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要成为作家,自律比天赋更重要

2023-03-28 12: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本文选自《旅行写作指南》

彼得·奇尔森&乔安妮·B.马尔卡希 著

文汇出版社

写作实践

要成为作家,自律比天赋更重要。居斯塔夫·福楼拜说过:“才华无非持久的耐心。”编辑戈登·利什在被问到他的虚构写作坊是如何挑选学生时也说:“我认为才华无关紧要。我看重的是恒心、勤勉、刻苦、专注、意志、渴望。”当你陷入自我怀疑,觉得无话可说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忽略那个怂恿你离开书桌去海滩的声音。即便你感到疲惫、挫败、沮丧,也不要停止写作。坚持每天写作,就像去背包旅行前坚持举重和徒步练习一样。刚开始时,面对空白的页面,你可能很难兴奋起来,但慢慢地,你将体会到快乐。

一些实用建议:对于旅行者而言,记事本或者越来越普及的电脑是最重要的工具。你可以选择各种类型的记事本,最好有一本用于街头记录的便携式记事本和一本在家中、火车上、咖啡馆里写作的大开本。横线本也好,白页本也好,昂贵的精装本也好,便宜的作业本也好,写作工具的选择全凭个人喜好。你可能更喜欢用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来安全地记录你的想法。无论如何,要勤于记录,不要以为光凭大脑就能永远保留所有细节。笔记中一定要写明日期、时间和地点。

将海外旅行的经历写下来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你想记住自己掌握中文的过程,或是雨林中附在你腿上的那些水蛭。但除了帮助回忆,是否还有别的原因促使我们写作呢?美国作家弗朗辛·杜·普莱西克斯·格雷说:“写作是出于对现实的报复,出于想象和参与他人生活的渴望。”美国作家特丽·T.威廉斯在《我为何写作》一文中谈到了一些常见的动机,例如记录自己的想法并与友人分享。但她也为了那些迁徙的鸟类和自己的灵魂而写作,向荒野致意,与矛盾共舞。当你对写作深信不疑时,难以预料的礼物会不期而至。威廉斯总结道:“于我而言,写作如同对爱人耳语。”就从这里开始,探索你写作与旅行的原因吧。

写作练习一

以“我写作是为了……”或“我写作是因为……”起笔,开始你的第一段自由写作。接着“我旅行是为了……”或“我旅行是因为……”继续往下写。

旅程的叙述者

出发之前的自我认知至关重要。写出你的个人经历与社交历史是一个认识自我的好方法。作家朱莉·切科韦的回忆录《小姐妹:寻找中国女性的隐秘世界》是一个范例,她记录了自己在工业城市石家庄教书时遇到的坚韧的女性的故事,其中还穿插了自己的个人经历。书中一位女性在一家货车工厂工作时遭遇事故,一只手落下残疾;另一位女性则为了离开中国疯狂地找外国人结婚。在讲述这些故事的同时,切科韦也讲述了自我发现的历程。这也是许多海外旅居者都会经历的过程:我们离家去寻觅“他者”,同时发现新的自己。

《小姐妹》开头描写了新英格兰地区的一个小镇,肯尼迪遇刺那年,切科韦在这里出生。五年后,她的母亲去世,父亲深受打击,从此愈发沉默,一蹶不振。为了让她打发时间,祖母给了她一把小勺,让她从后院挖个通道去中国。后来,父亲不再允许祖母出入他们家,她又一次失去了亲人。书的前几页就为我们提供了以上所有信息,因此我们能毫不费劲地理解后面这句话:“失去母亲的女孩一生都在不停地挖啊挖,试图在广阔的土地上从或近或远的镜子中寻觅影像。”我们也更能理解作者为何在拿到爱荷华作家工作坊的学位后接受了人类学家芦蕙馨(Margery Wolf)的挑战,去探寻中国女性的隐秘世界。

在之后的章节中,切科韦进一步解释了家庭背景与丧母之痛是怎样促使她去探寻别的文化的。她说,青春留下的印痕如一幅地图,指引着我们的全部人生。依循这幅地图的边界,有的人一生都留在家乡,另一些人则走向远方。是内在的渴望驱动着我们去寻觅。

当你准备走出熟悉的房间时,脑海中装的是什么样的地图?它可能是具象的世界,比如一片茂盛神秘的小树林,童年时你在其中玩耍,而现在它促使你到处去寻找森林;它也可能是心灵的地图,指引你在一个大家庭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或者体现在一个追求成功的移民故事中。文化地图往往还反映了我们的社会阶层与地位。哪些人具备旅行的条件?你是家中第一个出国的吗?你的祖先来自哪里?他们是否曾为逃离暴力或穷困,抑或寻求新的工作或生活而奔赴海外?

