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宠物心理疾病:漫长的疗愈之路

2023-03-27 14: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Pointbreak 武大新视点

全文共5173字,阅读约16分钟

记者 | 陈思萌 马玥姝 陈蕊蕊

撰文 | 聂雨茉

编辑 | 曾茜

Mika的宠物狗灵缇跑丢了。

当时灵缇正走在路上,一切如常。一辆车从身后驶过,它突然开始疯狂地后退,力度大到挣脱了原本严严实实套在身上的狗链,拼命往前奔逃。Mika男友反应过来后想去追赶,但灵缇早已不见踪影。

后来在警察的帮助下,Mika终于找到了灵缇。她想起领养时工作人员曾告诉她,灵缇遭受过上一任主人的虐待,患有心理疾病。

长期紧绷的神经让灵缇极易受惊,并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它几乎不与Mika亲近,抗拒一切触碰;尤其害怕棍状物,只要看到主人手中拿着扫帚它就会开始狂吠,即使Mika只是在打扫院落。

像灵缇这样有心理问题的宠物不在少数。如今人类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已是老生常谈的热门话题,但在心理疾病这座冰山之下,还存在着一群“无法开口”的患者,它们像水中濒死的溺水者发不出声音,只能拼命挣扎着上浮,难以被看到,却又渴求着解救。

被忽视的病情

梦梦睡在那里。

金毛犬红豆刚刚吃完早饭,它像梦梦不再出现在家里之后的每一天一样走到门边,慢慢趴下,脑袋倚着门框,一动不动地盯着院落中间的空地。

梦梦是一只马尔济斯犬。一周前,梦梦年老过世,火化后的骨灰被永远地埋在了这片草地下。

梦梦和红豆一度亲密无间,是红豆在家中最好的玩伴。梦梦去世之前在主人Mika的房间昏迷了好几天,当时红豆被安排在楼下客厅活动,有一天Mika和Mika的母亲觉得梦梦可能已经走了,就把红豆叫了上来。

这是几天里红豆第一次见到梦梦。它先是轻闻了一下,再用鼻子轻轻地拱它,拱了一会儿,又转过来拱Mika母亲的手,黑豆一样的大眼睛凝望着主人的妈妈。“那个眼神是让我妈妈把梦梦抱起来,”Mika说,“我妈妈告诉红豆,说梦梦去念土地大学了。”

梦梦的骨灰盒埋葬后,红豆常常会在门边待上一整天。如果主人Mika叫它,它还是会像从前一般听话地站起来去跟Mika接触,完成指令动作,但结束后它会再回到这里,重新趴下,仍然注视着同一个地方。有时红豆甚至会直接保持这个姿势入睡,醒来时继续看着那片草地,一看又是几个小时。

红豆与梦梦

(图源受访者)

Mika得知红豆可能患有抑郁症是一次偶然。那天傍晚她带着红豆到家后面的小公园散步,这个时候遛狗的人很多,公园里很快聚集起一群小狗,但Mika发现红豆没有任何参与的兴趣,只是站在她的脚边,安静地望着那群正奔跑玩耍的同类,于是牵着它走到一边。

一个中年女性忽然向他们走来,表示自己是一名宠物医生,她刚刚观察了一会儿,觉得红豆很可能患有抑郁症。Mika愣住了,此前她没意识到红豆的问题已经严重到了这个程度,也从未想过宠物会有患上心理疾病的可能。

但一切早有预兆。梦梦去世以后,原本活泼好动的红豆变得沉静,脸部的毛发在一个月内变为雪白,出门时也不再愿意和其他狗狗交流。有时在街上远远看到一只像梦梦的马尔济斯,红豆会跟上去凑到那只狗狗面前,看清楚不是梦梦后,又沉默着走开。

脸部变得雪白的红豆

(图源受访者)

得知红豆有可能患有心理疾病后,Mika带着它去了当地的宠物医院。了解了梦梦的事情后,兽医告诉她,红豆确实患上了抑郁症,需要进行专门的治疗。

同人类一样,宠物心理疾病的成因和躯体化表现复杂多样。2019年4月的一天,正躺在床上陪伴小猫的Ocean忽然发现,橘猫贯贯的尾巴上不知何时秃了一块,面积有指甲盖大小。Ocean第一反应是皮肤病,她用伊丽莎白圈和维生素B应付了几天,但不见好转。

