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向西”聚焦松江:从艺术角度进入城市肌理与人文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实习生 叶紫
2023-04-02 08:39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策展人谈“向西:从上海到松江,然后抵达江南”策展理念。 视频:叶紫(02:23)

“向西:从上海到松江,然后抵达江南”,指向一条地理版图上清晰可见的行径路线。向西,也是从海纳百川的上海城市精神里抵达历史与当下共同编织的江南文脉的方向。

3月31日,展览“向西:从上海到松江,然后抵达江南”在松江文化新地标云间会堂文化艺术中心揭开帷幕,展览从艺术工作的角度进入松江城市肌理深处的文人传统,在土地、建筑、文化的关系中,思考都市更新状况下的城乡发展。

展览现场,苏畅的作品《五段》,落地窗外是时常有绿皮火车经过的铁路。

一侧是春日醉白池公园内的郁郁葱葱、另一侧是铁轨线上不时驶过的绿皮火车,在云间会堂位于中间。通过展厅的落地玻璃向外望,能感受时间的对话;而更大意义上,是在当下松江的时空点上,与历史和文化的对话。

“向西:从上海到松江,然后抵达江南”将这种对话,以艺术作品的形式体现。展览以毕蓉蓉、陈荣辉、董屹、刘亚囡、苏畅、唐西林、杨振中、张斌等17位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实践,通过“鱼米家园”“影像城市”“具身感知”三个展览单元,将位于上海西南的松江地区与上海及更广袤的江南地区在文化与历史层面的联结。

其中不少参与者与松江颇有渊源,比如展览策展人徐缓之就住在松江新桥。在他看来,“向西:从上海到松江,然后抵达江南”也有一层精神上的意向——从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出发,走到历史的源流。

展览入口

向西:从苏州河四川路桥到松南峰泖三桥

展览名“向西”,源自艺术家殷漪的声音影像装置《向西》。这件作品中,殷漪邀请他的声音艺术家朋友照骏园于晨昏四时、在四川路桥四个点向西、一边听着城市的声音、一边做即兴音乐演奏。

殷漪声音影像装置《向西》(2019),截屏图

独属于这件作品的展厅被对照构架出四川路桥的四个方向,并以邮政大厦为提示坐标。身处其中,通过影像和声音的传递,仿佛置身于嘈杂喧嚣、光怪陆离的都市之中。这件作品拍摄于2019年,当时邮政大厦外墙搭着脚手架正在修复、显示出城市更新与修复的一种面向,而拍摄的四个方向恰好是城市的四种面向,陆家嘴的琉璃闪耀、外滩源的万国风情、苏州河的诗意绵延和苏州河北的深入生活。桥上的人来车往与艺术家即兴合奏,留下了2019年鲜活的城市多面生态。“我觉得上海这座城市存在着很多随机的东西,它更多的是一种‘即兴音乐’风格,能够把城市的声音和城市的空间编织在一起。”殷漪说。想到记者自己也常骑车翻过四川路桥,四年来城市的变化也如苏州河水的流动不舍昼夜。

展览现场,殷漪5频4K影像,8声道立体声构成的作品。

如果说,苏州河串起的是城市版图,松江的“九峰三泖”在云间千年的时间断面中留下了厚重的一笔,亦是数百年的文人书画研讨下的江南山水意向。展览中,致正建筑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张斌带来位于油墩港上将要用于改扩建的“松南峰泖三桥”方案的建筑模型。

展览现场,张斌“松南峰泖三桥”方案的建筑模型。

松南三桥分别是甘德路桥、新中路桥和闵塔公路桥,位于油墩港航道提升工程的最南段。据介绍,甘德路桥取意松郡亘脊、新中路桥与李塔(塔体为宋代建筑)遥相呼应,构成“李塔飞虹”的画境、闵塔公路桥在已有高速公路的两座拱桥的缝隙中创出“双虹戏月”的新意向。

在张斌看来,“向西”可以理解为“向内”,是一个再发现、在地化的过程。“三桥”的设计是当下基础设施建设对所谓的“九峯三泖”的大环境中的回应,是一种“空间的再生产和文化的再认同”。

关于“松南峰泖三桥”的历史研究。

变迁:从醉白池到镜湖,记录时代的更新

此次展览年纪最长的参展艺术家是唐西林。他是共和国的同龄人,6岁搬至松江,就再未离开。1977年进入松江县文化馆工作后,历任松江县博物馆副馆长、文化馆副馆长、程十发艺术馆执行馆长。作为见证了松江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向的老一辈文化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自发地拍摄记录松江的古城面貌,从城市全景、文化遗产、到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留下弥足珍贵的城乡影像。

1991年,中山东路233号,松江博物馆门前明代石狮和上街卖菜回家的农民。唐西林 摄

1998年,莫家弄民宅院内。唐西林 摄

1980年的元宵灯展、1983年的送戏下乡、1991年松江博物馆门口的石狮子与挑着扁担的农民、1993年松江中山中路街景、云间第一楼修缮前后、1999年的醉白池……这些作品以时空并置的方式展开,在纪实影像中回顾松江的空间尺度与市民生活,并以此为参照,关注当下正在发生的城市更新。

展览现场,唐西林摄影作品

醉白池 1999。唐西林 摄

2023年3月31日,醉白池内园的百年牡丹。澎湃新闻记者 图(非展览作品)

唐西林摄影作品展线的尽头,透过大片落地窗可以俯瞰醉白池公园。醉白池前身为宋代“谷阳园”,明末董其昌在此处建造“四面厅”“疑舫”等建筑,并团结了当时一批文人在此处吟诗作赋,咏解不断。几经兴废,醉白池在建国后恢复园林。观展结束后,步行至醉白池,发现除了草木茂盛外,醉白池几乎与1999年的照片中无差。正值牡丹花期,内园中相传与董其昌相关的百年牡丹显出国色,也显出当地文脉不绝。