写作练习二

列出家中所有长辈及他们的祖籍。以“我是……的女儿/儿子或孙女/孙子”开头,选择一位进行描述。

接下来以心中的地图为主题进行自由写作。以“我心中装着这样一幅地图……”来开头。有一点需要提醒,我们在练习中可以“借用”其他作者的结构,但之后必须学会移除这些现成的脚手架,创建自己的形式。比如,写完后你可以尝试移除原开头“我心中装着这样一幅地图”这句话,也可以在注释中说明你的灵感是来自哪位作者。

文化地图

文化根基、文化能力、多元文化……“文化”一词无处不在,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它。但它的含义不仅复杂,还充满了各种矛盾。文学批评家雷蒙德·威廉斯曾写道:“文化是英语中最为复杂的两三个词之一。”提到这个词,有些人想到的仍是狭义的文化:芭蕾、歌剧,以及其他精英艺术。但大部分人想到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学家所发展出的关于文化的定义,即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汲取的东西。关于文化,最早期的定义之一来自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出版于一八七一年的著作《原始文化》,这个定义在今天看来仍不失教益:“从广义的民族志概念来看,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在内的一种复合体。”

威廉斯也说过:“文化是寻常之物:这是首要的事实。每个人类社会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目的和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文化定义了那些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无意识内化了的规则。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文化仍是指引我们所有人的地图。我们早就听说过狼孩或其他在文化框架之外成长的个体案例,这些故事一方面令人心生抗拒,一方面又让人着迷。拉斯·赖默在《吉妮:一个科学悲剧》中讲述了“野孩子”吉妮的故事:她出生后不久便被父亲关进一间暗室,直到十三岁才被人发现。这一案例促使科学家们追问一个关于人类的核心问题:如果没有文化,我们会是什么样?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的回答是:“不可理喻的怪物,只有极少有用的本能和可辨识的情绪,没有任何智力可言。”格尔茨也提供了自己的定义:“马克斯·韦伯认为,人是一种悬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我认为那些网就是文化。”

这些“意义之网”可能具有地域性,与种族、阶级、性别相关,也可能受到民族、职业或宗教的影响。这些元素共同织成了我们现在或曾经身处其中的文化。你可能不再参与宗教活动,但仍把自己定义为犹太人、基督徒或穆斯林。文化也可能随着时间和环境而发生变化。一个印度家庭从孟买搬到田纳西后,他们作为印度人的身份认同感是否会有所改变?你的文化认同和阶级身份会影响你看待他人的视角。一个纽约天主教徒和一个住在萨尔瓦多的农民,二者的生活可能有着天壤之别。假设你住到一户乌拉圭人家中,他们住着舒服的独栋房屋,开着一辆新本田轿车,这些条件足以令他们跻身当地的精英阶层,尽管在你看来他们可能只是中产而已。探索我们自己的“意义之网”有助于更精准地辨识这些文化差异。

写作练习三

彼得·埃尔博建议,要深入一个问题的核心,可以先从你的“第一个念头”开始。以“关于文化的第一个念头”为主题进行自由写作。这个词会让你想到什么?列出所有影响过你的文化。讲述一个对你产生影响的例子,以“我记得……”开头,讲述比如“我祖父的农场”或“学习英语的经历”等故事。

地方塑造个人

你可以像切科韦一样,从过去某个对你意义重大的地方写起。海滨“清教徒小镇”与世隔绝的地理位置塑造了她的生活。当地“朝气蓬勃的啦啦队队员未婚生子之后变成了穿着老奶奶鞋、成天抱怨的裁缝店店员”的社会景观,也对她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描述让我们对她逃离家乡的迫切渴望感同身受。

无论察觉与否,熟悉的地方及其气味、声音和景象都在我们身上留下了印记。肥料的气味会勾起在农场长大的人的思乡之情,而在城市长大的人只会感到恶心。窗上装着铁栏杆的街角餐馆可能会吓到某些外地访客,在街坊邻居心中却是适宜喝咖啡聊天的舒适角落。我们的记忆里装满了碎片,而非完整的故事。作家戴维·邓肯将这些碎片比喻为自然界里的“河齿”:枯树倒在河流中,渐渐四分五裂,但总有一些顽固的树结不会分解。邓肯认为这些紧密“交叉的盘结”正像“在平铺直叙的故事早已被淡忘之后”仍长久盘旋在我们脑海中的顽固记忆。

我们的“河齿”可能是很多东西的混合。作家皮克·耶尔这样回忆在英格兰的儿时生活:“是夏日傍晚直到九点仍在飘荡的光……是草地发出的‘沙沙’声,是板球棒击球的闷响……当然,很多时候,是环境的似曾相识引发了我们的乡愁,使我们给事物套上了‘神圣’的光环。”

耶尔道出了家的矛盾属性:它是我们急于逃离又渴望重返的地方。对神圣之地的乡愁渗入心底。耶尔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虽然现在他定居日本,但留存着童年回忆的英格兰仍令他魂牵梦绕。

在这之前,可以利用下面这个基础练习来培养自己对一个地方的感觉,并为接触新环境做好准备。

探索你写作与旅行的原因吧。

写作练习四

列出这些地方:你视之为“家”的地方,让你感到害怕的地方,你渴望逃离的地方和你渴望重访的地方。以“我记得……”开头,选择其中一个展开描述,或者借用耶尔的写法,以“它是……”开头。

原标题:《要成为作家,自律比天赋更重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