五一假期她决定带贯贯到宠物医院做检查,当时贯贯的脚踝内侧也已被舔秃。医生发现贯贯的身体指标一切正常,排除了猫藓、螨虫、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等可能后,医生认为过度舔毛是情绪问题的外在表现,初步判断贯贯患上了抑郁症。

贯贯尾巴上被舔秃的部分

(图源受访者)

Ocean当时非常惊讶,猫怎么会患上抑郁症呢?医生给出了家庭成员、环境变化等猜测,但坦言说自己从医以来没见过有抑郁症的猫,无法给出建议,让Ocean回家继续给猫戴脖圈,观察情况。

Ocean听从了医嘱,但她很快发现,早上走的时候贯贯还戴着脖圈一切正常,晚上下班回家时脖圈就已被丢在一边,原本该是布满柔软白色绒毛的肚子上逐渐形成了一片粉色的秃皮。更让她揪心的是贯贯减退的食欲。贯贯健康时的体重在4.4kg左右,短短三个月骤减到了3.6kg。

像绝大多数宠物主人一样,七七在知道Burger患有焦虑症之前,除了体重降了十斤,她从没觉得和自己分别半年的金毛出现了什么问题,更没想过会是心理疾病。

七七之前实习的公司允许员工带宠物上班,一天她带着Burger去了公司。从上午9点到晚上7点,Burger一直在办公室里不停地走来走去,一边喘气一边流口水,明显十分疲惫的它却几乎无法坐下来休息。一位副业是宠物训练师的同事注意到了Burger的异常,很肯定地告诉七七,Burger存在焦虑问题,可能还需要药物介入。

七七想起其实Burger之前就出现过类似的异常行为。她曾和男朋友带着Burger去专门的宠物友好型民宿游玩,到了晚上Burger一直不肯睡觉,在狭小的房间里不停来回走动,直到黎明才筋疲力尽躺下睡去,但她从没有把这些表现和“焦虑”联系起来。

心理问题与疾病不是人类独有。先天遗传、环境压力和幼年创伤等也同样能致使宠物们出现此类问题,它们会不分场合地吼叫、啃咬主人和同伴,或者过度舔毛,频繁重复着伤害自己的行为。

但宠物们无法直接开口讲述病情,这些行为常常被予以忽略或被简单解读为异常行为,难以与心理疾病联系到一起。少数意识到宠物的“不正常”源于患病的主人们,也才刚刚踏出解救它们的第一步。

求医困局

所有确认自己的宠物患有心理疾病的主人都会问出这两个问题:为什么会得这种病?我该怎么去治疗?

七七曾经尝试在大陆寻医,但咨询过一些医院后,发现大陆几乎没有专门从事这方面的医生。最终那位指出Burger焦虑症的同事向她介绍了来自台湾的宠物行为医生戴更基。

在戴更基的建议下,七七带着Burger先去做了全面的体检,并填写了戴更基的助手发来的问卷。问卷的问题很详细,从“你的狗狗是什么时候离开母亲”到“你是否打过你的狗?”、“你是否骂过你的狗”等,每一个话题下又对具体的时间、原因、频率等细节进行了询问。

结合体检和问卷的结果以及问诊的情况,戴更基告诉七七,Burger存在觉醒水平过低(长期处于紧张和警觉状态)、在新环境里出现过度反应、特定情况下出现焦虑和明显的刻板行为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是Burger幼年过早离开同伴和母亲。

戴更基在问诊结束后给出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包含环境管理、行为矫正和药物治疗三个方面。“在环境上我们主要是改变了Burger的喂食方式,把食物藏在家里的角落引导Burger寻找,模仿狗在自然状态下觅食的情形。”七七回忆,“行为上是针对不同的情况来处理,称赞Burger的自发休息行为,并在Burger出现刻板行为时进行人为引导。”

戴更基也根据Burger的病情对症开了处方药。为了了解药物是否存在副作用,七七和男友还在一个月后带Burger进行了肝功能检查。三个月后Burger的症状明显改善,渐渐可以在新环境中安静下来,半年后七七找到戴更基复诊,Burger终于可以在不去新地方时停止服药。目前Burger已经完全康复,环境和行为方面的措施因为有益于心理健康被七七保留了下来,药物则在和医生确认后彻底停止了使用。