周仰,《镜湖边的一季》,摄影,拍摄地;醉白池,2021

在松江大学城外国语大学西南角的一小片湖,名为镜湖。摄影师、译者周仰在毕业多年后回到母校兼职教摄影课。在上课的间隙重新发现了栽有垂柳和水杉的镜湖,她和学生在湖边聊天,观察物候变化,去湖对岸的“大树林”探索,在不带目的的拍摄中,留下了“镜湖边的一季”,也给目前正在英国伯明翰读博的自己留下了专属的记忆。

展览现场周仰作品

周仰,《镜湖边的一季》,摄影,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醉白池,2021

摄影师陈荣辉的展览作品《摩登上海 & 脱缰的世界》创作于2015至2020年,是摄影师在离开上海赴耶鲁大学留学前拍摄的作品。其中包括了2019年他为在上海的朋友们在他们熟悉的环境(家中或是工作场所)拍摄肖像,与他拍摄的以江南地区大型城市公共文娱空间为对象的大画幅作品。这些作品并置展出能看到个体与城市的微妙关系,试图触发观者对城市的关注与讨论。

展览现场,陈荣辉作品《摩登上海 & 脱缰的世界》

陈荣辉,《摩登上海 & 脱缰的世界》,摄影,拍摄地:浙江慈溪,2015-2020

关于记录,更为当代意义上的作品来自苏畅。他此次带来的《三段》《五段》依旧是他所擅长的利用生活中最简单的元素与当下的时地相结合的雕塑作品。包括在展览中,他的作品与醉白池和松江铁路构成的对话关系,也是基于自己对地缘的一种理解。作为土生土长的松江人,苏畅认为董其昌等代表是松江的一种文化现象,在今天很难看到实体。“城市可能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她有一个更广泛的延伸和自然交融的过渡。”

苏畅,《三段》,2021-2022,落地窗外为醉白池的绿意。

鱼米:传统空间的城镇化与现代化

晋代云间陆机有“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之说。自明朝以来,松江一直是江南地区重要的鱼米之乡之一。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学者朱琺与设计师厉致谦共同带来的作品《鱼米合影》是一件基于松江本地的创作。他们以从文字学与字体设计的视角,呈现隐藏在文字之中作为鱼米之乡的松江。

朱琺与厉致谦带有“鱼米”关系的文字贯穿展览

朱琺与厉致谦带有“鱼米”关系的文字贯穿展览

对于“鱼米”的关系,在开幕论坛上,朱琺阐述说,“鱼”和“米”是合影关系,这种映照关系具有实物性,包括以松江为代表的鱼米之乡的形象、一荤一素的水陆关系等构成的环套式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既是自然的,也是文明的,它可能传统,但也不妨碍我们从现代去反观,重新审视,赋予新的含义。”同时,朱琺也感受到松江(及江南)从水乡、鱼米之乡变得城市化、现代化。“这个过程对我而言有一丝伤感,但也知道这是时间推进的结果。”

展览现场

在以“田野松江:当代艺术视角下旧镇新城的更替”为题的开幕论坛上,面对过去二十年上海原郊县区域的空间和社会形态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旧镇和新城的更替间包含着种种传承、对立、协商,以及这些变化延伸出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方式,个人、家庭和社群关系,乃至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美学和趣味等内在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相关领域的学者与参展艺术家讲述了自己的想法。

论坛现场

奚慧(同济大学博士、高工、注册城乡规划师)认为,要理解城市,也需要去理解农村。“在外人看来,‘松江’‘上海’‘江南’是彼此间是叠代的概念(松江是上海的一部分、上海是江南的一部分)。但从历史上看,上海和松江是两个地理概念;从城市化的角度看,松江仍然在持续地推进现代化的城市水平和品质。 但更不容忽视的是,松江具有江南特性,带着江南文化的韵味和传续。”

方塔园,唐西林 摄

师从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从事城乡遗产保护工作近20年的丁枫,借用了冯纪忠在写方塔园的一本书中的话阐述了城乡建设的观点,“无论在做什么,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时空的点,正确地去知道过去,也要了解周遭,同时要面向未来。”她也建议未来可以将展览和对话延续至松江老城,去探讨传统空间的城镇化与现代化。

刘亚囡作品《摄生》,视频截图

具有社会学背景的参展艺术家刘亚囡,在开幕当天以松江为田野范本,进行关于天、地、人与谷物之间能量流转的身体媒介艺术表演。

杨振中,《轻而易举2》,单路视频,2003

展览也从松江展开到城市,杨振中等创作于九十年代和千禧年后的影像,再次提示都市更新进程中,影像创作作为城市切片的作用。徐晨于现场创作的水墨媒介作品,唐潮与胡为一取材自细碎生活和日常观察的空间装置,让观者看到这些身为城市居住者的艺术家们,作为城市文化的推动者,在此呈现城乡更新与变化中个人的身体感知与情感状态。

展览现场,胡为一作品

展览也“向西”至云南,主要在云南进行研究和创作的艺术家程新皓,通过影像记录了沿滇越铁路边捡石头边行走的行为过程,与展厅窗外一路向西的铁路沪昆线相逢和相交,成为展览的尾声与回响。

展览现场,程新皓有关铁路的作品(部分)

 注:展览由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OCAT)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AUP)学术支持,展览将持续至5月7日。

    责任编辑:徐明徽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