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抬头,我们如何观看云彩?

2023-03-23 11: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在城市生活中,云与天空是我们最触手可及的自然,只要你愿意抬头,随时都能得到天空的安慰。但人们常常对云视而不见,甚至忘记了它们的存在;而在英语文化中,云总是给人带来种种负面联想,比如大难临头(a cloud on the horizon),郁郁寡欢(a black cloud over one's head),不切实际(head in the clouds)。

但英国人加文·普雷特-平尼认为,如果天空中少了云朵,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非常无聊。2004年,他创建了一个名为“赏云协会”的组织。希望为云朵“正名”,也要对抗“万里无云才是好天气”的主流思想。

加文说,一头扎进云中,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体验。因为天空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无论你现在的生活正发生什么,一个新的世界可能很快就会到来。在剧变的时代,云背后的科学要比过去更为重要,因为人们需要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这个春天,我们邀请了加文以及协会官方科普读物《云彩收集者手册》的中文译者之一张超,以他们对云朵的热爱和多年的观看经验为出发点,一起聊聊“云”与我们的奇妙联结。

加文·普雷特-平尼:

英国作家,作品《观浪者指南》获皇家学会温顿科学图书奖。2004年创立赏云协会,经该协会多年努力,糙面云得到了正式命名,并被世界气象组织录入《世界云图》。另著有《云彩收集者手册》等作品。

张超:

北京师范大学天体物理硕士毕业,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国家天文》杂志社,专职从事科普工作。新华社签约摄影师。著有《云与大气现象》等科普作品。

加文:首先,云不按照我们的意志行事。云的出现从不会遵循一个时间表,所以看云是不能被计划的。我们不能说,“每天早上9点到10点之间,是我的观云时间”。在看云这件事上,你需要改变视角,随时随地关注它们。

张超:我有一个观云的“便利”。我的办公室在天文台下方,办公室四面都是窗户,如果天空中有很多云,我会第一时间注意到它们,然后立刻走到窗户旁拍照。此外,我会在骑车回家的路上观云。路上没有什么高楼大厦,视野很好,我可以欣赏天空的美景。

加文:我觉得观云的有趣之处在于,我们并不需要任何专业设备。每个人的口袋里都有一部手机,而手机,就足够拍出很棒的照片了。想要捕捉到美丽的云朵,最重要的事情其实是在对的时间里抬头看天。比如,你可能正从商店里出来赶去坐车,这时,你注意到了一朵云。

最重要的事情始终是在场、留意、发现,因为云的变化是非常快的。这些都比拥有一台完美的相机和三脚架更加重要。

张超:说到云的拍照技巧,使用红外相机能够捕捉到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云的细节。此外,用偏振镜拍摄天空可以增强云和蓝天之间的对比,使两者呈现出更加戏剧性的视觉效果。

加文:观云改变了我的视角。当你踌躇于地上的问题时,观云让你把注意力转移到天上。观云就像一次短暂的冥想,你会停止思考生活里的各种问题,比如工作和家庭中的压力。你会任由你的心灵、想象随风飘荡,最后你就会参与到大自然的抽象艺术中去。

张超: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云朵的收集者。我喜欢礼物,而云是来自天空的礼物,我非常享受这些礼物。

加文:其实,中国文化对云的兴趣由来已久,要远远早于西方。在中国的水墨画和卷轴画里,美丽、写实的云朵常常伴随着山景一起出现。有一个观点,山与云朵彼此相爱。山是坚硬的,牢固的,永远不会改变;而云是柔软的,流动的,转瞬即逝的。它们是如此不同,但却彼此相依。我想这种关系经常被中国古代的艺术家所赞颂。

云就是对我们想象力发出的邀请。作为人类,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想要从云中“看到什么”,所以云有益于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拥有幽默感,比如发现一朵云像猫,一朵云像死神。

观云还会让我们在生活中放慢脚步。当我们与天空互动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对各种想法、创意都是敞开的。因为我们会走神,会把各种不同的东西联系到一块,而这时候,就可能会产生创造力。

张超:除了想象云,我也喜欢想象星空。比如,从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拍摄的星系图中,我能看到一些好玩的东西。很多星系图中,我都能感觉,它们(星星)看起来不快乐,不是吗?