阿静业余时会在小红书上做宠物行为科普

(图源受访者)

生活在西班牙的Mika带着红豆就医后听取了医生关于陪伴、社交和开导的建议,悉心治疗近两年后红豆痊愈。她后来收养了一只因遭受过虐待而表现出明显心理问题的灵缇,如今灵缇的状况也逐渐好转,不再抗拒抚摸。然而相较于分别就医于台湾和国外的Burger与红豆,贯贯的治疗则格外艰难。

Ocean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确定了贯贯的病因。一开始她选择相信医生,带着贯贯线上线下进行了多次问诊,却发现深圳的宠物医生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医生对宠物心理问题一窍不通,而略懂一二的医生也无法确定贯贯的病因,难以给出切实可靠的治疗方案。Ocean在深圳的几家宠物医院多次打听,都没有找到专门研究行为学的医生。

Ocean决定采取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一一排除。她在各大网站上搜索能致使小猫患抑郁症的原因,结合贯贯的生活环境一一进行判断或试验,排除了十多个答案后,“分离焦虑”四个字走进了Ocean的视野。

Ocean起初对此持怀疑态度。她一天工作8小时,周末双休,晚上七八点就能到家,算下来贯贯每天只会和她分离十个小时,“我一直认为猫是独立的动物,所以我当时不太相信贯贯居然有分离焦虑。”

但当贯贯舔毛“自残”的时间越来越长,Ocean又找不出其他更合理的解释,于是便买了逗猫棒和激光笔,下班后陪贯贯在走廊和公寓里玩上两三个小时。她取消了周末所有的社交活动,全天在家陪猫,带着贯贯一起看电影和动物纪录片。为了提高贯贯的食欲,Ocean还拿出了所有贯贯爱吃的食物。

Ocean一边治疗一边记录贯贯的体重

(图源受访者)

Ocean也尝试过求助药物。她犹豫了很久,但眼见贯贯的舔毛行为越来越严重,还是决定购买了朋友分享的推送中提到的治疗小猫抑郁症的“神药”。然而贯贯第一次服药时就表现出了强烈的抗拒,吞药之后因为太苦不停吐口水,满嘴白沫。

Ocean又给药物装上胶囊壳隔绝苦味,但吃了四天依然不见效果,最终她放弃了这个本来用于人类、号称能治疗猫抑郁症的药物。在豆瓣和其他患病宠物的主人交流时,也会有人来问药物的名字,但Ocean没有告诉他们,她害怕会有人盲目模仿。

Ocean几乎尝试了所有当时她能想到的办法。一个多月后,Ocean照常去检查贯贯的身体,她忽然注意到贯贯已经被舔秃的肚皮上多出了一块褐色的痕迹——贯贯把自己的肚子舔破了。

Ocean不得不继续进行“私人诊疗”。她仔细思考了自己的“诊疗”过程和在家陪猫时对贯贯的观察,又产生了新的想法:她现在住的公寓和之前住的房子相比光照较差,视野狭窄,贯贯可能不喜欢这个居住环境;自己这一个多月即使抽出时间陪伴贯贯却还是在正常上班,“分离”的问题也没能彻底解决。

“为了治本,我想出的对策就是辞职,并且搬家。”

搬家第二天,忙于探索新环境的贯贯停止了过度舔毛;一个月后,被舔秃的部位重新长出了一层薄薄的毛;又两个星期过去,贯贯所有异常症状消失,彻底痊愈。

从寻找病因到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案,Ocean在最开始选择了最常规的求医道路,然而问诊处处碰壁,只能自己一个一个排除来确定病种,尝试所有在网上和咨询中了解到的办法进行治疗。除了最初用来排除猫藓可能的身体检查和确认买来的药物是否可以用于宠物,她没能从宠物医生身上得到任何有效的帮助。

专业宠物行为医生的缺失让贯贯的治疗几经波折,Ocean不得不独自探索了三个月,冒着错误治疗可能会加深贯贯病情的风险,走遍弯路,才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和解决的办法。

