就不存在

40:37

入职后,责任与期待纷至沓来

43:35

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以下是Lila的自述节选,完整版请移步播客节目收听。

我理解公关其实是负责公司整体品牌形象的一个打造,就是你如何把公司的品牌、对消费者的承诺,或者是说对整个社会的承诺,通过合适的形式向公众进行一个呈现,这个是公关要做的事情。

可能很多小伙伴会分不清市场和公关是什么样的区别。市场更多的是对某一个产品或者是对某一个子系列子品牌去负责,会跟一些销量、数据之类的挂钩,我是要为这个让这个产品更好地去触达到它的消费者或者说它的使用人群。

但是公关可能是从更广泛的层面上去做公司整体形象的一个传播,比如说你希望这个公司在大家心目当中是呈现出一个很有社会责任感的,还是说特别具有创新精神的,那这个可能都是公关要做的事情。它可能需要你站在更宏观的一个角度去思考。

八月份我当时互联网实习结束之后,就不太想往这样的方向去发展。然后同时这两年有很多人在报考选调,我就会想这个是不是也可以成为一种职业选择。然后在当时觉得好像没有什么特别想干的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我就一直犹犹豫豫不知道到底要不要选调。当时会觉得好像对于公务员生活会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就是会觉得好像考公之后你的生活会变得比较轻松,至少不会像在互联网或者说在其他行业那么“卷”,然后也没有面临说特别残酷的这种淘汰和竞争的压力。

所以我当时是从九月份开始准备(秋招)的。像我的一些同学们,他们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了这个决定的,然后也从很早可能五六月份就开始准备了,但我不知道这个选择我不做之后会不会后悔,但是我又不确定说我到底是不是真的要走这条道路。

我觉得可控的当然是你的准备的过程。因为现在渠道都很畅通,不管是小红书也好,知乎也好,百度也好,这些平台上都会有很多面试经验帖等等。其实你基本上能够了解说你在面试这个岗位的时候,面试官会问你一些什么样的东西。你可以把你觉得他可能会问到你的问题都写下来,然后自己做一个逐字稿的梳理。

不太可控的话,就是你最后是不是被录取的这样一个结果了。比如说你觉得这场面试发挥得还不错的时候,结果你没有被录用,这个都是很正常的。因为它跟你的竞争者的数量、水平,以及这个岗位它的一个情况等等,它都是相关的。对它可能不是你个人能力的评判,所以不要把结果看得太重。

我觉得大家就是如果在面临自己面到遇到自己特别心仪的岗位的时候,也还是主动去争取这个真的是你可控的。像我面试文化媒体的时候就有一个问题,因为是那个远程面试,当时刚好我家里有人回来,就有点影响我当时的一个回答。在面试结束之后,其实我发现对这个问题我有更深入的思考,当时我马上查资料,对那个问题进行了我自己的补充,大概写了1000 多字的一个文档。然后我就把这个给(面试官)发过去了。就这个东西虽然你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用,但如果你真的特别想要的话,一定要去努力争取,要不然你会后悔的。

我去年秋招的时候,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就不太好,然后那时候压力很大,满脸爆痘痘。我觉得如果学弟学妹之后,在求职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压力,然后会有我之前出现过的那种患得患失,有点怕被拒绝,害怕被批评的那种情况的话,其实大家可以把你的这些心情都书写下来,因为有的时候你想的东西跟实际的情况可能是不一样的,就大家一定要分清楚。比如说你觉得面试官这句话是含沙射影你不行,但你一定要告诉自己其实不是这样的,其实你能力很棒,就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一定都要相信自己是能力是很好的,即使目前还没有达到特别高的水平,但也是有非常大的一个成长空间的,就一定要不断地给自己自信,不要因为一次两次的一个失败就觉得自己不行或者怎么样,其实很多因素都是不可控的,但是大家一定要给自己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面对这个事情。

我想想我觉得最后悔的一件事情就是把大长达两个月的时间用来准备考公,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失去了很多去了解别的企业的机会,所以正确的当然也是后来放弃掉了考公。

所谓的后悔或者说不后悔,可能对我来说就是人生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因为你处在当下那个阶段和状态里面,还是会做出这样的一个选择。但回头来看会觉得说这个可能不是一个特别优选的一个路径。

从互联网企业实习之后,我就在想有没有那种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能让我永远朝九晚五,永远不要有工作的压力,永远都不会觉得很累。我当时就在想公务员是不是这样的一个选择,是不是能让我从此之后不要再为会不会被这个社会淘汰而担惊受怕,我会去寻找一个所谓的桃花源,能够让我躲避进去。后来我看了青年记者杨潇写的《重走》,他是回顾了西南联大当时从长沙搬迁到云南这样一路的历程。然后他里面写到他到湖南桃花源所在的那个地方,就发现有游客在那个石壁上面写说什么桃花源都是骗人的,那个世外桃源般美丽的场景,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它只是一个小石坑。

所以后来我也想通了一件事情,就是说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环境不断剧烈变动的情况下,其实没有任何一种职业是稳定的。然后你只要这个社会在变化,你就必须得去适应它,然后你需要不断地成长,去更新自己。所以我的那个初心就是错的,然后我个人来说,我不太想说回到小城市去过那种我觉得好像能一眼望到头的那种生活,所以我就干脆把这个念头抛开。然后我不管是以后迎接我的是什么,但我还是带着这样的一份所谓的勇气也好吧,就是去做我觉得我可能更想去做的事情。

ABOUT US

一档新闻传播领域的垂类播客

用声音记录新闻背后的故事

原标题:《逃离互联网后考公未果,我选择了从未想过的新职业 | 不太彳亍×面面俱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