加文:我们理解周遭世界的方法之一就是给事物命名。而说到云的命名,很多国家使用的都是拉丁语系。之所以使用拉丁语,是因为这是一门“无人使用”的语言,大家无需翻译,就可以共享这套命名。

我们还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给云朵起名。比如,“晒日光浴的人”“接吻的情侣”,我们一旦开始给一个事物“命名”,我们就会对这件事情产生更大的兴趣了。

这有点像你教一个孩子认识蝴蝶,你对孩子说,这是一只“蝴蝶”,过了一会儿,又飞来一只蝴蝶,孩子问你,“这也是蝴蝶吗?”但其实,这两只蝴蝶是不一样的,只是它们拥有同样的名称。如果每只蝴蝶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名字,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张超:在中国古籍中,有很多关于云的“类名”。有云绳,有云墙,有五彩云,有三色云,等等。

加文:2008年,赏云协会发起了一项活动,大家觉得急需更新现有的云朵分类。因为协会的会员们在上传照片时,发现了一种很新的云,并不适用于目前的名称分类。这种云看起来像是波涛汹涌、海面混乱时的海域。很幸运的是,2017年,世界气象组织接受了我们的请求,决定为这种云创建一个新的分类,名为Asperitas(糙面云)。

这件事让我们知道,云的分类系统不是固定的,只要我们持续地关注、发现,它就会改变,就会发展。

张超:过去3年里,我国西南部发现了一种非常奇特的云。这种云类似于贝母云,颜色极为鲜艳,大约在两万米的高空出现,日落之后还会发光,但目前这种云还未被收录命名,所以我想我们可以多关注一下这种新的云。

加文:张超刚刚提到的云,是一种在平流层内部形成的云,他们要高于大部分云形成的地方(对流层)。当太阳的位置比较低时,这些云会产生彩虹般的美丽色彩。因为阳光会穿透云中的冰晶,发生折射,所以才会产生如牡蛎壳内部一般的色泽。

此外,最近几年,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了一种名为“夜光云”的高空云。这种云的拉丁名的意为“在夜晚闪耀”。这些云处于大气中间层,距离地面85万公里之远。由于它们形成的位置太高了,每当天黑以后,太阳越过地平线,这些云仍然可以捕捉到阳光,所以在夜空中看起来很明亮。

加文:科学家们认为,夜光云的出现和气候变暖有关,由于我们的大气中间层开始增厚,所以这些云也形成得更加频繁。这就是一个随着环境变化,云也开始变化的例子。

当下,云背后的科学要比过去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我们需要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我们在创建计算机模型去监测气候变化的时候,最难评估的部分就是云的影响。

张超:低云有降温作用,会使地表更加凉爽;而高云会增加地面的温度。但我们尚不清楚,随着气候变暖,会出现更多的低云还是高云?所以现在我们非常需要进一步了解云的活动机制,并了解它们到底是如何影响地面温度的。

总之,云是一个很难研究的对象。因为云朵的形成发生在一个巨大的空间内——云没有边缘,也没有容器。你可以乘坐飞机来监测它,但问题是,云不会在一个形态上停留很长时间,云太多变了。

加文:在英国,我们经常会讨论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平衡。听说中国的年轻人中出现了“躺平”趋势,或许这也是一种抗议,因为如果人的一生都在工作,生活是不富足的。我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云彩收集者手册》会在中国受到读者的欢迎,因为没有人想一直工作,而休息的时候就会抬头,抬头就会看到云。

天空是我们最触手可及的荒野。只要走到公寓的阳台,或者从窗户边向外看,云和大自然就会来到我们的身边。即便你身处城市,因为天空的存在,也会拥有随时与大自然接触的可能。所以我会觉得观云是一种很“民主”的爱好,因为每个人都可以与天空发生连接。

张超:是的,看云是一种很简单的放松方法,比搞园艺什么的要容易多了。

文中图片来自《云彩收集者手册》(译林出版社2018年版)

撰文 / 戈多

原标题:《抬头看,天给你的礼物,收着!》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