但并非所有宠物都能如此幸运。“宠物行为学”这个词2014年才由戴更基带入中国,此前的宠物训练基本源于警犬的训导,偏向服从训练。戴更基是台湾最早涉猎动物行为领域的兽医师,13-14年经常在国内通过办讲座、开培训营等方式教授宠物行为学的知识,但如今国内的宠物医生对行为学依然知之甚少。

戴更基的助手阿静曾经训练过一只患有焦虑症的柯基。柯基因为焦虑身体虚弱,经常出现肠胃和皮肤上的问题,主人带它去医院就诊,一直不停地吃药、打针、住院,医生由于不了解行为学的有关知识,在操作时行为不当,加剧了柯基的过激反应,导致柯基变得更加焦躁,无法控制自己的啃咬行为。在阿静看来,只要医生懂一些行为学上的手法,更关注宠物的心理健康,就不至于恶化到这个程度。

与康复的距离

确定患病宠物的病因需要有专业行为学知识基础的宠物行为训练师对宠物行为和身体指标做详细地观察和记录,做出大致判定后,再联系宠物行为兽医师就观察结果做出诊断。在整个规范的治疗流程中,确诊、开药和制定治疗措施由行为兽医师决断,具体实施则由行为训练师和主人对接贯彻,最终整个治疗过程大部分还是依靠主人的落实与坚持。

在Burger的行为矫正中,戴更基派了专业的训练师亲自上门,向七七示范矫正措施的具体细节,包括如何鼓励狗狗的行为、如何陪狗狗玩耍等。

七七记录在小红书上的诊疗措施

(图源受访者)

训练师阿南从业已有5年,在她看来,训练师是主人和宠物沟通的桥梁,也是应对心理疾病时最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主要的过程不是训练这只宠物去完成某个动作,而是要让主人和宠物同频,即主人要学会如何向宠物表达是否喜欢这件事、如何让宠物知道想让它做什么;同时理解宠物的情绪表达,了解它们的需要和感受。

即使有足够的具有行为学背景知识的专业训练师进行指导,这些无法“开口”的小病人的命运主要还是掌握在主人手里。“没有教不好的狗,只有教不好的主人。”这是阿南接手上百个案例以后悟出的道理。患病宠物们在专业训练师手中可以一定程度上得到情绪的改善和行为的矫正,但如果主人不去用心学习训练师的行为指导,还是用原来的方式对待宠物的话,它们的好转就只能是昙花一现。

阿南最无奈的是,训练师已经做了99%的努力,而主人却没能做到剩下的1%。她曾遇到过一位中途放弃治疗的宠物主人。那一天,阿南刚刚走进客户家门,一只猫就冲上来想要攻击她。猫是避免型的动物,一般直到避无可避的时候才会出现对人的侵略性行为,而在整个观察过程中,只要阿南做出一点明显的肢体动作,猫就会有非常强烈的反应。

猫的主人问阿南能不能在今天之内让猫重新变得温顺,震惊的阿南斩钉截铁地告诉他,积累了这么久的问题不可能一天解决,不过她可以给出治疗的方案,接下来只需按照指示操作即可。但那位主人似乎连简单地照做都并不情愿,出人意料的询问让阿南如坠冰窖。

“这个猫你们要吗?你能把它放到笼子里我去扔掉吗?”

阿南拒绝了年轻人的要求,硬着头皮讲解完了治疗措施,“如果不是收了费,我当时真的很想打他。”阿南的语气充满了愤恨。后来这个年轻人删除了阿南的联系方式,阿南没能知道那只猫最后的结局。

阿南衷心希望能在养宠人士中推广宠物心理学和行为学知识,让更多的宠物主人能够认识、接受并积极面对宠物们的心理问题。

宠物心理疾病的发现和疗愈需要宠物、训练师和宠物主人三方的配合。如今由于起步晚和培养体系的缺失,国内专业宠物行为训练师和宠物行为兽医师数量稀少,确诊和治疗困难重重,而宠物主人对心理疾病认识的模糊淡薄更为这一问题的解决蒙上了一层阴影。想要将痛苦的宠物们拯救出抑郁焦虑的深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Mika、Ocean、七七、阿南、阿静均为化名。)

(封面图来源于互联网。)

原标题:《宠物心理疾病:漫长的疗愈之路》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