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张继科事件”再发酵,疑似另一张“欠条”出现?​中央政法委发声

2023-04-04 20: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4月2日,一个名为“记者郝成”的加V认证账号,在社交媒体曝光了疑似张继科另一张500万的“欠条”照片。照片中的落款显示疑为“张继科”,而在这张欠条上有“500万元赌债”等字样。

昨天(4月3日),有记者联系上中国经营报记者郝成,向其询问该照片来源,他表示自己也是从别处看到,“没办法求证真假和出处了。”

加V认证账号在社交媒体爆料

张继科代理律师:

现阶段不便发声

在张继科欠条曝光之前,有媒体从接触过张继科本人和其团队的知情人处获悉,张继科不愿意再回应事件的原因之一有——“他不太愿意自己处在风口浪尖上。”张继科的代理律师杨曙光也表示:“现阶段不太方便发表任何言论,毕竟我不是当事人,而是代理(律师)”“之前有媒体和我接触,结果随随便便就把我讲的内容断章取义地发到网上去了。现在这个案件如果要发声,还是需要和当事人有商量。”

张继科是什么身份?

媒体:没正式宣布退役

张继科现在究竟是什么一个身份让不少网友感到好奇。

不少媒体在报道相关事件时,使用“退役乒乓球运动员”来称呼张继科。但据了解,张继科并没有正式宣布退役,刘国梁之前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张继科是希望能和好友马龙一起退役。

虽然没有正式宣布退役,但张继科近年来一直没有再参加比赛也是事实,所以他现在也没有个人积分,也被国际乒联从排名中正式移除。

不少中国体坛名将在退役后,都会选择“赛而优则仕”的路线,在相关协会或地方体育局担任职务。不过据了解,张继科目前在中国乒协中并没有担任任何职务。

而在事件发生后,张继科代言的各个品牌已陆续开始与其撇清关系,安踏客服称目前已终止和张继科的所有合作。此外,目前舒肤佳、润百颜、相宜本草、一汽丰田的官方微博也已检索不到任何跟张继科有关的内容。

“张继科”刷屏

要查清三件事

昨晚(4月3日),中央政法委官方微信“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对此发表评论:

“巨额赌债”“女星私密视频”“敲诈勒索”……当这些关键词集合到一起时,一场流量的狂欢已然开始。

“搬来小板凳吃瓜”是网友的普遍心态,网友可以有,但有关部门不行,切实肩负起职责,才能扫清网上的一地鸡毛。

要查清有没有人违法犯罪。

这些热词个个涉嫌违法乃至犯罪,早已超出“民不举官不究”的范畴,查清违法犯罪行为到底是否存在,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

有关部门对已经查清的尽快公布,没有查清的尽快行动起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会因为“特殊身份”而被网开一面,该严惩的严惩,该澄清的澄清,这是大家对公平正义最质朴的期许,这份期许理应被满足。

要查清有没有人造谣诽谤。

违法犯罪自然不能被放过,造谣诽谤当然也不能被容忍,查清事实才能给所有人一个交代。没有人应当遭受不白之冤,是不是“实锤”也不能听一面之词。

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吵不休的时候,就应当有权威部门站出来,用证据确凿的事实定分止争,如有谣言,定要让造谣者付出代价。

这是我们对秩序最真挚的向往,这份向往理应被回应。

要查清有没有人浑水摸鱼。

每有“热点”,必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有的兴风作浪推波助澜,有的嘲讽谩骂充满暴戾之气,有的趁机编造虚假信息收割流量。

这些乱象有如“借尸还魂”,在一次又一次的“热点”中死灰复燃,网友已经忍的太久,必须严查严管。

所谓“网络热点”就应当在法律与秩序的轨道上归于平寂,让所有人在惩恶扬善的“大结局”中收获安心,这是所有网友的心愿,这个心愿理应被实现。

传闻背后的诸多法律问题

亦已引发关注

涉赌的欠条法律保护吗?传播女朋友私密视频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贾欣彦、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蓝天彬等律师接受中新网采访进行了解答。

问题一

民间借贷如何才能成立?

网传“张继科借条”法律保护吗?

日前,曝光这一消息的记者李微敖发长文时附上了一张借贷合同。这份借款合同截图显示,借款金额500万,借款周期为25天,超过25天后利息按月息1.99%计算,同时借款合同上面未有出借人姓名。

李微敖文中提到的借款合同 图片来源:李微敖个人的微信公众号

夏海龙表示,民间借贷合同属于实践合同,借贷双方在达成借贷合意之外,还需要出借人实际向借款人交付贷款,借贷法律关系方成立。

对于网传的“张继科借条”是否合法的问题,贾欣彦指出,首先,在出借人处是空白,不符合完整性的要求,是不是有其他证据可以佐证,法官是否能确认其真实合法,有待进一步事实和证据的确认。

“其次,该借条显示约定的利息利率,根据2020年8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规定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期LPR利率的4倍。这几年一年期LPR利率的4倍在15%左右,折合月息,只有1.3%左右。所以网传的‘张继科借条’即使被法院支持,利息也会打折,即,有部分不被支持。”

问题二

赌债是否受法律保护,必须要还?

生活中,有人因为赌博而借债。夏海龙称,赌博在我国属于违法行为,若以营利为目的甚至涉嫌赌博罪,因此赌债不受法律保护,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赌债的性质类似于自然债务,即债主不能通过司法程序追偿赌债,已经交付的赌债也不能通过司法程序要求返还。

夏海龙表示,假如出借人明知借款人借款用途为参与赌博或其他违法行为,则该借条因违反公序良俗或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贾欣彦则提到,如果不是直接欠下的赌债,或出借人不明知,仅仅是向其他人借款用以归还赌债或其他目的,这个借款合意是合法的,应当予以归还。

问题三

传播他人私密照片或视频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蓝天彬介绍,传播他人隐私图片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法律规定,散布他人隐私,视情节轻重处以拘留、罚款的处罚。更为严重者,可能触犯刑法,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拘役。

此外,根据《民法典》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贾欣彦则表示,传播者可能构成对被传播者名誉权、隐私权的侵害,可以被要求承担精神损害或财产损失等侵权责任。

夏海龙称,个人私密视频属于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非法内容,法律禁止此类内容传播,也禁止行为人以此牟利。以女性隐私换取利益的行为突破了现代社会最基本的道德、人伦底线,也极大冲击了社会公众的婚恋价值观。

“针对此次传闻事件,假如当事人在向债主提供视频时明显表露出让债主以此视频向受害者索取钱财,则涉嫌敲诈勒索罪的教唆行为。”夏海龙说。

问题四

部分网友在相关话题评论区“求视频”“求资源”,甚至还有人回复“看过,加微信”,这些行为有无法律风险?

贾欣彦表示,这个行为本身还是道德层面约束问题,是否违法违规要看其背后侵害的客体对象,是不是会引发法律关系变动,使其受到破坏,从而引发法律制裁后果的承担。

“比如在‘一求一送’的过程中,就涉及违法传播,如前所述,可能涉及民事责任、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她提醒,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且行且善良。

问题五

若公众人物工作室声明失实,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

夏海龙认为,公众人物面对社会质疑当然有澄清和采取法律措施的权利,如果只是否认公众质疑的话本身不会涉及新的法律纠纷,但假若公众质疑属实,则失实声明无疑是逃避责任的借口,除了要对错误行为承担后果之外,也会丧失社会信任。

* 本文来源综合:中央政法委长安剑、潮新闻、红星新闻、中国新闻社

原标题:《“张继科事件”再发酵,疑似另一张“欠条”出现?​中央政法委发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